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市西山区前卫中学教师专业发展调查报告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58378361 上传时间:2023-05-14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17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昆明市西山区前卫中学教师专业发展调查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昆明市西山区前卫中学教师专业发展调查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昆明市西山区前卫中学教师专业发展调查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昆明市西山区前卫中学教师专业发展调查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昆明市西山区前卫中学教师专业发展调查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昆明市西山区前卫中学教师专业发展调查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昆明市西山区前卫中学教师专业发展调查报告(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关于昆明市西山区前卫中学教师专业发展状况的调查研究云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与管理学院 何顺超摘要:本研究从教师专业化发展本质出发,通过自编问卷从四个维度对西山区前卫中学教师调查,了解该校教师专业发展的现状,发现其中的问题并提出相关建议。关键词: 前卫中学 教师专业化 调查一、调查目的与背景1996年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45届大会明确提出:“在提高教师地位的整体政策中,专业化是最有前途的中长期策略”,这表明,教师专业化作为提高教育质量和教师地位的根本战略已被国际社会所普遍接受,已成为世界各国提高基础教育质量的根本战略,成为21世纪各国发展基础教育的共同选择。在国外,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思想自1983年在

2、美国卡内基教育经济论坛的报告国家为21世纪准备教师,中被首次提出以来,已实现了从概念到内涵、从理论研究到实践探索的提升。我国教育理论界对教师专业化的研究在90年代后期才刚刚开始,研究多集中在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内涵、特征、一般原理,以及在更具体的范畴内探讨教师专业化发展与教师培训、与教师素质的关系、实现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途径等。有关研究不同程度地开始了对教师专业化的研究教师是教育实施的主要力量,教师专业发展是教育发展的充分而必要的条件。我国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推行,对于教师专业发展提出了新要求。本调查研究旨在通过科学合理的方法,收集所要调查学校教师专业发展资料,了解其教师专业发展现状,探讨教师成长的规律

3、,从而分析开展调查地区教师专业发展存在的问题,为制定教师培训计划提供对策依据,并提出合理解决方案。二、调查对象与方法1、调查对象选取本次研究抽取昆明市西山区前卫中学(学校位于西山区前卫镇,属于城郊城乡结合部,是昆明市最大的流动人口集散地,共有教师和行政人员68人)38名教师进行问卷调查并对个别教师进行访谈,其中男教师12人,女教师26人;教师年龄段和教龄情况如下: 教师教龄段分布情况教师年龄分布情况年龄段(岁)人数(个)百分比(%)20-30718.431-402771.141-5025.351-6025.3总计38100.0教龄段(年)人数(个)百分比(%)15410.56101128.91

4、115410.516201436.8212512.6263025.3313525.3总计38100.02、调查工具:本次调查所用问卷为自编“教师专业发展问卷”,从教师专业发展的专业知识(学科知识、教育教学知识、基础文化知识)、专业技能(课堂教学技能、科研技能)、专业态度(专业动机、服务意识、地位自我认识)、专业理念四个纬度来进行测察。问卷由云南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系按照教师专业发展理论体系及标准问卷编制程序编定(老师我一直认为我们的问卷科学性很差)。3、调查过程:为确保调查结果的真实性,除采用无记名方式进行问卷外,在设计问卷时尽量注意问题设计的隐蔽性,统一指导语。测前对进入学校的科研调查负责人进

5、行培训,得到学校领导高度重视,作好测前动员,要求教师集中,统一时间独立答卷(教师政治学习集中时)。调查于2006年4月23日下午4点30在前卫中学会议室进行,5点正结束。参加人数40人,包括学部分校领导和部分教师。其中最快完成答卷者用时10分钟,所有教师均在30分钟内完成。在做答过程中,教师之间有相互交流,而且此现象较为普遍,提前交卷者多为年轻教师。问卷共发放39份问卷,回收有效问卷38份。三、调查结果与分析首先,有43%的教师没有对问卷中唯一的关于教师教学理念的开放性问题进行做答,这一方面说明在调查中,教师有趋向于选择已有答案而回避自己创造答案的倾向,这可以在一个方面反映了教师在做答问卷时的

