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入式静脉输液港护理常规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58408287 上传时间:2023-02-15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76.7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植入式静脉输液港护理常规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植入式静脉输液港护理常规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植入式静脉输液港护理常规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植入式静脉输液港护理常规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植入式静脉输液港护理常规》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植入式静脉输液港护理常规(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植入式静脉输液港护理常规植入式静脉输液港 Implantable Venous Access Por)t 又称植入式中央静脉导 管系统 ( Central Venous Port Access System,CVPAS ),简称输液港,是一种可以 完全植入体内的 闭合静脉输液系统, 可用于各种高浓度化疗药物、 完全场外营养 也的输注及输血、 血样采集 等; 可以减少反复静脉穿刺的痛苦和难度, 防止刺激 性药物对外周静脉的损伤, 并且患者日 常生活不受限制, 不需要换药、可以沐浴, 大大提高了其生活质量。术前护理1、心理护理 输液港是一种新型的输液装置,患者相关信息来源少,又因其价格较昂贵, 易

2、产 生焦虑心理。 而植入是需要在局麻下行颈外静脉切开置管, 取出时也要进行 局麻手术, 因而 患者在接受此技术时, 医护人员要向患者及家属解释此技术的有 关事项,如适应症、禁忌症 (确诊或疑似感染,有菌血症或败血症症状,对输液 港材料有过敏反应者) 、并发症、优点 等,以及置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反应及预 防措施,帮助患者掌握输液港的自我护理技巧,同时 现场演示,消除患者疑虑。 术后 3 天内植入注射座处疼痛较明显者可遵医嘱给予镇痛药, 保 证患者舒适和良 好的睡眠,解除焦虑情绪。2、术前准备 常规做好术前检查,测量生命体征,同时遵医嘱做好皮试及备皮。 术后护理1、生命体征观察 术后注意检测病人的

3、生命体征,适时给予病人安慰和鼓励。2、伤口护理 注意观察伤口有无渗血、渗液及红肿等现象。病人有时会感觉伤口局部酸痛 不 适,这是由于输液港刺激皮肤所致,一般 1 2 天可自行消除,护士应耐心向 病人及其家属做 好解释工作,同时遵医嘱给予适当的抗感染药。输液港应用及护理1、穿刺方法 1.1、严格遵守无菌技术操作常规。操作前向患者解释操作过程,取得合作。 1.2、协助患者取平卧位,输液港底座充分暴露。以输液港底座为中心消毒,半 径 1012cm,消毒左手手指,以左手的拇指、食指和中指成三角形,将输液港拱 起,确定此三指的中 央为穿刺点,使用专用的输液港针头(无损伤针)垂直从中 心插入 ,尽量避开前

4、次穿刺点,针 头穿过皮肤、脂肪层,当刺入穿刺隔时有滞针 感,继续进针; 当针头穿刺隔有落空感, 再缓 慢向下刺入至底部有抵触感时稍稍向上回拔0.1-02cm后回抽血液以确认针头位于输液港储 液槽内,用生理盐水 脉冲方式冲洗输液港后,夹住延长管并分离注射器, 【使用无损伤针(一 种与输 液港配套的专用注射针, 其针尖为特殊设计的斜面, 不易损伤输液港的硅胶穿刺 膜, 使注射座的次数达到 2000- 3000 次)时,末端可接肝素帽】,禁止倾斜或摇 摆针头。最后使 用敷料固定针头,确保针头垂直状态。2、输液护理确认针头位置无误后方可进行输液,输液压力不高于25 kPa。输液前用0. 9 %氯化钠注

5、 射液10ml冲管。长时间输入胃肠外营养时,每4小时用0.9%氯化钠注 射液10ml脉冲式冲 管 1 次,以防输液港内有药物沉积。另外,给患者输入多种不相容药物时,中间必须用09 %氯化钠注射液10ml脉冲式冲管后输入下一种药物,以免因配 伍禁忌而导致药物沉积甚至堵塞导管,危及患者生命。由于硅胶导管三向瓣膜设计,常规输 液后,可以使用0. 9 %氯化钠注射液10ml正压脉冲式封管,输血、TPN后用0. 9 %氯化钠 注射液20ml封管,并在冲洗压力下拔出针头,防止动脉血液回流造成血栓堵塞导管输液港。 长时间不使用输液港时,至少每4周到医疗单位使用0. 9 %氯化钠注射液5ml冲管,避免发生堵塞

