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雎不辱使命》教案和反思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58381432 上传时间:2023-11-09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5.0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唐雎不辱使命》教案和反思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唐雎不辱使命》教案和反思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唐雎不辱使命》教案和反思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唐雎不辱使命》教案和反思》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唐雎不辱使命》教案和反思(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唐雎不辱使命教案和反思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借助工具书、课下注释及文言文知识疏通文意。2.多种方式诵读文章,读出人物语气,揣摩人物心理。能力目标1.学习在同一情境和事件中比照分析文中人物形象。2.学习文章在比照冲突中塑造人物的艺术手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语言交锋的机智与艺术,培养学生的国家尊严意识和不畏强暴的精神。一、设疑激趣,导入新课设置故事情境,导入新课。战国群雄中秦国日益强大,野心也日渐膨胀。秦惠文王曾派张仪出使楚国,许给楚怀王六百里商于之地,怂恿楚与齐断交,怀王不听劝告上了当。后来秦昭襄王又试图以十五城交换赵惠文王的和氏璧,结果骗局被赵国政客蔺相如识破。蔺相如出使秦国,机智勇敢地与秦

2、王周旋,最终完璧归赵。这一次,秦王赢政在消来了韩、魏二国之后,又想用易地的骗局轻易地夺取魏的从属国安陵。面对这样的骗局,安陵君和唐睢会作出怎样的选择呢让我们通过?唐睢不辱使命这篇文章来寻找答案。二、熟悉故事,读通文章1.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和朗读节奏。2.男女生分角色朗读课文,初步了解唐睢不辱使命的故事,用一句话概括文章内容。本文的词句难点: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语气副词“其的解释关乎秦王强硬的语气,可结合语境引导学生准确把握和翻译。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里哉-“虽在文言文中有“虽然和“即使两个义项,此处应是唐睢的若,可译为“即使。句子语气为反问语气,反问标志是“岂

3、和“哉,此外,也不可无视“直字的解释和叙述效果。右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此句式短小密集,表现力很强,翻译时应注意语言的流畅连贯,抓住“二人“五步和“天下的数量比照,译出唐睢大义凛然、坚定果决的语意。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挠“长跪“谢三词释义是解释此句的关键,应准确掌握,译句可结合秦王神态动作的表现译出人物前倨后恭、害怕折服的态度和语气。三、疏通文意,辨析疑难学生结合课文注释和工具书逐段快速疏通文意,教师利用多媒体出示每段译文,学生对照自译成果找出不同之处和不当之处,并讲解自己这样翻译理解的理由或是错误的原因。四、真实再现,演出味道1.学生根据课文编排白话版或文言

4、版课本剧,教师明确要求:把握好人物心理,通过语言和动作、神态再现历史情景和矛盾冲突。学生利用5分钟时间排演课本剧,“观众可对表演加以评价或提出倡议。2.这一幕历史剧中两个主要人物秦王和唐睢始终针锋相对,许多地方都擦出了扣人心弦的火花,你能从人物语言、动作、神态的细微之处品评一下这些火花吗(比照映衬的写法根本贯通全文,作为读者自然会感受到这种时时存在的碰撞和较量,抓住这些去品析,人物对话时的心理和潜台词以及动作神态的表现力也就能拿捏到位了)本文存在的比照点:第2段秦王话语中流露出大国君主居高临下、骄横虚伪、仗势欺人的作风,而唐睢的答复那么体现了来访使臣的谦恭礼貌、不卑不亢和坚定鲜明的态度。第3段

5、秦王写“怫然怒,用“天子之怒加以恐吓,试图使唐睢和安陵国就范,露出了强国之君的暴虐骄横的真实嘴脸。而唐睢从容冷静地抛出“布衣之怒与之抗衡,并用掷地有声的陈词和“挺剑而起的动作予以反击,表现得慷慨激昂、有胆有识。第4段唐睢隐去而独写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的表现与先前情态成鲜明比照,前倨而后恭,色而内荏,大国的优越感和强势劲头荡然无存。另一方面也间接体现了唐睢最终压倒秦王、不辱使命的胜利。五、走进人物,换位评价1.此次出使秦国,唐睢作为一个使臣可谓是不辱使命,外交使节的才能和个性往往体现在他们出色的外交辞令中,文中唐睢的哪一处辞令最让你折服,为什么此处设计目的是引导学生字斟句酌、结合人物心理与性

