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 促进民族团结[4].docx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58457157 上传时间:2023-12-20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5.0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7.1 促进民族团结[4].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7.1 促进民族团结[4].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7.1 促进民族团结[4].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7.1 促进民族团结[4].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7.1 促进民族团结[4].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7.1 促进民族团结[4].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7.1 促进民族团结[4].docx(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7.1 促进民族团结一、教学目标1、知道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族人民相互依存、手足情深;了解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2、理解各民族共同发展与繁荣,国家才能和谐稳定,知道国家为促进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民生改善以及文化繁荣所做的巨大努力。能够搜集整理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的资料。3、能够分析、理解各民族共同发展繁荣,国家才能和谐稳定、长治久安,自觉维护民族团结。核心素养目标:自主发展学会学习信息意识社会参与责任担当国家认同二、教学重难点重点: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难点:为什么要加强和巩固民族团结三、教学过程民族大家庭环节一:考考你(一)导语:我国是一

2、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在长期发展中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亲缘关系,你知道哪些少数民族?他们都有哪些独特的文化和风俗习惯?他们聚居在哪儿?有多少人口?(二)出示任务:以小组为单位回答下面的问题:1.提出问题我国人口最多和人口最少的民族分别是?(分别介绍一下)我国民族分布数目最多的是哪个省?(简单列举)在我国分布最广的少数民族是?(说说这个民族特有的风俗习惯)2.学生交流回答,可以相互补充。3.学生谈一谈交流后的感受。(三)反馈指导:课前布置学生搜集资料,可以从服饰、饮食、习俗、节日、聚居地等多方面了解少数民族的相关知识,并通过搜集资料,发现各民族之间的差异与共同点。学生可以事先做好PPT

3、。(四)小结:通过上面的交流,我们知道了在祖国的大家庭中,我们有五十多个兄弟姐妹,每一个兄弟姐妹都有各自不同的性格特征。但是大家在这个大家庭中,却能够和睦相处,团结一心,并在长期的交流中,形成了很多共同的文化和思想;结成了牢不可破的血肉纽带和兄弟情义;成为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新中国成立后,在处理民族关系上,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基本原则。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作为一项基本政治制度载入宪法和法律,形成了平等团结和谐互助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环节二:各族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一)导语:中华民族的历史是各族人民共同书写的,中华民族的文化是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加强和巩固民族团结,

4、维护祖国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最高利益。(二)出示任务:教材P92探究与分享思考:1.提出问题:从江孜保卫战的历史故事中,你感受到了什么?你还知道哪些各族人民并肩抵御外来侵略的故事?这些故事中的英雄人物表现出哪些共同的精神追求?2.学生交流讨论3.学生自己讲述故事,分享感受(三)反馈指导:引导学生体会教材中的案例,体现出怎样的民族精神。鼓励学生把自己知道的故事分享给大家,一起感受中国各族人民不屈不挠的抗争精神。(四)小结几千年来,各个民族的人民,在共同生活与交往中,既建立起各民族之间的深厚感情,也与自己生活繁衍的这片土地产生了无法割舍的情感。这浓浓的情感将各族人民凝聚在一起,团结一致,建设家园,守

5、护家园。在国家危亡时,同仇敌忾,英勇抗争,书写了可歌可泣的辉煌历史;伟大的中华民族是各民族同胞的血肉之躯共同铸就的。家和万事兴环节三:促进民族发展(一)导语:加快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缩小民族地区发展差距,实现全面小康,促进民族地区繁荣,努力追求中华民族的兴旺发达。(二)出示任务阅读材料,思考问题:北京市是全国首批开展对口援疆的9个省市之一。1997年,北京开始对口支援和田地区。2010年新一轮援疆启动后,北京市继续对口支援和田地区(重点援建和田市、和田县、墨玉县、洛浦县),并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四师纳入对口支援范围,受援地总人口170余万。北京把发展产业促进就业作为增强受援地造血功能、推进

6、精准扶贫攻坚的“主攻点”。北京国企光华集团于2016年在和田设立了京和纺织公司,目前为600多名维吾尔族员工提供了就业岗位,其中182人来自建档立卡的贫困户。北京在和田援建各类产业园区6个、标准化厂房30余万平方米,引进内地企业110余家,吸纳富余劳动力就业2万余人次。针对和田地区教育和医疗短板,北京精准持续发力。帮助和田地区新建和改扩建校舍270余所,累计培训师资26000余人次,选派教育专家1000余名帮助当地提升教育水平。累计选派330多名医疗专家对口支援和田,帮助新改扩建地县(市)级医院8所,完成56所乡镇卫生院标准化建设,帮助当地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实现了跨越式发展。1.提出问题:进

7、行对口支援,对促进民族地区发展有哪些积极作用?国家为什么要落实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查找资料,了解国家加快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措施还有哪些?2.学生思考、交流、回答。(三)反馈指导:通过阅读教材、分析案例、查找资料,多方面了解国家为促进民族地区发展所做的巨大努力,理解这样做的根本目的。(四)小结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经济社会状况得到很大改善。人心思定谋发展,人心思治求幸福。加快民族地区经济社会文化发展,逐步缩小发展差距,促进民族地区共同繁荣,是增进民族团结、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必由之路。长期以来,党和国家在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大力支持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国家进一步加大对

8、欠发达民族地区的扶贫支持力度,推动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兴边富民行动,通过输入技术、管理、人才等方式增强民族地区自我发展能力。同时,国家支持民族地区发展教育,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初步建立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大力扶持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继承、创新和发展工作,积极促进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环节四:维护和促进民族团结是公民的神圣职责和光荣义务出示材料:材料一:藏族“磕长头”藏传佛教信仰者最至诚的礼佛方式之一,为等身长头,五体投地匍匐,双手前直伸。每伏身一次,以手划地为号,起身后前行到记号处再匍匐,如此周而复始。信徒们认为在一生修行中,至少要磕十万次长头,叩头时赤脚,这样才算虔诚。材料二:哈尼族“牛屎迎亲

9、”牛屎迎亲是哈尼族人奇特的习俗。当迎亲的人快要到达男方家时,等候在路上的伙子们便不断地用牛屎抛打新娘,新娘则由新郎和迎亲的人护卫着用事先准备好的竹笆扇把牛屎挡掉。据说这样做可以把新娘从娘家带来的祸殃隔在家外。新娘用牛屎追打过后种庄稼会丰收,养家禽家畜会兴旺。(1)很多少数民族都有自己特有的习俗习惯,我们应该如何对待这些“奇特”的习俗呢?(2)我们身边有没有少数民族同学?我们应该怎样与少数民族同学建立良好的关系?(3)思考维护民族团结,我们还可以做些什么?小结:作为国家的主人,我们青少年应该积极学习、了解、宣传我国的民族政策。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宗教信仰、语言文学,不做伤害民族感情的事情。与少数民族同学平等相处,帮助他们解决学习、生活上的困难,与他们建立友谊。坚决同制造民族分裂活动,挑起民族矛盾的人和行为作斗争。四、课堂小结中华民族是一个幸福的大家庭,各民族都是家庭中的一员。过去,各民族友好交往,团结一心,共同创造了中华民族辉煌的历史,也留下了可歌可泣的悲壮诗篇。今天,我们迎来了新时代,各民族更要携手共进,维护民族团结,共同开创祖国美好的明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