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品种红景天药材的鉴定研究进展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58382780 上传时间:2023-11-24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19.6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不同品种红景天药材的鉴定研究进展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不同品种红景天药材的鉴定研究进展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不同品种红景天药材的鉴定研究进展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不同品种红景天药材的鉴定研究进展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不同品种红景天药材的鉴定研究进展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不同品种红景天药材的鉴定研究进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不同品种红景天药材的鉴定研究进展(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不同品种红景天药材的鉴定研究进展【摘要】 红景天药材来源复杂,临床用药品种混乱。为确保临床用药的安全有效,该文对近十年来红景天药材的鉴定研究进展归纳总结,为红景天药材的品种、品质研究及该属植物资源开发和利用提供资料。【关键词】 红景天 鉴定研究 资源开发Abstract:Hongjingtian has a complicated origin in our state market . To ensure the quality , this review sums up the idengtification studies in the recent ten years for the

2、quality evaluation . Meanwhile, the message for the usage of these resources is provided.Key words:Hongjingtian; Identification studies; Resources development 红景天药用历史悠久,素有“黄金人参”“神仙草”之称。药理研究表明红景天属植物具有抗缺氧、抗肿瘤、抗辐射、抗衰老、抗疲劳、增强记忆力等作用1。我国红景天属植物来源复杂,商品药材种类多,但不同种类红景天疗效不尽相同2,相似功效的种类由于药用成分及含量存在差异,品质也不一样,个别品种还含

3、有有毒成分3。为确保红景天药材的使用安全有效,对红景天药材的分类和正确鉴定就尤为重要。本文将近十年来有关红景天药材的鉴定概况作一综述。 1 生境及资源概况 景天科红景天属植物,全世界约有90种,主要分布于北半球高寒地带4。多分布于喜马拉雅地区、亚洲西部至北部,经朝鲜、日本至北美洲,中国为红景天属植物的分布中心。我国红景天植物有七十余种,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华北、华中及东北地区,西南及西北地区种类多,蕴藏量较大。其中,西藏产三十余种,资源分布较丰富,种类及蕴藏量均占世界首位,有6种为西藏特产;其次为云南和四川,分别为28种和26种,蕴藏量仅次于西藏;青海、新疆、甘肃蕴藏量较大;河北、黑龙江、吉

4、林蕴藏量较少。 多数红景天都分布在海拔2 5005 000m之间,少数种分布在 2 000 m以下,有些种分布高度达5 000 m以上。在东北及华北地区,没有较高的山地,红景天分布的种数也很少,虽然只有6种红景天,但是都分布在海拔1 7002 400 m,1 700 m以下几乎没有红景天分布。 2 鉴定研究进展品种研究传统研究中药性状鉴定和显微鉴定为中药鉴定的传统方法。在中药鉴定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在红景天药材鉴定上,是简单有效的。我国红景天属植物较多,但是各种红景天传统鉴定研究并不多,目前,做过鉴定研究的有大花红景天5、高山红景天6,7、狭叶红景天8、菱叶红景天9,10、长鞭红景天11、蔷

5、薇红景天12等。见表1。表1 红景天主流商品性状检索表 原药材性状鉴定可以区分大部分红景天,但是蔷薇红景天和狭叶红景天之间区别并不十分明显,加之药材加工增加了性状鉴定的难度,因此显微鉴定是性状鉴定的必要补充。 各种红景天粉末制片鉴别不明显,根茎横切面均为双子叶植物的正常构造,区别不大。相比而言,根茎横切面具有较明显的鉴别特征,可以依据髓部异常维管束的排列方式、多少,木栓组织环的有无、位置、形状和数量等鉴别不同品种红景天药材13。表2 红景天主流商品根茎横切面检索表 色谱研究现代色谱用于中药鉴定,为中药鉴定开辟了一条新思路。传统鉴定方法在实际工作中,有一定的局限性,它需要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背景的

