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德中学推进新课程改革的实践与反思.doc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58464950 上传时间:2022-10-3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5.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树德中学推进新课程改革的实践与反思.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树德中学推进新课程改革的实践与反思.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树德中学推进新课程改革的实践与反思.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树德中学推进新课程改革的实践与反思.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树德中学推进新课程改革的实践与反思.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树德中学推进新课程改革的实践与反思.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树德中学推进新课程改革的实践与反思成都市树德中学 毛道生四川省全面推进高中新课程改革已有两年,成果显著,但在一线教师中还普遍存在着心理冲突:即一方面接受和认可先进的教育理念,愿意进行一些教育改革的探索,另一方面又在沿袭陈旧的教育观念甚至违背教育规律的做法,这已成为推进新课程和实施素质教育的最大瓶颈。如何走出迷茫,跨越障碍,进一步深入推进新课程的实施已成为各所中学的紧迫任务。一、文化引领推动学校文化是学校教育改革的土壤和灵魂,有什么样的文化就有什么样的教育改革。面对新课程改革,学校需要构建的三大学校文化:崇尚一流,追求卓越;育人为本,发展为上;团结协作,大气包容。为此,教师要树立四大教育观念以突

2、破认识误区。1、教育改革是常态,新课程改革不是空降兵中央教科所所长袁振国指出,“历史是发展的,教育是变化的,思想是流动的,一成不变的教育和不思变革的教育思想是缺乏生命力的;不断根据时代的特点调节我们的思想、发展我们的观点才能成为教育变革的主动者。”(袁振国.教育新理念.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179)所以,与时俱进的变革是教育的生命所在,固步自封是教育所唾弃的。新课改其实并不是革命性的“改革”,应该是发展性的“改良”,也就是讲,新课改是总结以往教育教学中好的经验基础上汲取国外好的教育教学形式,如课程选修、研究性学习等而提出的新的课程方案,它是对原有课程的扬弃和发展,而不是推倒重来的。有

3、鉴于此,树德中学早在2000年就开始准备新课程改革,当时以开展研究性学习和开发活动课为突破口,立足于促进学生个性化成长和全面发展。直到现在树德中学已坚持了十年,形成了在研究中学习和在研究中教学两本专著,开发了数百个研究性学习课题和上百门活动课,确保了树德中学近十年教育教学质量的飞速提高。2、课程改革是好事,教育改革不能只说不练艰苦琐碎而具体的工作过程常常容易使人忘却工作开始时的初衷、忘却事情本身最重要、最根本的目的。学校教育最终目的是育人,因此,培养什么样的人以及如何更好培养人是所以教育人关注和思考的焦点,是教育教学行为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而新课程提倡的理念和实施的方案就是为了更好地促进人的发展

4、和幸福。所以,学校和教师要认真推进新课改,特别是研究性学习和选修课的开设上。研究性学习目的让学生体验研究的过程和方法,让学生关心社会,走向社会,不是让学生一定要得出很有价值的成果,学生认真参与就是最大的成果。选修课目的让学生个性化、多元化发展,而不是成为必修课的延伸,所以基础强化班之类的可以有但不宜多。我们平时教学,不要仅仅局限于知识点的教学,要真正地去思考“三维目标”的落实上,立足于学生品德和情感、思维和习惯、知识和能力的培养。3、教育改革需合力,新课程实施主体是教师有专家断言“老师是教改的天然反对者”,虽然有些武断和片面,但一定程度上说明教师的认识程度、支持程度和落实程度对新课程改革的成败

5、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新课程改革实施的主体不是专家而是一线的教师,教师也不是被动的接受体,而是活跃的推进者,甚至是发起者。新课程改革不是简单的“自上而下”,其实相当一部分有责任、有远见的一线教师从未停止过在自己的教学实践过程中探索、尝试和实践教学改革,并对教育改革发出振聋发聩的呼唤和真知灼见的主张,如魏书生、李吉林、于漪等,只是他们自己囿于教育视野和教育领域的限制而未从宏观层面做出系统性的探索而已。所以,我们的教育专家不要把自己置于天然的引领者和开创者,把老师置于天然的对立面和落后者,而是要充分地尊重并大力地激励老师们的教育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当然,一线教师也不要妄自菲薄和消极推诿,主动承担起教