6、。注意避免做剧烈的胸肩运动, 如打球、游泳等。3、采血护理一般不主张使用输液港采集血液,以避免导管或注射座堵塞。必须采血时用 10ml0. 9 %氯化钠注射液冲管,先抽出至少5ml血液弃去,再用20ml注射器抽出 所需血量后 用0. 9 %氯化钠注射液20ml进行正压脉冲式封管。4、常见的问题及处理 植入部位红肿多由感染引起或皮袋术后延期愈合。术后严密观察伤情况,保持敷料干 燥。此后,每2天更换敷料,保持敷料干燥清洁。因碘伏能持续杀菌,防止细菌经皮下隧道逆行入 血,故每次换药以碘酊、乙醇消毒后,加用碘伏涂于穿刺。若发现红肿则遵医嘱使用抗生 素。 无法回抽、冲洗及注射 首先排除输液器打折或输液泵

7、故障等外在因素;若因导管末端贴于血 管壁,让患者活动上肢或更换体位;若是穿刺针位置不正确,调整穿刺针位置使之进入储液 槽;若是静脉导管头端开处形成纤维蛋白沉积物,可用0. 9 %氯化钠注射 液反复冲洗,或用 浓度为500U/ ml的尿激酶溶液20ml冲洗。 Pinch-off表现为患者外展胸肩部内收时输液不畅,因为胸肩内收时锁骨对注射座的压迫,使注射座与导管的连接处形成弯曲,引起输液不畅。护士应做好解释工作,鼓励患者平时尽 量平展胸肩部,必要时手术调整注射座的位置。 颈部、手臂肿胀多由血栓堵塞引起。可遵医嘱予患侧上肢静脉滴注尿激酶溶栓,低分子肝素 皮下注射抗凝,辅以阿斯匹林服治疗。溶栓过程中注

8、意有无出血倾向,定期检 查凝血功 能。5、并发症的护理 导管夹闭综合征导管夹闭综合征是指导管经第一肋骨和锁骨之间的狭窄间隙进入锁骨下静脉 时,受第一肋骨和锁骨挤压而产生狭窄或夹闭而影响输液,是最严重的并发症。严重时可致导 管损伤或断裂,主要表现为回抽、冲洗及注射困难;若狭窄严重,导管损伤或断裂应立即通知 医生拔管。 导管堵塞是导管长期留置过程中最常见的非感染性并发症,可分为血栓性和非血栓性 导管 堵塞。非血栓性主要是机械性因素或药物沉积,占导管堵塞的42 %。血栓性 又分为腔内血 栓、导管顶端血栓和纤维素鞘,主要表现为导管输液缓慢、不能回抽血或者输液泵报警。 Beat hard将导管血栓的处理

9、分为一线和二线方案,前者依次为压力性冲管、血栓溶解酶灌 注溶解和机械性取栓,后者则为取管。其中压力性冲管以10ml注射器较佳,因其在冲管压 力和容量间能取得较好的平衡;用血栓溶解酶溶栓时,以尿激酶和组织源性纤溶酶应用较多。导管感染导管感染占医院感染的60 %以上。相关性感染的发病机制有多种假说,如穿刺 的部位、导 管的污染及远处部位引起的血源性装置污染等。研究发现左侧置管感染的发生率显著高于右 侧。严格的无菌操作和认真的护理可有效减少感染的发生率。发生感染后可通过静脉应用抗生 素7 12 d,其成功率为78 % 一86 % ;除全身应用抗生素外,近年来也有许多临床研究发现, 应用抗生素锁技术, 即用 高浓度的抗生素封闭导管来杀灭感染菌也能达到治疗效果, 提出抗生素锁技术与 拔除导管一样是有效的治疗措施。 一般认为糖肽类、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 和环丙沙 星是合适的抗生素锁药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