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导处范文中学秋学期教研工作总结概述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58398555 上传时间:2024-01-15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导处范文中学秋学期教研工作总结概述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教导处范文中学秋学期教研工作总结概述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教导处范文中学秋学期教研工作总结概述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教导处范文中学秋学期教研工作总结概述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教导处范文中学秋学期教研工作总结概述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导处范文中学秋学期教研工作总结概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导处范文中学秋学期教研工作总结概述(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诲处范文之中学秋学期教研工作总结概述 教科研工作是学校教学工作的灵魂,是教学创新的不竭动力。我校教研工作坚持以人为本,开展为本,创新为本,积极施行“科研兴校,教研兴教”的战略,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养教育,扎实推进教学教研,扎实开展校本教研、课题实验,做真教研,做实教研,做活教研。 一、在教研活动中不搞虚伪,做到教研为教育教学工作效劳。 1、加强理论学习,提高老师素养。 (1)邀请部分专家学者、名校名师来校讲座,更新老师教育教学观念,提高本身的专业素养。 (2)有针对性地征订专业报刊、学术杂志。 ()组织部分老师外出听课、学习。 ()向老师推荐理论学习文章。 2、制定了实在可行的教

2、研工作计划。 期初,为了使教研工作计划具有较强的操作性、实践性、指导性,使教研计划在教研组、备课组的日常工作中落到实处,使教研工作计划在每一个教研组长、备课组长的心中生根、开花、结果,教研处抛出了本期教研工作设想,广泛听取各方面的意见,然后在教研工作会上再次征求年级主任、教研组长等的意见,最后制定出了实在可行的教研工作计划。同时,要求每一个教研组、备课组制定出本组实在可行的教研组或备课组工作计划。 、定期检查教研组、备课组教研工作计划的落实情况。再好的教研工作计划也要靠各教研组、备课组去落实。为了使每一个教研组、备课组经常开展教研工作,使教研工作落到实处,教研处要请教研组和备课组每次开展的教研

3、活动要做到定时间、定地点、定中心发言人,每周各备课组活动不少于一次,每学期各教研组活动不少于1次,使教研活动制度化,经常化。教研处屡次召开不同方式的教研工作会,要求各组长逢会必带学校印发的教研工作手册接受抽查,同时汇报本组教研活动开展情况和落实情况。教研处还会同年级屡次对教研组、备课组日常开展的教研工作进展定期和不定期的检查,促使每一个教研组、备课组认真地开展教研工作。 4、标准地开展教学研究活动。 为了标准地开展教学研究活动、把课题实验成果转化为提高教学质量的推进力,完善校本教研活动记载,鼓励老师全员参加校本教学研究活动,我们推行了一个举措:印发一本通,即黄梅县实验中学教研工作手册,融学校教

4、研工作计划、教研组教研工作计划、备课组教研工作计划、教研组教研工作记载、备课组教研工作记载、教研组教研工作总结、备课组教研工作总结等为一本册子。期初发放,期末回收。作为考核每个老师校本教研活动的重要依照。 二、教研落到实处,不搞花架子,使教研活动成为提高老师专业素养,提升学校办学档次的第一动力。 1、实在加强了教研工作的治理。为扎实有效地开展教研活动和备课组活动,使教研活动扎实而有序地开展下去,学校成立以校长张俊锋为组长的教科研工作领导小组,我们明确分工,各负其责:教研处主管各教研组工作,指导各年级备课组工作;年级主管本年级备课组工作,各学科教研组长指导本学科备课组工作。每周教学办公会总结上周

5、教研工作,安排部署下周教研工作。教研处主任则依照校本教研活动安排表对前段教研工作进展总结,结合详细实际将后段教研工作安排到年级到组、到天到节,以便教研处和年级催促、指导各组如期开展教研活动。 2、实实在在地开展校本教研,狠抓了集体备课活动。 本着“学校即研究中心”、“教室即研究室”、“老师即研究者”的理念,探究和尝试形 式多样的校本教研,努力推行行动研究,其研究内容主要是教育教学实践中产生的咨询题,并力图采取多种措施加以处理,以提升老师的素养,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1)以备课组建立为重心,加强课堂教学的研究和集体备课工作;注重集体研讨和“二次备课”,努力提高教学实效。集体备课突出了对教材分析、

6、学情分析、教学思路、活动设计、课后反思,做到“五统一”,把集体备课过程当成了集体研究的过程,做到全员参与,集众家之长,发挥集体智慧。对示范课、公开课、研究课等,我们做到先议,后听,再评。即:讲课前教研组备课组老师在一起议课,议重点难点,议教法学法;讲课时,全组老师认真听课,取长补短,谦虚学习;课后全体听课老师在一起评课,讲课者说课并谈课后反思,听课者谈听课感想,各抒己见,相得益彰。 (2)及时关注,加强调研。抓课堂观摩,抓专项调研。依照在教育教学中出现的各类咨询题,学校定期和不定期开各种研讨会。如学校或年级教育教学研讨会、班主任工作研讨会、探究性学习教学研讨会、教材研讨会等。以教研组为单位,组

