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北公路武清北辰界 津围公路改建工程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58418450 上传时间:2022-12-19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54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杨北公路武清北辰界 津围公路改建工程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杨北公路武清北辰界 津围公路改建工程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杨北公路武清北辰界 津围公路改建工程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杨北公路武清北辰界 津围公路改建工程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杨北公路武清北辰界 津围公路改建工程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杨北公路武清北辰界 津围公路改建工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杨北公路武清北辰界 津围公路改建工程(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杨北公路(武清北辰界津围公路)改建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建设单位:天津市公路处评价单位:交通运输部天津水运工程科学研究所二一四年十二月报告书主要内容摘要杨北公路(武清北辰界津围公路)工程位于天津市武清区,路线起于武清北辰界,与北辰区杨北公路相接,利用现状杨北公路线位向西延展,终点止于津围公路,路线全长(本工程具体地理位置及路线走向见图1.1-1)。现状等级为二级公路,路面宽度9m。交通量已趋于饱和,加之该段作为外环线限时禁货后的绕行路线,交通量(尤其是重载车辆)增长较快,极大的制约了沿线及周边地区经济的发展。图2.1-1 工程地理位置示意图杨北公路也是天津市干线公路网规划中的一条重要线路,规划

2、为一级公路,在交通运输网中占有重要地位。目前杨北公路北塘街津汉公路段及津围公路杨村镇段已实现一级公路的提级改造。津汉公路津围公路段,长,该段现状仍为二级公路,约占全线39%。为了完善路网规划,促进经济、社会、文化的发展,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加快形成武清区、北辰区、东丽区与滨海新区协调发展,进一步改善沿线的投资环境,亟需对该路段进行拓宽改建,以适应社会发展需要。本工程起点位于武清北辰界,终点止于津围公路,路线全长3km。一般路段横断面布置形式为:(土路肩)+(路面)+3m(中央分隔带)+(路面)+(土路肩),路基全宽。采用双向4车道一级公路标准,沥青混凝土路面。工程新增征地190亩。全线挖方万

3、m3,填方万m3,挖方全部利用,没有弃方,借方万m3,借方采用商业购买。本工程永久占地主要利用杨北公路现状道路占地,需新增征地190亩。需拆迁房屋5150m2,主要为商业用房;拆除围墙657m;拆迁电力杆46根,电讯杆65根。本工程估算总投资亿元,拟于2015年1月开工,2016年12月竣工。表1.2-1 主要技术指标表序号项目单位指标1公路等级一级公路2设计速度km/h803横断面宽度(路基宽度)m4车道数双向4车道5规划红线宽度m606征地亩1907净空mm9道路工程长度km挖方万m3填方万m310涵洞道2911绿化工程m2900012估算总投资亿元根据天津市省级公路网规划(2012-20

4、30年),普通干线公路网布局形成横贯东西、纵贯南北的方格网布局。普通干线公路近期建设主要任务为优化完善路网结构,解决部分瓶颈点位,缓解路网拥堵水平,重点建设外环线东北部调线,启动外环线全线改造工程,同时,利用现状津福路、九园路、杨北路、东金路等,新建部分路段,形成中心城区公路环线,分流外环线交通并分离过境交通和城市交通。本工程是其中杨北路的组成部分。2.1 环境影响评价范围根据公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规范的要求,以及对工程所在地环保等主管部门咨询,本工程评价范围及执行的评价标准如下:表 评价范围及评价标准评价要素评价范围评价标准排放标准生态环境路中心线两侧300m水力侵蚀强度分级指标空气环境路

5、中心线两侧200m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 -2012)二级标准水环境路中心线两侧200m及跨河桥梁上游200m,下游1000m地表水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类标准执行污水综合排放标准(DB12/356-2008)二级标准声环境路中心线两侧200m公路红线外30m范围以内的居住区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的4a类标准,学校、医院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的2类标准;红线外30m范围以外的学校、医院、居住区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的2类标准工程施工噪声执行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

