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期中试卷及答案(下载).doc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58340827 上传时间:2023-07-25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422.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期中试卷及答案(下载).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期中试卷及答案(下载).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期中试卷及答案(下载).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期中试卷及答案(下载).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期中试卷及答案(下载).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期中试卷及答案(下载).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期中试卷及答案(下载).doc(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期中试卷及答案(下载)(时间:60分钟 分数:100分) 班级: 姓名: 分数: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1、购物支付已进入“刷脸”时代,如图所示,消费者结账时只需面对摄像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经系统自动拍照、扫描等,确认相关信息后,即可迅速完成交易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光经过摄像头成像利用的是光的反射B摄像头成像特点与投影仪相同C“刷脸”时,面部应位于摄像头两倍焦距之外D“刷脸”时,面部经摄像头成正立缩小的实像2、甲、乙两物体,同时从同一地点沿直线向同一方向运动,它们的st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24s内乙做匀速直线运动 B4s时甲、乙两物

2、体的速度相等C04s内乙的平均速度为2m/s D3s时甲在乙的前方3、若先在地球上,后在月球上分别用天平和弹簧测力计称量同一个物体,则会发现()A天平示数变大,弹簧测力计变大B天平示数变小,弹簧测力计不变C天平示数不变,弹簧测力计变大D天平示数不变 ,弹簧测力计变小4、“足球进校园”活动的开展,使同学们越来越喜欢足球运动,下列现象不属于力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是()A足球在空中沿弧线飞行B足球在草地上越滚越慢C被踩在脚下的足球变扁D守门员抱住飞来的足球5、某实习护士用两支体温计给两位病人测量体温,读数都是38.5,因病人多,护士一时粗心,忘记将该体温计甩一甩,紧接着用酒精擦拭后便直接用于测量另外两

3、人的体温,如果后两位的实际体温分别是36.5和39.5,则这两支体温计的读数将分别为()A36.5、39.5B都是38.5C都是39.5D38.5、39.56、如图所示,装满水的密闭容器置于水平桌面上,其上下底面积之比为21,此时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为F,压强为p,当把容器倒置后放到水平桌面上,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和压强分别为()AF;2pBF;pC2F;pD3F;p7、关于物体的重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的重力就是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B因为物体本身就有重力,所以重力没有施力物体C物体的重心是物体所受重力的作用点,所以重心一定在物体上D物体受到的重力跟它所含物质的多少成正比8、如图所示,弹簧

4、秤和细线的重力及一切摩擦不计,物重G1N,则弹簧秤A和B的示数分别为( )A1N,0B0,1NC2N,1ND1N,1N9、甲、乙、丙三个轻质小球用绝缘细绳悬挂,相互作用情况如图所示,如果丙带正电荷,则甲()A一定带正电荷 B一定带负电荷 C可能带负电荷 D可能带正电荷10、在月光下,李明看到月亮在云层中穿梭,他选择的参照物是( )A房屋 B云层 C停在路边的汽车 D远处的高山11、很多同学知道自己的身高和体重,却不知道自己的体积,某同学身高170cm,体重60kg,他的体积约为()A0.006m3B0.06m3C0.6m3D6m312、平面镜、凸透镜、凹透镜、三棱镜四种光学元件的作用:都能改变

5、光的传播方向;只有平面镜能成虚像;凸透镜既能成实像也能成虚像;只有凹透镜能矫正视力;利用三棱镜能研究光的色散下列选项中,完全正确的是()A B C D13、如图是穿行在餐厅的机器人端着托盘送餐的情景若认为机器人是静止的,则选择的参照物是( )A地面B托盘C餐桌D墙壁14、甲、乙两车分别在同一直线上的M、N两点(M、N间距为20米),同时相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它们的图象分别如图(a)和(b)所示若甲、乙的速度分别为v甲、v乙,经过t秒,甲、乙相距10米则()Av甲v乙,t一定为10秒Bv甲v乙,t可能为30秒Cv甲v乙,t可能为10秒Dv甲v乙,t可能为30秒15、如图所示,小杜同学用与丝绸摩擦过

6、的玻璃棒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看到验电器的金属箔张开,在这个过程中() A玻璃棒和验电器都带负电荷B玻璃棒带正电荷,验电器带负电荷C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产生了电荷D金属箔张开是因为同种电荷相排斥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1、篮球掉在地上又弹起,使篮球由下向上运动的力是_,它是由于_而产生的。2、一束平行光与镜面成30角射到平面镜上,反射角大小是_,人迎着反射光的方向可以看到刺眼的光,而在其他方向却看不到反射光,这是由于发生了_(选填“镜面反射”或“漫反射”)3、端午节赛龙舟是我国传统民俗,选手在鼓点的号令下,有节奏地向后划水,龙舟快速前进,这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_的。4、自然界中的水循环是