6、科研人员,从某种程度上,不利于红景天药材的质量标准现代化。近年来,不少科研工作者将现代分析仪器和方法、技术运用到红景天药材的品种鉴别上,拓宽了红景天的鉴定研究范围。 薄层色谱:复方红景天冲剂含有高山红景天、淫羊藿等7位中药组成的复方制剂,组分多,干扰大。刘玉珍等14对其采用70%乙醇提取,正丁醇萃取,D-101大孔树脂纯化后TLC鉴别,提高了鉴别效率,有利地控制了产品的质量。胡馨等15将红景天片剂研细,用70%乙醇超声处理,过滤,滤液蒸干,用甲醇溶解,作为供试液,硅胶G板,展开剂甲醇:氯仿1:4,5%香草醛硫酸溶液,105烘数分钟,亦能将红景天有效的鉴别。 高效液相色谱:王强等16运用Rp-H

7、PLC对采集于中国天山地区玫瑰红景天、条叶红景天、优美红景天等10种野生红景天属植物进行分析,将色谱图根据聚类分析和相似度分析处理结果,能正确区分出这10 种红景天。 核磁共振谱:王思宏等17采用赵天增总提取物通用方法,薄层层析处理后,运用液-质联机,对比分析长白山地区高山红景天和长白红景天,两者的谱图轮廓相似,说明高山红景天和长白红景天有亲缘关系,但是高山红景天有效成分红景天苷特征明显的核磁共振特征图谱,而长白红景天有效成分红景天苷特征不明显的核磁共振特征图谱红景天苷的特征吸收不明显, 以此鉴定高山红景天真伪。 红外光谱:王思宏等18通过实验分别对长白山地区的野生和栽培高山红景天和长白红景天

8、石油醚,氯仿,甲醇提取物进行了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法测定。结果表明,长白山地区的野生和栽培高山红景天和长白红景天的红外光谱图谱有明显不同,亦可作为鉴别其品种或评价其质量的一种手段。 分子生物技术随着现代分子生物技术的迅猛发展,分子生物技术逐渐深入到中药鉴定领域。它的出现为中药品种鉴定提供了有效的手段。 倪念春等19运用PCR产物直接测序法测定大花红景天与长鞭红景天、云南红景天等云南常见药用红景天及景天属的长丝景天的核糖体内转录间隔区序列并作同源性分析,序列比较的结果表明:红景天属样品的ITS序列与长丝景天有显着差别;红景天属内各种序列差异虽小,却存在显着而稳定的差别,从而准确鉴定出各种药用红景天

9、植物。 虞泓等20利用RAPD技术对云南常见药用红景天原植物的3个种6个居群59个个体进行了随机引物扩增,对红景天不同种、不同居群间的亲缘关系和遗传多样性进行了探讨。该实验通过红景天居群的遗传多样性及基因型的聚类分析,明确区分了不同种的红景天属植物,并且表明RAPD分子标记对同种红景天不同居群有较好的鉴别力。 胡挺松等21采用RAPD技术对红景天属4种药用植物进行分子水平鉴定。从红景天的RAPD扩增结果显示:用OPA4等作随机扩增引物进行随机扩增时,可得到识别这些物种基因组DNA的多态片段,从而将4种红景天属植物区分开。 品质研究红景天的品质取决于有效成分的种类及含量。红景天的有效成分主要有红

10、景天苷及苷元酪醇、多糖类、黄酮类、挥发油类、氨基酸和微量元素。红景天苷及酪醇红景天苷是红景天属植物的主要有效成分,测定红景天苷含量,目前作为评价红景天属植物药用价值的主要指标。 包文芳等22采用高效液相层析法对国产蔷薇红景天、高山红景天、小丛红景天和长白红景天野生品种的根茎重及蔷薇红景天的不同部位、不同采集时间、不同处理方法的样品中红景天苷的含量进行分析,总结了红景天苷含量变化的大致规律,对红景天资源的开发利用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刘世明等23采用HPLC法检测狭叶红景天贮存期红景天苷的含量,实验表明放置时间增长,红景天苷含量随之降低,归纳出狭叶红景天最佳放置年限为1年,超出这个期限,其药用价值可

11、能降低。谷会岩等24采用高效毛细管电泳法对采集于两个野生产地不同居群和两个人工栽培地的高山红景天中红景天苷的含量进行了对比研究,实验结果表明,人工栽培高山红景天和自然环境下高山红景天中红景天苷含量有差异,不同天然居群高山红景天中红景天苷含量也有差异。 红景天苷在波长 nm处有最大吸收,安丰等25将8种红景天属植物用甲醇提取,以硅胶GF254薄层板,氯仿甲醇水为展开剂,分离出红景天苷后,以紫外分光光度法于测定红景天苷含量,发现有的红景天品种间的红景天苷含量相差很大。 吴锦健等26采用重氮盐比色法测定三种不同红景天药材中酚性成分的含量,结果发现红景天苷的含量高山红景天蔷薇红景天狭叶红景天。 多糖及

