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数学课堂提问技巧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58414725 上传时间:2023-04-14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0.4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如何提高数学课堂提问技巧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如何提高数学课堂提问技巧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如何提高数学课堂提问技巧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如何提高数学课堂提问技巧》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如何提高数学课堂提问技巧(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如何提高数学课堂提问技巧课堂提问 ,就是教师在授课时根据教学要求 ,巧妙地设置问题 ,让学生思考 ,让学生答复 ,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从而更好地提高课堂教学效果。而巧妙地设置问题是课堂提问技巧的关键课堂提问是指对学生的学习进行监督检查展示评价的一种教学方式。它可以分好多种类:结果提问 ,过程提问 ,检查性提问 ,即时性提问 ,成果展示型提问等。课堂提问的方式方法有很多:激趣性的提问、主动探索 ,铺垫性的提问、环环相扣 ,启发性的提问、全面覆盖 ,递进性提问 ,层层诱导。目的非常明确 ,那就是促进和改善学生的学习 ,正确科学恰当的课堂提问其实是一种学习评价。数学学科的特点和性质 ,

2、决定了数学课堂教学独有的特色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 ,课堂提问是数学课堂教学的核心 ,是课堂互动的纽带 ,贯穿始终的课堂提问 ,在数学教学中显得尤为重要。在班级授课制的教学方式下 ,课堂提问更能发挥出其优势。要使课堂提问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设计是一个关键。设计课堂提问一般要遵循两个原那么:第一、课堂提问要符合数学学科本身的知识规律 ,即注意科学性。设计提问 ,首先应对教材进行详尽的分析 ,明确本节课内容在整个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 ,确定教学的重点、难点和关键 ,勾勒出知识链及网络 ,从而抓住本节中心问题并围绕该中心有针对性的设计一系列的教学问题。第二、课堂提问要符合学生的认识事物的规律和思维的特

3、点。对于不同的学生群体 ,要有针对性的提问。要由深入浅 ,层层深入。一、激趣性的提问、主动探索有人说得好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兴趣才能全神贯注 ,积极思考;有兴趣才能克服困难 ,执着追求。因此数学教学中 ,教师应根据每节课所授的内容 ,设置增强趣味性的问题 ,以激发并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二、铺垫性的提问、环环相扣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认知开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根底上。学习的过程是由旧知识到新知识的认识过程 ,在每一节课的教学内容中 ,都贯串着由旧知识到新知识的演变 ,所以教师设置的问题应能抓住新旧知识间的联系 ,通过提问起到铺路搭桥的作用 ,把学生的思维从旧知识引导到对新知识的理解,以

4、实现思维的迁移。三、启发性的提问 ,全方位的覆盖启发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善于独立思考,使数学学习成为再创造、再发现的过程。启发学生思考问题是开拓学生思维的主要途径 ,所以教师在授课时所设置的问题要善于启发学生去思考、去探索 ,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规律和方法。而往往当问题提出时很多教师就会走入一个教学误区:课堂提问成了老师和一名学生的一问一答。经常看到一些老师在课堂上一节课提问多名学生 ,但都是一对一的 ,也就是说当这名学生答复下列问题时 ,其他学生是没有责任的 ,因为老师没提问我 ,他答复完后也不需要我做什么 ,学生答复完后 ,老师自己进行评价对还是错。这样的提问看似很多 ,实际上参与度是很

5、低的 ,尽管这些个问题可能个个精彩。其实有些问题不一定让一个学生一讲到底 ,可以根据情况及时换人 ,而且在问题完成后 ,一般不应该老师评价 ,要把评价的时机和权力交给学生 ,这样一来 ,因为每个学生都有评价的义务 ,所以当别人答复讲解问题的时候 ,他就必须认真倾听和思考。这样不同的学生都会参与进来。所以课堂问题的提出不能局限于局部 ,需要注重全体同学的思维开拓四、递进性提问 ,层层诱导教师范读的是阅读教学中不可缺少的局部 ,我常采用范读 ,让幼儿学习、模仿。如领读 ,我读一句 ,让幼儿读一句 ,边读边记;第二通读 ,我大声读 ,我大声读 ,幼儿小声读 ,边学边仿;第三赏读 ,我借用录好配朗读磁

6、带 ,一边放录音 ,一边幼儿反复倾听 ,在反复倾听中体验、品味。古人云:学起于思 ,思起于疑。有疑问才能思考和探究。课堂提问的时候 ,老师不能提出问题就完事 ,要关注问题的进展情况和全体学生的反响 ,当学生进展顺利的时候 ,要及时肯定强化。当学生遇到困难的时候 ,要给予必要的提示和帮助 ,教师假设能在学生似懂非懂 ,似通非通处及时提出疑问 ,引导学生 ,然后与学生共同释疑 ,势必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师之概念 ,大体是从先秦时期的“师长、师傅、先生而来。其中“师傅更早那么意指春秋时国君的老师。?说文解字?中有注曰:“师教人以道者之称也。“师之含义 ,现在泛指从事教育工作或是传授知识技术也或是某

7、方面有特长值得学习者。“老师的原意并非由“老而形容“师。“老在旧语义中也是一种尊称 ,隐喻年长且学识渊博者。“老“师连用最初见于?史记? ,有“荀卿最为老师之说法。慢慢“老师之说也不再有年龄的限制 ,老少皆可适用。只是司马迁笔下的“老师当然不是今日意义上的“教师 ,其只是“老和“师的复合构词 ,所表达的含义多指对知识渊博者的一种尊称 ,虽能从其身上学以“道 ,但其不一定是知识的传播者。今天看来 ,“教师的必要条件不光是拥有知识 ,更重于传播知识。“教书先生恐怕是市井百姓最为熟悉的一种称呼 ,从最初的门馆、私塾到晚清的学堂 ,“教书先生那一行当怎么说也算是让国人景仰甚或敬畏的一种社会职业。只是更

8、早的“先生概念并非源于教书 ,最初出现的“先生一词也并非有传授知识那般的含义。?孟子?中的“先生何为出此言也?;?论语?中的“有酒食 ,先生馔;?国策?中的“先生坐 ,何至于此?等等 ,均指“先生为父兄或有学问、有德行的长辈。其实?国策?中本身就有“先生长者 ,有德之称的说法。可见“先生之原意非真正的“教师之意 ,倒是与当今“先生的称呼更接近。看来 ,“先生之根源含义在于礼貌和尊称 ,并非具学问者的专称。称“老师为“先生的记载 ,首见于?礼记?曲礼? ,有“从于先生 ,不越礼而与人言 ,其中之“先生意为“年长、资深之传授知识者 ,与教师、老师之意根本一致。实践说明 ,课堂提问是一种经常使用的教学手段和形式 ,只有合理巧妙的课堂提问 ,才能在课堂上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课堂气氛才会活泼 ,才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促进学生的思维开展 ,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加强课堂提问艺术的修养十分重要。至于如何提高课堂提问的技巧 ,促进学生知识迁移 ,创造积极的课堂气氛 ,提高教学效率。还需要不断的探索 ,以求做的更好!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