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第四单元从岩石到土壤 .doc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58395759 上传时间:2023-11-22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年级(上)第四单元从岩石到土壤 .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三年级(上)第四单元从岩石到土壤 .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三年级(上)第四单元从岩石到土壤 .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三年级(上)第四单元从岩石到土壤 .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三年级(上)第四单元从岩石到土壤 .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三年级(上)第四单元从岩石到土壤 .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年级(上)第四单元从岩石到土壤 .doc(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四单元 从岩石到土壤教学目标:科学知识: (1)经历一个观察岩石特点的活动过程,获得一些利用观察和使用简单工具认识岩石的基本方法及技能。(2)能根据自己对岩石的认识进行简单分类,并了解科学上的分类。(3)了解岩石的用途以及对人类生活的意义等。能力培养:(1)培养学生的观察、分类和描述能力,通过小组的形式,提高与别人合作力。(2)培养通过查阅资料获取知识的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小组合作的团队精神和乐于思考,勇于探索的科学素养。重难点:对岩石的观察和分类设计。教学准备:教师:收集有关岩石的资料片断或图片、具有代表性的各种各样的岩石、小铁锤、放大镜、纸片等。 学生:收集大自然中的岩石。任务驱动

2、页活动情景:哪里的石头最多?山上的石头最多,在我们生活的周围也有许多石头,学生可能都玩过石头,那么对石头的认识有多少呢?我们可以从石头的颜色、形状、硬度、结构以及岩石的用途来认识岩石。8坚硬的岩石第一课时:活动1:观察石头这项活动包括两部分:介绍和交流各自采集的岩石标本;观察这些岩石的特征,并进行记录。从展示到仔细观察,是引导学生由一般地看,到科学地观察,并进行观察记录,引导学生如何观察,并培养科学的观察记录习惯。【备注】“把找到的石头洗净展示给大家”意在组织学生对岩石进行展示交流,既是对活动情况的交流和激励,也有利于学生对当地的岩石情况多一些了解。把石头洗净是为了使观察更准确、养成良好的习惯

3、,此要求可以在采集岩石活动之前提出,直接带来干净的岩石标本。为了使每个小组在观察活动中保证材料的多样性,可以对拥有不同岩石标本的学生进行适当分组搭配,便于学生尽可能观察到多种岩石。观察岩石特征的活动,情景图和卡通学生的对话提示了观察活动的内容和方法:用铁钉划一划,看它硬不硬;看一看岩石上面的花纹和图案;看一看岩石的形状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共同研究、讨沦从哪方面进行观察、如何观察、用什么工具进行观察,共同确定观察活动的方案,使学生的观察活动更具有目的性、更得法。应要求学生养成边观察边记录的习惯,学生的观察所得和表述方式(如文字、图画等),只要是客观真实和有效的,都应得到认可和尊重。应提醒

4、学生在观察岩石时注意安全,以免被碰伤或划伤;为避免损坏课桌,可以把岩石放在地面上进行刻划、敲打。【引申的问题】地质学家是怎样采集和观察岩石的?讨论:你打算从哪些方面对采集回来的石头进行观察? 思考:观察石头的方法。 交流:学生汇报。教师指导学生可以利用铁钉等工具对岩石的硬度进行检验。 观察:分组观察石头,并记录观察结果。 作业:鼓励学生课余观察更多的岩石,并注意对观察结果进行与课本相类似的记录。:活动2: 给石头分类岩石是各种各样的,怎样分类呢?可引导学生从颜色、硬度、形状等方面进行分类。【备注】“用自己的方法给找到的石头分类”既是对观察活动结果的整理,也是研究岩石的重要方法。教材提出“用自己

5、的方法”,意在激发学生在分类时对丰富多彩的岩石进行发散性处理,也使学生进一步了解岩石的特征和多样性。对于学生的分类结果,教师应鼓励学生进行多种方法的分类,并充分表述理由。对于学生的分类结果,可以借助实物展台进行展示,也可以循环参观各小组的分类。【引申的问题】科学家是怎样对岩石进行分类的?提问:刚才同学们都对你们组的岩石进行了仔细的观察并对它们的特点进行了记录。如果现在你要把它们进行分类,你打算怎样做?在分类的过程重要注意哪些问题? 讨论:分类的方法。 交流:小组汇报。 小结:对于岩石的分类,各个小组都提出了自己的意见。有的小组按岩石的颜色分,有的好,下面各小组就按你们自己的方法对你们组的岩石进

