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专项复习--语文版九年级上册.docx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58371249 上传时间:2023-07-04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8.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文言文专项复习--语文版九年级上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文言文专项复习--语文版九年级上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文言文专项复习--语文版九年级上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文言文专项复习--语文版九年级上册.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文言文专项复习--语文版九年级上册.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文言文专项复习--语文版九年级上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言文专项复习--语文版九年级上册.docx(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文言文专项复习 语文版九年级上册 专项复习.文言文(一) 1桃花源记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

2、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1.解释句中加点的词。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无论魏晋()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遂与外人间隔() 2.选出加点词词义不同的一项() A男女衣着,悉如外人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B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C欲穷其林林尽水源 D未果后遂无问津者 3.选出加点词词义相同的一项() A出:既出,得其船皆出酒食B乃:乃大惊乃不知有汉

3、C复:复前行不复出焉D舍:便舍船屋舍俨然 4简答。 渔人“欲穷其林”的原因是: 文中描写桃花源中人精神状态的句子是: 文中总写渔人感受的一个词是: “不足为外人道也”的原因是: 5我能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各句。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6.“桃花源”是陶渊明虚构的理想的理想境界,既然是不存在的,作者为什么还要写它呢?请用简短的话回答。 5记承天寺夜游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

4、耳。 1解释加点的词。 念无与为乐者()但少闲人如吾二人者() 怀民亦未寝()水中藻荇交横() 2从划波浪线的句子中找出记叙的六要素。 时间:地点:人物: 起因:经过:结果: 3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 相与步于中庭 4你如何理解“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一句的含义。 11小石潭记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5、。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1选出词义相同的一项() A可:潭中鱼可百许头不可知其源 B清:水尤清冽以其境过清 C许:潭中鱼可百许头高可二黍许 D以:全石以为底卷石底以出 2用原文回答下列问题。 点明小石潭方位的句子是: “我”发现并找到小石潭的经过是: 点明小石潭的特征的词语是: 不清的主要原因是: 3用“”给第一段分层并概括层意。 第一层: 第二层: 4请分别写出表现游鱼静态和动态的语句。 静态: 动态: 5下列分析有误的一项。() A这三段是按空间顺序写下来的 B“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两句都是从正而

6、描写水清。 C选文第二段主要运用比喻的方法写景。 D选文第三段中的“凄神寒骨,悄怆幽邃”透露作者被贬后的抑郁忧伤之情。 岳阳楼记 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耀,山岳潜行。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壁,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1.选出词义相同的一项() 斯:登斯楼也微斯人极:此乐何极南极潇湘 景:春和景明四时之景不同忧:忧谗

7、畏饥生于忧患 2.选出词义、用法不同的一项() 而:感极而悲者矣后天下之乐而乐若:若夫霪雨霏霏至若春和景明 则:则有心旷神怡则有去国怀乡然:满目潇然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3.选出举例不当的一项() 这两段文字多用骈句,如“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耀,山岳潜行”就是。 文中句子对仗工整,如“上下天光,一碧万顷”就是。 文中有的语句相沿已成成语,如“一碧万顷”、“心旷神怡”就是。 文中有些句子凝练而又描写细腻,如“浮光跃金,静影沉壁”就是。 4.选出对句子赏析有误的一项() 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前句写沙鸥飞翔停歇,后句写鱼儿畅游岁中) 浮光跃金,静影沉壁(前句写无风时水面的月影,后句

8、写微风时水面的月光) 阴风怒号,浊浪排空(前句写狂风声音凄厉,后句写波浪来势凶猛) 日星隐耀,山岳潜行(前句写天空乌云密布,后句写湖面昏暗阴沉) 5.指出理解有误的一项() 霏霏、冥冥、郁郁、洋洋的意思分别是:雨雪繁密的样子、昏暗的样子、颜色翠绿的样子、意气风发的样子。 “去国怀乡,忧谗畏讥”的意思是:离开国都,怀念家乡,担心人家说坏话,惧怕人家讥讽、瞧不起。 “心旷神怡,宠辱偕忘”的意思是:心情舒畅,精神愉快,光荣和耻辱一起忘了。 两段文字一悲一喜,一明一暗,一阴一晴,都写得情景交融。 6解释下列短语。 日星隐耀: 樯倾楫摧: 一碧万顷: 静影沉壁: 阅读岳阳楼记选段,回答16题。 若夫霪雨

9、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耀,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1.文言词汇我能解释下列加点字词

10、。 去国怀乡春和景明 把酒临风吾谁与归 2.文言翻译我能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各句。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3.阅读理解我能用原文填空。 面对人生中成功的欢乐和失败的痛苦,我们应拥有“_,_”的心态。 文中与“悲”相对应的八个字是_,_;与“喜”相对应的八个字是_,_。 “进亦忧,退亦忧”中“进”指:,“退”指:_。 4.美句赏读第一二段的景物描写非常优美,试举一例,并说明美在何处。 我的赏析: 5.问题探究由“四面湖山归眼底,万家忧乐到心头”这幅对联,你能想到范仲淹岳阳楼记中的哪两句话?这一名句传诵千古,你是如何看待这一名句的时代意义。 我的探究: 6.拓展延伸

11、二十一世纪是一个科技发展的世纪,一个国家的兴旺发达与否,就取决于科技是否发达。我们将是祖国的建设者、主力军,我们又该有怎样的忧乐观呢? 我的抱负: 16曹刿论战 十年春,齐师伐我。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在文中的意思。 小惠未徧()小信未孚()小大之狱() 公将鼓之()公问其故()望其旗靡() 2.用原文语句回答。 文中表现曹刿积极“参与”精神的词语是: 文中“忠之属也”具体指的是: 3.请分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求职简历 > 职业规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