6、态度不够严谨;而在做答中教师间的相互交流则一方面反映出多数教师的自我效能感比较低,对自己的专业自信度有怀疑,另一方面也可以看出受调查教师在对于非开放性问题的兴趣仍然浓厚。针对问卷数据经统计软件SPSS分析后的结果,我们可以看出:1、教师专业知识调查结果与分析:调查中,71%的教师能够认识的教学目标的三维性;50%的教师人自己能够说出探究性学习的步骤;44.7%的教师能正确指认出课程的含义;在对教师教学的认识上,教会学生方法、教会学生做人和激发学生兴趣排在前三位。以上数据说明,此学校中,教师对一些必要的教育专业知识已经掌握,但是本应完全明确的问题还是有近一半的教师仍然模糊,还远远没有达到新课程改

7、革中对教师培训的要求。造成现状原因是多种多样的,学校是否组织一些相关培训?另一方面,教师在培训中的积极性和自主能动性是否高?所以,加强在这所学校的教师教育教学知识的培训是必要的,增强教师在培训中的积极和主动性更是必要的。此外,在教育教学知识和学科知识中,教师认为对自身发展最重要的是新教育教学理念(44.7%)、自身实践经验(23.9%)和学科专业知识(23.7%);有10.5%的教师教育理论知识和学科知识联系的不紧密;只有21.1%的教师主观认为能够做到两者相连接,其中,还有10.5%的教师对自己的专业学科知识只是了解基本框架结构。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前卫中学教师对教育教学知识的地位很看重,有一

8、定的获取期盼,在这一个内容块上有很大可塑空间,但是学科知识的缺乏和教育教学知识与学科知识的联系不够密切也成为制约教师专业发展的两个不可忽视的原因。对这几方面应该采取教育专家和学科专家一起介入培训中,共同指定培训方案,选择和编排培训内容,组织和监督培训的实施。科学的、针对性的、综合性的对其进行培训,最终使其两者紧密联系,使教师获得提升。在基础文化知识这一项目上,此校教师并不太重视,只有21%的教师认为需要发展科学文化素养,在对8种知识当代教育理论(68%)、科研能力(55%)、教育学心理学知识(28%)、现代教育技术(61%)、学科专业知识(57%)、教学实际状况(26%)、课堂实际操作能力(3

9、6%)、科学文化素养(21%)的相关排列中,它居最后一位。(见图3与表3)图3 表3教师专业知识发展需求表知识类型 选择比例当代教育理论 68%现代教育技术 61%学科专业知识 57%科研能力 55%课堂实际操作能力 36%教育学心理学知识 28%教学实际状况 26%科学文化素养 21%科学文化知识对于教师来说,就像大树的根基,他是教师成长的条件、是教师真正成为一个社会人的条件,更是教师结合知识、延伸知识、泛化知识的必要源泉。对教师的培训不能仅仅停留在以往的教学和专业知识的培训,而是依靠教师自身,在生活和工作中来提高自身文化素养,这应该是一个和教学同步的过程。在这个学校教师对教学任务的看法中,

10、选择最多的是“教会学法”、“和教会做人”,而最少的则是“取得好成绩”和“引导兴趣”,具体如表4与图4:表4 图5教学任务理解比较任务 选择比例教授学习方法 94%教学生学会做人 86%引导学生对学科产生兴趣 84%完成大纲要内容 71%系统传授本学科知识 71%让学生取得好成绩 47%教学任务是对教学目标的具体化认识,它关系到教学的方向和手段,所以,正确的教学任务认识是教学良好开端的基础。学校教师对教学任务的理解依然存在偏差,认为完成大纲要求和系统传授学科知识的教师仍然占群体教师的71%;但在学习方法指导、学生德育方面和学生兴趣培养方面,教师的认识很到位,和新课程改革提出的理论想吻合。2、教师

