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褒禅山记》课堂实录.doc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58365302 上传时间:2023-11-13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71.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游褒禅山记》课堂实录.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游褒禅山记》课堂实录.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游褒禅山记》课堂实录.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游褒禅山记》课堂实录.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游褒禅山记》课堂实录.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游褒禅山记》课堂实录.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游褒禅山记》课堂实录.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金太阳新课标资源网游褒禅山记课堂实录政治家的“别样情怀”教学目的;通过对文言文本的学习及对相关资料的了解,走进作者,深入探讨文章意蕴。教学方法:朗读,讨论教学手段:powerpoint课件教学时数:共三课时(以下为第二课时)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已经疏通了全文,理解了字词文句,了解了文章内容。我想听一听同学们朗读课文,争取做到字正腔圆,有节奏感。(学生朗读全文)(朗读中有个别同学仍然将“长乐王回深父”中“父”字读为“f”,老师正音,强调通假用法)师:字词的理解是学习文言文的基础,我们考查一下上节课学习的情况。(投影)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不得极夫游之乐往往有得沛公欲王关中

2、,使子婴为相母孙二人,更相为命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何可胜道也哉沛公不胜杯杓余观夫巴陵胜状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乎游之乐也其孰能讥之乎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无物以相之险以远,则至者少由山以上五六里(分两页请两位同学先后解释粗体字的意义和用法,情况比较好)师:通过学习,我们知道作者的主要思想出现在生(众):第三段师:那么让我们一起重读第三段,再次领会作者的观点。(朗读课文第三段)师:作者从探险本身谈开去。一般人浅尝辄止,畏难而退;王安石却认为要探险就要去“险以远”之地,那里才有“奇伟瑰怪”之景。而要到达胜景之处,必须生(众):必须要“志”“力”“物”三个

3、条件。师:王安石对这三者的看法如何?生(黄):“志”“力”“物”都非常重要,但是最重要的是“志”,没有它就没有志向和意志。是肯定不能成功的。但同时“力”和“物”也不可以缺少。师:嗯,“志”是成就事业的原动力,“力”是成功的保障,是“硬件”,此外,外物的帮助也不可少,如果“至于幽暗昏惑之地,而无物以相之”也不能至。(打出投影)“立志”“蓄力”至“借物”师:这是王安石的观点,同学们是怎样看待“志”“力”“物”的呢?跟王安石一样吗?请大家讨论发言。生(刘):一个人应该有志向,从小老师就要求我们树立远大理想,我想,这就是志向吧。生(黎):“志”是一切行动的动力,它最重要。很多有成就的人,都是克服了很多

4、困难取得成功的。有了志,“物”和“力”的问题都可以想办法解决。师:用一句话表达这个意思,这就是生(黎):“有志者事竟成”生(邹):那可不一定,因为其他原因,而最终失败的例子很多。比如,项羽他最后不是失败了吗?他不是“有志者”吗?师:问得很好。生(黎):但是他曾经所向披靡取得过胜利,他即使失败了也是无怨无悔呀。师:嗯,你的意思是他尽心尽力去奋战过,所以他即使失败,也生(众):“可以无悔矣”。生(康):其实,我认为,外物也很重要。劝学里面说:“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如果不借助外物的力量,人将会寸步难行。师:非常好,联系到已经学过的课文。刚才大家对“志”“力”“物”三者的关系谈了自己的看法。过

5、去,我们都认为王安石写这篇文章最重要的观点就在于此了,但现在有人提出异议,理由是:这个观点无法涵盖文章中提到的“不可不深思而慎取”这个观点。怎么看待这个问题呢?这是两个互不相关的观点吗?(学生思考片刻,无人回答。此问稍显困难。)师:我们先来考察一下第三段,这一段在强调“志”“力”“物”时,事实上两次提到“至”所需的另一个条件。这个条件是什么,找找看。(思考片刻)生(一部分):“不随以止”“而又不随意怠”。师:非常好,“不随”,作者没有专门提出来强调,却两次看似不经意地提到,这可不是赘言呀。“不随”是什么意思?生(众):不跟随,不跟从。师:对,不跟随他人,不盲从。那么,谁能告诉我第四段“深思而慎

6、取”和这里的“不随”有怎样的关系?生(周):“深思而慎取”也是不盲从,不轻信,就是“不随”的一种表现。生(黎):不人云亦云,随波逐流。师:大家说得很好,细细分析我们发现这两个看似分离的观点统一起来了。王安石因为“不随”,有意考证“华山”的命名,却因为“随”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故而感慨不已。这些观点集中体现在两个段落的议论中,而这部分议论与前文的记叙有什么联系?生(周):记叙是基础,议论跟它相照应,议论是升华。师:那么,在内容上,他们是怎么照应的?生(黎):前面他记叙了自己游山洞因为听信别人的劝说而放弃的事情,后面由这件事情联想到人生,人应该要达到这些条件才可以成功。生(廖):作者游览山洞,

