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 周末培优(第07周)陈情表(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5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58406889 上传时间:2022-10-30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4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 周末培优(第07周)陈情表(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5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 周末培优(第07周)陈情表(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5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 周末培优(第07周)陈情表(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5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 周末培优(第07周)陈情表(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5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 周末培优(第07周)陈情表(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5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 周末培优(第07周)陈情表(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5》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 周末培优(第07周)陈情表(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5(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陈情表(测试时间:40分钟,总分:60分)班级:_ 姓名:_ 座号:_ 得分:_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躬亲抚养 躬亲:亲自 B慈父见背 见背:背弃我C门衰祚薄 祚薄:福分浅薄 D矜悯愚诚 矜悯:夸耀【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的含义。D项,矜悯:怜恤。2从词类活用看,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与例句中加点的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3分)例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A愿陛下矜悯愚诚 B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C凡在故老,犹蒙矜育 D是以区区不能废远【答案】D3下列各句中,与例句“州司临门,急于星火”句式结构不同的一项是(3分) A古之人不余欺也 B至唐李勃始访其遗踪

2、,得双石于潭上 C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D霜叶红于二月花【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文言特殊句式。例句是状语后置句。B、C、D三项均是状语后置句,A项是宾语前置句。4对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3分)州司临门,急于星火 臣以供养无主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 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A两个“于”字相同,两个“以”字也相同B两个“于”字相同,两个“以”字不同C两个“于”字不同,两个“以”字相同D两个“于”字不同,两个“以”字也不同【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常见的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于”是介词,表示比较,相当于“比”;“于”是介词,引出比较的对象。“以”是介词,因为;“以”是

3、介词,用。 5下列句子中,加线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A生孩六月,慈父见背 欲予秦,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B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 去以六月息者也C三餐而反 温故而知新D州司临门,急于星火 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答案】B 6下列各项有关古代文化常识的叙述,有误的一项是(3分)A“表”是一种奏章,用于臣下向君主陈请谢贺。因为“表”的阅读对象是皇帝,所以一般都态度诚恳,措辞谦恭。B古代丧礼,凡为祖父母、叔伯父母、兄弟姐妹、妻子服丧一年,叫“功服”。C刺史是古代的官名,不同朝代刺史的职权不同。在晋朝时是州的最高行政长官。D“孝廉”“秀才”都是汉代以来推荐人才的科目。明清科举考

4、试中,以生员为秀才,以举人为孝廉。 【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识记古代文化常识。服丧一年应为“期服”。7下列对各句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3分)A行年四岁,舅夺母志这句话的主要意思是说自己的舅父是个凶狠、无礼义廉耻的人。B历职郎署,本图宦达目的是说自己本想在仕途上发达,但能力差,没有升上去,自己错蒙皇上抬举。C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意在说明祖母对自己恩深似海。D生当陨首,死当结草表明自己虽然暂时还不能为皇帝出力,但将来一定为皇帝效命。【答案】D8下面6句话分编为4组,全能够表现李密孝敬祖母的一项是(3分)祖母刘悯臣孤弱,躬亲抚养臣侍汤药,未曾废离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但以刘日

5、薄西山,气息奄奄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养刘之日短A B C D 【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筛选文中信息的能力。与,主角是祖母,不是李密。 9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孑立,形影相吊。(2)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臣之进退,实为狼狈。(3)乌鸟私情,愿乞终养。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皇天后土,实所共鉴。(4)愿陛下矜悯愚诚,听臣微志,庶刘侥幸,保卒余年。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答案】(1)在外面没有什么近亲,在家里没有可以照应门户的童仆,生活孤单没有依靠,只

6、有自己的身体和影子互相安慰。(2)我本想接受皇帝的旨意马上去京,可是祖母刘氏的病一天比一天严重;想苟且顺从私情,向上官申诉却不被允许:我简直是进退维谷,实在狼狈。(3)我的困境和苦情,不单单是蜀地的人士和两个州牧看见知道,天地神明也确实都看得清楚。(4)希望陛下能怜悯我的愚昧诚心,请允许我完成臣下一点小小的心愿,使祖母刘氏能够侥幸地保全她的余生。我将来要不惜性命为国出力,报答您的恩情。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15分)李密,字令伯,犍为武阳人也,一名虔。父早亡,母何氏醮。密时年数岁,感恋弥至,烝烝之性,遂以成疾。祖母刘氏,躬自抚养,密奉事以孝谨闻。刘氏有疾,则涕泣侧息,未尝解衣,饮膳汤药

7、必先尝后进。有暇则讲学忘疲,而师事谯周,周门人方之游夏。少仕蜀,为郎。数使吴,有才辩,吴人称之。蜀平,泰始初,诏征为太子洗马。密以祖母年高,无人奉养,遂不应命。乃上疏陈情表。帝览之曰:“士之有名,不虚然哉!”乃停召。后刘终,服阕,复以洗马征至洛。司空张华问之曰:“安乐公何如? ”密曰:“可次齐桓。”华问其故,对曰:“齐桓得管仲而霸,用竖刁而虫流。安乐公得诸葛亮而抗魏,任黄皓而丧国,是知成败一也。”次问:“孔明言教何碎? ”密曰:“昔舜、禹、皋陶相与语,故得简雅;大诰与凡人言,宜碎。孔明与言者无己敌,言教是以碎耳。”华善之。 出为温令,而憎疾从事,尝与人书曰:“庆父不死,鲁难未已。”从事白其书司

