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筋混凝土多层框架房屋结构设计方案中应注意的问题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58386454 上传时间:2023-09-04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钢筋混凝土多层框架房屋结构设计方案中应注意的问题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钢筋混凝土多层框架房屋结构设计方案中应注意的问题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钢筋混凝土多层框架房屋结构设计方案中应注意的问题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钢筋混凝土多层框架房屋结构设计方案中应注意的问题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钢筋混凝土多层框架房屋结构设计方案中应注意的问题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钢筋混凝土多层框架房屋结构设计方案中应注意的问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钢筋混凝土多层框架房屋结构设计方案中应注意的问题(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钢筋混凝土多层框架房屋结构设计中应注意的问题1.独立基础设计荷载取值不当钢筋混凝土多层框架房屋多采用柱下独立基础,抗震规范(GB50011 -2001)第条指出,当地基主要受力层范围内不存在软弱粘性土层时, 不超过 8 层且高度在 25m 以下的一般民用框架房屋或荷载相 当的多层框架厂房,可不必进行地基和基础的抗震承载力验 算。这就是说,在 8 度地震区,大多数钢筋混凝土多层框架 房屋可不必进行地基和基础的抗震承载力验算。但这些房屋 在基础设计时应考虑风荷载的影响。因此,在钢筋混凝土多 层框架房屋的整体计算分析中,必须输入风荷载,不能因为 在地震区高层建筑以外的一般建筑风荷载不起控制作用就不

2、输入。另一种情况是,在设计独立基础时,作用在基础顶面 上的外荷载(柱脚内力设计值)只取轴力设计值和弯矩设计 值,无剪力设计值,或者甚至只取轴力设计值。以上两种情 况都会导致基础设计尺寸偏小,配筋偏少,影响基础本向和 上部结构的安全。 2. 框架计算简图不合理无地下室的钢筋混 凝土多层框架房屋,独立基础埋置较深, 在-0.05m 左右设有 基础拉梁时,应将基础拉梁按层 1 输入。以某学生宿舍楼为 例,该项目为 3 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丙类建筑,建筑场地为口类;层高3.3m,基础埋深4.0m基础高度0.8m,室 内外高差 0.45m. 根据抗震规范第 6.1.2 条,在 8 度地震 区该工程框架

3、结构的抗震等级为二级。设计者按 3 层框架房 屋计算, 首层层高取 3.35m ,即假定框架房屋嵌固在 -0.05m 处的基础拉梁顶面;基础拉梁的断面和配筋按构造设计;基 础按中心受压计算。 显然, 选取这样的计算简图是不妥当的。 因为,第一,按构造设计的拉梁无法平衡柱脚弯矩; 第二,混 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50010-2002 )第 7.3.11 条规定, 框架结构底柱的高度应取基础顶面至首层楼盖顶面的高度。 工程设计经验表明,这样的框架结构宜按 4 层进行整体分析 计算,即将基础拉梁层按层 1 输入,拉梁上如作用有荷载, 应 将 荷 载 一 并 输 入 。 这 样 , 计 算 剪 力

4、的 首 层 层 高 为 H1=4-0.8-0.05=3.15m ,层 2 层高为 3.35m ,层 3、4 层高 为 3.3m. 根据抗震规范第 6.2.3 条,框架柱底层柱脚弯矩 设计值应乘以增大系数 1.25. 当设拉梁层时, 一般情况下,要 比较底层柱的配筋是由基础顶面处的截面控制还是由基础拉 梁顶面处的截面控制。考虑到地基土的约束作用,对这样的 计算简图,在电算程序总信息输入中, 可填写地下室层数为 1, 并复算一次,按两计算结果的包络图进行框架结构底层柱的 配筋。 3. 基础拉梁层的计算模型不符合实际情况基础拉梁层 无楼板,用TAT或SATWE等电算程序进行框架整体计算时, 楼板厚度

5、应取零,并定义弹性节点,用总刚分析方法进行分析计算。有时虽然楼板厚度取零,也定义弹性节点,但未采 用总刚分析,程序分析时自动按刚性楼面假定进行计算,与 实际情况不符。房屋平面不规则,要特别注意这一点。4.基础拉梁设计不当多层框架房屋基础埋深值大时,为了减速小 底层柱的计算长度和底层的位移,可在 ±0.000 以下适 当位置设置基础拉梁,但不宜按构造要求设置,宜按框架梁 进行设计,并按规范规定设置箍筋加密区。但就抗震而言, 应采用短柱基础方案。一般说来,当独立基础埋置不深,或 者过去时置虽深但采用了短柱基础时,由于地基不良或柱子 荷载差别较大,或根据抗震要求,可沿两个主轴方向设置构 造

