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高中语文六国论教学案A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58354475 上传时间:2023-10-27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0.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高中语文六国论教学案A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22年高中语文六国论教学案A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022年高中语文六国论教学案A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2022年高中语文六国论教学案A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2年高中语文六国论教学案A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高中语文六国论教学案A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2年高中语文六国论教学案A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学习目标】1积累重要的文言实词、虚词,掌握文学常识和表现手法。2理清内容文章结构。结合作家作品与写作背景深入理解作者写作目的。【教学重、难点】1掌握重点实词、虚词,掌握文学常识和表现手法。 2探究问题,深入理解作者写作目的。【预习案】【文学常识】1.苏洵(10091066),字明允,自号老泉(苏洵家有老人泉,梅尧臣曾为之作诗,故自号),眉州眉山(现在四川眉山)人,北宋著名散文家。据说27岁才发愤读书,经过十多年的闭门苦读,学业大进。宋仁宗嘉祐元年(1056)带领儿子苏轼、苏辙到汴京(现在河南开封),以所著文章22篇(几策二篇、权

2、书十篇、衡论十篇)谒见翰林学士欧阳修。欧阳修很赏识这些文章,认为可以与贾谊、刘向相媲美,于是向朝廷推荐。一时公卿士大夫争相传诵,文名因而大振。嘉祐三年,仁宗召他到舍人院参加考试,他推托有病,不肯应诏。嘉祐五年,授职秘书省校书郎,后为霸州文安县主簿。参与修纂礼书太常因革礼一百卷,书成不久即去世,追赠光禄寺丞。苏洵精于古文写作,尤长于策论,主张“言必中当世之过”。为文见解精辟,论点鲜明,论据有力,语言锋利,明快酣畅,纵横捭阖,雄奇遒劲,很有战国纵横家的风度。后人因其子苏轼、苏辙都以文学闻名,故称他为“老苏”,并将他们父子三人合称“三苏”,均列入唐宋散文八大家。著有嘉祐集十五卷。六国论是权书十篇的第

3、八篇,原题为六国,课文从通行选本标题为六国论。解题:六国,指战国七雄中除秦国以外的齐、楚、燕、韩、赵、魏六个国家。秦国本来是个弱小落后的国家,经过商鞅变法的彻底改革,逐渐强大起来,积极向东方发展,夺取六国的土地。六国也曾“合纵”对抗秦国,但各有自己的打算,所以这种联合并不巩固,被秦国“远交近攻”瓦解,相继灭亡。论,是古代常用的一种文体,分为两种:(1)政论:主要用于发表作者对于时政的见解和主张。(2)史论:通过评论历史,总结历史教训,为当时统治者提供治国借鉴。本文属于一篇史论叙述评论历史事实、总结历史教训、讽喻时政。2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率( )赂( )秦邪 暴( )霜露 思厥( )先祖父 洎

4、( )牧以谄( )诛 为( )国者无使为( )积威之所劫( )【文本研读】(一)速读课文,理清情节结构1、根据议论文的特点,理清本文思路并概括各部分内容。2、本文的结构有何特点?(二)细读课文,结合注释口译全文。笔译任意一段。【探究案】1北宋的苏询为什么关心六国的灭亡,除了对历史的偏爱外,还有没有深层的原因?2本文是怎样借古讽今的?而又如何切中时弊?【训练案】1解释下列重点实词在各句中的意义。(1)得: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此言得之 战败而亡,诚不得已 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2)势: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之积为之所劫 其势弱于秦 桂殿兰宫,即冈峦之体势(3)兵:非兵不利,战不善 而秦

5、兵又至矣 斯用兵之效也(4)亡: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 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 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 亡羊补牢(5)暴:暴霜露,斩荆棘 暴秦之欲无厌 暴虎冯河 一暴十寒2解释下列重点虚词在文中的含义。(1)或: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或以为死,或以为亡 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2)以:秦以攻取之外 以有尺寸之地 举以予人 不赂者以赂者丧 以地事秦 洎牧以谗诛 至丹以荆卿为计 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 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灭之故事 日削月割,以趋于亡(3)始:燕赵之君,始有远略 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3翻译下列句子,注意其中“者”的用法:(1)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2)谁为大王为此计者?(3)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4)亚父者,范增也。(5)或异二者之为,何哉?我的收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