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第十册教学计划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58375587 上传时间:2023-07-12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数学第十册教学计划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小学数学第十册教学计划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小学数学第十册教学计划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小学数学第十册教学计划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小学数学第十册教学计划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数学第十册教学计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数学第十册教学计划(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学数学第十册教学参考计划 一、班级学生根本情况分析(一)学生掌握双基情况分析五(1)班全班24+1人,其中男生15人,女生10人,其中弱智学生1人。大部分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性比拟高,能从已有的知识和经历出发获取知识,抽象思维水平有了一定的开展。根底知识掌握比拟结实,有一定的学习数学才能。在课堂上大部分学生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具有一定的观察、分析、自学、表达、操作、与人合作等一般才能,在小组合作中,同学之间会交流合作,但自主讨论才能不高。有相当一部分的学生根底知识差, 上课不认真听讲,不能自觉地完成学习任务,需要教师催促并辅导。从上学年的知识质量验收的情况看,学生存在明显的两极分化,后

2、进生的面依然非常大。本学期重点抓好学习上有困难学生的辅导和优等生的指导工作,全面提高合格率和优秀率。在教学中,面向全体学生,创设愉快情境教学,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进入最正确学习的动态。(二)学生学习态度适应分析全班学风比拟浓重,同学之间有较强的竞争认识。根天性做到上课专心听讲,大胆质疑,认真完成作业。但也有不少同学对学习不够注重,目的性还不够明确,课堂上养成了做小动作的不良适应,作业总是拖拉、字迹模糊、个别有抄袭现象。这学期有待进一步端正学习态度。(三)学生分层情况:依照学生的知识根底、学习才能将全班学生分成a、b、c三个层次,把全班学生中的学习、思想较好的编为a层,一般(中等)的学生编为b层

3、,目前较差的学生编为c层。详细分层如下:a层学生:吴狄豪 朱逸涵 林如意 叶 帆 方诚旭 张维妙 陈雨洁 张庭睿这几个学生学习适应养成良好,喜爱动脑考虑,对根底知识掌握比拟扎实,有了一定的独立处理咨询题的才能,成绩相对稳定优秀。他们上课能够积极动脑考虑,积极发表本人的见解。敢于质疑,合作认识较强,学习态度认真,有较强的自学才能。他们不仅本人学习好,还乐于协助学习有困难的同学,起到了小教师的作用。b层学生:韩娅洁 叶泉龙 许南克 黄佳妮 倪瑞南 吴心茹 吴鑫强 李苗苗 李 达 这几个学生学习适应养成较一般,智力要素偏中下水平,学习态度较端正的,成绩良好。但学习兴趣有差异,留意力不持久,参与学习认

4、识不强,成绩还不太稳定,假如他们能克服缺点,加强本身治理,那他们的学习潜力依然比拟大的。c层学生:吴敏鑫 倪 萍 倪心如 倪脉源 吕武斌 李正瑞 这几位学生学习时处于消极接受,被动理解的状态,或接受才能差,或反响慢,难以融入课堂,有的则是懒惰,适应养成差,久而久之得不到学习的乐趣,就对学习产生了倦怠,造成了成绩偏向,成为了学习困难生。针对上述情况,本学期应加强学生的学习适应教育,并抓住学生的个性特点,因材施教,分层治理,加强本班促中间抓两头的落实,以优扶差,优差共进。让学生在原有的根底上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从而做到大面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二、学期教学总目的(一)思想品德方面1、使学生积极主动参

5、与获取知识的全过程,让他们认识到数学的价值,生活中离不开数学,使他们喜爱数学,乐学数学。2、构成对数学的浓重兴趣,树立学生自尊心和自决心,提高学生的互相合作才能和人际交往才能。3、引导反思促进情感态度的开展。教学时留意引导学生反思当天的学习活动,适时教育学生要积极参与学习活动、学习上要实事求是,并以确信的方式强化学生良好的学习态度。4、制造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处理实际咨询题的时机,学以致用,体会数学就在四周,借以激发和保护学生对数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二)知识技能方面1、理解分数的意义和根本性质,会比拟分数的大小,会把假分数化成带分数或整数,会进展整数、小数的互化,能够比拟纯熟地进展约分和通分。