6、-2011)相应标准社会环境沿线涉及到的区域2.2 生态环境现状(1)本工程位于天津市武清区。工程所在区域的土壤类型以普通潮土为主。(2)根据天津市生态功能区划及本工程的位置,本工程位于武清中部蔬菜生产生态功能区(II1-4)。(3)工程周边土地利用类型为交通运输用地、商服用地、绿化用地、耕地。工程两侧周围300m范围影响区域总面积为hm2,土地利用类型以耕地为主,占%,其次为建设地。(4)本工程所在区域范围内主要是以人类起主导作用的村镇生态系统。评价范围内以人工栽培植物为主,主要分布于现有道路两侧,区域动物种群优势度很低,评价范围内没有珍稀濒危和国家保护野生动植物分布。(5)本工程沿线景观较

7、为单一,以道路、城镇景观类型为主。本工程评价范围内无河流等水体。所在区域地表水现状为类水体,功能为排洪排沥、农灌。本工程所在区域浅层地下水属潜水类型,主要由大气降水补给,以蒸发形式排泄,水位随季节有所变化,年变幅一般为0.50。本工程不涉及水源保护区、湿泉等水环境敏感区。2.4 环境空气本次评价通过对拟建工程路中心线两侧各200m的带状区域进行实地踏勘与调查,评价范围内主要为空旷地带,项目所在区域主要为居民区,沿线环境空气质量主要受人群活动的影响,沿线两侧没有大型的工业污染源。工程所在地区域大气污染的主要原因是煤烟型污染(冬季),其次是交通道路的二次扬尘。2.5 声环境通过对沿线环境噪声的监测

8、,结果表明:沿线敏感点声环境质量均满足相关标准要求,沿线声环境质量较好。3.1 环境保护目标分布根据现场踏勘及调查,沿线评价范围内无已识别文物。生态环境保护目标本工程施工营地租用附近房屋,沿线不设预制场、拌合站、料场等临时占地。本工程征地占用现状绿化林地约45亩,农田约70亩(其中基本农田约56亩),建设用地75亩,部分将作为永久用地占用,为本工程的生态环境保护目标,具体见表。表 生态环境保护目标类型概况绿化林地分布于现状路两侧,本工程征地占用现状沿线绿化林地约45 m2,部分将作为永久用地占用。农田分布于现状路两侧绿化林地外侧,本工程征地占用农田约75亩(其中基本农田约56亩),部分将作为永

9、久用地占用。水环境保护目标本工程沿线无河流等水环境保护目标为。环境空气、声环境保护目标根据工程资料以及现场踏勘,本工程沿线有4处噪声及大气环境保护目标,见表3.1-3。表3.1-3 环境空气和声环境保护目标序号设计桩号名称方位高差(m)建成后距路中心线最近距离(m)敏感点概况评价标准1K59+200 K59+750北王平路南-290平房:斜背向路,有后窗,临路处15户,评价范围内68排,全村250多户,1000余人22K59+610 K59+920郭罗庄路北-2170平房:斜向路,有院墙,临路处21户,评价范围内23排,全村100多户,500余人23K59+920 K60+200郭庄路北-27

10、0平房:面向路,有院墙,临路处以商铺为主,第2排有居民约10户,评价范围内7排,全村100多户,500余人;村西紧邻津围公路,首排住户距津围60m24K60+120 K60+300天安佳园路南-1180楼房:面向路,临路处4栋楼房:2栋16层、2栋5层,其1、2层为商铺,共176户;小区东紧邻津围公路,距津围110m23.2 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及减缓其不利影响的措施3.2.1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建设将会对沿线的动植物产生一定影响,但本工程沿线项目所经区域自然植被较少,人工植被较多,本工程落实环保措施后,其对沿线生态系统影响是可以接受的。3.2.1减缓不利影响措施严格控制施工面积,临时占地布设在公