6、格赏析人物语言。学生可能关注的几处人物语言否,非假设是也。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此处唐睢的答复,作为使臣对大国君主讲究了必要的谦恭和礼貌,委婉地回应秦王的强加之辞。用“受地于先王作为正当充沛的理由加以解释和辩驳,可谓言之有理。而最后一句的反问虽与安陵君的态度一致,语气却更加强硬,维护国家领土和尊严的态度叙述得鲜明有力,同时也用“千里和“五百里暗讽了秦王的虚伪和狡诈,充沛体现了唐睢作为使臣的外交才能和忠诚之情。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此处唐睢的大段独白将故事推至高潮,“庸夫之怒和“士之怒的比拟说明了自己的身份和追求,使秦王不敢低估他的力量和决心

7、。为了增强语言的力度,他罗列士人刺杀君主的历史事件,并渲染刺杀时上天的征兆,用正义和坚定瓦解秦王的强势心理。针对秦王“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的恐吓辅之短小紧凑的“假设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的果决言辞,意图用生命保卫国家领土,瞬间击垮了色厉内荏的秦王,使其害怕畏惧,可谓言之有据且言之有力。2.假如你是使臣唐睢,说说 双方谈判交锋时秦王赢政留给你的印象。假如你是秦王赢政,经过这次事件后,你会如何评价安陵国的使臣唐睢直接对人物形象发问可能会使学生丢失发现的乐趣,也容易让答复上纲上线而短少丰盛个性的认识,进入角色,换位评价,角色感和情境感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叙述欲望。唐睢:秦

8、王是强国之君,毁灭各诸侯国统一天下是他必然的野心,这次他试图不费一兵一卒巧取安陵的阴谋诡计不难识破。他在谈判中表现得骄横肉无礼、盛气凌人,甚至一度以开战恐吓,两国之间公平合理的谈判是基本不可能成立的。不过想要做天下君主的人必然有畏死的心理,我正是抓住这一点才击败了他,使安陵暂避了这一劫。秦王:原本以为安陵国的使节会乖乖就范,没想到唐睢此人不可低估,他不但在言辞上毫不妥协与我针锋相对,而且在关键时刻敢于用生命保卫自己的国家,这种胆识令人拜服,安陵国拥有唐睢这样的士人令人羡慕。六、布置作业仿写句子中国自古就有不畏强权的人:唐睢发志士之怒,挺剑而起;荆轲以豪杰之气,箕踞而笑教学反思一、培养学生自主疏

9、通文言文的能力,知其然还能知其所以然。文言教学疏通字词疑难是学习的关键和根底,本课基于学生情况和课文篇幅及难度的考虑没有采用串讲、小组翻译的形式,而是先由学生利用注释、工具书和积累大胆自译,再对照文章译文自己加以辨析和纠正。这个过程对九年级的学生而言是一个学习知识运用知识,知其然之后讲其所以然的提升过程,既提高了课堂效率也锻炼了学生的能力,适合在教授篇幅较短和知识点不太密集的文言文时使用。二、深入故事情境,展开比拟分析。为了使课堂活泼起来,文章生动起来,教授此课时很多老师都会采用分角色诵读和表演的形式。本课也设计了这样的环节,课堂表演不应公限于参与和热闹,教师应予明确的要求和指导,比方附加人物动作与神态,说出人物语气,观众点评人物等,使学生能深入情境,体察人物。对唐睢和秦王形象的分析那么放弃直接发问,借帮事贯通始终的对立性引导学生寻找碰撞点和火花,展开比拟分析,再经由换位评价环节芾妙地总结人物形象,让学生谈得自由,谈得有趣,也能谈得到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总结/计划/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