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草不同还田方式对水稻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doc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58420046 上传时间:2024-03-24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2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稻草不同还田方式对水稻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稻草不同还田方式对水稻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稻草不同还田方式对水稻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稻草不同还田方式对水稻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稻草不同还田方式对水稻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稻草不同还田方式对水稻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稻草不同还田方式对水稻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doc(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JIANGXI AGRICULTURAL UNIVERSITY本 科 毕 业 论 文 题目:稻草不同还田方式对水稻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 学 院: 国土资源与环境学院 姓 名: 学 号: 专 业: 农业资源与环境 年 级: 指导教师: 职称:副教授 二0一四年五月目录摘要IAbstractII前言11 材料与方法11.1 试验地点与材料11.2 试验设计11.3 测定指标与方法21.3.1 土壤理化性质的测定21.3.2 考种与测产21.4 经济效益计算21.5 数据处理32. 结果与分析32.1 稻草全量还田方式对水稻产量的影响32.2 稻草全量还田对土壤肥力的影响32.2.1 对土壤物理性质

2、的影响32.2.2 对土壤养分的影响42.3 稻草全量还田对经济效益的影响53 讨论与结论53.1 稻草还田与水稻生长和经济效益53.2稻草还田与土壤理化性质6参考文献7致谢9摘要 通过大田定位试验,以稻草烧灰还田、单施化肥和不施肥为对照,研究了等量施肥的条件下稻草全量直接还田对双季稻产量及其构成因素、土壤理化性质以及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晚稻稻草还田有利于翌年早稻产量的提高,较单施化肥和烧灰还田处理相比,分别提高了8.6%和3.1%;而早稻草还田对晚稻的增产效果不明显。稻草连续多季直接还田有利于改善土壤的通气状况和提高土壤肥力以及提高了生产收益。稻草全量还田不仅提高了水稻的产量,改善了土

3、壤的通气孔隙度和提高了土壤养分含量,而且还减少了生产成本,提高了种粮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稻草全量还田;水稻生长;土壤肥力;经济效益I Abstract Through a localization field experiment conditions in 2013, the straw burning ash to field application of chemical fertilizer and no fertilizer control, Investigate the influence of a straw field in the double cropping of r

4、ice tillers, yield, soil physical and chemical properties as well as economic benefits.The results showed that:the late straw returning rice yield in the following year to improve the early rice production straw incorporation than burning ash to field increased by 3.1%, compared with a single applic

5、ation of chemical fertilizer increased by 8.6%; And as early as straw incorporation of late rice yield increasing effect is not obvious. Straw consecutive quarter directly returning field in improving soil aeration and improve soil fertility and improve the production of income.The full rate of stra

6、w returning field not only improve rice yields, improve soil aeration porosity and soil nutrient content, but also reduce the production cost and improve the economic benefits of grain.Key words: total rice straw incorporation; rice growth; soil fertility; economic benefitsII前言水稻是中国最主要的粮食作物,全国常年种植面积

7、约8979万公顷,按谷草比为1:1计算,年产稻草约2.865亿吨1。稻草作为一种重要的有机肥源,含有丰富的有机质和大量的氮、磷、钾、硅等矿质营养元素,稻草还田在提高土壤肥力、改善土壤理化性状、提高农作物产量、品质和降低施肥成本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同时,还可以减少因稻草焚烧和废弃所造成的对大气、土壤、水质等环境的污染,对促进我国循环农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当前,我国水稻机械化收获得到快速发展,为稻草全量还田提供了基础,国家农业部把稻草还田作为发展循环农业生产的主要模式进行推广应用。而目前我国秸秆资源仅有20%36%作为有机肥料,被燃烧和废弃的秸秆却高达45%60%2,这不仅浪费了有机资源,同时

8、也污染了环境,因此,如何做到有效利用稻草资源,减少稻草就地焚烧和废弃,显得尤为重要。关于稻草还田对水稻生长发育和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已有不少研究报道3-6,且大部分研究主要集中在不同施肥量、不同秸秆还田量等层面来研究稻草还田对水稻和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而在氮、磷、钾养分总施用量相等条件下,针对不同稻草还田方式对双季水稻生长发育和土壤肥力的影响的报道较少。本文在等量氮、磷、钾养分施用水平下,从水稻产量变化、土壤的理化性质和经济效益变化的角度,研究不同稻草还田方式对水稻生长和土壤肥力的影响,为南方稻区水稻秸秆资源有效利用和水稻合理施肥提供理论基础。1 材料与方法1.1 试验地点与材料于2013年在江

