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0 万中国管辖海域区域地质报告.docx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58364702 上传时间:2023-08-06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410.9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100 万中国管辖海域区域地质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1:100 万中国管辖海域区域地质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1:100 万中国管辖海域区域地质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1:100 万中国管辖海域区域地质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1:100 万中国管辖海域区域地质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00 万中国管辖海域区域地质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100 万中国管辖海域区域地质报告.docx(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 篇 服 务 海 洋 强 国 建 设0491:100万中国管辖海域区域地质报告1999年,中国地质调查局开始组织实施我国管辖海域1:100万海洋区域地质调查,青岛海 洋地质研究所和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具体承担。采用当代先进的海洋地质和地球物理调查技术, 开展1:100万海洋区域地质调查。至2015年底,实现了我国管辖海域1:100万海洋区域地质 调查全覆盖。这是一项史无前例的系统性工程,在中国海洋地质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历时16年, 参加单位包括中国地质调查局直属各单位、中国科学院、国家海洋局、中石化、中石油以及多所高 校等60余家,共动用各类调查船只40余艘,各类调查设备700余台套

2、,投入总人力约900余人/年。海上调查经历了风大浪急、海流复杂等恶劣自然环境,按时保质保量地完成了调查任务。 总共完成单波束测深20.5万千米,多波束测深34.9万千米,测扫声呐2.7万千米,浅剖测量4.8 万千米,单道地震测量12.4万千米,多道地震测量3.2万千米,海洋重力测量15.6万千米,海 洋磁力测量15.2万千米,地质钻探13口(总进尺1168米),海底底质取样3757个站位,大气 取样1294个站位,遥感地质解译64.2万平方千米,获取了大量珍贵的第一手海洋地质、地球物理、 地球化学调查实测资料,为我国管辖海域1:100万区域地质调查的精准制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通过调查,首次系统

3、性获得了海洋基础地质实测数据,查明了我国管辖海域的海底地形地貌、 沉积物类型与分布、地层结构、构造特征、地球物理场特征等基础地质信息,评价了海域油气、 天然气水合物、海砂以及金属矿产等资源远景,编制了各图幅的系列成果图件,建成了我国首 个海洋区域地质调查数据库,深化了我国边缘海演化等基础地质科学问题认识,促进了我国海 洋地质事业发展。调查成果为海域油气与天然气水合物等资源勘查与开发、国家重大涉海工程建设、海洋权 益维护、海洋基础地质信息社会化应用等提供了坚实支撑。同时,为我国中、大比例尺海洋区 域地质调查及海岸带综合地质调查奠定了良好基础。一、首次实现我国管辖海域1:100万海洋区域地质调查全

4、面覆盖, 在中国海洋地质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一)建立并采用统一的技术标准,实现我国管辖海域1:100万海洋区 域地质调查全覆盖在总结1:100万海洋区域地质调查示范图幅(南通幅和永署礁幅)工作经验的基础上,编 制并发布了1:100万海洋区域地质调查规范 (DZ/T 02472009), 以统一的技术标准和 要求部署外业调查、资料处理、样品测试分析、成果图件编制和报告编写工作。393 民 共 和中国地质调查百项成果394采用当代先进的海洋地 质和地球物理调查技术,完 成了17个图幅的外业调查 工作(图1),总面积455 .2 万平方千米,其中海域面积 373.7万平方千米,陆域和 岛屿面积6

5、2.5万平方千米, 首次实现了我国管辖海域 1:1000000海洋区域地质调 查全面覆盖,标志着中国海 洋区域地质调查进入新的任 务阶段,跻身国际海洋区域 地质调查大国序列,具有重 要的里程碑意义。(二)首次以实测 资料为主,编制了1: 100万基础地质系列图首次以翔实可靠的实测 调查数据,多学科、多手段、 多方法的融合,浅部 - 中 部深部调查结果相结合编 制了一系列高精度的地质、 地球物理图件,包括地形图、 地貌图、地质图、构造图、 环境地质要素图和矿产图等 6种基础图件,以及重力异 常图、磁力异常图2种主要 辅助图件。查明了海底地形、 地貌、表层沉积物类型与分 布、区域构造、磁力场、重

