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的化学反应——燃烧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58380245 上传时间:2023-08-1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92.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常见的化学反应——燃烧教学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常见的化学反应——燃烧教学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常见的化学反应——燃烧教学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常见的化学反应——燃烧教学设计.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常见的化学反应——燃烧教学设计.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常见的化学反应——燃烧教学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常见的化学反应——燃烧教学设计.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学校:内蒙古锡林浩特六中 姓名:阿拉坦图亚教学课题沪教版九年级化学第四章,第一节 常见的化学反应燃烧(第一课时)燃烧的条件课标要求知识与技能: 1认识燃烧的条件; 2. 学会化学反应发生条件的探究方法。过程与方法: 1. 学习运用比较、观察、实验等方法获取信息;2. 学习运用主动探究的方法,设计实验;3. 学习运用归纳、概括等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燃烧的“功”与“过”,从而使学生正确的认识燃烧,才能更好地为人类造福的意识;通过探究“燃烧的条件”,使学生形成勤于思考、勇于探索的精神;利用化学知识解释生活问题,使学生对化学保持强烈的好奇心与探究欲。教学重点认识燃烧的条件

2、教学难点1 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 培养学生进行知识迁移的能力知识点层次认知性学习目标水平技能性学习目标水平体验性学习目标水平知识点一燃烧的定义认识初步学习知识点二燃烧的条件认识初步学习体验知识点三自燃了解意识知识点四完全燃烧与不完全燃烧认识意识目标设计1通过学生自己动手实验,感受、总结燃烧的定义。2通过观看图片和已有的生活经验,使学生正确认识燃烧。3. 通过3个对比实验,学生自己归纳燃烧的条件。4. 通过对白磷、红磷的燃烧条件的探究,使学生进一步明白燃烧的三个条件必须同时具备,缺一不可。5.通过故事的形式引出自燃的定义,从而引出“鬼火”,利用化学知识解释生活问题,使学生

3、对化学保持强烈的好奇心与探究欲。6提出日常生活中常见物质燃烧的现象,使学生自己认识到可燃物完全燃烧的重要性。教学过程设计知识点教学内容师生活动设计意图燃烧的定义内容一:学生点燃木条【师】同学们观察到哪些现象?【生】木条燃烧,变黑、发光、发热。【师】大家自己总结什么是燃烧。设置情境,激发学生兴趣。内容二:展示图片【生】燃烧为人类作出巨大贡献的同时也会给经济造成很大的损失。了解燃烧的“功”与“过”,使学生正确认识燃烧。燃烧条件的探究内容一:做实验:1、 用镊子分别夹取一根小木条和一小石子,在酒精灯上点燃。2、 两支小蜡烛,将其中的一支点燃。3、点燃两支小蜡烛,将其中一支用烧杯罩住。【生】1、 物质

4、必须是可燃的;2、 燃烧需要达到一定的温度;3、燃烧需要接触空气或氧气。让学生在实践中探索,在活动中体验,在尝试中感悟,从而激发了同学们对探究的热情。内容二:展示探究实验:往烧杯中注入一定量的热水,并放入一小块白磷。在烧杯上盖一片薄铜片,薄铜片一端放入一小块红磷,另一端放入一小块白磷。 【师】通过对比铜片上的白磷、红磷、水中白磷的不同燃烧情况,你可得出什么观点?【生】燃烧的条件必须同时具备,缺一不可。激发学生深入认识燃烧的条件,形成勤于思考、勇于探索的精神。内容三:观察与思考烧不坏的手绢将20ml 95%的酒精和10ml水混合。将一块棉布手绢浸入配好的混合液中,浸透后取出,轻轻拧干,用坩埚钳夹

5、持,在酒精灯上点燃,并轻轻抖动手绢。【师】火焰熄灭后,你观察到浸透酒精的手绢发生了什么变化?你能解释其中的原因吗?【生】因为手帕上沾有酒精,我们所看到的是酒精在燃烧。在整个燃烧的过程中,对于手帕来说,由于酒精溶液中的水分蒸发需要吸收一定的热量,导致手帕并没有达到它的着火点,所以手帕并没有燃烧。 从生活中发现化学,体会到化学无处不在;从小魔术中体会到化学的神奇。很好的激活了课堂,激发了同学们的求知欲。自燃内容一:展示小故事:1854年5月30日,英国战舰“欧罗巴”号按照作战命令开始了远涉重洋的航行,它的船舱里结结实实地装满了供战马吃的草料。两个多月后,船舱突然冒出熊熊大火,大火迅速吞没了整艘战舰