12、黄酮类多糖广泛存在于自然界,是多种中草药有效成分之一,具有多种生物活性,是理想的免疫增强剂,它能促使T细胞、B细胞、NK细胞等免疫细胞的功能,还能促进白介素、干扰素、肿瘤坏死因子的产生。黄酮类化合物具有降血脂、抗血栓、抗氧化、降糖等多种生物活性。 兰卫等27从玫瑰红景天中提取有效成分总黄酮和多糖,并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其含量,其中多糖含量为()%,总黄酮的含量为()%。李伯祥等28采用薄层紫外法对小丛红景天中的草质素7OaL鼠李糖苷、素质素7OaL鼠李糖苷及总黄酮进行了含量分析,结果分别为069,034和132。孙萍等29运用微波技术用水提醇沉法提取狭叶红景天多糖,用酚-硫酸比色法测定多糖含量。测

13、得狭叶红景天中多糖含量%,平均回收率为 %,RSD= (n=3)。 氨基酸和微量元素红景天除含有本身特有的化学成分外还含有21种微量元素及18种氨基酸,其中7种人体必需氨基酸。阮晓等30测定新疆6种红景天属植物的根及根茎中微量元素和20种氨基酸含量。结果表明6种红景天根及根茎中所含9种微量元素及20种氨基酸的种类和含量差异较大。 近年来,从菱叶红景天和狭叶红景天中分离出了毒性成分和百脉根苷等生氰苷部分,因此对该属植物中此类成分的存在我们应给予足够的重视。康胜利等31采用苦味酸试纸法和银量法对采于青海省东部地区的9种红景天属植物的生氰苷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狭叶红景天中含量最高。此外还发现,生

14、氰苷的含量与产地、生态环境量有关。 3 资源保护 目前,红景天的市场需求量日益增加。虽然我国红景天蕴藏量丰富,但是国内外对红景天药材的深入开发、应用,大量野生资源的采挖、收购,红景天生态环境的特殊,天然更新较差,更新的速度远远满足不了开发应用的需要,有限的红景天野生资源日趋减少。因此对红景天资源,我们应保护原有野生资源,选择合理的采收方法,做到采收与资源保护相结合,并建立资源保护区,保护区内的资源禁止或控制采挖;可以用无性繁殖或有性繁殖方法,将野生红景天变为家栽;同时也可以建立人工的种源繁殖基地,选育优育品种,进行异地引种或推广栽培,保证红景天原料的供应;利用诱导愈伤组织分化成植株的方法也可作

15、为快速繁殖红景天的有效手段。此外,利用植物细胞培养技术筛选出快速生长又能产生红景天有效生物活性成分的愈伤组织、细胞系来大规模生产药用成分,也是解决红景天供不应求的有效方法之一。 4 结语 红景天在清肺热、抗肿瘤、抗衰老、心血管方面的作用已经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对于红景天药材的鉴定研究,品种研究是其基础,因此有必要综合运用传统鉴定、色谱鉴定及分子生物技术对野生资源的种类、亲缘关系、分类地位、野生资源的生境、药材道地性等情况进行考察研究,并力求建立红景天属植物的种质资源库,保护有限的红景天资源。在此基础上,进行人工栽培、组织及细胞培养等工作,缓解野生资源日趋锐减的矛盾,并深入研究其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在保证品质的基础上,扩大红景天的药用价值。 【参考文献】 1王 亮,游冬青,陈 杞. 红景天药理研究进展J.时珍国医国药,1999,10: 295. 2宋桂英,李九丹. 不同的红景天不尽一样的疗效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2004,67 : 78.3康胜利,张 坚,刘凤云,等. 狭叶红景天中的生氰苷J.青海医药杂志,1995,25: 59.4中国科学院中国植物志编辑委员会. 中国植物志,第34卷,第1分册,第1版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4:161.5贾国夫. 大花红景天的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