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象学多媒体讲义第四章.doc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58365057 上传时间:2024-03-15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0.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气象学多媒体讲义第四章.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气象学多媒体讲义第四章.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气象学多媒体讲义第四章.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气象学多媒体讲义第四章.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气象学多媒体讲义第四章.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四章 空气的水平运动风第一节 概述一、风(wind)的定义、单位和表示方法1、定义空气相对海底所作的水平运动,称为风。2、风速单位时间内空气在水平方向上移动的距离,单位:m/s,km/h,kn(节,nm/h)。1m/s2kn。风级(Beaufort):017级风速与风级的关系:V0.836B3/2风压:P0.613V23、风向风的来向,用方位度数(0360)表示,或方位表示。第二节 作用于空气微团上的外力一、水平气压梯度力Gn1、水平气压梯度(P/n)垂直于等压线,沿气压减小的方向,单位距离内的气压差。1)大小:在天气图上,等压(高)线越密,水平气压梯度越大;等压(高)线越疏,水平气压梯度越

2、小。单位:hPa/m,或,hPa/赤道度,1赤道度60nm,约111km。2)方向:垂直于等压线,由高压指向低压。2、水平气压梯度力GnP/(n)1)大小:与水平气压梯度成正比,在天气图上,等压(高)线越密,水平气压梯度力越大;等压(高)线越疏,水平气压梯度力越小。与空气密度成反比,高空小,Gn增大;低空大,Gn小。2)方向:同水平气压梯度。二、水平地转偏向力An1、大小:An2Vsin1) 物体相对地表静止时,An0。2)V越大,An越大。3)0,sin0,An0,赤道上没有地转偏向力。4)越大(纬度越高),An越大。2、方向:垂直于运动去向,北半球偏于右手一侧,南半球偏于左手一侧。只改变运

3、动方向,不改变速度大小。三、惯性离心力C1、大小:CV2/rV越大,C越大;r越小,C越大。2、方向:沿曲率半径由圆内指向圆外,与切向速度垂直,只改变运动方向,不改变切向速度大小。四、摩擦力R1、大小:RV与摩擦系数成正比,与风速V成正比。有浪海面比平静海面大。2、方向:与运动方向相反,起到阻力作用。总结:由上述讨论可见,只有水平气压梯度力与初始风速无关,因此,该力是使空气产生运动的直接原动力。当这四个力的合力等于零时,空气静止或作匀速运动,即为平衡运动。在自由大气中,可以忽略摩擦力,简单的平衡运动表现为匀速直线运动(地转风)和匀速圆周运动(梯度风)。下节即讨论这两种风。第三节 地转风和梯度风

4、(自由大气中的风)一、地转风(Geostrophic Wind)1、定义自由大气中,空气的匀速水平直线运动。2、力的平衡水平气压梯度力与水平地转偏向力平衡。GnAn,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3、Vg的大小,VgP/(2sinn)1)与水平气压梯度成正比,在天气图上,等压(高)线越密,地转风越大;等压(高)线越疏,地转风越小。2)与空气密度成反比,高空小,地转风增大;低空大,地转风小。3)与sin成反比,纬度越高,Vg越小;0(赤道上),Vg趋近无穷,说明地转风不存在。4、风向白贝罗风压定律。风沿等压线吹,背风而立,北半球高压在右,低压在左;南半球正好相反。5、地转风的计算公式法:VgP/

5、(2sinn)将1.293kg/m3和值代入得Vg4.78P/(sinn) (水平气压梯度单位:hPa/赤道度,或hPa/纬距)二、梯度风(Gradient Wind)1、定义自由大气中,空气的水平匀速曲线运动。2、力的平衡水平气压梯度力、水平地转偏向力和惯性离心力达到平衡。高压中(反气旋):GnCAn低压中(气旋): AnCGn3、主要结论:1)北半球,高压中的风顺时针旋转,低压中的风逆时针旋转;南半球,高压中的风逆时针旋转,低压中的风顺时针旋转。风向与气压场之间满足白贝罗风压定律。2)梯度风风速与水平气压梯度、纬度的正弦、空气密度和曲率半径有关。3)低压(气旋)区中的水平气压梯度不受限制;

6、高压(反气旋)中的水平气压梯度不能超过某一临界值。4)反气旋区内,边缘风速较大,中心附近微风或者静风;曲率较小(曲率半径大)处,即等压线平直处,等压线密,风速大;曲率较大(曲率半径小)处,即等压线弯曲较大处,等压线疏,风速较小。5)中高纬度反气旋的风速较大,低纬度反气旋内风速较小。6)Va(反气旋中的风)Vg(地转风)Vc(气旋的风)第四节 摩擦层中的风一、摩擦力对风速、风向的影响1、对风速的影响风速减小。陆面上,实际风速/地转风速1/31/2;海面上,实际风速/地转风速3/52/3。海上经验公式:Vo65Vg。2、对风向的影响风去向斜穿等压线偏向低压一侧,与等压线的交角,在中高纬陆上,为35

7、45;海上,1020。风压定律的修正:背风而立,北半球,高压在右后方,低压在左前方;南半球,高压在左后方,低压在右前方。高气压(反气旋):北半球,顺时针由中心向外辐散;南半球,逆时针由中心向外辐散。低气压(气旋):北半球,逆时针由外向中心辐合;南半球,顺时针由外向中心辐合。三、风随高度的变化随高度的升高,风速增大,北半球风向逐渐右偏,南半球逐渐左偏,摩擦层顶处,风速接近地转风,风向接近地转风向。近地面层(30m50m以下),风随高度的变化不明显。第五节 地形的动力作用和地方性风一、地形的动力作用1、狭管效应:当气流从开阔地区进入峡谷地形时,风速加大,风向被迫改变沿峡谷走向的现象。台湾海峡:夏季西南大风;冬季东北大风。2、岬角效应:当气流流经向海中突出的半岛或山脉尽头时,会造成气流辐合、流线密集,使风力大大加强的现象。山东半岛成山头、南美合恩角、南非好望角处风力比周围海域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