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课秦帝国的兴亡.doc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58336254 上传时间:2023-01-27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3.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13课秦帝国的兴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第13课秦帝国的兴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第13课秦帝国的兴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第13课秦帝国的兴亡.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第13课秦帝国的兴亡.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13课秦帝国的兴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13课秦帝国的兴亡.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13课秦帝国的兴亡铁东学校 潘丽英一、课程标准 了解秦兼并六国和秦始皇加强中央集权的史实,探讨统一国家建立的意义。知道陈胜吴广起义。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秦统一的背景,说出秦兼并六国的顺序,完成统一并建立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多民族中央集权国家的时间及意义。探讨统一国家建立的意义,培养分析问题的能力。知道陈胜、吴广起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2、过程与方法学习收集成语典故的方法,通过讨论培养分析问题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秦统一的历史意义,认识秦始皇统一中国,开创了我国历史的新局面,对我国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中华民族的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通过对陈胜、吴广起义的学习

2、,认识陈胜、吴广起义沉重打击了秦朝的残暴。三、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秦并六国建立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历史意义。2、难点:对秦统治的正确评价和指导学生形成正确的情感价值取向。四、教学准备教师自制“战国七雄形势图”和各诸侯国国名卡,以及制作幻灯片。五、教学方法通过阅读资料、小组合作、探究、交流,动手绘图。六、教学过程 复习导入师:我国在夏、商、西周以后经历了长达五百多年的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争霸,社会处于分裂状态。1请同学们回忆战国时有哪几个大的诸侯国?谁能把七个诸侯国名称贴入老师绘制的战国形势图中相应的位置上?那他们之间的关系怎样?师:因为封建割据及混战不断,人民遭受了难以忍受的痛苦和灾难,人民渴望

3、和平。地主阶级也希望建立一个统一的强有力的中央集权国家,以保证对农民的剥削与压迫。2从以上材料中,同学们能得到什么信息?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小组讨论得统一成为历史发展的必然要求。只有统一才能有利于经济发展,人民才能安居乐业。师:进行概括性总结:经济的发展、民族关系的融合以及兼并战争造成的灾难,使广大人民迫切希望有一个统一安定的社会环境。因此,战国后期,统一成为大势所趋。问:哪一个国家能顺应历史潮流,肩负起统一大业?为什么?学生讨论交流说出理由。1:秦国能完成统一大业,因为秦国在商鞅变法后成为七国中实力最强的国家。2:秦能够兼并六国,是因为秦始皇是一个有雄心壮志的国王,并且得到了李斯、吕不韦等人的

4、辅助。3:讲述长平之战(纸上谈兵)。师:以上几位同学回答得很好。他们从商鞅变法后的富国强兵,秦王嬴政的雄心壮志,以及长平之战使与秦国抗衡的赵国一败涂地等几个方面说明了七国中秦国最有可能完成统一的大业。由秦来完成封建统一,是历史的必然。(一)、秦王扫六合(板书)秦自商鞅变法以来建立了比较巩固的中央集权的封建政权,经济发展迅速,军事力量逐渐壮大。在与其他国家交战中越战越强,领土不断扩大,而关东六国则一个一个地衰败下去。长平之战后,六国再无力与秦国抗衡。再请同学们根据书中所述回答:. 秦国在什么时间内兼并了六国? (公元前前年). 谁能把图上六国按秦灭的顺序撕下?板书 “公元前年”。师:在秦完成统一

5、大业中,秦王嬴政的功绩是不可忽视的。下面我们进行一个小活动,同学观看课本上“秦始皇像”及李白的诗,摹仿并描述一下秦始皇千古一帝的风貌和神韵(亦可打出幻灯)。问:秦统一对中国历史发展有何作用?小组代表发言。1:建立了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2:秦的统一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符合广大人民的共同愿望,秦统一后,人民可以有一个比较安定的环境从事生产。3:秦王朝推行了许多消除分裂因素的措施,增强了各地区的经济、文化联系,为我国长期的统一奠定了基础。学生阅读每课一得:你知道皇帝称号的由来吗?师:秦王嬴政幻想秦的统治世代继续下去,他自称始皇帝,后代为二世、三世以至千世万世。强大的秦王朝是否