6、行分类吧!记住把你们的分类情况记录在你的课本上(尊重学生的分类意见,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方法对岩石进行分类,比如按颜色、软硬、大小、轻重等方面去分类)。 活动:小组活动、对岩石进行分类。 交流:小组派代表汇报分类情况。 小结:分类的依据。教后记:通过仔细观察制作掩饰身份证和小组互换寻找岩石先生的小组活动,学生能够学习观察岩石的方法,学会类比,懂得准确描述事物的特点。学习基本的研究方法,懂得根据事物表面的特征联系事物的发展进程。 第二课时:拓展:岩石里有什么?本活动是一项有利于满足学生探究欲望的有趣的活动。当学生敲开岩石,从岩石断裂面上可看到里面色彩不同、形态各异的矿物质时,对岩石、矿物问题进行深度

7、研究的探究欲一定会得到进一步的激发。【备注】可将此项活动安排在课后,但特别强调注意加强安全措施(如戴防护眼罩、将被敲打的岩石围护起来等),在成人的监护下进行。提问:在上节课当中通过观察,分类,我们为岩石的研究开了个头。单凭眼睛去观察,大家觉得能真正了解岩石吗?媒体:出示某种岩石的图片:岩石外层和里层的颜色完全不相同。任务:看来要进一步研究岩石还需要研究它里面的结构。让我们就以小组为单位,用小铁锤把你们带来的岩石敲开,仔细看看,你们在岩石里发现了什么? 活动:学生小组活动,敲开岩石并观察。在活动时,必须注意安全,负责敲石的同学必须佩带护目镜!汇报。小结:敲开岩石后不少同学发现了各种各样颜色不同的

8、“小石子”,这说明了什么?我们把这些不同颜色的“小石子”称为“矿物”。岩石是由矿物组成的。各种不同的矿物组合在一起,就形成了多种多样的岩石。媒体:播放“岩石里有什么”视频。作业:关于岩石的知识还有很多很多,希望各小组找到自己有兴趣的课题,课后继续研究好吗?教后记:通过仔细观察和动手敲击学生渐渐接受了矿物质这一新鲜词。第三课时:网上学:岩石展览会通过让学生搜集岩石图片,并集中起来供学生学习,使学生认识更多的岩石和了解岩石更多的用途;通过上传到小学科学网,了解不同地区岩石的特点,增加对岩石的认识。【备注】“岩石展览会”的网上学网上学:活动,对于培养学生利用网络资源研究科学问题、提高学生的网络信息的

9、技能和审美素养都很有意义。教师可参与,并对学生的选材和展示活动给予及时的指导。没有上网条件的,也可在班级举办岩石图片的展览会。任务:了解岩石的种类及岩石在生活中的应用情况。调查:确定主题(如我家装修用的石材、公园里的岩石等)后,以兴趣小组的形式开展调查,了解当地的岩石资源利用情况。方式:实地调查、访问师长、查阅资料等。整理:收集整理调查资料(包括图片、文字、录像等),撰写调查报告。交流:在班级开设专题展区,展示各专题小组的成果。也可以上传到小学科学网或其他相关网站,在网上与人交流。教后记:通过观察视频,学生惊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创造出如此美丽的岩石。9.松软的土壤科学知识:(1)对土壤的特征有

10、一定感性认识。(2)了解土壤的组成。(3)知道“从岩石到土壤”经历的漫长演变过程。能力培养:(1)培养学生调查、访问、采集、记录能力。(2)知道研究土壤的基本方法,培养观察、实验和分析归纳的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1)乐于与人合作。(2)培养保护土壤资源的意识,形成珍爱土壤的情感。(3)在了解当地土壤状况的过程中增强学生和自然和谐相处的情感,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重难点:能够运用实验探究的学习方式,了解土壤的组成。教学准备:教师:各种土壤样本、有关于本单元的视频片断、土壤盆栽、实验盘。 学生:采集土壤样本的工具。任务驱动页问题情景:花草树木丛生于岩石间的土壤中,借卡通动物之口提出了一个平常而

