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科学教学的几点微薄见解.doc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58374657 上传时间:2023-09-06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小学科学教学的几点微薄见解.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浅谈小学科学教学的几点微薄见解.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浅谈小学科学教学的几点微薄见解.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浅谈小学科学教学的几点微薄见解.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小学科学教学的几点微薄见解.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探讨小学科学教学的几点粗薄见解甘溪乡江边小学 蔡应书【摘 要】 教师要善于结合生活实践融入课堂教学,引导学生捕捉“科学现象”。让生活问题走进我们的课堂。让实际更多地联系科学。从而让学生正确地认识科学,从探索中感受科学的乐趣。增强学生学好科学的好奇心。【关键词】 趣味性 探索性 观察性自然科学是人类生活的工具,科学知识来源于生活,贴近于生活。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生活即教育。也就是说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而一个人的科学素养形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长期的科学教育将对他的科学素养形成决定性的作用,因此,科学教育要细心呵护儿童与生俱的好奇心,培养他们学习科学的兴趣,从而

2、使他们在科学的道理上不断探索新知,对科学产生浓厚的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在这几年的教学探索中,体会到以下几点:一、创设“趣味性”情景,突破科学来源于实际生活。在教学“杠杆的作用”时,让学生从不同的部位撬动物体,感觉用力,通过学生在操作后谈感受。学生问:我不明白为什么有时用一根小撬子能轻松撬起重物,有时不容易撬起,感觉费力。最后:根据学生的体验和理解,教师引导详细解说,并引导学生归纳:杠杆省力和费力的原因。二、创设“探索性“场景,突破科学来源于生活。 在授课“光怎样进行传播的”教学时,要求学生猜测光的传播途径,设计实验验证自己的猜测,并能对此学生现象给出合理的理解,知道光源和直线传播的科学概念。首

3、先认识光源,然后引导学生理解光的传播过程。光是怎样进行传播的。让学生大胆地说出自己猜测的理由,激发学生的思维,调动学生的求知欲和科学探索的热情。然后,通过黑夜中的车灯、密林里的阳光等事例,说明光是沿直线传播的而不是弯弯曲曲的。让学生用观察的方式直观感知光是沿直线传播的。接着通过用电筒光穿过纸板孔、电灯光下的影子、小孔成像实验,进一步验证光的直线传播,最后与学生讨论得出结果。如果光不是沿直线传播就没有影子,就有亮区和暗区,也就没有日食和月食的奇特景观,更没有昼夜之分。通过创设这样的场景,学生用自己的方式去认识,去解法,去拥抱在自己心中的科学世界。亲身经历了学科学的过程;从而使学生体验到科学来源于

4、生活。三、创设“观察性”活动学科学,回归生活。在教学金属热胀冷缩后,让学生观察铺水泥路的全过程,提出切割机为什么要切成小段呢?其原因是水泥路在夏天时温度高水泥路要膨胀变长,温度低要收缩变短,所以修路工人在路面上切一条缝隙。又如,1852年英国铺设一条铁路,为了铁路牢固,政府下令吧一根钢轨焊在一起,整条铁路没有缝隙,结果,这种铁轨到了夏天变得七扭八歪,左右弯曲,甚至有的地方向上拱起,到了冬季钢轨发生断裂,是什么魔力使钢轨弯曲、拱起、断裂呢?这一现象违背科学原理。其原因是钢轨在夏天时温度高,钢轨要膨胀变长,在冬季时,温度低,钢轨要收缩变短。所以工人在修铁路时,铁轨之间要留一定的缝隙,秘诀就在于应用科学。总而言之,在我们的生活中,时时刻刻有科学,关键是教师要善于结合生活实践融入课堂教学,引导学生捕捉“科学现象”。让生活问题走进我们的课堂。让实际更多地联系科学。从而让学生正确地认识科学,从探索中感受科学的乐趣。增强学生学好科学的好奇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