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道门诊工作制度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58456388 上传时间:2022-08-10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18.8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肠道门诊工作制度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肠道门诊工作制度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肠道门诊工作制度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肠道门诊工作制度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肠道门诊工作制度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肠道门诊工作制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肠道门诊工作制度(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肠道门诊工作制度1、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进行肠道门诊工作规范。2、肠道门诊的工作由肠道门诊工作领导小组统一工作人员、安排、协调。3、开设腹泻病门诊,专人、专室、专设备,24小时值班。4、肠道门诊的业务范围是以急性腹泻为主的各种疾病,包括霍乱、伤寒和副伤寒、痢疾、感染性腹泻、细菌性食物中毒等。肠道门诊的工作人员应有高度的责任心,应熟练掌握霍乱等腹泻病的临床表现、流行病学、诊断标准、抢救治疗以及疫情报告等有关专业知识,严格遵守隔离,消毒和自身防护制度。5、凡就诊的腹泻病人一律填肠道门诊病人登记薄。填写时要求项目齐全、字迹清楚,便于查找和统计。6、肠道门诊工

2、作人员工作中发现法定传染病报告病例,要按规定报告疫情。对霍乱病人或疑似霍乱病人,要以最快的方法报告本单位领导和市卫生局及疾控中心,对登记的各种腹泻病人,要按规定统计,报告市卫生局及卫生疾控中心。7、肠道门诊发现为疑似霍乱、伤寒和副伤寒及重症病疾病人,应立即上报院肠道门诊工作领导小组领导,组织会诊并上报有关部门,进行确诊。凡确诊或疑似为霍乱、伤寒相副伤寒及重症痢疾病人,应加强隔离治疗。8、肠道门诊的工作人员要做好自身防护,对腹泻病人的吐泻物及其污染的物品和场所要随时消毒,病人离开后进行终未消毒。9、协助政府部门加强对餐饮食品部门、游厨,摊点的管理。10、严格执行各项诊疗技术操作规范和消毒隔离制度

3、。11、腹泻病门诊只准接诊腹泻病人,不得接诊其他病人。12、做好腹泻病人的就诊专册登记,需抢救治疗及留床观察病人另做详细病历记录。13、做好腹泻病人监测与统计工作,做到“逢泻必检、逢疫必报”。14、对中、重型腹泻病人应在门诊积极抢救治疗或留床观察。15、对漏报、瞒报、缓报疫情的,依法追究个人责任。肠道医护人员工作职责 一、认真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及有关肠道传染病业务知识,提高肠道传染病诊治的业务水平,全心全意为病员服务。二、对就诊患者要进行认真负责的检查,准确详细的记载病史,做到“有泻必采,有样必检”,防止漏诊、误诊等情况发生。三、要树立良好的医德医风和职业道德,关心体贴病人,急病人

4、所急,尽量简化手续安排病人就诊和治疗,防止疾病的扩散蔓延和交叉感染。四、加强门诊日常消毒隔离工作,要在专人负责,并在医院感染科指导下,严格按“肠道门诊消毒技术要点”执行,防止院内交叉感染。五、认真执行院“疫情报告制度”做好门诊日志,肠道传染病的登记和传染病报卡的填写工作,每日核对,发现疫情及时填写传染病报告卡并报网络直报员上报。六、肠道门诊医师发现霍乱或疑似霍乱病人应立即报告医务科、院感办,以最快的方式报告县疾控中心和院领导。经鉴定后填写传染病报告卡。七、对临床疑似霍乱病人,应立即采样送检,并在检验单上注明疑似“02”,检验人员收到疑似病人样本后,应立即进行直接分离和真菌培养,并在24小时内作

5、出初步报告,对一般腹泻病人的样本应在36小时内报告检验结果。八、在病人确诊或排除霍乱的情况下,对重症腹泻人可通过专车送修水县第一人民医院传染科并网络直报。对诊断不明确的无法排除霍乱的重症腹泻病人,应在肠道门诊或单独病房隔离治疗,严禁转院或转入普通病房。九、肠道门诊医生或检验人员,对病员呕吐物、粪便和“检后标本”以及被污染物品、场所及废弃物应立即进行相应卫生处理,对重症腹泻病人立即隔离,防止疾病蔓延、扩散。十、本制度未尽事项,按中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实施办法和肠道门诊管理有关规定执行。十一、凡违反以上规定及制度者,按院有关规定进行处罚。附件2肠道门诊消毒隔离措施要点一、消毒隔离原则1、肠道门诊

6、相对独立,内部流程合理,满足“一条龙”服务基本要求。2、严格执行标准预防,高度关注手部卫生,预防医院相关性感染发生。二、消毒隔离措施1、病人的隔离对于感染性腹泻患者,应在标准预防的基础上实施接触隔离。高度怀疑为霍乱病人,应立即送至隔离观察室内留观;一旦确诊为霍乱病人,应按卫生行政的规定送达指定医院隔离治疗;期间,医院应做好随时消毒与终末消毒措施。2、排泄物、呕吐物的消毒有完善的污水处理系统的医院,病人的排泄物、呕吐物等污物不必进行预防消毒,可以直接经厕所排入污水系统。医院污水排放时的总余氯不得低于2mg/L;医院应加强污水总余氯的自我监测,必要时可以增加监测频次。医院污水处理系统不健全或临时处