6、,片刻之间战舰便葬身海底,全舰官兵、战马无一生还。【师】1、战舰为什么会失火呢?2、谁是“纵火犯”呢?【生】1、 草料是“纵火犯”2、草料堆放太多、太久,由于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缓慢的氧化反应,热量不断聚积,导致温度达到了草料的着火点,从而进行自发燃烧。【师】由缓慢氧化引起的自发燃烧叫做自燃。进一步巩固燃烧的条件,从而引出“自燃”。内容二:“鬼火”【师】1、“鬼火”究竟是什么?2、为什么“鬼火”会追着人“走动”呢?【师】讲解【生】聆听从化学走向生活。利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加深对自燃的理解。完全燃烧与不完全燃烧思考下列问题:1、炉火不着时,用扇子越扇越旺(用鼓风机)。2、烧柴火时将柴火架

7、的空一些燃烧的更旺。【师】根据大家已有的生活经验,结合问题,你能总结出:(1)什么是完全燃烧?(2)完全燃烧的优点是什么?(3)完全燃烧的条件是什么?【生】(1)氧气充足时,可燃物完全燃烧(2)节约能源,保护环境(3)氧气充足、与氧气的接触面积大从生活走向化学,使复杂问题简单化。课堂小结本课小结主要由学生总结,其他学生做补充,最后由老师完善。课件展示本课知识点:1.燃烧的定义 2.燃烧的条件 3.自燃 4.完全燃烧与不完全燃烧板书设计一、 燃烧1、 定义:是一种发光、发热的剧烈的化学反应。2、 条件:(同时具备,缺一不可)(1)可燃物 (2)达到着火点 (3)与氧气接触3、自燃:由缓慢氧化而引

8、起的自发燃烧。二、完全燃烧与不完全燃烧(1)定义:氧气充足时,可燃物完全燃烧;氧气不充足时,可燃物不完全燃烧。(2)完全燃烧的优点:节约能源,保护环境。(3)完全燃烧的条件:氧气充足、与氧气有足够大的接触面积。课堂习题设计对应知识点课堂练习燃烧的条件1、在赤壁之战中,周瑜的军队点燃战船,熊熊燃烧的战船借助东风直冲曹军的木船,使曹军的木船燃起大火。根据燃烧的条件填写:曹军的木 船是_,木船燃烧的条件是_、_。 2、点燃两根火柴,一根火柴头朝上,一根火柴头朝下,观察哪根火柴梗燃烧更旺?讨论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3、小红在纸叠的小船中加入适量的水,用酒精灯直接加热,纸船安然无恙。纸船没有燃烧的主要

9、原因是( )A、纸船不是可燃物B、没有与氧气接触C、没有达到纸船的着火点D、水能灭火4、为了探究燃烧的条件,我们设计如下实验:实验装置如右图所示,在250mL烧杯中,注入200mL热水,并投入一小块白磷,烧杯口盖上薄铜片,铜片一端放一小块已用滤纸吸干水的白磷,另一端放一小堆红磷(白磷着火点为40,红磷着火点为200)。不一会儿,观察到:铜片上的白磷燃烧起来,这是因为白磷是_,温度达到_又与_接触。铜片上的红磷不燃烧,这是因为红磷虽然与_接触但温度没有达到_。水中的白磷不燃烧,这是因为水中白磷温度超过_,而不与_接触。(2)若铜片上的白磷量比较多,燃烧一段时间后,铜片上的红磷也会燃烧起来,为什么?(3)若将烧杯上的铜片移走,并用一根玻璃导管对着水中的白磷吹入空气。你将观察到什么现象?为什么?从以上实验,可得到启示:实验室保存白磷的方法是 _。完全燃烧与不完全燃烧1、俗话说:“人要实,火要虚”。这其中所蕴含的化学道理是()A 、燃烧需要可燃物 B 、燃烧的温度须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上 C 、燃烧需要氧气 D 、可燃物与空气的接触面积越大,燃烧越完全 2、液化气灶、煤炉等燃具都留有空气进口,且空气进口大小可以调节。这是什么原因? 教学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