发展与教育心理学____自考小抄文档.doc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58480000 上传时间:2024-03-11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117.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____自考小抄文档.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____自考小抄文档.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____自考小抄文档.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____自考小抄文档.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____自考小抄文档.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____自考小抄文档.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发展与教育心理学____自考小抄文档.doc(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发展与教育心理学:是研究个体心里与发展以及为了促进个体心里发展的人类学习与教育的精神实质与规律的科学。 发展心里学:主要探讨个体心里发展的特点和规律的学科。教育心理学:主要探讨学校教育情境下学与教心里特点和规律的学科。1924年廖世承编写了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根据自己的研究成果写成的第一本发展心理学著作人是陈鹤琴。以发展心理学和教育心理学作为一门学科产生于西方。1897年德国心理学家冯特在莱比锡大学建立世上第一个实验室,标志着科学心理学的产生,为儿童心理学的诞生奠定了心理学思想基础。1882年,德国生理学家和实验实验心理学家普莱尔。撰写并出版了儿童心理标志着科学儿童心理学的诞生。因此,普莱尔被

2、尊称为儿童心理学的奠基人。霍尔还出版了衰老:人的后半身是一本最早正式研究老年心理学的著作。1903年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出版了教育心理学为标志。前苏联教育心学的发展,主要是在维果斯基带领下。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基本原则:客观原则,发展性原则,教育性原则,理论联系实际原则,论理性原则。发展心理学的研究设计:横断研究设计,纵向研究设计,聚合式交叉设计。发展教育与教育心理学的具体研究方法:观察法,实验法,调查法,问卷法,测验法。观察法:长期观察和定期观察法。实验法指:根据研究目的,改变或控制一些条件。实验法的种类:自然实验法,教育心理实验法,实验室实验法。华生是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创始人。华生从行为主义心理

3、学和立场出发,提出除了,极少数的简单反射外,环境决定论的发展。环境决定论,华生说过:请给一打健康而没有缺陷的婴儿,让我放在我自己的特殊世界中教养,那么,我可以担保,在这一打婴儿中,我随便拿出来一个,都可以训练成为任何专家,无论是他的能力,嗜好、趋向、才能、职业及种旗的是怎样,我都能够任意训练他成为医生或一位律师,或一位艺术家,或一位商人首领,或可以训练他成为一名乞丐或窃贼。华生认为出生的婴儿有三种情绪反映:怕,怒和爱。华生的婴儿教育观:反对统一标准,提倡区别对待,反对体罚儿童,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儿童的各种习惯,对幼儿养护的标准,提倡对儿童青少年正确的性教育。(论述) 弗洛伊德是精神分析心理学的创

4、始人。 1900年,弗洛伊德出版被子世人公认是他最有代表的著作梦的解析该书出版标志着精神分析心理学的诞生。弗洛伊德认为,个体心理发展的,特别是其人格发展的动力,是由原我,自我,超我三者相互斗争,相互协调的结果。原我:类似于“无意识”的含义。它是最原始的,本能的而且在人类中最难以接近的部份。原我的核心就是本能。 自我:是意识结构部份。个体发展到儿童份部,逐步学会了不能冲动随心所欲。逐渐考虑到后果,考虑到现实作用。 超我:一是自我良心,一是自我理想。在人格发展的过程中,超我是自我的人格控制。心理发展具体年龄阶段:口唇期(-),肛门期(-)前生殖器期(-),潜伏期(-)生殖器期(、以后)焦虑主要有三

5、种:客观性焦虑,神经性焦虑,道德上的焦虑。埃里克森,是新精神分析心理学家的代表人物之一。埃里克森认为,心理发展主要是个人与社会交互作用的结果。心理社会性发展的八阶段理论(论述):1、学习信任阶段(出生1岁)2、自主与羞怯、怀疑阶段(13岁)3、主动与内疚阶段(36岁)4、勤奋与自卑阶段(612岁)5、同一性与角色混乱阶段(1220)6、亲密与孤独段(2040)7、繁殖与停滞阶段(4060)8、自我整合与绝望阶段(60岁以后)皮亚杰:发生认识的创始人。皮亚杰认为,影响心理发展的因素的主要有以下4个:1、是成熟 2、练习和习得经验 3、社会经验 4、是平衡适应有三种:1、同化2、顺应 3、平衡心理

