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与海鸥》教学案例.doc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58398670 上传时间:2022-09-17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老人与海鸥》教学案例.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老人与海鸥》教学案例.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老人与海鸥》教学案例.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老人与海鸥》教学案例.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老人与海鸥》教学案例.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老人与海鸥》教学案例.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老人与海鸥》教学案例.doc(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合作中收获 展示中提升老人与海鸥教学案例 六(2)班 张荣英案例背景 我们一直摸索着怎样使45分钟的课堂更高效,怎样能学生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习变成学生发自内心的渴望?如何使学生成为自己学习的主人?“生本教育”这一模式给我们的课堂注入了活力,打开了教师的思维,也给了学生锻炼自己、挑战自己的机会。这节课我就是根据我校生本教育模式教学流程,精心备课,设计了导学作业,在学生充分自主学习的基础上来上的。 老人与海鸥这篇课文讲述了一位老人和一群海鸥之间的深厚友谊。全文以爱为主线,课文前半部分表现了老人对海鸥无私的爱,后半部分展示了海鸥对老人的那份令人震撼的情。下面是文章第二部分海鸥对老人的深情的教学片段

2、。 五年级的学生,阅读教学重要的是抓住重点词句领会文章的主题、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揣摩作者布局谋篇以及通过语言文字具体表达情感的写作方法,落实到本篇课文则是如何把老人与海鸥之间的感情写具体。本班学生在理解上是弱项,因此,训练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拓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始终是我在教学中特别注重的一种教学目的。另一方面,用生本教育模式教了一段时间以来,学生胆子小,当众说话怯场,语无伦次的现象有所好转,但还是得进一步锻炼。下面片段中小组展示环节体现了这一过程。案例描述 老人与海鸥教学片段 师:正当我们沉浸在这温馨的一幕幕时,这位关心爱护海鸥,把海鸥当做自己儿女的老人,却离开了这个世界。“我们把老人最后一次喂

3、海鸥的照片放大,带到了翠湖边。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同学们“意想不到”是什么意思? 生:想象不到,难以想象,出乎意料,意料之外。 师:你们理解的真到位,现在请你们默读课文的第二部分,在读的过程中思考,到底发生了什么“意想不到的事情”?你的感受如何?请你勾画出相关的句子,把感受批注在旁边。(课前导学作业中学生已经自学了这一部分,现在只是留足够的时间让学生再次分析,在组内讨论交流)大声朗读使你感受最深的句子。之后在组内交流。 小组展示学习成果,师生共同解决疑难。 第一小组: 生1:请大家跟我看第15自然段,“一群海鸥突然飞来,围着老人的遗像翻飞盘旋,连声鸣叫,叫声和姿势与平时大不一样,像是发生了

4、什么大事。” 生2:我从这段话中的“翻飞盘旋、连声鸣叫”这两个描写海鸥动作、叫声的词语,感受到“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 师:请同学们想象或联系上下文:海鸥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举动? 生3:平时海鸥飞翔应该是平稳的飞翔,依着老人的节奏时起时落,而不是“翻飞盘旋”,平时的叫声应该是一声、一声的叫,而不会是“连声鸣叫”短、急促的叫声。 生4:从上文我们知道平时的海鸥是依着老人的节奏起起落落,叫声应该是欢快、高兴的,而长时间没见到老人后,再次见到老人的是一张不会说话的相片时,海鸥们意识到老人不再是那个活生生的老人,面对老人的遗像,海鸥们表现出极度的悲伤,它们的动作和叫声才与平时大不一样。 师:你们组同学

5、真了不起,分析的真到位!请用你的朗读将这种情感表达出来。 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这段话。 第二小组: 生1:请大家把目光转向第16自然段。“海鸥们急速扇动翅膀,轮流飞到老人遗像前的空中,像是前来瞻仰遗容的亲属。”“过了一会儿,海鸥纷纷落地,竟在老人遗像前后站成了两行。它们肃立不动,像是为老人守灵的白翼天使。” 生2:我是从“急速扇动、轮流飞到、瞻仰遗容、纷纷落地、站成两行、肃立不动”等描写海鸥动作的词语,感受到“意想不到”。 生3:从“急速”感受到海鸥们非常迫不及待的想要守在老人的身边。从“轮流”“纷纷”感受到海鸥们在老人的遗像前非常的井然有序,能感受到海鸥对老人的尊重、爱戴和一片深情。从“肃立不动

6、”感受到感受到海鸥们面对老人的去世悲伤到了极点。 生4:我觉得海鸥们看到老人的遗像真是悲伤到了极点,我想读读这段话。 (学生有感情的大声朗读。) 第三小组: 生1:我想请大家跟我读读第17自然段。 生2:从“海鸥们像炸了营似的朝遗像扑过来。它们大声鸣叫着,翅膀扑的那样近,我们好不容易才从这片飞动的白色旋涡中脱出身来。”这句中的“炸了营、扑、大声鸣叫”描写海鸥动作和叫声的词语中我感受到了“意想不到”。 生3:尤其是从“炸了营”让我们感觉到海鸥们看到老人的遗像被拿走了,非常的着急,乱成一团了。你们有要与我们交流的嘛?其他组同学补充:还有“扑”这个字,写出了海鸥们好像很着急的样子。 师:是啊,同学们

