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下历史材料题汇总复习.doc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58455124 上传时间:2024-03-06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1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下历史材料题汇总复习.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七下历史材料题汇总复习.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七下历史材料题汇总复习.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七下历史材料题汇总复习.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七下历史材料题汇总复习.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下历史材料题汇总复习.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中国古代曾长期领先于世界,以唐朝为最。唐朝前期出现了治世、盛世的局面,经济发展、对外交往活跃、国内民族融合、文化辉煌。材料二 :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1)材料中所说的“唐朝前期出现的治世、盛世局面”是指哪些?分别是哪位皇帝在位时期?这些盛世局面出现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2)除上述两位皇帝外,“政启开元,治宏贞观”称赞的是哪位皇帝?他们三人有哪些相同的治国措施? (3)材料二中的“中华”、“夷狄”分别指什么?“朕”是谁?这种开明的民族政策促使国内出现了什么局面?(4)请举一个国内民族融合的事例。 5)唐朝前期盛世局面的出现对我们今天有何启示?

2、2、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科举制是封建王朝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由于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所以叫做科举。科举制从隋朝大业元年开始实行,到清朝光绪三十一年最后一科进士考试为止。材料二:完备及发展科举制度的几位帝王材料三:杭州徐一夔的贺表里有“光天之下,天生圣人,为世作则”这样几句话,朱元璋读了大怒,说“生者,僧也,骂我当过和尚;光者”是剃发,骂骂我是秃子;则的读音与贼相近,骂我做过贼!徐一夔因此就被杀了。选自吴晗先生的朱元璋传请回答:(1)材料一中的科举制在隋朝的诞生与哪两位皇帝有关?这两位皇帝分别为科举制诞生做了哪些工作? (2)请你结合科举制度方面的知识把材料二中表格的空白内容补充完整。

3、并请你谈一谈明朝时期科举制度考试的弊端是什么?(3)从材料三中徐一夔被杀的原因可推断明朝统治在文化方面具体实行了怎样措施?请你利用所学知识,客观评价一下明朝这种文化措施。(4)在明清时期,由于科举制度的形式和内容发生了变化,束缚了人们的思想,最后退出了历史舞台,这一事实说明了什么? 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大宋皇帝谨致誓书大契丹皇帝阁下:共遵诚信,虔奉观盟,以风土之宜,助军旅之费,每岁以绢二十万匹,银一十万两,更不差使专往北朝,只令三司差人送至雄州交割。”续资治通鉴长编(1)材料中的“大宋皇帝”是指谁?“北朝”指哪个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2)材料一中“每岁以绢二十万匹,银一十万两”解释其

4、含义,并说明这一规定始于什么盟约?(3)概括这个盟约订立的背景,并结合材料及所学的知识简要评述这个盟约。4、清朝前期的统治者对世界的发展变化毫无认识,对内不断加强君主集权制度,使君主集权达到顶峰,对外自以为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不需要外洋货物以通有无,人为的隔绝于世并因此竭力以天朝尽善尽美的幻想自欺,这样一个帝国注定最后要在一场殊死的决斗中被打垮。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清朝前期君主集权达到顶峰的标志是什么? (2)清朝统治者实行的“人为的隔绝于世”的政策是什么政策?这种政策对中国有什么影响?(3)中国封建社会走向没落的历史命运在清朝的哪一部小说中集中的体现出来了?这部小说的作者是谁?

5、(4)请你联系当今我国对外开放的现实,说出清朝统治者实行的对外政策及产生的后果给予我们以什么启示? 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拉萨市大昭寺前的广场上矗立着建立于公元823年的“唐蕃会盟碑”,这是汉藏两族团结友好的历史见证。拉萨市西藏人民会堂前的广场的“民族团结宝鼎”(青铜器)在阳光下熠熠生辉,这是2001年中央政府为庆祝西藏和平解放50周年向西藏自治区赠送的,表现的是民族团结、发展进步的主题。从“唐蕃会盟碑”到“民族团结宝鼎”,历史就此跨越了一千多年。人们在历史中见证了汉藏人们团结友好的事实,同时也见证了西藏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这一不容置疑与更改的事实。 请回答:(1)根据材料并结

6、合所学知识,概说唐与吐蕃友好交往的重要史实。 (2)举出清朝加强对西藏管辖的重大措施。 (3)透过汉藏关系史,并结合所学过的历史知识谈谈我国古代民族关系的突出特点。(4)依据材料,指出“唐蕃会盟碑”与“民族团结宝鼎”所包含的相同意义。6、明清时期是中国封建社会的衰落时期。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你认为这一时期最显著的特征是什么?(2)明朝和清朝前期为抗击外国侵略,维护国家主权进行了哪些斗争?(3)为加强与外国的联系,明朝对外友好交往的事件是什么?有何意义?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世祖皇帝建元中统以来,始末取古老诸儒之言,考求前代之前典,立朝廷而建官府,辅相者曰:“ 中书省

7、”则镇之以行中书省。 引自元文类卷四十材料二:自洪武十三年罢丞相不设,析中书省之政归六部,以尚书任天下事,侍郎贰之。而殿阁大学士只备顾问,帝方自操威柄 ,学士鲜所参决。 摘自史职官志 请回答:(1)材料一记载的是什么制度?“中书省”是什么机构? (2)材料二记载的是哪朝的官制变化?文中的“帝”指谁?(3)材料二相对于材料一在制度上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请你说明。 8、江南经济的发展是古代中国的一抹亮丽。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经过自东吴以来至南朝刘宋时期二百余年南北人民的共同开发,三吴地区的生产发展已经赶上并局部地超过了北方,并在实际上形成了我国的一个新的经济中心江南经济区。材料二 两幅历史图

8、片材料三 南宋时期民间流传着这样的谚语:苏湖熟,天下足 。宋史记载:国家根本,仰给东南。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江南经济区”形成的原因有哪些?(2)材料二图一中,大运河从江都至余杭之间河段的名称是什么?大运河的开通对我国古代经济发展有何影响?(3)材料二中图二所示的农业生产工具是古代江南农民创造的。它的名称及最先出现于哪一朝代? (4)从材料一到材料三,可以看出我国古代经济格局发生了怎样的变化?9、“科技奥运”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举办理念之一。由北京奥组委授权发行的科技奥运题材的“中国四大发明”银质纪念章(下图),凸现了奥林匹克运动会在东方文明古国举行的重要意义。小明的爸爸

9、要将这套纪念章送给一位外国朋友,小明向外国朋友介绍了中国的四大发明之一造纸术,请你帮助他完成对中国四大发明的介绍,好吗?造纸术西汉早期已有用麻做的纸,东汉时期,蔡伦总结西汉以来的经验,改进了造纸术,利用树皮、破布、麻头和旧鱼网做原料造纸,这种纸逐渐普遍使用。造纸术很快推广到全国各地,世界各国的造纸术,大多是从我国直接或间接传去的。指南针火药 印刷术10、阅读下列材料: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岳飞请回答:(1)材料中的“匈奴”是指哪一民族?(2)“靖康耻,犹未雪”中“靖康耻”指哪一历史事件?发生在哪年?(3)岳飞有什么主要事迹?他生活于哪个朝代?(4)人们为什么立祠纪念岳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