6、发展(智力发展)有具体阶段:1、感知运动阶段(02岁)2、前运算阶段(27岁)3、具体运算阶段(7-12)4、形式运算阶段(12岁以后)心理发展:指一个人的心理在坏境与教育影响下,在低级心理机能的基础上,逐渐向高级心理机能的转化过程。最近发展区:教学时,儿童有两种发展水平,一种是儿童的现有发展水平。别一种即将要达到的发展水平。教学应当走在发展的前面的关点是维果斯基提出的。论朱智贤关于心理发展的理论? 答:1、讨论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理论问题 2、强调用系统的观点研究的观点心理发民问题 3、教育用系统的观点研究心理学 4、多学科结合研究心理发展问题。 遗传:亲代的某种特性基因在子代再表现的现象。

7、遗传的作用:遗传为心理发展担供了生物的前提。 家谱分析法:就是选出一个具有某一特征的对象作为指标个案,然后从这指标个案出发,调查其家族史中出现相似特征的对象的数目。 英国科学家高尔顿最早运用家谱分析提出了“天才是遗传的”观点。 遗传只为心理发展提供了生物前提和自然条件,其作用不能夸大,这表明遗传不能完全决定个体的心理发展。 成熟:随着年龄增长自然而然出现的个体身心的成长变化。美国心理学家格塞尔提出了著名的成熟决定论。他主张:1、支配发展的因素有两个:成熟和学习。其中成熟更为重要。2、心理发展是一个按顺序与成熟的关系较大,与学习的关系较少。3、心理发展主要由成熟决定的。社会环境对人的心理的发展起

8、决定性作用。辩证惟物主义认为,教育对个体心理发展的主导作用是通过个体活动、通过个心理发展的内部原因来实现的。教育在个体心理发展中的主导作用?答:1、教育能促进或延缓个体心理发展的进程。4年级是从具体的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的一个转折期。2、教育是引起个体领会和掌握知识经验的关键。3、教痛必须适合个体心理发展内在需要的变化。 总这,教育与心理发展的关系是心理发过程中,外因与内因的关系。内因是发展变化的基础,外因是发展变化的科学条件,外因是通过内因引起的。我国发展心理学界普遍认为,在个体与客体的相互作用过程中,社会和教育向个体提出的要求所引起有新的需要和其已有的心理水平之间的矛盾,是个体心理发展的内因

9、或内部矛盾,也就是个体心理发展的动力。心理发展年龄特征是指:个体心理在一定年龄阶段中的那些一般的、典型的,本质的特征。关键期:指个体发展过程中环境影响能起最大作用的时期。 动物习性学家提出的“印刻”印刻与学习有4点不同:1、印刻不依赖于任何一种强化。学习则是如此。2、印刻是不可逆的。学习则不会这样。3、印刻可能形成很快。则学习需要多次尝试。4、印刻只会在早期的“关键期”。而学习在任何时期内发生。游戏是促进儿童身心发展的一种社会性活动。幼儿对左右概念的正确理解要到911岁才完成。人的一生中大部份词汇是在幼儿期所掌握的,其中34岁汇量的年龄长率最高。依恋:婴幼儿对某个人或某些人特别亲近而不愿意离开

10、的一种情感。 婴幼儿与母体相互作用发展过程的几个阶段:1、无差别的社会反应阶段。(03个月)2、选择性的社会反应阶段(36个月)3、特定的依恋阶段(6个月2、3岁)4、目标调整的参与阶段(2、3以后) 动作发展规律遵土地循什么原则? 答:从上而下原则、由近及远原则、由大到小原则。自我意识是一种形势,是主体对自己的反映过程表现为对自己的认识、态度和行为调节。 婴幼儿有气质类型,托马-切斯的三类型说:1、容易型2、困难型 3、延缓型 。 幼儿性格发展的突出时期:1、活泼好动2、好奇好问 3、易冲动自觉性差 4、缺少自信心,模仿性强。进入小学儿童的主导活动就是从游戏转变为学习。可分为广义和狭义。 学