7、可以想象“扑”这个动作。对比下面两句话,看看在表达上有什么不同。 课件出示:海鸥们像炸了营似的朝遗像扑过来。 海鸥们像炸了营似的朝遗像飞过来。 生4:因为海鸥们意识到就要和老人永别了,希望阻止他们拿走遗像,所以朝他们“扑”过来,感觉海鸥非常的着急。 其他组的学生接着说:海鸥们希望能再多看老人一眼,希望老人们的遗像能多停留一会儿,所以“扑”更能体现出海鸥们那种伤痛、无奈、急切、焦虑的心情。 师:想象一下:海鸥们急切的不想我们拿走遗像,“大声鸣叫”着,你认为它们似乎在说些什么呢? 生1:不要让老人离开我们。 生2:让我们再多看看老人吧? 生3:老人为什么要离开我们? . 生4:我想读读这段话。 师

8、:老人与海鸥亲人般的深厚感情一直维持了十几年,此时此刻我们还只把它们当成海鸥吗? 生:老人把海鸥们当成自己的儿女,像疼爱自己的儿女一样,十几年如一日地关爱着它们。 师:是啊!海鸥们早已习惯了老人的关爱,就像习惯了父亲的疼爱一样,有一天,老人突然去世了,海鸥们再也看不到那熟悉的身影,再也听不到那亲昵的呼唤,再也寻不见那个真心照顾它们陪伴他们的老父亲,它们像忽然被抛弃的孩子,该怎么办?请同学们和老师一起读出这份难舍难分,生死相依的情感。 师生配乐读 师:同学们读的非常棒, 你们能用一个词来概括一下感受吗? 生:感动、悲伤、悲痛、崇敬 师:我们悲痛,我们崇敬,我们感动,这是老人和海鸥的故事带给我们的

9、感受。我们还要把感动化为 生:行动! 师:对!把这份感动化为爱鸥护鸥、关爱小动物,关爱一切生命的行动。 师:在昆明的翠湖边,老人去世后,昆明人不断追忆他,怀念他,认为他代表了昆明人与红嘴鸥和谐相处的精神及爱鸥护鸥的优秀品质。因此许多热心市民捐资为他塑像。现在假如我们有机会去昆明的翠湖公园,看到这样的一尊塑像。你想说什么?写一写吧?或者也可以写写你与小动物之间感人的故事跟大家分享。案例反思 1、展示中提升,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学生在上台展示时锻炼了胆量,提高了语言组织能力,展示时小组成员相互补充,其他小组成员也各抒己见,我也针对学生的讨论情况进行了必要的补充,这样生生互动、师生互动,达到思维交流

10、、碰撞、分享、提升的目的。 2、课堂还给学生,离不开教师的适时引导。 课堂还给学生,教师要做好角色定位,不是放手不管,相反的,因为课堂的开放性更大,需要教师具备更高的素养。在我们的生本课堂上,教师是组织者调控全局,在关键的环节点拨提升,引导学生深入探究。例如在第一小组汇报展示“意想不到的事情是什么”时,我就引导学生思考“想象或联系上下文:海鸥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举动?”从而让学生知道该如何联系上下文来思考解决问题。在第三小组同学与大家交流时,下面同学提到“扑”字时我适时引导学生比较句子,明白用词的准确、形象、生动。让学生从一个“扑”字更深切地体会到海鸥对老人那份令人震撼的情。 3、有效迁移,还语文

11、本色。 我经常在想,学生学语文的目的是什么?毋庸置疑是熟练运用语言,实现迁移。 例如体会句子感悟情感时,我说“想象一下:海鸥们急切的不想我们拿走遗像,大声鸣叫着,你认为它们似乎在说些什么呢?”让学生带着自己读文的感受再做进一步的思考,然后组织语言,跟大家分享。 随文练笔也是一种有效的语言迁移形式。课文接近尾声时,出示翠湖边老人的塑像,让学生写写想说的话。此时,学生已情动辞发,其间,学生内化、运用了语言,在生动的表达中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真正受到熏陶感染,强烈感受到人鸟和谐共处的美好情感。第二个练习题目是让学生写写与小动物之间感人的故事,这就是学习语文知识的直接运用。 4、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是语文教育的育人使命。 本篇课文选入教材的目的在于让学生认识到,动物是有灵性的,它们是我们亲密的朋友,让学生深入感受人与动物之间真挚的情感。所以无论是学习过程中的引导还是课上小练笔,旨在激发学生对动物的喜爱之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