6、2、掌握因数和倍数、质数和合数、奇数和偶数等概念,以及2、3、5的倍数的特征;会求100以内的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3、理解分数加、减法的意义,掌握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比拟纯熟地计算简单的分数加、减法,会处理有关分数加、减法的简单实际咨询题。4、明白体积和容积的意义以及度量单位,会进展单位之间的换算,感受有关体积和容积单位的实际意义。5、结合详细情境,探究并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和外表积的计算方法,探究某些实物体积的测量方法。6、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以及将简单图形旋转90度;欣赏生活中的图案,灵敏运用平移、对称和旋转在方格纸上设计图案。7、通过丰富的实例,理解

7、众数的意义,会求一组数据的众数,并解释结果实际意义;依照详细的咨询题,能选择适当的统计量表示数据的不同特征。8、认识复式折线统计图,能依照需要选择适宜的统计图表示数据。9、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觉咨询题、提出咨询题、处理咨询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构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处理咨询题的才能。10、体会处理咨询题策略的多样性以及运用优化的数学思想方法处理咨询题的有效性,感受数学的魅力。构成发觉生活中的数学的认识,初步构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才能。(三)学习常规适应方面1、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决心。2、加强课前预习,课后复习的学习常规的落实,从小培养认真,自觉的

8、适应。3、完善课前预备工作制度,使课前预备工作条理化、标准化。4、进一步对学生进展自觉验算适应的培养。5、接着加强对学生作业的治理,养成认真作业、数学整洁的良好适应,做到作业天天清。三、分层目的:依照a、b、c三层学生,分别制定不同的目的:a层学生:能掌握本册的数学知识,构成根本的根本技能,拓宽思维的深度,养成良好的学习适应,能指导c层学生学习。 b层学生:能掌握本册的数学知识,构成根本的根本技能。养成良好的学习适应。c层学生:根本掌握本册的数学知识,构成根本的根本技能。四、全册教材根本内容说明(一)教材的概貌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图形的变换、长方形和正方形、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的加法

9、和减法、统计、数学广角和综合应用等。其中因数和倍数,长方体和正方体,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的加法和减法,统计等是本册教材的重点内容。(二)教材的特点:1、优化编排构造,突出数学的文化特色,为培养学生的数感提供丰富素材。2、计算教学内容的编排表达改革的理念,注重培养学生灵敏的计算才能,开展学生的数感。3、提供丰富的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内容,注重实践与探究,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开展。4、加强统计知识的教学,使学生的统计知识和统计观念得到进一步提升。5、有步骤地浸透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数学思维才能和处理咨询题的才能。6、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浸透于数学教学中,用数学的魅力和学习的收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0、与内在动机。(三)教材的重点、难点重点:因数和倍数,长方体和正方体,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的加法和减法,统计等难点:因数和倍数,长方体和正方体五、教学措施1、创设民主和谐的学习气氛,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使每个学生在各自不同的根底上都能得到提高。(a、b、c层学生)2、注重学生知识构成和探究过程中获得的经历和方法的积累,使学生初步学会自主学习方式上能够多采纳手、动脑、动口相结合,讨论、抢答等方式的学习,培养学生从四周情境中发觉数学咨询题并能用所学知识处理咨询题的才能。(a、b、c层学生)3、课内与课外相结合。课内学知识,课外学技能,运用理论,使学

11、生真正做到将知识的掌握灵敏运用。(a、b、c层学生)4、坚持不懈地抓好学生良好学习适应的培养。注重培养学生分析咨询题、处理咨询题的才能。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认真负责的学习态度和细心计算和验算的好适应。(a、b、c层学生)5、培养学生的分析、比拟和综合才能。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才能。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才能。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敏性。(a、b层学生)6、精讲多练,熟能生巧。(b、c层学生)7、加强思想教育、学习目的性教育,使学生进一步端正学习态度。(c层学)8、加强学困生的辅导工作,施行“课内补课”的方法,组织互帮互学。对学困生要付出更多的关怀和爱心,作业适当降低要求。(c层学生)9、赏识每个层次的学