11、路征地地界以外;施工单位利用该地区现有公路网作为施工便道,没有新建施工便道,以减轻另修施工便道给生态环境带来的负面影响。本项目设置预制场、施工营地等临时占地时,布设在工程永久征地范围内。同时建议施工营地尽量租用沿线的居民平房。建设单位应同土地所有者签订相关的土地使用合同,并明确料场恢复责任问题,办理使用手续。在使用结束后,应按照合同条款落实土地恢复措施,根据占地类型确定料场恢复方式。3.4 水环境影响评价与污染防治措施3.4.1影响评价施工期生活污水和生产污水经处理后对沿线地表水环境影响较小。通过采取相应防治措施其影响不显著。营运期产生的水环境影响来自路面径流雨水。3.4.2防治措施施工人员的

12、生活污水、生活垃圾应集中处理;施工营地设免水冲厕所,跨河桥梁施工时,设泥浆池处理泥浆,避免直接排入水体。建设单位应与设计单位加强沟通,做好沿线排水设计。3.5 声环境影响评价与防治措施3.5.1影响评价根据预测结果:施工期:工程施工场界噪声均超过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的规定(昼间70dB,夜间55dB)。昼间施工临路房屋均将超标,建议合理安排施工,积极防噪;夜间施工噪声严重超标,建议敏感点附近的路段禁止夜间施工;营运期:至营运中期,沿线4a类区已超出4a类标准要求,达到2类要求的噪声防护距离为200m。建议工程噪声防护距离范围内,临路首排不宜规划建设学校、医院

13、及居民住宅等噪声敏感建筑。3.5.2防治措施施工主要环保措施:合理科学地布局施工现场;合理安排施工作业时间、施工运输车辆的走行路线和走行时间;选用低噪音设备,并采取降噪措施,高噪声设备施工现场,靠近外侧设置临时隔声挡板或吸声屏障。营运期主要环保措施:营运期合理规划公路沿线两侧开发建设项目。控制噪声传播途径,强化路两侧的绿化设施管理。加强交通职能化管理,减少车辆鸣笛。建议工程噪声防护距离内,临路首排不宜规划建设学校、医院及居民住宅等噪声敏感建筑,如果公路两侧需要建设噪声敏感建筑,建设单位应自行承担安装隔声窗等降噪措施资金。3.6 环境空气影响评价与防治措施3.6.1影响评价施工阶段环境空气质量的

14、影响主要是扬尘与沥青烟气污染,营运期对环境空气的影响主要是汽车尾气,工程建设和营运对环境空气质量影响较小。3.6.2防治措施在储存和运输过程中应严加管理,采取洒水、蓬布遮挡等措施,尽量将起尘量降到最低;应采用商品混凝土和成品灰。加强公路绿化,栽种可吸收或吸附汽车尾气中污染物的乔木、灌木等树种及草坪,以控制废气向周围环境扩散。3.7 固体废物影响评价与处置措施3.7.1影响评价工程施工期固体废物主要为施工人员的生活垃圾和部分建筑垃圾。建筑垃圾主要是黏土砖、钢筋、木料等。工程营运期生活垃圾主要来源于道路上过往车辆以及行人可能洒落的固体废物。3.7.1处置措施施工期产生的泥浆沉渣及石渣等回填路基,施工人员生活垃圾及其他固体废物不能回收利用的集中由武清区环卫部门清运。营运期公路沿线的固体废物主要是运输车辆、过往行人产生的垃圾。对于沿途运输车辆和行人应加大宣传力度,严禁沿途随意丢弃垃圾,并对公路两侧垃圾及时进行清理。3.8 环境管理与监控计划天津市环境保护局、武清区环境保护局监督建设单位实施环境管理计划,执行有关环境管理的法规、标准;协调各部门之间做好环境保护工作;负责行政管辖范围内项目环境保护设施的施工、竣工、运行情况的检查、监督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商业计划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