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中山市龙山学校2009—2010学年度九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模拟试卷 人教新课标版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58393250 上传时间:2023-02-0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1.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省中山市龙山学校2009—2010学年度九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模拟试卷 人教新课标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广东省中山市龙山学校2009—2010学年度九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模拟试卷 人教新课标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广东省中山市龙山学校2009—2010学年度九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模拟试卷 人教新课标版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广东省中山市龙山学校2009—2010学年度九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模拟试卷 人教新课标版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广东省中山市龙山学校2009—2010学年度九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模拟试卷 人教新课标版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广东省中山市龙山学校2009—2010学年度九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模拟试卷 人教新课标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省中山市龙山学校2009—2010学年度九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模拟试卷 人教新课标版(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龙山学校20092010学年度九年级语文试卷考生须知:1全卷满分为100分,包括书写分5分,考试时间为100分钟。一、积累与运用(共25分)1正确工整地书写下面黑体文字。(2分)黑发不知勤学早,百首方悔读书迟2阅读下面文字,根据拼音写出汉字。(2分)共和国走过了整整60年的辉(hung )历程。60年间,滚滚长江,滔滔黄河,聆听了祖国(ng )然奋进的脚步声;莽莽昆仑,巍巍长城,见(zhng )了祖国日新月异的面貌;神州飞船的优美轨迹,演绎出祖国日益上升的(zn )严;奥运圣火的熊熊燃烧,透露出伟大民族复兴的曙光3依次填入下面这段文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C 】。(2分)关爱,让人的

2、心灵变得高尚。关爱 了生命原野的厚度, 了灵魂海拔的高度, 了幸福人生的广度。A B C D4填入下面横线上的句子,排列恰当的一项是(2分) 【 】千岛湖畔的油茶树,生就了一副怪脾气。 冷寂的秋天在油茶花的映衬下,多了好些妩媚。同在秋天开放的菊花,古往今来,受到多少人的歌吟和追捧。而油茶花却安贫乐道,不慕虚华,更有君子气。这花,如秋叶般静美,不慌不忙,从从容容绽放。放眼望去,像一层薄薄的初雪覆压,又如一场浓霜骤然降临。她不羡慕春的热闹、夏的灿烂,却选择在落木萧萧的秋,开出甜蜜淡雅的花。白色的花瓣,黄色的花蕊,你挨我,我挨你,层层缀满枝头。A B C D5下面句子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3、。(2分)A亚马孙河、尼罗河、密西西比河和长江是世界四大河流。B他的那双大头皮鞋真是“空前绝后”前面露出脚趾头,后面露出脚后跟。C据调查,读过红岩和铁道游击队的学生寥寥无几,红色经典读物大受冷落。D网络让人类有限的大脑实现任意链接,但是谁也不知道网络搜索会不会让人变笨?6古诗文填空。(8分)(1)离情别绪,是古诗词中常见的主题。王维的“劝君更尽一杯酒, ”,是对朋友的惜别;王勃的“海内存知己, ”,是对朋友的宽慰;苏东坡的“但愿人长久, ”,是对亲人的美好祝愿。(2)礁石无法阻挡江水滔滔东流的豪情,冬雪不能耽搁春天翩翩而至的脚步,同样,战争、瘟疫也一样不能阻止滚滚前进的历史车轮。正所谓“ ”(

4、用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的诗句填空)(3)白居易在观刈麦中表达对百姓同情的句子是“ ”; (4)沁园春 雪中的主旨句是 7下面两个语句的划线处,各有一处名著知识的错误,请选出并改正。(2分)(1)一部水浒,读出一个“义”字:为了“义”,鲁达拳打镇关西;为了“义”,(A)武松醉打蒋门神;为了“义”,(B)宋江等人智取生辰纲。(2)读(C)西游记,我们能领略到孙悟空的神通广大,嫉恶如仇;读(D)童年,我们能感受到保尔柯察金为理想而奋斗的坚韧顽强的意志(1)句:( )处,改正:_ (2)句:( )处,改正: 8下面这段文字有三句话,各有一处语病,请加以修改。(3分)在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

5、的关键时刻,( )我省一套信息化应急指挥系统正式启动。通过这套指挥系统,( )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工作人员可随时向省领导汇报全省甲型HlNl流感的防控情况,省领导也可以通过该系统对防控工作发出指令。( )信息化应急指挥系统,对于处理甲型H1N1流感这样的突发事件具有重要作用。9根据语意,仿照画线的句子,运用恰当的比喻,在下面的横线上填写句子,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2分) 母爱如细流,静静流淌在我们的生命中。一次次牵手,一声声叮咛,母亲的呵护似摇篮般的安适; 人生拥有母爱的伴随,一路洒满温暖的阳光。二、现代文阅读(17分)(一) 柳 思(9分) 凭窗望去,窗前的几株柳树变黄变绿了,细软的枝条在暖