11、习动机:引起个体行为,维持这种行为,并使这种行为朝向某一目标进行的一种心理倾向性。元记忆:个体对自己记忆过程的理解和认识。主要有元记忆知识、理解、监控。整个小学阶段,学生是从具体形象性向抽象逻辑性过渡。小学生思维发展的质变化期或“关键年龄”一般认为是在小学4年级(1011岁)道德感:人根据一定的道德标准评价自己或他人的行为举止、思想意图时所产生的一种情感体验。理智感:人在智力活动过程中认识、探求或维护真理的需要是否获得满足而产生的情感体验。美感:人对客观事物或对象美的特征的情感体验,是由具有一定审美观点的人外界事物的美进行评价时产生一种肯定、满意、愉快、爱慕的情感。 自我评价由他律向自律性发展

12、角色采择:个体采取他人的观点来理解他人的思想和情感的一种必要的社会认知技能。青春期心理表现出以下特点:1、过渡性2、闭锁性3、社会性 4、动荡性随着初中生情绪感体验也复杂了,最明显的是:1、强烈与温和。(用狂风暴雨来形容)2、外露与含蓄3、波动与稳定4、自尊与自卑成人感:初中感到自己长大成人了,渴望参与成人的活动,要求独立,希望得到自尊的体验。初中生在社会发展的任务及其都师在其发展中的作用? 答:1、谋求独立2、确定自我3、获得性别角色4、准备适应性的成熟 5、学习适应成人的社会。代际差异:两代人之间的思想、行为等方面的差异。群体差异:以人的某种属性相区别的群体之间的差异。个体差异(个别差异)

13、:是个体在认识、情感、意志等心理活动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相对稳定而不同于他人的心理特点。个别差异主要是两个方便:一是智力因素 二是人格因素差异 智力因素主要是智力水平的个别差异、智力结构的个别差异和特殊才能。元认知:是个体对自己认知过程和结果意识,它包括元认知知识,元认知体验,元认知监控人们将智力测验作为鉴别智能超常儿童的主要工具,把智商作为鉴别能超常儿童的决定性指标。学习:凭借经验在主体身上产生的比较持久的能力和倾向的变化。认知策略:对内的、控制与调节自己的认知技能。加涅的学习与记忆的信息加工模型? 答:一、加工系统(操作系统)1、瞬时记忆2、短时记忆 3、长时记忆 二、执行控制和期望系统。1、

14、可以被意识到 2、易受其它过程干扰 3、可以随时练习而改进、提高4、因智力和动机水平而呈现出个体差异5、需要耗费心理能量。梅耶的学习模型? 答:1、注意2、原有的知识3、新知识的内部联系4、原有知识与新知识的联系 5、新知识进入长时间记忆 STM为短时记忆 WM为工作记忆 LTM为长时记忆。联结理论主要代表人物有桑代克、巴浦洛夫和斯金纳试尝错误学说(试误说):学习不断常试错误,满意的保留,不满意的消去(桑代克提出)。桑代克提出的学习率?1、 准备律2、效果律3、练习律 巴浦洛夫通过实验发现的条件反射被人称为经典条件反射 以具体事物 “第一信号” 以词语“第二信息号” 斯金纳操作性条件反射又称为

15、工具性条件反射。 强化:凡施加某种影响有肋于机体反应频率、速度和强度增加的过程。 格式塔心理学的学习理论及其观点? 答:一、格式塔心理学学习理论的主要观点1、学习是对问题情境的整体知觉和理解。2、学习的过程是顿悟而不是试误。二、苛勒的猩猩学习实验。1、利用工具克服阻碍的实验 2、“制造”工具的克服阻碍的实验。三、对格式塔的心理学学习理论简评。意义学习三个条件:1、学习材料必须具有逻辑意义2、学习者必须具有意义学习的心向。3、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必须具有同化新知识的适当观念。班杜拉提出学习是由注意、保持、动作再现和动机过程组成的。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学习观(论述):一、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学习观1、必须尊重学习者2、必须相信学习者3、必须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4、教师必须是具有感情的。二、对人本主义学习观的得简评。广义的知识分类: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两大类 学习的过程经过习得、巩固与转化、提取与应用。表征:认知心理学的一个重要概念,指信息在人脑中记载和储存的方式。陈述性知识主要以命题网络或图式进行表征。表征式程序性知识的最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