9、西省进贤县温圳镇杨溪村进行早、晚稻稻草还田试验。供试土壤为第四纪红色粘土发育水稻土,试前土壤的基本化学性质为:有机质34.16g/kg,全氮2.271g/kg,碱解氮126.0mg/kg,有效磷31.34mg/kg,速效钾97.9mg/kg,pH5.48。供试早、晚稻品种分别为陆两优996和五丰优T025。1.2 试验设计设4个处理:(1)不施肥(CK);(2)单施NPK化肥(F);(3)稻草全部烧灰还田化肥(B+F),即联合收割机收获早、晚稻后人工撒匀稻草,晒干后燃烧成灰,灌适量水后用手扶拖拉机旋耕作为早、晚稻基肥;(4)稻草全量切碎还田化肥(S+F), 即联合收割机收获早、晚稻时将稻草切碎

10、成约58cm小段,早稻稻草人工撒匀灌水后用拖拉机将稻草旋耕入土,作为晚稻基肥;晚稻稻草人工撒匀后,来年春耕时用拖拉机旋耕入土,作为早稻基肥。采用大区试验,随机设计,每处理面积326m2,无重复。除不施肥处理外,其它各处理氮、磷、钾用量相等,即早晚稻施纯N量分别为 165kg/hm2、195kg/hm2, N:P2O5:K2O=1:0.45:0.9。稻草和草木灰中的养分数量按实际分析结果计算。稻草还田和稻草烧灰还田两处理的实际施肥量扣除稻草和草木灰中输入的养分量。早稻氮肥按照基肥:分蘖肥:穗肥=5:2:3施用;晚稻氮肥按照基肥:分蘖肥:穗肥=4:2:4施用。早、晚稻钾肥按照分蘖肥:穗肥=7:3施

11、用,磷肥一次性做基肥施用,化肥用尿素、钙镁磷肥和氯化钾,其它管理措施基本一致。1.3 测定指标与方法1.3.1 土壤理化性质的测定晚稻成熟期用环刀法测定耕作层土壤容重、总孔隙度和非毛管孔隙度,同时测定土壤养分含量。土壤有机质采用重铬酸钾容量法;全氮测定采用半微量凯氏法;碱解氮测定采用碱解扩散法;有效磷测定采用0.05mol/L NaHCO3浸提钼蓝比色法;速效钾测定采用NH4OAC浸提火焰光度法。1.3.2 考种与测产收割前1d,各处理在调查有效穗的基础上,按平均数法分3点各取样5蔸进行考种,各处理分3点各实割200蔸,脱粒后晒干称重测定实际产量。1.4 经济效益计算净收益=稻谷产值+稻草产值

12、-成本投入;新增纯收益率(%)=(施氮区的净收益-无肥区的净收益)/无肥区的净收益*100;边际成本报酬率=(施氮区产值-无氮肥区产值)/(施氮肥区成本-无氮肥区成本)。1.5 数据处理图、表中的数据为2013年的试验数据,用Excel进行数据处理和SPSS16.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2 结果与分析2.1 稻草不同还田方式对水稻产量的影响 由表1可知,无论是早稻还是晚稻,各施肥处理早、晚稻产量均极显著高于不施肥处理。施肥条件下,与烧灰还田处理和单施化肥处理相比,稻草全量还田有利于提高早晚稻产量。早稻稻草全量还田比烧灰还田和单施化肥处理分别高出198.35kg/hm2、527.22kg/hm2,分

13、别达到3.08个百分比、8.64个百分比;而晚稻各施肥处理间差异较小,但依然呈现出稻草全量还田产量高于稻草烧灰还田和单施化肥处理,分别高出123.30kg/hm2、130.28kg/hm2,增幅分别为1.39%、1.47%。从产量构成因素来看,各施肥处理早晚稻单位面积的有效穗数和每穗粒数差异较小,却显著高于不施肥处理;结实率和千粒重各处理差异不明显。表明在等养分条件下,稻草全量还田无论早晚稻均有利于水稻产量的增加。相关分析表明,早、晚稻产量的主要影响因素是有效穗数和每穗粒数,与产量的相关性均达到显著水平,早稻相关系数分别为0.9934 和0.9861,而晚稻相关系数分别为0.9722 和0.9

14、879。 表1 不同处理下水稻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变化 季别处理有效穗(104*hm-2)每穗粒数结实率(%)千粒重(g)实际产量(kg/hm2)早稻CK193.53b111.84b93.09a29.12a3612.54cBF291.62a117.00ab89.17a28.76a6105.61bAB+F305.95a121.84a90.91a28.96a6434.48aAS+F299.51a123.57a89.59a28.91a6632.83aA晚稻CK208.57b144.49b89.73a24.41a6165.02bBF295.94a179.47a83.68a24.31a8865.15aAB+F318.49a176.19a84.21a23.44a8872.13aAS+F297.03a174.81a87.56a23.61a8995.43aA同列数据后不同字母表示差异达到1和5的显著水平,下同。2.2 稻草不同还田方式对土壤肥力的影响2.2.1 对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已有研究表明,土壤容重反应了土壤的紧实的程度,而土壤容重变化与耕作方式、稻草还田方式密切相关。本研究表明(表2),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商业合同/协议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