6、基础拉梁。基础拉梁截面宽度可取柱中心距的1/201/30,高度可取柱中心距的1/121/18.构造基础拉梁的截面可取上述限值范围的下限,纵向受力钢筋可取所连接柱子 的最大轴力设计值的 10 作为拉力或压力来计算, 当为构造 配筋,除满足最小配筋率外,也不得小于上下各2 II 14,配筋不得小于I 8-200.当拉梁上作用有填充墙或楼梯柱等传来 的荷载时,拉梁截面应适当加大,算出的配筋应和上述构造 配筋叠加。构造基础拉梁顶标高通常与基础高或短柱顶标高 相同。在这种情况下,基础可按偏心有受压基础设计。当框 架底层层高不大或者基础过去埋置不深时,有时要把基础拉 梁设计得比较强大,以便用拉梁来平衡柱底

7、弯矩。这时,拉 梁正弯矩钢筋应全跨拉通, 负弯矩钢筋至少应在 1/2 跨拉通。 拉梁正负弯矩钢筋在框架柱内的锚固、拉梁箍筋的加密及有 关抗震构造要求与上部框架梁完全相同。此时拉梁宜设置在 基础顶部,不宜设置在基础顶面之上,基础则可按中心受压 设计。 5. 框架结构带楼电梯小井筒框架结构应尽量避免设置 钢筋混凝土楼电梯小井筒。因为井筒的存在会吸收较大的地 震剪力,相应地减少框架结构承担的地震剪力,而且井筒下 基础设计也比较困难,故这些井筒多采用砌体材料做填充墙 形成隔墙。当必须设计钢筋混凝土井筒时,井筒墙壁厚度应 当减薄,并通过开竖缝、开结构洞等办法进行刚度弱化;配 筋也只宜配置少量单排钢筋,以

8、减小井筒的作用。设计计算 时,除按框架确定抗震等级并计算外,还应按带井筒的框架 (当平面不规则时,宜考虑耦联)复核,并加强与井墙体相 连的柱子的配筋。此外,还要特别指出,对框架结构出屋顶 的楼电梯间和水箱间等,应采用框架承重,不得采用砌体墙 承重;而且应当考虑鞭梢效应乘以增大系数;雨篷等构件应 从承重梁上挑出,不得从填充墙上挑出;楼梯梁和夹层梁等 应承重柱上,不得支承在填充墙上。 6. 结构计算中几个重要 参数的合理选取抗震规范第 3.6.6.4 条指出,所有的计算 机计算结果,应经分析判断确认其合理、有效后方可用于工 程设计。通常情况下,计算机的计算结果主要是结构的自振 周期、楼层地震剪力系

9、数、楼层弹性层间位移(包括最大位 移与平均位移比)和弹塑性变形验算时楼层的弹塑性层间位移、楼层的侧向刚度比、振型参与质量系数、墙和柱的轴压 比及墙、柱、梁和板的配筋、底层墙和柱底部截面的内力设 计值、框架 抗震墙结构抗震墙承受的地震倾覆力矩与总 地震倾覆力矩的比值。超筋超限信息等等。为了分析判断计 算机计算结果是否合理,结构设计计算时,除了有合理的结 构方案、正确的结构计算简图外,正确填写抗震设防烈度和 场地类别,合理选取电算程序总信息中的其他各项参数也是 十分重要的。现以空间有限元分析与设计程序 SATWE 为例, 结合施工图审查中发现的问题,来说明有关参数如何合理选 取。结构的抗震等级在工

10、程设计中,多数房屋建筑按其抗震 设防分类属于丙类建筑,如民用住宅、办公楼及一般工业建 筑等等,其抗震等级可根据烈度、结构类型和房屋的高度按 抗震规范表 6.1.2 确定。而电讯、交通、能源、消防和医 疗等类建筑以及大型体育场馆、大型零售商场等公共建筑, 首先,应当根据建筑抗震设防分标准 ( GB50223-95 )确 定其中哪些建筑属于乙类建筑(可能还有甲类建筑,本文不 涉及)乙、丙类建筑,地震作用均按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计 算。对于乙类建筑,一般情况下,当抗震设防烈度为68度时,抗震措施应符合本地区抗震设防列度提高一度的要求。 所谓抗震措施,在这里主要体现为按本地区设防烈度提高一 度由抗震规范

11、表 6.1.2 确定其抗震等级。例如,位于 8 度地震区(如北京)的乙类建筑,应按 9 度由抗震规范 表 6.1.2 确定其抗震等级为一级;当 8 度乙类建筑的高度过 表 6.1.2 规定的范围时, 还应经专门研究, 采取比一级抗震等级更有效的抗震措施。如北京某大型零售商场和某 * 医院的 门诊楼本属乙类建筑,但设计人员错当成丙类建筑来设计, 使建筑物的抗震能力为降低, 不得不对设计计算做重大修改。 地震力的振型组合数地震力的振型组合数,对高层建筑,当 不考扭转耦联计算时,至少应取 3 ;当振型数多于 3 时,宜 取3的倍数,但不应多于层数;当房屋层数 9 ;结构层数较多或结构刚度突变较大,