6、像秦始皇所设想的那样传至千世万世呢?(二)、秦末农民战争(板书) . 秦末农民起义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幻灯出示材料,学生讨论:秦建立以后,秦始皇过度地使用民力,超负荷地征收赋税,使用严酷的法律。残暴的统治终于触发了秦末大规模的农民起义。所以秦的暴政是秦末农民起义的根本原因。请一位同学讲述起义军是怎么做的引出“揭竿而起”的成语典故:师:在同学们绘声绘色的讲述中,我们了解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农民起义的名称、时间、地点、经过、结果等。. 讨论陈胜、吴广起义的历史意义。()陈胜、吴广起义沉重打击了秦王朝的残暴统治。()陈胜、吴广的首创精神鼓舞着全国人民起来反抗暴秦,秦王朝最后被项羽、刘邦等所推翻。学

7、生阅读小字,讲述“破釜沉舟”的故事:成语“破釜沉舟”就是这个故事的概括,后比喻誓死杀敌取胜之决心和同仇敌忾之士气。(让学生概括出这一意思)师:非常精彩。陈胜、吴广起义失败后,各地的反秦斗争仍在继续,项羽与秦兵在巨鹿展开决战。刘邦趁机攻取咸阳,秦朝统治者无力抵抗,向刘邦投降,秦朝灭亡。(三)、楚汉战争(板书) . 楚汉之争是怎么回事?生阅读材料回答:秦朝灭亡以后项羽自立为西楚霸王,封刘邦为汉王。他们为了争夺统治权,展开了长达四年之久的战争,历史上称为楚汉战争。问:区分楚汉战争与农民战争的性质:楚汉战争已不属于农民战争的范畴,是区别于农民战争的另一场战争。它是项羽和刘邦为争夺统治权而战的,所以是统

8、治阶级内部的战争。项羽和刘邦已经不是农民起义领袖,他们的身份分别是“西楚霸王”和“汉王”。. 组织学生表演“项庄舞剑,意在沛公”“四面楚歌”的成语典故。. 楚汉战争的结果,刘邦打败项羽,刘邦称帝,于公元前年建立汉朝,历史上称为西汉,刘邦即为汉高祖。师从图中去掉“秦”,代之以“西汉”“公元前年”。总结统一公元前年公元前230-前221年,秦先后兼并六国,建立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的国家 灭亡公元前年由陈胜吴广起义而开始的秦末农民战争于公元前年推翻秦的统治西汉建立公元前年秦灭亡后,刘邦项羽为争夺统治权,进行了长达四年之久的楚汉之争。刘邦胜,于公元前年建立西汉。出示幻灯,结合板书小结

9、:本课讲了秦帝国的兴亡及西汉的建立过程,学习了许多历史知识与成语典故,希望大家把这些知识、成语运用到我们的现实生活中,增长智慧、提高能力。八、作业 收集有关资料并思考,秦的兴亡对我们有何启示。七、板书设计第课秦帝国的兴亡 一、“秦王扫六合”秦的统一(前)“纸上谈兵” 二、秦末农民战争秦的灭亡(前)“揭竿而起”“破釜沉舟”三、楚汉之争西汉建立(前)“项庄舞剑,意在沛公”“四面楚歌”教学反思:. 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本节课设计了多次小组讨论和交流,先不直接把答案告诉学生,而是让他们当考古学家,让他们开动脑筋,养成质疑和释疑的习惯。. 教师要把知识点尽量讲透,利用图片、语言描述、录像及课件等手段,设置历史情境。. 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点,在课堂上多让他们动眼、动手、动脑,或比较、或争论,形成民主、融洽、善学的课堂气氛。评议:本节课作为课程改革实验的一节课,如何先声夺人将学生牢牢地吸引进我们的历史课堂,成为摆在教师面前的难题。该课执教教师潘丽英充分运用多种直观教学手段,创设情境,为学生参与教学流程提供契机,使学生通过回答问题、讨论问题、提出问题等途径,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并与其他同学交流、分享学习成果,取得较好的效果,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新的课程理念。 铁东学校:王强第13课秦帝国的兴亡 潘 丽 英呼兰区铁东学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