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石潭记 .doc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58376537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石潭记 .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小石潭记 .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小石潭记 .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小石潭记 .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小石潭记 .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小石潭记 .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石潭记 .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十六课 小石潭记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能积累一定数量的文言实词与虚词,掌握其音与义,了解常见的文言句式特点,从而理解作品的内容和艺术手法。2、过程与方法目标:掌握抓住景物特征加以细致描摹的方法与融情于景、情景交融的写作方法,体会这些写法的妙处,提高自己的鉴赏能力。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了解作者寄情山水,排遣抑郁的心情。重难点:1、背诵及体会文章写景抒情的方法。2、文章前面写“心乐之”,后面又写“悄怆幽邃”,一乐一忧似难相容,怎样理解文中的乐与忧。课时安排:两课时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作者及文体简介;朗读课文,指导学生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出情调;学生自读课文,整体把握文意,引导学生

2、把握作者的游踪及沿途所见景致;选择关键词语,增设词语提纲。理清文章结构。一、 导入新课从唐宋八大家着手,引出柳宗元。他笔耕一生,其山水游记的艺术和审美成就最高。他的山水游记以永州八记为代表,这些作品在美丽的自然景物描写中透入了作者的悲凉凄婉之情,体现了以景寓情,情景交融的特点。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永州八记之一,小石潭记,体会柳宗元散文的特色。二、作者及文体简介请一个学生介绍柳宗元的基本情况(例如朝代,字号等)。老师补充:柳宗元参加革新运动失败后被贬永州,呆了10年,之后更被贬到柳州。在永州期间,他遭遇连连,满怀忧惧之情,多藉山水以排遣,并写下了永州八记。记:古代的一种文体,以叙事为主,可记游,可

3、记事,可抒情,可议论,可描写。三、朗读课文,整体感知文意1播放录音。教师提醒学生听清楚字音,感情。学生边听录音边划出疑难字词,初步感知课文。(1)学生给加点字注音。(自由上讲台做,挑选自己会的来做)隔篁(hun)竹 水尤清冽(li) 卷石底以出(qun)为坻(ch) 佁然不动(y) 往来翕忽(x)俶尔远逝(ch) 犬牙差互(c) 悄怆幽邃(qio su)寂寥(lio) 龚古(n) 恕己(sh)(2)朗读时,感情该如何把握?集体回答明确:课文一、二段写作者兴致勃勃畅游小石潭,有全石带来的好奇,有清澈的水流和飘忽不定的游鱼所带来的快乐,应读得欢快些。三、四、五段写小石潭周围幽深冷寂的氛围,应读得伤

4、感些,低沉些。3学生自由朗读一遍后,全班齐读,注意把握感情。四、疏通文句,落实字词,整体把握课文内容。1学生自读课文,对照注释,借助工具书,理解文句,同时划出疑难的词句。(1)解释下列词语。(集体回答)篁竹:成林的竹子。 为坻:成为水中的高地。佁然:静止不动、愣住的样子。 俶尔:忽然。翕忽:轻快敏捷。 幽邃:幽深极了。(2)一词多义(幻灯片显示)(抢答)全石以为底(做,动词) 如鸣珮环(玉环,名词)为坻,为屿(成为,动词) 四面竹树环合(环绕,动词)潭西南而望(表修饰) 潭中鱼可百许头(副词,大约)乃记之而去(表承接) 明灭可见(可以,动词)隶而从者(跟随) 水尤清冽(清澈)世隶耕(属于) 以

5、其境过清(冷清)卷石底以出(相当于“而”) 参差披拂(形容词,长短不一)以其境过清(因为) 犬牙差互(动词,交替)(3)古今异义(幻灯片显示)(个别回答)乃记之而去(古,离开;今,前往)佁然(古,静止不动的样子;今,痴呆或深思的样子)小生(古,年轻人;今,戏曲艺术中的一种角色)2、重点句子翻译。(个别回答。强调一定要直译,抓住重点词语。)(1)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2)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3)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4)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6)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3、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参照课文注释翻译课文,较典型的疑难

6、在班上提出共同解决。教师巡视各组,适时给予必要的点拨引导。4、全班快速串译全文。五、理清全文结构及作者的游踪。(小组讨论)第一部分(1):总写小石潭全貌。写了竹、水、潭、石、树等。第二部分(2一3):以特写镜头描绘游鱼和潭水,并写到了小溪的走势。第三部分(4):写幽静的环境,抒发作者抑郁忧伤的心情第四部分(5):补充交待同行的人。这是一篇游记,游记一般按游览的顺序来写,条理十分清楚,本文也如此。请说说本文写作思路。 明确:发现小潭潭中景物小潭源流潭中气氛。六、学生齐读课文,根据文章的结构及作者的游踪,尝试背诵。七、布置作业1背诵全文。2重点词句翻译。第二课时教学要点:反复诵读,涵泳品味文中写景

7、文字,体会作者写景的妙处,引导学生探究文章的意境,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探究思考,突破难点,理解文章为何前乐后忧;延伸拓展,总结以前学过的山水名篇名句,点评它们的独特技巧,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提高学生的审美品位。一、导入新课上节课我们疏通了文意,了解了课文内容和思路。本文是柳宗元山水游记中的名篇,历来脍炙人口。他在文中是怎样写景抒情的,他是怎样借被遗弃于荒远地区的美好景物寄寓自己的心情的呢?让我们一起探讨。二、复习重点词句(老师讲,学生集体回答)三、分析课文,领会文章写景的精妙之处。1、朗读第一小节;引导讨论下列问题:(1)第一小节描写了哪些景物?作者写发现小石潭的经过,用了哪些准确的动词?请找出

