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实验教学与创新思维的培养.doc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58430837 上传时间:2022-08-11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化学实验教学与创新思维的培养.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化学实验教学与创新思维的培养.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化学实验教学与创新思维的培养.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化学实验教学与创新思维的培养.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化学实验教学与创新思维的培养.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化学实验教学与创新思维的培养罗江县略坪初级中学校 唐 程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实验教学能为学生正确认识物质及其变化规律提供实验事实,它具有目的性、探索性、现实性和易感知性。实验是化学的灵魂,是化学的魅力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主要源泉,更是培养和发展学生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方法和手段。它可以帮助学生建立和巩固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获取化学知识,培养学生形成由表及里,由此及彼, 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思维过程。那么如何充分利用化学实验教学对学生进行培养呢?一、明确学习化学的目的化学是一门自然科学,是中学阶段的一门必修课,它是古往今来无数中外化学家的化学科学研究和实践的成就,它编入了一

2、些化学基本概念、基础理论、元素化合物知识、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无机物的分类及相互间的关系等知识;它充满了唯物辩证法原理和内容,它介绍了许多科学家的优秀品质和他们对事业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严谨的学风。化学对工农业生产、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具有重要的作用,人们的衣、食、住行样样离不开化学。化学是一门实验科学,通过化学课的学习,要掌握一些化学实验的基本技能,学会动手做实验的能力,为今后搞科学实验打下基础。因此,通过初中化学课的学习,初三学生不仅能学到初中阶段的系统的化学基础知识,受到辩证唯物主义思想、中外化学家的爱国主义思想、行为和对科学的不断进取不断探索、不断创新的科学态度及严谨学风的教育,而且还

3、能提高自己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实验能力和自学能力,为今后学习高中化学及其他科学技术打下良好的基础。二、明确初中化学实验的重要性要求学生认真观察和动手实验,通过演示和学生实验,学会观察老师演示实验的操作、现象,独立地做好学生实验,上好实验课,是学好化学的基础。首先,教师应积极创设实验条件,努力完成全部必做实验。有条件的适当做一些选做实验,鼓励和指导学生做一些家庭小实验,克服“教师黑板上讲实验,学生考试背实验”,只注重理论学习,不重视实验教学的弊端。充分发挥学生的独立性和创造性,培养和提高他们动手、动脑能力。在课堂上要认真观察老师所做的每一个演示实验的操作和实验现象。化学实验是很生动、很直观的,

4、实验中千变万化的现象最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但学生若只图看热闹,光看现象,不动脑子思考,看完了不知道是怎么回事,无助于学习的提高,所以,观察要有明确的目的。观察实验前,要明确观察的内容是什么?范围是什么?解决什么问题?这就叫做明确观察的目的。目的明确了才能抓住观察的重点进行观察。观察时还要仔细、全面、并做好记录。例如,氢气还原氧化铜的演示实验,实验目的是验证氧化还原反应,氧化铜被氢气还原成铜。观察时先看清反应物是无色的氢气和黑色的氧化铜粉末,反应的条件是加热,生成物是水和亮红色的铜。其次,要上好学生分组实验课,课前必须进行预习,明确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和操作步骤、并作好笔记。进行实验时,要求学生自己

5、要亲自动手,不做旁观者,认真做好实验内容里所安排的每一个实验,在实验过程中要集中注意力,严格按实验要求操作,对基本操作要反复进行练习,对实验过程中出现的各种现象,要耐心细致地观察,认真思考。老师的演示实验和学生的分组实验,重在通过实验验证化学原理或掌握化学性质或物质的制法操作。可做简明图解、补充笔记,把老师所做的演示实验的现象及讲解记下来,书上有实验插图的可以直接在上面补充。三、循序渐进、激发兴趣提出问题。设疑是培养学生思维活动的有效方法。学生的思维活动是在他们感到迫切需要解决新问题时开始,因此在教学中应充分发挥实验设疑作用,使实验内容和所学知识具体化、条理化、问题化,启发学生强烈求知欲望,使

6、学生始终处于有效的积极思维状态。例如,在做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实验时,老师先演示用双氧水制取并验证结果后,让学生自己动手用高锰酸钾制取,并提出问题:这两种制取氧气的方法在药品和仪器取用上有何不同?从中可以得出哪些结论?学生带着这些问题,经过动手、动脑,不仅提高了学习兴趣,巩固了所学知识,同时培养了发散思维能力。 2猜想与假设 。寻找结论,提出猜想与假设,是激发学生迫切解决问题的动力。例如在探究某种黑色物质是否属于木炭、氧化铜、铁粉中的哪一种或几种组成的混合物时,激起学生的猜想,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案。激励学生运用已经掌握了的木炭、氧化铜、铁粉各自的性质进行分析,抓住各物质能区别其他物质的主要性质,设计

7、有效的实验来一一进行鉴别。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的兴趣,又让学生的发散思维得到培养。同时激发了学生进行实验探究的兴趣。3实验探究。 学生通过探究性实验,可以探究自己还未认识的世界,帮助学生形成化学概念,理解和巩固化学知识,掌握实验技能,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实验能力和探究能力,使学生学会科学研究的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在学生提出猜想与假设后,让学生自己动手,认真仔细的观察实验现象,作好记录。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可以把化学知识与观察、推理和思维技能结合起来,从而可以能动地获得对化学知识的理解。4讨论与运用。学生实验完后,讨论和总结是必不可少的

8、环节。在老师的引导下采取先分后总的办法进行讨论并得出结论。通过讨论,学生不仅能总结出自己实验中的经验和不足,同时又能从同学处获取新的知识和启迪。将知识从感性认知提升到理性认知。并为今后的运用打下坚实的基础。5学以致用,改造自然,服务社会。除了课堂实验教学质量的提高外,还要倡导学生配合课内学习,在课外日常生活中,开展力所能及的化学小实验和解释社会生产、生活中的某些化学现象的活动。如开展调查学校所在地环境污染问题、水源污染问题;自制净水器、自制汽水等。通过这些调查和实验活动,运用化学原理积极思维、让化学服务于社会,逐步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总之,化学实验是掌握化学知识的入门向导和手段,学生以实验事实出发形成化学概念,上升为化学规律,进而编织知识网络,构筑知识框架,引导学生结合实验观察过程,激发思维活动,实现由感性阶段向理性阶段的飞跃。通过化学实验的教学,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广阔性、深刻性、发散性和敏捷性。最终达到创新思维的形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