6、力场等综合地质要素的分布特征,提供了可靠的基础地质图件。K-51北京沈阳幅J-50天津幅中J- 51大连幅1-51南通幅1-50连云港幅H-51上海幅H-52上海东幅G-50福州幅G-51台北辐F 49 F-50 P 51广州幅 .油头幅 高维幅E-49海南岛幅E-49中沙群岛幅D-49中建岛幅C-49永暑礁幅 B-49北康暗沙嗝D-50黄岩岛幅-5o 太平岛幅B250南沙海槽幅已完成图幅图 1 我国管辖海域1:100万海洋区域地质调查工作分幅图(三)发现并命名一批新的地理实体通过高精度海底地形测量技术,绘制了我国管辖海域的地形图和地貌图,首次发现并命名 了一系列的地理实体和地貌单元,包括南海

7、北部陆架、南沙陆坡等一级地理实体16个,东沙斜坡、 神狐峡谷群等二级地理实体49个。在南海北部新发现了神狐海底峡谷群和大面积沙波(图2),同时在南海海盆北部地区新发 现并命名了三座构造完整的火山口,由北往南依次为玳瑁东、宪北西和管事西。第 篇 服 务 海 洋 强 国 建 设图2海南岛幅的海底地形地貌新发现二、 海洋区域地质调查取得重要科学认识,推动并引领了我国西太 平洋边缘海重大基础科学问题研究(一)对我国四大海区区域地层进行系统厘定与对比,为沉积及其演化研 究奠定了基础对区域性实测地震剖面进行综合解释,结合各种钻井资料,对我国四大海域新生代地层进 行系统的厘定,同时进行跨构造单元、跨区域的对

8、比。编制了不同时代的沉积厚度图、沉积相图, 系统研究不同海域、不同构造单元的沉积特征与沉积环境演变。通过重点海域晚第四纪钻孔资料对比分析,揭示了晚更新世以来的沉积地层、气候与环境 演变、全球海平面变化,建立了各个海域的晚第四纪标准孔地层层序,厘定四大海区沉积地层。 如东海海域,东海外陆架MIS5 以来的沉积相由下而上分别是氧同位素5期中期浅海-前三角洲 相和潮流沙脊、氧同位素4期的潮坪-滨岸贝壳砂沉积、氧同位素3期的浅海沉积、末次冰盛 期的河流相沉积、氧同位素2期的潮坪沉积和全新世潮流沉积。各海区标准孔的建立对研究我 国海域的晚第四纪沉积环境演化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二)编制区域构造图,识别我

9、国管辖各海域的区域地质构造特征对不同海区实测地球物理剖面进行综合解释的基础上,编制各图幅构造图,对海域构造单 元进行划分,分析了各图幅的主要构造特征,形成一系列新认识。共厘定南黄海北部等新生代 沉积盆地边界12处,厘定江绍断裂等深大断裂在海域里的走向26处,识别并勾画出新近纪以 来活动断裂上百条,新圈定火成岩体40余处。395双程走时/S中国地质调查百项成果(三)查明四大海区沉积物组成及来源,总结了不同海域的沉积模式通过不同海区的沉积物地球化学、矿物组成等对比陆域大型河流长江、黄河以及中小型河 流的端元组成特征,示踪了晚第四纪以来不同地层的主要物源组成。长江和黄河为我国管辖海 域的主要物质输入

10、端元,台湾山地性河流和陆地近源河流提供季节性物质输入。单颗粒标型矿物等新的物源示踪方法应用,发现东海陆架区晚第四纪地层沉积物组成出现 重大转变。对比现代长江和黄河流域沉积物标型矿物组成特征,东海陆架单颗粒碎屑石榴石物 源研究揭示出末次冰期以来东海陆架区沉积物的物源发生重大改变,由黄河源物质主导的沉积 变为长江物源,其变化机制尚不明确,该发现将对我国东部边缘海沉积体系演化研究具有重要 科学意义。在南海东部次海盆,首次发现了晚中新世到第四纪多期大型重力流沉积群(图3),面积超 过8万平方千米,沉积体从老到新,其规模、结构不断变化,蕴含着丰富的海平面变化信息。 这些大型重力流沉积体的首次发现,为国际