8、来。明确:写了篁竹、水声、小潭和潭边的青树、藤蔓。用“隔”、“闻”、“伐”、“取”、见等动词,写出了发现小石潭的经过,同时也点出小石潭位于人迹罕至的荒僻幽静之处,为下文写环境的“寂寥无人”、“其境过清”埋下伏笔。另外,我们从下文也可知道,小石潭的景色很优美,是美好的风物,但是却被遗弃在荒远之地,这样一来,小石潭更加能够引起作者的共鸣。(2)这一段写景用了什么写法?明确:用的是先闻其声,后见其形,“移步换景”的写法。作者不是停留在一点上看,而是向前走去,引导我们看到不同的景物,就像看一部山水风景影片。2学习第二小节。(1)第二小节写了哪些景物,用的是什么写法?明确:描写了潭水、游鱼,用的是特写镜

9、头。(2)潭水有什么特点?作者是怎样描写的?明确:清澈。侧面描写。作者从游鱼、阳光、影子等角度描写潭水。你看鱼儿在水里游,就像在空中浮游没有凭依一样。这就写出了水的清,清到仿佛透明的程度。太阳光照下来,鱼儿的影子都落在潭底的石头上了,这就更显出了水的清澈。这里虽然没有正面写水,可是通过对鱼儿、日光和影子这些具体东西的描绘,真正地写出了水清。整段话没有一个字写到水,只是描绘出一幅画面,但又无处不在写水。(3)我们再看看,作者是怎样写鱼的?这段描写渗透了作者怎样的感情?明确:作者采用动、静相结合的方法,先描出生动的画面,再加上拟人化的手法。先写鱼儿呆呆地一动不动,“佁然”就是呆呆的样子。潭底石头上

10、印着清晰的鱼影儿,这是静止的画面;忽然,一些鱼飞快地窜往远处,一会儿游到这儿,一会游到那儿,非常活跃,这是活动的画面。这些鱼儿,又好像跟游人同样的快乐,这是作者把自己快乐的心情加到鱼儿身上,好像鱼儿也像人那样会感到快乐似的。3、指名朗读第三小节,引导讨论以下问题:(1)第三自然段描写小潭源流,依次抓住溪身岸势的什么特点来描写?运用什么修辞方法?明确:抓住溪身的曲折、蜿蜒,岸势的参差不齐来写的,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小溪,就溪身说,作者形容它像北斗七星那样曲折,这是静止的;就溪水说,作者形容它像蛇行那样曲折,这是流动的。这里用了两个比喻,一静一动来描写小溪,准确地抓住了景物的特征。(2)如何理解

11、小溪的“明灭可见”?明确:因为小溪是那样曲折,所以望过去一段看得见,一段看不见。看得见的一段水面反映着天光云影,所以明亮;看不见的一段光亮就灭了。一明一灭,非常精确地写出了作者所看到的特征。4、教师范读第四小节,讨论以下问题:(1)第四小节写作者在潭上所见到的景物和自己的感受,描写了小石潭中怎样的气氛?反映了作者怎样的心情?明确:“凄神寒骨,悄怆幽邃”,写出了幽深冷寂的景色和气氛,作者极力描写小石潭的幽静,甚至浸透到人的心灵里去,把景物跟心情结合起来,写出一种境界。在这种境界里,透露出作者贬居生活孤凄悲凉的心境。这是作者被排挤、受迫害的身世遭遇的反映,我们可以从中体会到封建社会中进步文人的痛苦

12、心情。(2)文章前面写“心乐之”,后面又写“悄怆幽邃”,一乐一忧似难相容,该如何理解?明确:乐是忧的另一种表现形式。柳宗元参与改革,失败被贬,心中愤懑难平,因而凄苦是他感情的主调,而寄情山水正是为了摆脱这种抑郁的心情;但这种欢乐毕竟是暂时的,一经凄清环境的触发,忧伤悲凉的心情又会流露出来。5、文章结尾是记录同游者,是游记常用的一种格式。板书设计: 移步换景 情 发现小潭 景中含情定点特写 潭水映衬 景 潭中景物 由景生情 游鱼动静结合 抒发在寂寞 交 溪身 处境中的悲小潭源流 化静为动,比喻 凉凄苦的 岸势 情感 融潭边气氛幽深冷寂寓情于景四、学生自由挑选自己最喜欢的片断进行赏析。五、课堂小结

13、这是一篇充满诗情画意的山水游记。作者描绘小石潭的石、水、游鱼、树,着力渲染了凄寒幽邃的气氛,借景抒发自己在寂寞处境中悲凉凄苦的情感。文中调动各种技法营造小石潭幽清秀美的景致:有移步换景,有定点特写;有简笔勾勒,有浓墨重彩;有动静相生,有化静为动;有正面烘托,有侧面映衬;有融情入景,有因情造景这些手法值得我们借鉴。柳宗元的个人遭遇,带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我们可以借此了解一千多年前知识分子的立身处世,间接接触社会,丰富人生阅历。六、延伸拓展1、挑选你最喜欢的片断进行访写。2、小石潭旅游风景开发区面向全社会征集景点名称,请写一段文字谈谈你的想法3、假如你是一名导游,受聘于小石潭风景观光处,你打算给游客介绍些什么?注意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并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