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据贴现与税收.doc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58370043 上传时间:2023-01-02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票据贴现与税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票据贴现与税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票据贴现与税收.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票据贴现与税收.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票据贴现与税收.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票据贴现与税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票据贴现与税收.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浅析票据贴现与税收我们在日常稽查中,常常会看到一些企业财务费用数额较大的是票据贴现利息支出。对此我们会持职业怀疑态度,展开相关业务的稽查,分析是否会涉及税收问题,谈点看法:一、 票据贴现利息支出的形成原因:票据贴现是持票人在需要资金时,将其因销售商品、产品、提供劳务等而收到的未到期承兑汇票,经过背书转让给银行,先向银行贴付利息,银行以票面余额扣除贴现利息后的票款付给收款人,汇票到期时,银行凭票向承兑人收取现款。贴现即贴息取现。其产生的利息费用直接进入企业的财务费用。贴现期限一般不超过6个月,而且可以办理贴现的票据也仅限于已经承兑的并且尙未到期的商业汇票。该项经济业务的账务处理为:应收票据的账务

2、处理1、赊销时借:应收票据贷:主营业务收入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2、收款时借:银行存款贷:应收票据3、贴现时(1)符合有关金融资产终止确认条件的借:银行存款财务费用贷:应收票据(2)不符合有关金融资产终止确认条件的借:银行存款财务费用贷:短期借款银行在贴现票据时,贴现付款额的计算公式如下:银行贴现付款额=票据面额(1一年贴现率贴现后至到期天数 365天)二、票据贴现利息支出的税收问题票据法、票据管理实施办法和支付结算办法都有规定,办理票据贴现必须有真实的商品交易背景。签发商业汇票时必须以合法的商品交易为基础,禁止签发无商品交易的汇票,增值税发票和商品供销合同能够很好地说明与票据匹配的

3、真实的商品交易的事实。票据营业部在受理贴现时,要审查票据的背书是否与增值税发票的购销方、经济合同的供需方相一致。基于这个基础,我们在税务稽查时往往不去仔细查证票据贴现利息支出的正误,根据:贴现利息=票面金额 年贴现利率 天数(+5天委托收款时间) /360。对票据贴现利息支出较大的有二个因素:1、票据贴现利息支出是否与收入相匹配。审查应收票据时,应检查企业编制的应收票据明细表,核实当年应计的利息额。对票据贴现的利息支出,也应进行计算并与财务费用的其他支出相核实,再从财务报表中,对应收账款、应收票据、银行存款、预收账款进行分析比对,核查销售收入记载是否正确;例如:某煤炭生产企业在供不应求的经济形

4、势下,年末企业的财务费用中票据贴现利息支出上千万元,仅此一项折算为应收票据数额为最少7亿元,加之银行存款、应收帐款等款项的本年发生数与年初、年末结余数进行分析对比,不难得出其应税收入远远大于账面记载的销售收入金额。企业发生了应收票据业务,就应按下面分录记账:借:应收票据贷:主营业务收入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但企业却未按应收票据的账务处理进行记账,少记应税收入,虚减利润,达到偷漏税金的目的,形成偷税,涉及增值税、企业所得税、城建税、印花税、教育费附加、价调金等。2、 票据贴现利息支出是为他人套取现金。银行账户管理办法第三十四条规定:存款人的账户只能输存款人本身的业务活动,不得出租和转

5、让。如果在票据贴现利息支出上为他人套取现金,其实质是一种利用承兑汇票贴现套取银行资金的行为,符合刑法第一百七十五条规定的套取金融机构信贷资金的行为特征。是要追究刑事责任的。三、票据贴现利息支出的案后反思:1、捕捉异常现象,从中发现涉税问题。税务稽查人员在查阅会计资料、账簿时,要特别注意反映在会计资料中的有关数字、时间、地点、往来单位、业务内容或科目对应关系等,查找异常现象,并从中发现涉税线索。同时税务人员应加强对金融知识的掌握。掌握金融部门的结算方式、票据办理流程、违规处理,要在日常监控和税务稽查中运用自如,不给不法分子以可乘之机。2、积累查账经验,保持职业怀疑态度。是我们稽查人员应有的工作敏

6、感,这要具备一定的会计知识、财经制度和税收政策,懂账才能查账,所以会计业务知识,是查账人员的一项基本功是进入查账之门的钥匙或向导,由于查账时间有限,应从自己查账积累经验入手,结合企业生产经营特点和财务运行机制,对财务报表、账簿,会计凭证之间的关系相互进行核对分析,从中发现企业的涉税问题。3、掌握财务报表,易于查证症结所在。对财务报表涉税分析,是站在会计核算终端的高度,对企业财务状况进行分析,使我能够在很短的时间内了解企业的整个经济状况,发现问题所在。分析财务报表比检查账簿、会计凭证速度快、症结准。有助于克服由账簿、凭证入手查“一叶障目,不见泰山”的局限,更易于发现“账外账”存在的线索。4、检查

7、往来款项,查证企业舞弊手段。有的单位发生了应收账款业务,却不进行核算,虚减收入,虚减利润,达到偷漏税金的目的;我们应从以下几项入手:(1)企业设置“应收票据备查簿”,应逐笔登记每一应收票据的种类、号数、出票日期、票面金额、票面利率、交易合同号,付款人、承兑人、背书人的姓名或单位名称,到期日、背书转让日、贴现日期、贴现率、贴现净额、未计提的利息,以及收款日期和收回金额、退票情况等资料。应收票据到期结清票款或退票后,应当在备查簿内逐笔注消。对以上项目进行核对,是否有不实的经济业务。 (2)企业设置“应收账款备查簿”。企业修改其它债务条件后,如果未来应收金额大于应收债权账面金额的,在债务重组时不作账务处理,但应在备查簿中进行登记。待实际收到债权时,实际收到的金额大于应收债权账面余额的差额,作为当期财务费用,防止记载混乱,应税收入不实。(3)售商品已取得货款,却列作应收票据,将货款予以贪污或挪用。到期收回时消极对待收取了对方好处费后故意到期不回收,长期挂账;有的单位故意将已收回的“应收票据”不按规定及时结转,长期挂账,达到挪用收回款项的目的。 张爱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