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个企业常见涉税争议热点问题与风险规避-.doc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58417841 上传时间:2023-01-14 格式:DOC 页数:67 大小:232.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80个企业常见涉税争议热点问题与风险规避-.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7页
80个企业常见涉税争议热点问题与风险规避-.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7页
80个企业常见涉税争议热点问题与风险规避-.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7页
80个企业常见涉税争议热点问题与风险规避-.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7页
80个企业常见涉税争议热点问题与风险规避-.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80个企业常见涉税争议热点问题与风险规避-.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80个企业常见涉税争议热点问题与风险规避-.doc(6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税企之间常见的涉税争议热点问题案例处理与法律风险规避讲义一、税法运用常见纳税争议问题案例处理与法律风险规避一企业所得税常见纳税争议问题案例与法律风险规避1、新准则“慎重原则运用的纳税争议问题案例基本案情风险销售案例:2007年12月份,A企业向B企业销售一批商品,以托收承付结算方式进行结算,并开具了一般发票,但货款未收取。A企业在销售时已知B企业资金周转发生暂时困难,难以及时支付货款,但为了减少存货积压,同时也为了维持与B企业长期以来建立的商业关系,A企业将商品销售给了B企业。该批商品已经发出,并已向银行办妥托收手续,但直到2008年5月底之前,货款仍未到帐。A企业依据新准则“慎重原则和新会计

2、制度的“权责发生制原则,当时未申报纳税,意在延期而非隐瞒,但当地税务局检查发现时,却要保持依法按有意偷税论处。涉税争议纳税人未申报,有规可循;税务局要处罚,有法可依。同样是“权责发生制原则下操作,为何其处理的结果正好相反?熟是熟非?法规依据1新会计制度及新会计准则相关规定:基本会计准则规定:第九条企业应当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 第十八条企业对交易或者事项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应当保持应有的慎重,不应高估资产或者收益、低估负债或者费用。第三十一条收入只有在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从而导致企业资产增加或者负债减少、且经济利益的流入额能够可靠计量时才干予以确认。新会计制度规定:在进

3、行销售商品的账务处理时,首先要合计销售商品收入是否符合确认条件时,才干予以确认:一企业已将商品所有权上的主要风险和报酬转移给购货方;二企业既没有保留通常与所有权相联系的继续管理权,也没有对已售出的商品实施控制;三与交易相关联的经济利益能够流入企业;四相关的收入和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符合条件,企业应及时确认收入,并结转相关销售成本;否则,不能确认收入。不符合确认条件但商品已经发出的状况下,应将发出商品通过“发出商品等科目来核算。法规依据2新企业所得税法及条例相关规定:TL第九条企业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以权责发生制为原则,属于当期的收入和费用,不管款项是否收付,均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不属于当期的

4、收入和费用,即使款项已经在当期收付,均不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本条例和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另有规定的除外。TL第二十三条企业的以下生产经营业务可以分期确认收入的实现:一以分期收款方式销售货物的,按照合同约定的收款日期确认收入的实现;二企业受托加工制造大型机械设备、船舶、飞机,以及从事建筑、安装、装配工程业务或者提供其他劳务等,继续时间超过12个月的,按照纳税年度内完工进度或者完成的工作量确认收入的实现。 TL第二十四条采用产品分成方式取得收入的,按照企业分得产品的日期确认收入的实现,其收入额按照产品的公允价值确定。其它有关销售收入确认的税法规定:一交款提货。在交款提货销售的状况下,如货款已

5、经收到,发票、账单和提货单已经交给买方,无论商品、产品是否发出,都作为收入的实现。这是因为商品、产品已经卖给买方,买方可以随时凭提货单提货,尚未发出的商品,已不属于本企业所有,而是企业代买方保管。二预收货款。1.采纳预收货款销售的商品、产品,在商品、产品发出时作为收入的实现。依据国家税收法规的规定,纳税人以预收货款方式销售商品,除国家税收法另有规定者外,一般应在商品发出时确认收入的实现。2.税法规定出版企业预收书报款,应按预收货款方式销售商品处理,在书报发出时确认收入。3.营业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第二十八条规定:“纳税人转让土地使用权或销售不动产,采纳预收款方式的,其纳税义务发生时间为收到预收款