6、育责任和历史使命,担当教育改革的先锋队和主力军。4、教育改革是系统,新课程实施不冲击高考新课改和高考的价值取向是一致的,都是为了更好地培养人才和选拔人才,如果说发生冲突是源于新课改反对用功利化手段去谋求高考的“高质量”,如过度教学、高强度考试、大运动量训练、过早文理分科、为求进度而满堂灌等等。北京二中充分利用新课改契机立足于学生个性化发展,提高课堂教学效益,该校的高考质量得到进一步提升,尽管高考升学率变化不大,但在高端学生的优势更大,体现在学生参加自主招生和申请国外名校等方面的比例更大。树德中学提出,对于学校而言,对于教师而言,分数就不是教育唯一的目标,唯分数抓分数是抓不起分数,必须将视野更多

7、的转向学生的品行、思维、能力、习惯、人格等素质的发展和提高,必须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和身心健康发展,这也是学生成绩增长的基础、保障和力量。以树德中学光华校区为例来分析,在2012年高考中,尽管光华校区文科和理科参考人数均是最多的,文科参考人数249人,本科率高达91.2%,列成都市第一;理科参考人数798人,本科率高达94.9%,列成都市第二。这么辉煌的成绩的取得不是靠加班加点打时间仗,不是靠题海战术打疲劳仗,而是树德教师“爱学生,敬家长”,爱岗敬业,以及科学的管理取得的。例如,树德中学高三坚持出早操和课间操,坚持每周3节体育课,坚持停课自主复习,坚持丰富多彩的学生活动,坚持晚上11:00熄

8、灯就寝等等,甚至在6月8日高考结束的当天晚上还要举行隆重热烈的毕业典礼。二、校本研修推动树德中学有两点认识:一是,新课程的实施不是一个人的战斗,必须凝聚集体智慧,发挥同伴引领的作用;二是,新课程的实施不能埋着头蒙着脸蛮干,必须在实践过程中不断地去体验和运用新课程理念。因此,必须积极参加校本研修,处于研究状态下“且行且思”。所以,学校营造好“彼此尊重、取长补短、求真务实、开放大气”的研究氛围很重要。1、课题研究新课程实施中,不管是学校还是教师都面临诸多困惑和挑战,“问题是教育研究的起点和灵感”,发现实践中的问题,解决实践中的问题是校本教研的特点。树德中学实行“五级课题制”(即国家级、省级、市级、

9、校级和个人级),鼓励教师以小课题制去研究并解决在推进新课程中的问题和困惑。“小课题制”包括以备课组为单位或3-5位教师为团队申报的校级课题,也可以是个人申报的个人级课题。“小课题”研究关注课堂,关注学生,关注真实的教育教学和管理情境,以解决实际问题为主要出发点,以行动研究为主要研究定位,以切实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管理效益为主要目标。树德中学在研课题介绍:*省级课题:1*市级课题:13*校级课题:16*个人课题:1162、新课程沙龙树德中学坚持举办“新课程沙龙”,以学科教学为研讨主题,请省市教科所的专家到校和老师们一起研讨剖析。目前,所有学科都举行了2次以上专家引领的“新课程沙龙”。3、主题教研树

10、德中学学科教研组除了坚持开展好日常教研活动外,还坚持联动三校区的教研组进行“头脑风暴”,开展主题教研活动。4、承办学术会议承办高水平的学术会议可以请到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以及教育同行来进行头脑风暴,既可以开阔眼界,又可以实地观摩学习。2012年4月12日第七届全国基础教育化学新课程实施成果交流大会。出席开幕式的领导和专家有:刘正平教授(中国化学会化学教育委员会主任 北京师范大学化学学院书记),王磊教授(中国化学会化学教育委员会副主任 北京师范大学化学教育研究所所长)2012年5月27日上午,第五届全国中小学交互式电子白板学科教学大赛暨新媒体新技术教学应用研讨会三、课程建设推动新课程改革特别鼓