12、振型数应多取,如结构有转换层、顶部有小塔楼、多塔结构 等,振型数应取 12或更多,但不能多于房屋层数的 3倍; 只有当定义弹性楼板,且采用总刚分析,必要时,振型数才 可以取的更多。抗震规范指出,合适的振型个数一般可以 取振型参与质量达到总质量的 90 所需的振型数。 SATWE 等电算程序已有这种功能,可以很方便地输出这种参与质量 的比值。有些设计人员不大重视电算程序使用手册的应用, 选取振型数时比较随意,这是应当改进。此外,由耦联计算 的地震剪力通常小于非耦联计算,仅当结构存在明显示扭转 时才采用耦联计算,但在必要时应补充非耦联计算。结构周 期折减系数框架结构及框架 抗震墙等结构,由于填充墙

13、 的存在,使结构的实际刚度大于计算刚度,计算周期大于实际周期,因此,算出的地震剪力偏小,使结构偏于不安全, 因而对结构的计算周期进行折减是必要的,但对框架结构的 计算周期不折减或折减系数取得过大都是不妥当的。对框架 结构,采用砌体填充墙时,周期折减系数可取0.60.7 ;砌体填充墙较少或采用轻质砌块时,可取0.70.8 ;完全采用轻质墙体板材时,可取 0.9. 只有无墙的纯框架,计算周期才 可以不折减。框架梁、柱箍筋间距 抗震规范第 6.3.3 条及 6.3.8 条对不同抗震等级的框架梁、 柱箍筋加密区的最小箍筋 直径和最大箍筋间距做了了明确规定。根据这些规定,工程 习惯上常取梁、柱箍筋加密区

14、最大间距为 100mm ,非加密 区箍筋最大间距为 200mm. 电算程序总信息中通常也内定 梁、柱箍筋加密区间距为 100mm ,并以此为依据计算出加 密区箍筋面积,由设计人员要据规范确定箍筋直径和肢数。 但是,在程序内定的条件下,当框架梁的跨中部位有次梁或 有较大的其他集中荷载作用却仅配两肢箍筋时, 多数情况下, 非加密区箍筋间距采用 200mm 会使梁的非加密区配箍不 足,因此建议程序内定梁箍筋改为取梁的非加密区间距 200mm. 这样,既可保证梁非加密区的抗剪承载力,又可适 当增加梁端箍筋加密区(箍筋间距为 100mm )的抗剪能力, 梁的强剪性能更能充分体现。当框架梁由于种种原因纵向

15、钢 筋超筋时,梁端适当加大抗剪承载力对结构抗震非常有利。 这也是为什么当梁端纵向受拉钢筋配筋率大2时,规范规定梁的箍筋直径应比最小构造直径增大 2mm 的原因。对于 框架柱,当框架内定柱加密区箍筋间距为 100mm 时,在某 些情况下,亦可能因非加密区箍筋间距采用 200mm 引起配 箍不足。因此,我们也建议程序内定柱的箍筋间距改为取柱 的非加密区的箍筋间距 200mm. 这里需要指出的是,梁、柱 箍筋非加密区配箍验算时可不考虑强剪弱弯的要求,即剪力 设计值取加密区终点处外侧的组合剪力设计值,并且不乘以 剪力增大系数。当然,如果电算程序能同时给出梁、柱箍筋 加密区和非加密区的箍筋面积,则于设计

16、者应更加方便了。 地下室层数的输入处理多层框架结构房屋有也设置地下室。 由于隔墙少,常采用筏板式基础。在电算时,应将地下室层 数和上部结构一起输入,并在总信息中按实际的地下室层数 填写 .这样,计算地基和基础底板的竖向荷载可以一次形成, 并且在抗震计算时,程序会自动对框架底层柱底截面的弯矩 设计值乘以增大系数。 同时通过对层侧移刚度比的分析比较, 还可以正确判断和调整房屋的嵌固位置,并采取相应的抗震 构造措施,保证楼板有必要的厚度和最小配筋率等等;当结 构表现为竖向不规侧时,不仅要验算薄弱层,而且还要对薄 弱层的地震剪力乘以 1.15 的增大系数。 如果在结构总体计算 时,总信息中填写的地下室层数少于实际输入的层数,弯矩 设计值增大系数将会乘错位置,从而在发生地震时,会使极 易发生震害的底层柱底部位因抗震能力降低而破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