6、的当天。此项规定所称预收款,包括预收定金。因此,预收定金的营业税纳税义务发生时间为收到预收定金的当天。三分期收款。采纳分期收款结算方式销售商品、产品,按合同约定的收款日期作为收入的实现。关于分期收款销售商品、产品,规定按合同约定的收款日期作为收入实现时间,并按全部销售成本与全部销售收入的比率,计算本期应结转的销售成本。四委托代销。委托其它单位代销的商品、产品,收到代销单位的代销清单后作为收入的实现,因为代销清单说明了商品已经卖出。注:新的180天规则。五托收承付或委托收款。在采纳托收承付或委托收款结算方式销售商品的状况下,应当在商品已经发出,并已将发票账单提交银行办妥托收手续后作为收入的实现。

7、六出口销售。企业出口销售的商品,陆运以取得承运货物收据或铁路运单,海运以取得出口装船提单,空运以取得空运运单,并向银行办理出口交单后作为收入的实现;进口的商品,如进口企业与国内用户签订合同执行货到结算的,在货船到达我国港口取得外运公司的船舶到港通知并向订货单位开出结算凭证时作为收入的实现,合同规定对国内执行单到结算的,凭国外账单向订货单位开出结算凭证时作为收入的实现。为使出口成本、盈亏核算的口径一致,出口商品的销售收入,一律以对外成交的离岸价格为准。如果合同规定以到岸价格成交的,先按到岸价格作为出口销售收入记账,然后将我方负担的以外汇支付的国外运输保险费和佣金等,用红字冲减出口销售收入。争议处

8、理本案因为新准则和会计制度与税法产生了差异,故而产生了纳税争议。依据新企业所得税法第二十一条规定: 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企业财务、会计处理办法与税收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不一致的,应当依照税收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计算税收征管法也有类似的法律规定。所以,本案的税务处理是正确的。本案中,纳税人由于购货方资金周转存在暂时困难,因而A企业在货款回收方面存在不确定性。依据销售商品收入确实认条件,A企业在销售时不能确认收入。为此,A企业将已发出的商品成本转入“发出商品科目似乎正确,但却忘记会计与税法的差异和相关的纳税调整,同时,更忽视了税法的严正性任何与税法无据的延期纳税,都有可能以隐瞒偷税论处。规避方法

9、1严格按照税法规定及时申报纳税,并注意会计与税法的差异和相关的纳税调整。规避方法2巧妙利用“分期收款方式应对,将所谓“隐瞒收入的“偷税演变成合理合法的“延期纳税。温馨提示“分期收款方式的税务策划应用技巧和案例。2、“应计未计费用、应提未提折旧等纳税争议问题案例基本案情在实际工作当中,有些税务干部关于企业某个年度12月31日前没有入账的成本费用,都确认为应计未计扣除项目不同意税前扣除。如果企业该年度扣除了,在以后稽查当中被发现,就认定为未按规定申报或虚列成本费用,处理的方法是补税、加收滞纳金、并处以罚款。涉税争议企业以前年度应计未计费用、应提未提折旧等,究竟能否税前列支?如能列支,又该如何正确操

10、作?法规依据1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所得税几个具体问题的通知财税字199679号文件:“企业纳税年度内应计未计扣除项目,包括各类应计未计费用、应提未提折旧等,不得移转以后年度补扣。法规依据2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所得税假设干业务问题的通知国税发1997191号文件:“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所得税几个具体问题的通知财税字199679号规定的企业纳税年度内应计未计扣除项目,包括各类应计未计费用、应提未提折旧等,不得移转以后年度补扣,是指年度终了,纳税人在规定的申报期申报后,发现的应计未计、应提未提的税前扣除项目。争议处理解决本案争议处理的关键问题是:其一、要认真、系统、全面地理解税法。关