7、通过水的物态变化实现的地面上江、河、湖、海中的水在太阳的照射下不断_成水蒸气,流动的水蒸气遇到冷的空气后_成小水滴或直接_成小冰晶,就形成了云在一定的条件下,小冰晶熔化成水与原来的小水滴一同下落,形成雨水,汇集到江、河、湖、海中5、有一根量程为的弹簧测力计,受到拉力时,弹簧的长度是,受到拉力时弹簧长度。若不受任何力时,弹簧长度是_。当弹簧长度为时,所测拉力_(“超过”,“没有超过”)测力计的量程。三、作图题(每题5分,共10分)1、如图所示,小明利用一块平面镜使此时的太阳光水平射入隧道内请你通过作图画出平面镜并标出反射角的度数2、如图所示,请画出两条光线经过凹透镜后的折射光线四、实验探究题(每

8、题15分,共30分)1、如图甲所示是小聪在“探究固体的熔化规律”实验中的实验装置下表为他记录的实验数据,请根据装置图和表中数据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时,将固体粉末放入大试管中,然后用“水浴法”加热,并用搅拌棒不断搅拌,其目的是使试管内的物质_(2)实验中,应始终注意观察试管中受热物质的温度和状态变化,并每隔1 min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刚开始加热时温度计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则被加热固体的初温是_(3)实验过程中小聪发现,加热到第2 min时,固体开始熔化,到第5 min全部熔化分析实验数据可知,这种物质熔化时的特点是_,由此可以判断该物质属于_(4)小聪从数据中还发现:该物质的熔点是_,在第3

9、 min该物质处于_(选填“固态”“液态”或“固液共存态”)熔化过程所用时间为_min(5)小亮在做同一实验时,是将装有上述固体粉末的试管直接放置在空气中,不用酒精灯加热,针对他们的探究过程,请说出你的看法:_2、在“探究浮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提出如下猜想猜想1:浮力的大小可能与液体的密度有关猜想2:浮力的大小可能与物体的重力有关猜想3:浮力的人小可能与物体的形状有关猜想4:浮力的大小可能与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1)如图所示,用手把饮料罐按入水中,饮料料罐浸入水中越深,手会感到越吃力这个事实可以支持以上猜想_(选填序号)(2)为了研究猜想1和猜想2,运用了体积相同的A、B、C三个圆

10、柱体,测得重力分别为4N,4.5N和5N然后进行如图所示的实验在序号a的实验中物所受的浮力为_N比较序号_,_,e的三次实验,可得出初步结论:浮力大小与液体密度有关进一步分析可知:液体的密度越大,物体所受的浮力越_;比较序号a、b、c的三次实验,可得出结论:浮力的大小与物体的重力_关(3)为了研究猜想3,小明用两块相同的橡皮泥分别捏成圆锥体和圆柱体进行如图所示的实验、由此小明得出的结论是:浮力的大小与物体的形状有关,小珍认为这结论不可靠,主要原因是_五、计算题(每题10分,共20分)1、在物理实验操作考核中,水平桌面上放置底面积为100cm2的圆柱形容器(不计容器壁厚度),内有12cm的水(如

11、图甲),某考生用弹簧测力计悬挂一金属圆柱体,从液面开始缓慢浸入水中,拉力F与圆柱体下表面到水面距离h的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当圆柱体下表面距液面为10cm时,系圆柱体的细线恰好松开,圆柱体沉入容器底部(水未溢出)如图内所示(g取10N/kg),求:(1)圆柱体浸没在水中时所受到的浮力;(2)圆柱体的体积;(3)圆柱体沉入底部时,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2、工人用图示装置在10s内将质量为45kg的货物匀速提升2m,此过程中拉力的功率为120W(g取10N/kg)求:(1)有用功;(2)滑轮组的机械效率;(3)若工人用此装置匀速提升其他货物,测得拉力大小为300N,额外功占总功的20%,工人提升货物的重

12、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1、C2、C3、D4、C5、D6、C7、D8、D9、C10、B11、B12、D13、B14、B15、D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1、 弹力 地面发生弹性形变2、60 镜面反射3、相互4、汽化 液化 凝华5、15cm 没有超过三、作图题(每题5分,共10分)1、2、四、实验探究题(每题15分,共30分)1、均匀受热 6 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 晶体 0 固液共存态 4 小亮的实验过程中能使试管内物质的温度升高较慢,便于记录试管内物质各个时刻的温度及状态变化,不过需要较长的时间2、4 1 a d 大 无 没有控制变量唯一 五、计算题(每题10分,共20分)1、(1)1N;(2)100cm3;(3)1.3103Pa2、(1)900J;(2)75%;(3)720N页码 / 总页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