11、超深水深海平原重力流的研究提供了良好的实例, 是南海南部沉积体系“源-聚-汇”的重要环节。大量研究表明,深水浊积体往往是重要的油气 储层,是油气勘探的重要目标。图 3 南海东南部深海地震剖面(四)提出南海的形成演化的新认识南海成因及其形成演化过程中的动力学机制问题是当今国际研究热点,已经提出了多种模 式,如古南海俯冲拖曳模式、碰撞挤出模式、地幔柱模式等。通过南海海域1:100万海洋区域 地质调查,提出了南海南部地质构造演化模式(图4),具体如下:(1)从晚白垩世开始,古太平洋板块的俯冲后撤作用引发了东亚陆缘广泛的新生代拉伸构 造运动,华南大陆东南缘陆壳发生拉张减薄,形成了广泛的盆岭式断陷盆地系

12、;至渐新世期间, 南沙地块裂离华南大陆向南漂移,古南海洋壳向南俯冲,俯冲板片深部的俯冲熔融作用导致俯 冲带上托板块形成卡加延岛弧,并在俯冲海沟向岛弧一侧形成增生楔体。渐新世晚期南沙地块 结束了断陷活动,开始广泛发育碳酸盐岩台地。396第 篇服务海洋强国建设渐新世期间南海 南沙-卡拉棉地块 古南海 增生楔 卡加延岛弧早-中中新世期间南沙-卡拉棉地块一所冲后用上新世以来南沙卡拉棉地块 巴拉望岛 卡加延脊苏禄海苏拉威西海巴拉望岛苏禄海礼乐滩图4南海南部构造演化模式图(2)早中新世末-中中新世初,卡拉棉、巴拉望、礼乐滩和南沙岛礁区组成的伸展型微陆 块与卡加延弧产生弧陆碰撞,在俯冲的南沙地块之上形成了复

13、杂的褶皱冲断系,并随着碰撞的 持续,褶皱逆冲系不断向俯冲陆块内部扩展,直到现今的巴拉望陆架边缘;早中新世末期的弧 陆碰撞是西北巴拉望海槽开始发育的时期,该海槽属于周缘前陆盆地的前渊带,而礼乐滩一直 处于该周缘前陆盆地的前隆单元区,因此,浅水碳酸盐岩台地保持了长期持续的生长, 一直至今。(3)上新世以来,苏禄海洋壳向南俯冲,导致苏禄海盆开始处于关闭收敛状态。苏禄海的 形成则与苏拉威西海洋壳向北俯冲有关,由此导致卡加延岛弧裂解,形成东南苏禄海盆地,而 西北苏禄海盆则为卡加延岛弧的弧前盆地。三、 发现了一批新的找矿线索,引领和带动了新领域和新层位矿产 资源调查调查取得一系列与矿产资源相关的新发现,包

14、括天然气水合物资源赋存相关的似海底反射 信息 (BSR)、 具有油气资源潜力的中-古生代新层系,以及深海多金属结核、结壳等。(一)发现了海域油气调查新区、新层系,为油气调查部署提供了重要 指导通过对实测资料的对比分析,南黄海中部隆起区由于受印支-燕山构造运动的强烈改造, 其上的三叠纪和二叠纪地层可能已剥蚀殆尽,仅残留有震旦纪-石炭纪地层,在其北部可能还 残留了较厚的白垩纪地层,但其下存在大面积连续的反射界面(图5),为该地区油气资源的勘 查工作提供了重要的指向性资料。397中国地质调查百项成果南海北部深水区中沙群岛幅、汕头幅及南部太平岛幅深水区新生界基底之下,发现了可能属中生界的新层位,厚度较大,分布范围较广,具有一定的油气资源前景,为后续油气调查提供基础,有望成为油气调查的新层系。158011001H0012115152215 .oso tos tssw tm图5 南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矿业工程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