8、隶,司隶以密在县清慎,弗之劾也。密有才能,常望内转,而朝廷无援,乃迁汉中太守,自以失分怀怨。及赐饯东堂,诏密令赋诗,末章曰:“人亦有言,有因有缘。官无中人,不如归田。明明在上,斯语岂然!”武帝忿之,于是都官从事奏免密官。后卒于家。(节选自晋书李密传,有删改)1对下列句子中加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祖母刘氏,躬自抚养 躬自:亲自B数使吴,有才辩 数:多次C服阕,复以洗马征至洛 服阕:服丧期满D华善之 善:好【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常见的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善,认为好。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线词语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3分)A密奉事以孝谨闻 臣以险衅,夙遭闵凶B乃迁汉中太

9、守 乃西入关见卫将军C刘氏有疾,则涕泣侧息 有暇则讲学忘疲D齐桓得管仲而霸 常望内转,而朝廷无援【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常见的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D项,连词,表顺承;连词,表转折,但,却。A项,均为介词,因为。B项,均为连词,于是,就。C项,均为连词,就。名师点睛对文言虚词的考查是高考文言文阅读考查的重点之一。常见的文言虚词有18个: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从考查形式上来看,既有客观题也有主观题,考查对虚词意义和用法的辨析,主观题则是将对文言虚词的考查糅合到翻译题中。从近几年各地区的高考题来看,高考对该考点的考查有如下特点:1课内课外知识

10、相结合。对该考点的考查大都是以课外知识的考查带动课内知识的考查,即命题时采用选文中的句子与课文中的句子相结合的形式。2对虚词意义和用法的考查并重。每个虚词都是既考查其意义,又考查其用法,二者并重。选择题的提问方式往往是“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翻译题中对虚词的考查更侧重的是综合运用。 3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李密几岁大的时候就成了孤儿,是祖母刘氏把他抚养成人的,他曾拜谯周为师,周的门人把他比作子游和子夏。B李密因为孝敬祖母而闻名,也因祖母年老,无人奉养,上疏陈情表“辞不就职”;皇帝看后,停止征召他为太子洗马。C李密在祖母去世之后,被迫到

11、晋朝任洗马的官职,实现了“先尽孝,后尽忠”忠孝两全的夙愿。D李密做温县县令时,讨厌下属官吏,因给人写信说“庆父不死,鲁难未已”而被上告,司隶因为他在温县做官清廉谨慎,没有弹劾他。【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被迫夙愿”于文无据。4把上面文言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成现代汉语。(6分)(1)士之有名,不虚然哉!(2)孔明与言者无己敌,言教是以碎耳。(3)庆父不死,鲁难未已。 【答案】(1)(这个)读书人髙雅的名声,一点都不假啊!(2)和孔明说话的人没有比得上他的,他的言论教导因此具体琐碎。(3)庆父这种人不死,鲁国的灾难就不会停止。【参考译文】李密,字令伯,是犍为武阳人。他的

12、另一个名字叫虔。他的父亲很早就去世了,母亲何氏再嫁。当时李密只有几岁,他恋母之情愈来愈深,非常孝顺,于是因为思念而成疾。祖母刘氏亲自抚养他, 李密侍奉祖母以孝顺和恭敬闻名当时。祖母刘氏一有病,他就哭泣,侍候在祖母身旁,夜里未曾脱衣,为祖母准备的饭菜、汤药,他总要尝过后才让祖母用。一有空闲他就学习,一学习就忘记疲劳,并且以谯周为老师,谯周的学生把他比作子游和子夏。他年少时在蜀国做郎官。多次出使吴国,颇有辩才,吴人称赞他。蜀平定后,泰始初年,晋武帝下诏委任他为太子洗马。他因为祖母年龄大,无人奉养,没有接受官职。他于是写了陈情表给皇帝。皇帝看了 (陈情表)以后说:“(这个)读书人高雅的名声,一点都不

13、假啊!”于是停止征召(他)。后来(他的祖母)刘氏去世了,(他) 服完丧,又以太子洗马的身份被征召到洛阳。当时(有个叫)张华的司空问他说:“(你认为)安乐公这个人怎么样?”李密说:“可以与齐桓公相并列。”张华问其中的原因,他回答说:“齐桓公得到管仲(的辅助)而称霸,任用竖刁而使自己死了不得埋葬,尸虫流出户外。安乐公得到诸葛亮的帮助而能抵抗魏国,任用黄皓而亡国,从这可知成败的原因是一样的。”又问:“孔明的规劝提醒的话为什么那么琐碎? ” 李密说:过去舜、禹、皋陶在一起谈话,所以能够简洁高雅;大诰是说给普通人听的,应该具体琐碎一点。和孔明对话的人没有比得上他的,他的言论教导因此具体琐碎。”张华认为他

14、讲的道理很好。(后来)到温县做县令,很讨厌下属官吏,曾经给人写信说:“庆父这种人不死,鲁国的灾难就不会停止。”下属官吏把他的信上报给司隶,司隶因为李密在县城的名声清廉谨慎,没有弹劾他。李密有才能,常盼望转回朝廷做官,可是朝廷中无人做后盾,于是被调到汉中升任太守,他自己因为不如意而心怀怨恨。等到皇帝在东堂赏赐酒席,让李密作诗时,他在诗的末尾说:“人们常说,有因才有缘。做官没有朝臣做依靠,还不如回去种地。在上位的人很清楚,这话怎么能这样说!”晋武帝对此很生气,都官从事马上奏请罢免李密的官职。后来(李密)死于自己家中。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13分)戊申再上孝宗皇帝书(节选)陈 亮臣闻有非常之人,然后可以建非常之功。求非常之功,而用常才、出常计、举常事以应之者,不待智者而后知其不济也。前史有言:“非常之元,黎民惧焉。”古之英豪,岂乐于惊世骇俗哉?盖不有以新天下之耳目、易斯民之志虑,则吾之所求亦泛泛焉而已耳。皇天全付予有家,而半没于夷狄,此君天下者之所当耻也。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