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下第八单元第二教时复习课.doc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58405592 上传时间:2022-11-24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下第八单元第二教时复习课.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三下第八单元第二教时复习课.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三下第八单元第二教时复习课.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三下第八单元第二教时复习课.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三下第八单元第二教时复习课.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三下第八单元第二教时复习课.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下第八单元第二教时复习课.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三下第 八 单元 课题 第八单元复习 第 2 教时 总第 个教案课型:复习课 复习目标1.通过复习,使学生灵活地抓住课文主要内容。2.能简单地理解寓言故事的寓意。3.通过合作交流,自主解决复习过程中产生的疑惑。复习重点引导学生通过读课文,体会、归纳整体把握课文的思想内容,理解寓意故事的寓意。复习难点学会灵活地运用,做到课内与课外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进一步提高朗读、说话、写作等方面的综合能力。自主复习1 自主复习第三单元,完成自主复习表。课题主要人物人物特点(用一两个形容)体现人物特点的重点语句(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等)质疑问难2熟读课文,背出练习中成语和明日歌。教 学 过 程思考与调整

2、(二次备课)一、谈话导入: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我们懂得了许多道理。今天,我们一起复习第八单元,再一次走进课文,温故知新。二、自主复习:课前,同学们已经认真完成了自主复习表,接下来请你们先在小组内交流一下,可以按照这样的步骤进行:各自发表观点-组长负责归纳整理-选派代表发布学习成果-组内、组间互为补充。学习时间为3分钟。【设计意图:通过小组交流的方式,让学生各自明确自己的职责,发表自己的观点,通过小组合作,组间补充等方式,使知识得以巩固。】三、梳理整合:(一)梳理故事主要内容1小组汇报:各个小组的代表请先站起来,待会儿一个小组在汇报的时候,其他小组的观点如果是一样的就可以坐下,不一样的再纠正补充

3、。2根据回答完成表格。揠苗助长讲古时候有个人盼望禾苗长得快些,就把禾苗一棵一棵往高里拔,结果禾苗都枯死了。鹬蚌相争讲的是鹬啄食河蚌,被河蚌紧紧夹住,它们互不相让,结果双双被渔翁抓住。争论的故事讲兄弟俩在没有射下雁的情况下,就对雁的吃法争论不休,结果让大雁飞走了。剪枝的学问记叙我在桃园看剪枝并了解了剪枝的原因。 3提升总结:同学们归纳得真不错,能根据故事情节的发展顺序,抓住主要句子,用简洁的话语来概括文章主要内容。(二)交流重点语句回味重点语句,品味故事寓意。提示任务:这些故事都蕴含道理,作者是如何将道理阐述出来的呢?下面就让我们来回味重点语句。(板书:回味重点语句)1预设交流鹬蚌相争(1)品语

4、言,悟道理鹬蚌相争中哪些语句具体写出了鹬和河蚌的互不相让呢?我们根据自主复习表来交流。 填一填:鹬用尽力气,还是拔不出嘴来,便威胁蚌说:“( , 。 , , , !)河蚌毫不示弱,得意洋洋地说:“( 。 , , , !) 悟一悟:它们这样互不相让,最后的结果如何呢?结一结:这则寓言告诉我们:双方争利,互不相让,结果可能是两败俱伤,反而让别人从中获利。(2)观课文插图,品内心真情想一想:农夫来到田里,看着那些禾苗,心里很焦急,他想: 。有一天,他终于想出了办法。一边将禾苗一棵一棵地往上拔,一边美美地想: 。结一结:他这么做的结果如何?我们从中明白了什么道理?出示:不顾事物发展的规律,急于求成,反

5、而会把事情弄糟。2预设交流争论的故事 (1)问一问:谁在争论?为什么而争论?结果如何?(2)盛老师为什么不时地向同学们投去赞许的目光?“赞许”是什么意思?(3)结一结: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做事要抓住时机,不要因无谓的争论而浪费时间,贻误时机。3预设交流剪枝的学问(1)引一引:文章按事情发展的顺序,以“我”“( )”“( )“( )”“( )”的心理变化为线索,用轻松活泼的笔调娓娓道来,写得十分清楚。(2)想一想:“我”的感悟写得很含蓄,没有一语道破。但我们都心中自明:减少是为了增加;生活处处有学问,我们要做有心人。 四、质疑总结1自主交流:课前,老师检查自主复习表时,发现同学们提出了不少有价值的

6、问题,请先在小组内进行交流,如果通过这堂课的学习,你又产生了新的疑问也可以一并提出来,待会儿我们再全班一起交流。2.畅谈收获:说说通过本堂课的复习,你又有了什么收获? 五、巩固练习1听完争论的故事后,大家的感想有很多:一是认为兄弟俩很 ;二是认为兄弟俩错在 ,三是认为兄弟俩错在 ;四是懂得了一个道理 , 。盛老师向同学们投去赞许的目光,是因为 。 2“剪枝的学问”就是: 天,应该把那些 的枝条 ,防止它们 ,确保 的枝条能在 长出 。.3、读了剪枝的学问这篇文章,我的感想是:第一,有时,我们“舍弃”是为了 ,“减少”是为了 ;第二,生活中真是处处有 ,我们要做 人。六拓展阅读(一)掩(yn)耳

7、盗(do)铃 从前有一个人,看见人家大门上挂着一个铃铛(dang),想把它偷(tu)走。他明明知道,那个铃铛只要用手一碰(png),就会丁零丁零地响起来,就会被人发觉。可是他想:“如果把耳朵掩住,响声不就听不见了吗?”他掩住了自己的耳朵,伸手去偷铃铛。没想到手刚碰到铃铛,他就被人发觉了。1.文中哪一句话写出了“掩耳盗铃”的意思?用波浪线画出来。2.照样子写句子。例:如果把耳朵掩住,响声不就听不见了吗?如果我有孙悟空的本领, 不就 ?3.选择正确的答案,在括号里面“”。掩耳盗铃这则寓言告诉我们:(1)偷别人的东西时,光把耳朵掩起来是不够的。 ()(2)自己欺骗自己的想法和做法都是十分愚蠢的。 (

8、)(3)放在外面的东西一定要防止人偷窃。 ()(二)猴子建筑师猴子自称曾经向著名的建筑师学过技艺,于是在森林里就以卓(zhu)越的建筑师自居。猴子来到树下,看到喜鹊正在搭窝,它歪头看了看,不由得勃(b)然大怒:“停下, 停下,你这个笨蛋!巢(cho)口能朝上吗?应朝下,只有这样才能遮雨,懂了吗?”喜鹊 愣(lng)住了。猴子却叨(do)念着:“笨蛋。”摇着头,背着手走了。 猴子走到山坡下,看见兔子正在兴致勃勃地打洞,它歪着头看了看,不由叹口气唉你的胆子太小了挖这样小的洞你只想到安全万一你站着出来怎么办应该挖大点要有长远考虑懂了吗兔子蹲在那儿,迷惑地眨眼睛。猴子叨念着:“短浅。”摇着头,背着手走了。 暴风雨来了,喜鹊进了窝,兔子钻进洞,只有猴子窜进树林,双手抱头缩在一棵大树下,任凭风吹雨打。1.第三自然段加标点。2.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念叨( ) 疑惑( ) 有名() 思考( )3.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 自称:() 勃然大怒:() 兴致勃勃: 4.仔细阅读短文,用“横线”画出猴子根本不懂建筑的句子。5.这篇短文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