12、生的每一个微小的进步,并及时鼓舞他们,多表扬和确信、批判、增加他们学习的自决心,让他们感受学习带来的欢乐。(a、b、c层学生)六、教学进度表单元周次教学内容教学目的教学重难点课 时课型一、图形的变换1轴对称(例1)1、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图形的轴对称,探究图构成轴对称的特征和性质,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2、进一步认识图形的旋转,探究图形旋转的特征和性质,能在方格纸上把简单图形旋转90。3、初步学会运用对称、平移和旋转的方法在方格纸上设计图案,进一步加强空间观念。4、让学生在上述活动中,欣赏图形变换所制造出的美,进一步感受对称、平移和旋转在生活中的应用,体会数学的价值。1、重点:(1

13、)探究图构成轴对称的性质和特征。(2)探究图形旋转的特性和性质。2、难点:(1)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2)能在方格纸上把简单图形旋转90度。1新授课旋转(例1、例2)1新授课欣赏设计(例3)1新授课练习一1练习课2单元测试1新授课因数和倍数1二、因数与倍数练习二1、使学生掌握因数、倍数、质数、合数等概念,明白有关概念之间的联络和区别。2、使学生通过自主探究,掌握2、5、3的倍数的特征。3、逐步培养学生的数学抽象才能。1、重点:(1)掌握因数、倍数、质数、合数等概念的联络及其区别。(2)掌握2.5.3的倍数的特征。2、难点:质数和奇数的区别1练习课2、5的倍数的特征1新授课3的

14、倍数的特征1新授课3练习三1练习课质数和合数1新授课练习四1练习课单元测试14长方体的认识1新授课练习五1新授课三、长方体和正方体正方体认识及长方体、正方体的比拟1. 通过观察和操作,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以及它们的展开图。2. 通过实例,理解体积(包括容积)的意义及度量单位(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升、毫升),会进展单位之间的换算,感受1 m3、1 dm3、1 cm3以及1 l、1 ml的实际意义。3. 结合详细情境,探究并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和外表积的计算方法,并能运用所学知识处理一些简单的实际咨询题。4.探究某些实物体积的测量方法。1.重点:(1)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2

15、)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和外表积的计算方法。(3)能运用所学知识处理一些简单的实际咨询题。2.难点:(1)外表积概念的建立,以及会依照信息求外表积。(2)体积概念的建立,以及会依照信息求体积,会进展单位间的换算及改写。(3)体积和容积的区别。1新授课长方体的外表积1新授课5练习六1练习课正方体的外表积1新授课体积和体积单位1新授课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1新授课6练习七1练习课体积单位间的进率1新授课练习八1练习课容积和容积单位1新授课7练习九1练习课复习和整理1新授课粉刷围墙1新授课单元测试18分数的意义1新授课练习十一1练习课分数与除法的关系1新授课四、分数的意义和性质练习十二1. 明白分数

16、是怎么样产生的,理解分数的意义,明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2. 认识真分数和假分数,明白带分数是一部分假分数的另一种书写方式,能把假分数化成带分数或整数。3. 理解和掌握分数的根本性质,会比拟分数的大小。4. 理解公因数与最大公因数、公倍数与最小公倍数,能找出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与最小公倍数,能比拟纯熟地进展约分和通分。5. 会进展分数与小数的互化。1.重点:分数的意义和分数的根本性质。2.难点:在理解的根底上掌握方法。1练习课9真分数和假分数1新授课带分数1新授课练习十三1练习课分数的根本性质1新授课10练习十四1练习课最大公因数1新授课练习十五1练习课约分1新授课11练习十六1练习课最小公倍数1新授课练习十七1练习课通分1新授课12练习十八1练习课小数化成分数1新授课分数化成小数1新授课13复习和整理1复习课单元测试11114机动1五、分数的加法和减法同分母分数加减法1. 理解分数加减法的算理,掌握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计算出结果。2. 理解整数加法的运算定律对分数加法仍然适用,并会运用这些运算定律进展一些分数加法的简便运算,进一步提高简算才能。3. 体会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