6、融融的微风中摇曳着轻柔的身姿,似乎在告诉人们:春天来了!说实话,我对柳的喜爱正是从窗前的这几株柳开始的。它没有松树的挺拔、伟岸,没有杨树的修直,更没有迎春、连翘那鲜艳的颜色。在许多人眼里,它不过是一种极普通的树,但正是这种普通和平凡,却深深地吸引了我,让我在四季的变化中感受到它的魅力和君子风范。春天,嫩绿的柳芽有序地挂在一根根柔韧的柳条上,给人以勃勃生机;夏季,柳以宽阔的胸襟宽恕了蝉的聒噪,给世界以清凉;秋天,许多树都在炫耀自己的果实,惟独柳默默地低头不语;冬季,万物凋零,是它最早传递春的信息,把漫长的冬天变得短暂。所以,柳在平俗中露出的高雅远比粉饰平俗而自以为高雅要真实可爱得多,不愧为树中之

7、君子。柳作为君子,有谦逊的美德,它总是长条低垂,以平和的心境待人待世,也从不邀功请赏;相反,随和地任人评说,全不计较其得失,把自己对生命的理解融会在实实在在、平平淡淡的追求中,乐观向上,积极进取,这本身就是何等的超凡脱俗呀!说柳是君子,还在于它大度宽容,与世无争,即便生存条件再差,哪怕是戈壁荒滩,也处之泰然,随遇而安,从容豁达,不讲怨言,认认真真过好每一天,以坦然的心境走自己的路,并总能驾起希望之舟。现今仍然健在的位于河西走廊的左公柳大概就是最好的说明。所以,柳活得最动人、最惬意,没有点君子的气量是很难做到的。柳是无私的。它将生命的种子藏于轻絮之中,随风飘撒,却从不选择明天的归宿,仅凭一节枝条

8、,几捧沙土,便能重抖生命的旗帜,让春天得以延续。无心插柳柳成荫,从这句俗话里,我们足以看清柳的普通与平常,而柳所具有的顽强生命力和它那勃勃生机也在这句话中得到了更直白、更充分的评价。柳也在无私中实现了自身的价值。 柳的普通向我们揭示了这样一个道理: 。10、第段把柳树与其他树作比较,请联系全段,这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何好处?(2分) 。11、第自然段列举了柳树哪三个方面的高贵品质?请用原文词语加以概括(每个方面不超过4个字)。(3分) _ _ _12、根据你对全文的理解,请在第自然段后面横线上补写出柳的普通所揭示的道理。(2分) 13、本文在语言上具有极强的表现力,请指出划线句子所运用的修辞

9、手法,并分析其表达效果。(2分) (二) 洁身自好的莲花 (8分) 一提到莲花,人们会自然地联想到莲叶上滚动的露珠,也许还会想到宋代文人周敦颐的爱莲说,对“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的高尚品格肃然起敬。 20世纪70年代,德国植物学家在研究植物叶面时发现,光滑的叶子表面有灰尘,要先清洗才能在显微镜下观察,而莲叶等叶面却总是干干净净。他们利用人造的灰尘粒子污染玉兰、林山毛榉、莲花、芋、甘蓝等植物的叶面,然后用人造雨清洗2分钟,使雨滴滑落,再观察叶面灰尘粒子残留状况。实验发现,有些植物叶面残留的污染物多达40,而莲花等植物叶面的污染物残留比例均小于5。这就是所谓的莲花效应。 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种莲花

10、效应呢? 通过电子显微镜,我们可以观察到莲叶表面存在着非常复杂的多重微米、纳米级的超微结构。莲叶表面上有一些微小的蜡质颗粒,并且覆盖着无数个约10微米的突包,每个突包的表面又布满了直径仅为几百纳米的更细的绒毛。在突包间的凹陷部分充满着空气,从而使得在尺寸上远大于这种结构的灰尘、雨水等落在叶面上,不会大范围直接接触叶面,而是隔着一层极薄的空气,并且其能接触的点也只是叶面上若干个凸起的点。 这是自然界中生物长期进化的结果。正是这种特殊的超微结构,使得莲叶表面不沾水滴,可以保持清洁:当莲叶上有水时,水会在自身表面张力的作用下形成球状,风吹动水珠在叶面上滚动时,水珠可以沾起叶面上的灰尘,并从上面高速滑

11、落。这种自洁能力对于防止病原体的入侵也有着特别的意义。像莲花这样的植物,就是生长在很“脏”的环境中也不容易生病。因为即使病原体到了其叶面上,一经下雨就会随雨水冲走;如果不下雨,叶面很干燥,病原体还是生存不了。 莲花的这种自洁功能引起了科学家们的极大兴趣。他们努力模仿这种表面,使应用研究迅速发展。20世纪末,基于“莲花效应”的涂料陆续问世,在越来越多的建筑中得到应用。不久的将来,我们的周围将会出现不会脏的地板、墙壁和没有灰尘的无线电用品。14第一段中写到“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的高贵品格,其作用是什么?(2分) 15请根据第二段文意,简要解释“莲花效应”。(2分) 16指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所指代的内

12、容。(2分) 这是自然界中生物长期进化的结果。 莲花的这种自洁功能引起了科学家们的极大兴趣。 17“莲花效应”能给植物本身带来哪些好处?请根据文意简要回答。(2分) 三、古诗文阅读(18分)(一)(4分)城 南 宋曾巩雨过横塘水满堤,乱山高下路东西。 一番桃李花开尽,惟有青青草色齐。 注路东西:分东西两路奔流而去。 18、(2分)一、二句写出了“雨”怎样的特点? 19、(2分)诗的三、四两句和白居易的“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都写小草,且有异曲同工之妙。请就此作比较赏析。 (二)(9分)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