7、于检修期时,可以用20漂白粉(取20g,加水至100ml)乳液1份,加至排泄物、呕吐物等污物4份中,充分搅拌作用30min60min后倾倒至专用厕所内下水道;或采用有效氯浓度为10000mg/L的含氯消毒剂溶液1份,加至排泄物、呕吐物等污物1份中,充分搅拌作用30min60min后倾倒至专用厕所内下水道。3、环境的消毒应告知患者尽可能将呕吐物吐入容器中,避免呕吐物污染医院环境;一旦发生此类情况,应实施覆盖消毒,避免直接采用拖把清除,以免污染扩散;覆盖消毒应使用蘸有有效氯浓度为5000mg/L的含氯消毒剂溶液的布或卫生纸覆盖在呕吐物上;也可在覆盖物上逐步倾倒该浓度的含氯消毒溶液至不流水止;作用3

8、0min后;将覆盖物包裹呕吐物一起丢弃至黄色塑料废物袋内,双层打包,扎紧袋口,统一焚烧处置。以呕吐物为中心,从外围2m处,由外向内采用蘸有有效氯浓度为1000mg/L的含氯消毒剂溶液的抹布进行擦拭。如患者呕吐至水池内,则以水池为中心,从外围1m处,由外向内采用蘸有有效氯浓度为1000mg/L的含氯消毒剂溶液的抹布进行擦拭各类物体表面(如水池、水龙头、墙面等处),作用30min后,再清水清洗。肠道门诊内的各类硬质、无孔的物体表面,应在清洁的基础上,每天12次,采用有效氯浓度为1000mg/L含氯消毒剂溶液进行湿擦湿拖;一旦发生污染,应做好随时消毒。4、盛排泄、呕吐物容器的消毒盛有排泄、呕吐物的容

9、器可直接采用清洗-消毒机(以高温处理为主)处置;也先将内容物倾倒至厕所内下水道后,经清洗后再浸泡在有效氯浓度为5000mg/L含氯消毒剂溶液中,浸泡作用30min后,清水冲洗后方可使用;浸泡时消毒溶液要浸过容器。5、抹布、拖把的消毒肠道门诊的抹布、拖把实行肠道门诊专用,严禁拿至别处使用。使用过的抹布、拖把,应在清洗、干燥的基础上,采用有效氯浓度为1000mg/L的含氯消毒剂溶液,浸泡消毒30min后,清水清洗备用。6、个人防护严格执行标准预防,医务人员穿白大衣或倒背衣,佩戴一次性口罩(外科口罩更佳)和帽子等接诊患者。进入隔离观察室时应外加隔离衣,离开时应及时脱卸;未被污染的隔离衣,当日可反复使

10、用。需接触患者呕吐物、排泄物等污物时应戴手套;处理频繁呕吐患者时,建议在隔离衣外穿戴塑料围裙与戴眼罩,以避免体液性污物的渗透污染,以及对脸部黏膜的直接溅入。脱卸隔离衣、手套、围裙和眼罩后应立即洗手。配制消毒剂溶液时,应注意操作者脸部(佩戴口罩、眼罩或面罩)、手部(戴塑胶手套)以及身体的保护(穿塑料围裙)。7、生物安全凡接触患者排泄物等检样时,应加强生物安全意识,采取有效的个人防护措施。有条件的单位应配备生物安全柜(推荐使用A型生物安全柜),所有潜在感染的操作均应在生物安全柜内执行;标本盒采用带有螺旋盖的,逐步淘汰开放式标本盒。残留标本应严格按感染性废弃物的管理要求处置。发现可疑细菌应立即转移至

11、生物安全级(P2实验室)实验室内操作,相关的检验人员应持证上岗。肠道门诊、检验室等重点区域应做好防蝇实施。三、消毒隔离注意事项1、肠道门诊的医务人员应加强标准预防意识,提高手部卫生的依从性;同时,要加强生物安全观念,预防病原微生物的医院内传播与扩散。2、肠道门诊可与发热门诊等感染性疾病,共同设置在医院感染性疾病科所在区域,有关科室可以实行科室、人员共用(如挂号收费、药房、检验等)。医护人员应做好标准预防,严格手部卫生,规范个人防护;有效预防肠道门诊患者与其他患者发生交叉感染。3、应重视日常清洁工作,保持肠道门诊清洁、干燥与通风。现有可查的资料没有发现在肠道门诊出入口处放置消毒剂蹋脚垫,门把手上缠绕消毒剂纱布具有流行病学意义,因此,取消在肠道门诊出入口放置含有消毒剂的蹋脚垫、门把手纱布。应提示患者与陪客,注意手部卫生,提供洗手的便利以及所需的抗菌洗手液、擦手纸等;对一时无法实现的医院,可以为其提供含醇手消毒剂、PE手套,并放置在显目处。4、肠道门诊系医院感染防控的重点部门,因此,来自该区域所有固体废物(包括患者残留食品等)等均被视为感染性废物医疗废物用黄色垃圾袋双层闭封包扎按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处理。 专心-专注-专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