11、于以前年度应计未计扣除项目的税务处理问题有两个文件,一个是财税字199679号,文件讲得是怎么处理,没有讲如何确认。另一个是国税发1997191号,讲得是确认的标准,对以前年度应计未计扣除项目做出了明确的定义。其二、要区别会计核算与汇算清缴的时点。年度会计报表终结时点是12月31日,而税务机关法定的企业所得税年度汇算清缴和年度申报的终结时点是次年的5月底。规避方法企业每年度在汇算清缴和年度申报的终结前,一定要认真仔细地核查上年度各类应计未计费用、应提未提折旧等状况,一旦发现“遗漏问题,及时采用“补救措施。温馨提示补帐的具体操作方法:年度申报直接调整,财务报表作补充说明,相关凭证和记录以“以前年

12、度损益科目入次年帐,并注意不得在次年重复扣除相关的成本费用。3、“应付帐款长期挂帐的纳税争议问题案例基本案情一般来说,税务稽查对公司的“应付帐款是必需要重点检查的项目特别是长期有余额且金额较大的。检查方法是抽取其中大金额的款项,弄清来龙去脉,看是否存在将应计入销售收入或营业外收入的款项,挂在应付帐款;有无将已收回的应收款不进行冲帐,用收回款搞非法的帐外经营或个人占用;有无调增或调减应收账款数额,多提或少提坏账准备金的问题。另外,对异常的往来单位、金额、以及账龄比较长的状况更要逐笔查清和核对。涉税争议关于应付帐款长期挂帐的纳税争议,一般是结转年度收益问题。法规依据TL第二十二条企业所得税法第六条

13、第九项所称其他收入,是指企业取得的除企业所得税法第六条第一项至第八项规定的收入外的其他收入,包括企业资产溢余收入、逾期未退包装物押金收入、确实无法偿付的应付款项、已作坏账损失处理后又收回的应收款项、债务重组收入、补贴收入、违约金收入、汇兑收益等。争议处理因相关税法对“确实无法偿付未具体明确化,故解决争议的关键问题是如何准确理解“确实无法偿付。 规避方法即陈述和申辩。“确实无法偿付的事实认定从法律角度来分析,需要具备一定的事实证据证实,而相关的事实就具体的调查来说,其难度是可想而知的。目前税务稽查认定的“事实多是“长期挂帐、“债权人失踪或死亡和“企业倒闭或破产,但这样的认定多数是经不起法律推敲的

14、,如“长期究竟是多数年?债权人失踪或死亡后,还有没有法定继承人?企业如果倒闭或破产,但其原股东的追偿权在法律上也并未明确否定。而且,税务稽查是行政执法,负有举证义务,如此的“调查确实挺有难度的。 温馨提示如果是“长期挂帐,最好是要求相关的债权人每年底发来一个“还款计划。4、关联交易所得税反避税调整问题案例转让定价法在经济活动中,关联企业为了转移利润而在商品交换过程中,不依照市场规则和公允价格进行交易,而是依据关联企业的共同利益而进行的商品或非商品交易。1转让定价的方式:当两个关联企业所承受的税率不相同时,由母公司策划,将利润从税负高的企业向税负低的企业转移,利润转移采用的具体方式主要是定价转移

15、。A:一般的定价转移方式图解:A企业B企业低价高价高税率或征税期低税率或享受优惠期B:利用C企业搭桥对B 进行定价转移的方式图解:A企业C企业B企业高税率同为低税率区域或享受优惠低价高价平价平价C、企业兼营内部转移定价不同税率的产品或服务且为同一对象:A产品或服务高税率或征税 B产品或服务低税率或免税基本案情设立销售公司避税:湖南某地华强建材总公司生产一种建筑材料生产模具,主要销往广东省等各地区,每件产品市场售价为31000元,每单件产品基本费用如下:生产成本15000元,销售费用3000元,管理费、财务成本等综合费用暂不合计。问如何进行纳税策划? 策划前:华强公司应交所得税额为: 31000-15000-300033%=4290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