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学:奥苏贝尔成就动机的分类要弄清呀!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58401579 上传时间:2023-03-30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14.0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心理学:奥苏贝尔成就动机的分类要弄清呀!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教育心理学:奥苏贝尔成就动机的分类要弄清呀!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教育心理学:奥苏贝尔成就动机的分类要弄清呀!》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心理学:奥苏贝尔成就动机的分类要弄清呀!(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育心理学:奥苏贝尔成就动机的分类要弄清呀!今天我们要和大家分享的是教师资格、教师招聘考试中非常重要的知识点奥苏贝尔 成就动机,尤其是在教师招聘考试,这是高频考查知识点,是重点也是易混淆点。此部分的 知识点考察方式主要是单选题、多选题、判断题。(一)奥苏贝尔成就动机的分类奥苏贝尔认为,学校情境中的成就动机至少应包括三方面的内驱力,即认知内驱力、自 我提高内驱力、附属内驱力。1. 认知内驱力认知内驱力是指一种学生渴望了解和理解,要求掌握知识以及系统地阐述问题并解决问 题的倾向。这种内驱力,一般说来,多半是从好奇的倾向中派生出来的。认知内驱力是成就动机三个组成部分中最重要、最稳定的部分,它大都是存

2、在于学习任 务本身之中的。所谓认知驱力,就是指学生渴望认知、理解和掌握知识,以及陈述和解决问 题的倾向,即为认知而学。解读:这是最重要、最稳定、最可靠的内部动机;与内部渴望和好奇、理解等相关。如 小红对于地球公转特别感兴趣,自己就去专研并获得知识点。2. 自我提高内驱力自我提高的内驱力是一种通过自身努力,胜任一定的工作取得一定的成就,从而赢得一 定的社会地位的需要。它与认知内驱力的区别在于;认知内驱力的指向是知识内容本身,它 以获得知识和理解事物为满足;自我提高的内驱力指向的是一定的社会地位,它以赢得一定 的地位为满足由于在社会中,一定的成就总能够赢得一定的地位,成就的大小决定着他所赢 得的地

3、位的高低。所以,取得成就就成了赢得地位的前提。即自我提高内驱力把成就看作是赢得地位与自尊心的根源,它显然是一种外部的动机。解读:是外部动机。关键词如“赢得地位”“赢得声望”“赢得头衔”等。由此看来, 对地位的追求是动机的直接目标;成就的获得和能力的提高是间接的目标。如小明竞选班长 其实更多的是为了赢得“地位”,显然是自我提高内驱力。3. 附属内驱力附属内驱力是学生为了保持家长和教师等的赞许或认可而努力学习的一种需要。它是一种外部的动机。在儿童早期,附属内驱力最为突出。到了儿童后期和少年期,附属内驱力的 强度有所减弱,而来自同伴、集体的赞许和认可逐渐替代了对长者的依附。在这期间,赢得 同伴的赞许就成为一个强有力的动机因素。解读:是外部动机。关键词“儿童的主导动机”、“获得认可、赞扬”等。如小张努力 学习是渴望得到妈妈的表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