7、半途而废,非常后悔,所以后面对这件事是有感而发。师:“有感而法”,很好,作者从一次半途而废的游览总结出发人深思的教训,阐发了人生哲理和治学态度。大家对前面的褒禅山华阳洞的景色印象深刻吗?生(众摇头):好像不深。师:以前我们学的游记有哪些?生(纷纷):小石潭记醉翁亭记岳阳楼记始得西山宴游记师:注意岳阳楼记虽然写景非常美,但它不是游记,而是借为重修岳阳楼作记的机会写景抒情的一篇文章。那么,游褒禅山记与刚才大家在记忆中找到的这些游记有很大的不同,最明显的区别在什么?(投影)日光下澈,影布石上。柳宗元小石潭记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欧阳修醉翁亭记生(郑):游褒禅山记重在议论,其他游记重在写景。师:

8、是的。本文记游的过程很平淡,无形象刻画,无生动描绘,本文闪光之处在于理性的思考。所谓“深人无浅语”。为什么有这样的特点?让我们对比一下后人是怎样评价这三位作者的?(投影)王安石(10211086),北宋政治家、思想家和文学家。字介甫,号半山。江西临川(今江西抚州)人,世称临川先生。(普通高中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语文必修5)柳宗元(773819),唐代河东人。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普通高中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语文必修5)欧阳修(1007-1072):北宋文学家、史学家。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吉州吉水(今属江西)人。(欧阳修全集)师:王安石首先是政治家,其次才是文学家,他被列宁称为“中国十一世

9、纪的改革家”,温家宝在谈到中国农村问题的时候还多次提到他。他一生力图济苍生,救社稷,经学济世。针对文章,他也提倡“务在有补于世”,强调其实际作用。因而本文也是政治家借游记抒发的“别样情怀”,而不仅仅是“叹人生”。那么,我们不妨把本文放到他的一生中去探讨,看看能否从文中找出四年后开始走上改革之路的政治家的影子。(投影其经历)思考:你能看出本文与王安石为之奋斗一生的变法之间的联系吗?王安石二十二岁进士及第。才华横溢,少年得志。此后多年任地方官。考察时弊,寻求改革之道,探求治国良策。同时也感到宦海之险恶,改革之艰难。1054年,辞职回家探亲,途经褒禅山。同年七月,以追忆形式写下游褒禅山记。次年复出任

10、职。1060年呈上仁宗皇帝言事书(简称万言书),对北宋中期的内外形势、问题和改革方向作了一个总的考察论析。1069年,经天纬地,开始熙宁变法。变法触犯了大地主、大官僚的利益,两宫太后、皇亲国戚和保守派士大夫联合起来,共同反对变法。1074年四月第一次罢相。次年二月复相。次年再次被罢。1085年新法尽废。王安石与世长辞。(学生看完投影,展开讨论。)生(陈):王安石早在年轻的时候,就开始在地方上进行改革了,所以,他写下本文的时候可能也有对改革的一些想法。比如说进山洞很艰难,就像改革的路很艰难一样,看不清前路。生(康):其实,王安石当时是回家探亲,路经褒禅山,对这一次行程感到遗憾,所以写下这篇游记,

11、可能他只是谈自己的人生感想而已,没有别的。生(黎):对,他那时候不是还没开始变法吗?还有好多年呢。一篇游记可能没有更多别的。生(曾):我觉得还是有联系。至少还是有他的作为政治家的一些思考的,因为这篇游记跟别的游记很不一样。生(黄):我想,本文跟他的变法有关系。起码表达了他要坚定不移地将改革进行到底的决心,他可能正在反思,改革和游山洞一样艰难,但是“我”不能像这次失败的游览一样,半途而废,“我”一定要坚持到底。生(刘):我觉得,可能王安石写作这篇文章的时候没有想这么多,但是在后来改革的过程中,他的态度和思想跟这篇文章是一致的吧。师:怎样的思想和态度啊?生(刘):比如说,不轻易跟从别人,不人云亦云

12、,要“深思而慎取”什么的。生(曾):后来,他改革的时候,不是有很多贵族士大夫都反对他吗?他是一定要有坚定的“志”才可以坚持下去的。生(黄):我在资料上看到,说王安石有“三不足”观点,(拿起资料),“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这篇文章也表现了“人言不足恤”的观点吧。师:因为时间关系,今天我们就讨论到这里。刚才大家的发言都很不错,我们认为只要言之成理都是可以的,是我们自己思维的结晶。我们说,九百多年前,王安石在这狭窄的洞中痛苦地转身,大发感慨,“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但这一遗憾,并未在其改革生涯中重演,在他的政治生涯中,他是个“有志者”,“可以无悔矣”。改革,意味着挑战传统,抛却旧有,意味着矛盾冲突,艰难痛苦,改革迈出的每一步都要付出代价。王安石在这条路上义无反顾地艰难而孤独地跋涉,虽然以失败告终,却在我国历史上留下了声震长空的巨响。遗憾的是王安石变法的失败,很重要的原因正是缺乏十多年前他在游褒禅山记中提到的“物”合适的外力的支持。他在高堂之上,振臂高呼,声嘶力竭,却少有附和,君王的支持又不长久。他的失败不幸被自己言中。最后,用王安石的一句诗来结束: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愿同学们报凌云之志,行独立之道,成非凡之业。第1页共6页金太阳新课标资源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