7、成学科课堂调研小组,在全校范围内开展随堂课、公开课、示范课及“一课三议、三课一评”等多种方式的课堂教学研究,以此营建气氛,互相学习,共同成长。引领老师积极开展课堂教学反思。通过定期检查老师的课堂教学反思笔记、组内交流课堂教学心得。 、扎实开展课题研究活动。课题研究是教科研工作的主要载体,是学校提升办学档次和老师专业成长的重要渠道。学校已完成和正在进展的科研工程有:国家级课题“语文自辅式教学”实验,省级课题“湖北省初中创新教育教学研究与实践”,省级课题“初中语文综合阅读”,市县级课题“数学探究式教学”、“语文目的性教学讨论”、 “再造式作文教学”课题实验等,各课题组认真组织老师按照“计划行动观察

8、反思”的过程,扎实推进课题研究。每月组织一次学术沙龙式活动。三、积极主动地开展教研活动,使教研走出老路,翻出新意,做到教研的方法新、手段活,制造性地开展教研活动。 、推陈出新,开展了“教学能手”“教坛新秀”评选活动。 学校精心开展了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等学科的“教学能手”“教坛新秀”评选活动,要求4岁以下的老师必须参加。我们请教研室领导和兄弟学校知名老师担任评委,尽量做到客观公正。通过初赛和复赛,有30位老师荣获“教学能手”“教坛新秀”称号。此活动可谓推陈出新,表达了“做活教研”的原则,表如今课堂上花架子少了,教学目的明确了,训练的认识加强了,在教学的组织方式上,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

9、教学方法灵敏多样,注重了老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相结合的原则,特别是针对我校老师年龄构造偏大的特点,本次活动为他们的教学理念注入了新的血液。我校陈凯老师一举获得全市、全省英语说课竞赛一等奖,制造了我校教研工作的新辉煌。 2、走出去,引进来,积极开展了“手拉手教研同行”活动。现代教育的区域合作已迫使教育走向强强合作,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为此,我们加强了与苦竹中学、濯港一中“手拉手教研同行”的活动,特别是加强了与苦竹中学的政史地生等边缘学科、小学科的手拉手教研同行活动,为教研活动注入了活力,为教研活动注入了活力。、开展系列的教研活动。如:语文课堂教学方式讨论活动,体育优质课竞赛、各学科复习研

10、讨课、让楹联走进课堂、文学社团活动、楹联知识讲座、庆老师节国庆节迎奥运征联大赛、学习十七大精神征文竞赛、文学社刊觅新高质量编辑出版这些活动的开展,一方面为各位老师创设了一个互相学习的优良环境,一方面也为老师创设了一个展示本人才能的平台,使老师在活动中互相学习,互相促进,不断学习新知识,促使老师由经历型向专家型转变,促进了我校教学水平的不断提高。 、高质量高标准通过市级语言文字标准化示范校评估验收,荣获“黄冈市语言文字标准化示范校”称号。 5、开展教科研评审活动。按照常规组织每年一度的年会论文评选、教学专题论文评选、教育科研成果评审工作,并做好上级各类教研、科研成果和论文评选的推荐、送审工作。每

11、年编印一本教研成果集,浓郁教科研活动气氛。开展学校教科研工作考核,评选教科研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四、教科研获得的成果 几年来的教科研活动,我们获得了一定的研究经历: 1、课堂教学打破传统的以知识传授为单一教学目的,从互动性和开展性两个角度,构建符合素养教育要求的课堂教学三维目的体系。 2、课堂教学过程表达的是学生发觉、考虑、处理咨询题的过程,通过师生、生生的互动,让学生由“学会”变成“会学”。、课堂教学积极调动学生的学习情感,通过营建平等、民主、和谐的课堂教学气氛,使学生由“苦学”变为“乐学”,实现了教学中的互动效果。 4、构建互动相长的师生关系、教学关系,学生充分发挥个人潜能,学会合作,

12、学会交往,在参与中体验、感悟,在感悟中发觉、提高。 、寄语教育开拓了学校德育工作的新途径、新天地,小小寄语在家校之间织起了教育的立体网络,得到了家长的确信,引起了学生的兴趣,激活了交流的火花。6、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探究了在网络环境下课程整合的新思路、新方法,到达教学效果最优化,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寻找促进学生全面开展的有效途径,提高了老师驾驭课堂、因材施教的才能,促进新课程改革和老师的专业开展。 五、教学研究的几点考虑 尽管我们在教学研究上获得了初步的成果,对今后学校的课题研究、课堂教学改革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但在研究过程中,也给我们提出了一些考虑: 1、如何更有效地组织课堂教学活动,促进师生、生生间的互动,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才能。引发学生制造性的思维活动,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 2、如何进一步发挥现代多媒体的辅助教学活动,提高教学的效率与质量。 、如何做好教育教学的反应和建立有效的评价机制,激发师生的激情。 4、如何把教科研向全面和纵深推行,使之成为老师日常工作中的必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