11、励教师的个性化发展,主要体现在选修课的开发和研究性学习的指导上。树德中学早在2000年就开始准备新课程改革,当时以开展研究性学习和开发校本选修课为突破口,立足于促进学生个性化成长和全面发展。直到现在树德中学已坚持了十年,形成了在研究中学习和在研究中教学两本专著,开发了数百个研究性学习课题和上百门活动课,确保了树德中学近十年教育教学质量的飞速提高。在此过程中,很多老师的个性特长得到充分的展示,如化学教师宋京美开设韩语入门,语文教师陈婵开设JA经济学,化学教师蔡春燕开设手工制作,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张艳开设“开心农场”,化学教师王生龙开设桥牌与思维等等。2011年,树德中学以“卓越教育”为引领,构建“

12、卓越教育课程图谱”,追求“三高”(高立意、高互动、高探究)和“三宽”(宽基础、宽视野、宽人才),包括四大类型(学习力课程、实践力课程、创造力课程、领秀力课程)。在教师指导下,树德中学光华校区高一年级学生开发出126个课题,内容涵盖时政、社会热点、文化、交通、商业、民风民俗、娱乐等各个领域。如“360与腾讯之战”引发的思考、“空巢老人”现象调查与反思、成都之“堵”、性格与命运、公众人物和虚拟人物对课改后的影响等等四、聚焦课堂推动教师要以新课程理念来引领和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从而改进自己的教育教学方法和教育行为,否则就是“新瓶装旧酒”,必然被淘汰。课堂教学是实施新课程的主阵地,学校通过聚焦课堂来构

13、建全新的教学方式,改进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树德中学提出“开门办学,推门听课”的口号,实行课堂完全开放,随时开放,实行“交流课制”来加强课堂教学,每周五各教研组推出1-2节随堂课,由教务处公布出来并引导大家观摩和研讨。“交流课制”的基础是是教研组或备课组规划好研究话题去准备“原生态”的观摩课,关键是课后的评课议课质量。我曾在上学期集中听了50节课,写了10000多字的新课程背景下听课札记,在给教师个别交流、备课组集体研讨的基础上还给全校教师做了一次集体反馈,效果很好树德中学观课议课体系:*名师研究课 *青年教师优质课 *青年教师汇报课 *青年教师说课比赛 *主题教研研究课 *交流课 新课程要

14、求我们要以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为重点,建立新的教学方式,促进学习方式的变革。在教学过程中要处理好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的关系,注意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使学习成为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富有个性的过程。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五、专业发展推动教师是学校教育改革的天然主体,但是必须激发教师参与教育改革的内驱力才能使教师由任务驱动转变为价值驱动,由天然主体落脚为现实主体,由被动主体转变为主动主体。华师大叶澜教授

15、指出,“教师是教育事业和人类精神生命的重要创造者,这项工作所面对的是成长中的、充满生命活力的青少年,教师若把人的培育而不是知识的传递看作是教育的终极目标,那么,他的工作就不断地向他的智慧、人格、能力发出挑战,成为推动他学习、思考、探索、创造的不竭动力,给他的生命增添发现、成功的欢乐,自己的生命和才智也在为事业奉献过程中不断获得更新和发展。”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编.今天我们怎样做老师上海教育名师讲坛报告集.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115-116)所以,如何让教师在参与新课程改革中体验到创造的快乐和职业的尊严是学校激发教师教育改革热情的关键点。对教师而言,将面临“大淘汰”的挑战。新课程之所

16、以新,其本质不是教材新,不是教学组织形式新,教学手段新,关键在于教师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方法的新。“江山易改,本性难移”,让老师,特别是有一定教龄的老师改变固有的观念和惯常的方式,的确比较难。但是,当老师善于解剖自己,善于调整自己,勇于发展自我,乐于教育创新,那么他将赢来“脱胎换骨”式地发展。树德中学把新课程改革和教师专业发展进行有机融合,提出“教师和学生在新课程中共同成长”的口号,引导教师通过新课程改革契机,促进自己更新教育理念,提高教育技能,优化教育艺术,在参与新课程改革中走向教师专业化发展。学校提出教师在新课程改革中的努力方向:你是否可以开发一门有特色的选修课?你是否可以对某个教育理念在学科教学中的运用有独特的理解?你是否可以在教好本学科知识基础之上对某个版块有独特的认识?如果能够,你就成为该领域的专家和名师。因此,新课程改革也意味着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大飞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