11、又包含许多科学道理的问题:为什么草长在土壤里,而不是石头上?引导学生通过一连串的活动,从观察土壤到研究土壤的组成来解决这一问题。第一课时:活动1:哪里有土壤 观察土壤就涉及土壤的取样,思考自己生活的地方有没有土壤,到哪里采集土壤呢?可让学生观察和并通过观察,从感性上认识土壤。【备注】可到生长植物的地方,考察和采集土壤,既是为课堂探究活动做物质上和感性上的准备,也是一项实实在在地了解家乡土地资源、欣赏家乡自然之美的实践体验活动。可把活动2与考察家乡土地资源融为一体,指导学生在大自然中落实考察、采集、观察、记录的活动任务,效果会更好。有土壤的地方一般是生长植物的地方,可抓住教育契机,对学生进行保护

12、植物、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教育。这项室外活动,可由教师统一组织,也可安排学生课前自己活动,但应把安全问题放在第一位。如果由学生自己完成,最好结伴并在成人的监护下行动。注意接触土壤后要清洁双手。【引申的问题】 什么地方的土壤更多?更肥沃?提问:有同学提到我们要观察研究土壤,就要对土壤进行采集。那么哪里有土壤呢? 思考:学生分小组制订采集计划,汇报。 任务:刚才每个小组都制订了他们的研究采样计划,采样的工具大家在课前也都带回来了。老师给同学们两个小锦囊:第一,注意安全,听从小组长的指挥;第二,边观察边进行记录。 活动:采集土壤标本。 交流:学生汇报并展示采集的土壤样品。 归纳:今天我们在学校的不同地

13、方采集了土壤,也学会了采集土壤的方法。在自然界有土壤的地方不少,我们可以利用课余时间对它们进行采样,看能不能发现一些跟我们今天采到的很不相同的土壤。(同时,教师需要提醒学生,有土壤的地方一般是生长植物的地方,采样的时候要尽可能避免影响植物的生长,并强调如果学生自己课后进行采集,最好结伴并在成年人的监护下行动,注意接触土壤后要清洁双手。) 目的:从自己最熟悉的地方入手,学习土壤采样的方法,从感性上认识土壤。再指导学生在大自然中落实考察、采集、观察、记录的活动任务。 延伸:以后继续对土壤进行采集并记录。思考问题:什么地方的土壤更多?更肥沃?活动2:观察土壤观察土壤的活动是为了使学生获得关于周围世界

14、浅显的知识、训练学生运用感官进行观察土壤,应充分利用感觉器官对土壤进行认识。【备注】教材通过活动导语(认真观察找到的土壤,把观察结果填写在表格内)、情景图、记录表,既提出了观察态度(如认真细致的科学态度)的要求,也提出了观察内容(记录表中的土壤颜色、土壤粗细、土壤气味)和观察方法(如观察时要及时做观察记录,以及情景图中的看、闻、摸、捻等)的要求。在教学中,从哪些方面进行观察、如何进行观察、如何进行记录、应该注意些什么这些需要在观察活动之前与学生共同讨论明确,以增强活动的目的性和有效性。交流和发表观察的结果是必要的环节,可根据本校条件选择口头发言、借助实物投影展示图表等不同形式。考虑到课桌或实验

15、台卫生的问题以及学生卫生习惯养成的教育,有必要在课桌或实验台上放垫板或盘子。【引申的问题】如果要进一步了解土壤,可以研究土壤的成分。任务:很高兴今天同学们都把采集到的土壤样本带到实验室了。还记得帮助我们观察物体的几个好朋友吗?(眼、鼻、耳、舌、手)你打算怎么利用这些好朋友对你采到的土壤进行细致的观察呢? 思考:老师点拨,引导学生从土壤的颜色、粗细、气味等方面进行细致的观察,同时引导学生讲清楚观察的具体方法。小组讨论、汇报。 目的:在教学中,从哪些方面进行观察、如何进行观察、如何进行记录、应该注意些什么这些需要在观察活动前与学生共同讨论,以明确活动目的性和增强其有效性。 任务:同学们把观察的方法都说得很详细,那么大家期待已久的观察行动即将开始。在行动开始前老师请同学们留意观察的注意事项。(出示“观察小提示”幻灯投影,如注意填写观察记录表,观察实验要在实验桌上的垫板上进行,注意地面和桌面上的清洁等。) 观察:学生进行观察活动。 交流:教师根据课堂的时间灵活处理学生的观察汇报,时间允许在可在课堂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