11、专业技能调查调查结果与分析:在这一个维度上,该校有5.3%的教师没有使用过网络资源进行教学,其中经常使用的只有15.8%,这就大大缩小了学生和教师获取信息的范围;有52.6%的教师在评价学生时虽然能够辅以平时成绩,可是主要还是以学生考试成绩为主,只有31.6%的教师使用新课程改革中提倡的评价方法。在现代化社会的要求下,网络和多媒体都应该成为丰富教学技能的工具,但该校教师在这一点上做的明显不足,可以通过提高教师自身加强网络信息实践来改善这一情况。新课改中的教师评价技能在该校教师身上体现的不很明显,这不仅仅是短期培训能解决的问题,需要学校以及上级教研部门对教师进行长期的、合理的督导及培训。该校有9

12、7%的教师都认为课堂组织管理能力是教师最应该提升的能力,其次依次是语言表达和教学设计能力(89%)、交往沟通能力(78%)、教学反思能力(73%)和科研创新能力(65%);另外有57.9的教师认为自己负担太重,没有精力顾及科研,7.9%的教师认为自己科研进展不大,2.6%的教师认为没有找到科研方向,这些数据综合表明了该校的教师教育科研环节相对薄弱,应该系统的从选题、研究、成文等方面给教师以培训,另外,学校也可以采取一些相应的奖励措施来促进教师搞科研。76.7%的教师教学反思来自于学生的反馈,这种过分依赖学生主动反馈的方法在现阶段是行不通的,学校应该增加同伴观摩和专家现场引领的方式来促进教学反思

13、。在教学设计的依据方面,有34.2%的教师以学生兴趣和需要来进行,26.3%的教师考虑了实际生活与教学的结合,这是一个教师从理念到实践技术上的一次大发展,但是仍有超过18%的教师依然按照教材内容、固定教学程序进行。教师教学技能是教师专业素养的最直接的表现,因此,也是对学生和外界环境影响最大的方面。教学技能的获得是一个长期的实践、反思的过程,所以学校和上级教研部门就要起到稳定和连续促进和指导教师实践、反思的作用。在此校教师的认识中,教师专业能力按重要性和选择的频数依次是:课堂组织管理能力(97%)、教学设计能力(89%)、语言表达能力(89%)、交往沟通能力(78%)、创新能力(76%)、教学反

14、思能力(73%)、科研能力(65%)。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该校教师比较注重课堂的组织与教学,而对教师科研能力较为不重视。课堂教学能力是教师能力的核心,可是现代学校教育中很强调教师科学研究的能力,特别是把教师的科学研究能力作为教师专业发展的保证,该校在该环节还有所缺乏,把精力和注意都投向了课堂教学上。另外,该校教师比较倾向于用反思、行动研究和专家指导的方式来提高专业能力,这对学校和上级教育管理部门教师专业培训提出了来自教师的要求,采用此类培训方式可能更加能使教师接受。3、教师专业态度调查结果与分析: 教师在遇到待遇更好的职业时,只有26.3%的人能够坚定自己留下当老师的居决心,而44.7%的人需

15、要斟酌,21.1%的人选择随时离开,这一方面说明该校部分教师认为自己从事职业的地位不是很高,而且有些时候态度还很消极,认为对教师行业没有或者不值得留念,做起来没有价值;另一方面也说明我国教师的待遇问题应该得到更快的解决。很多教师(44%以上)支持把自己变成得到家长、社会、学生认可的人,还渴望变成智慧型教师,所以教师的培训也要端正学员态度,让教师们从心里接受自己的职业,体会工作中的快乐。 在受访教师中,57.9%以上的教师对自己的专业发展已经有了明确的目标但10.6%的教师还在对于自己的职业迷茫和彷徨;94.7%承认并支持课堂的开放性,并且愿意面对挑战,有76.3%的教师愿意接受新挑战而没有选择拒绝,是因为对教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总结/计划/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