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历史岳麓版课时强化练23 从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到汉代的思想大一统 含答案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58335290 上传时间:2023-02-23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6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品】历史岳麓版课时强化练23 从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到汉代的思想大一统 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精品】历史岳麓版课时强化练23 从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到汉代的思想大一统 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精品】历史岳麓版课时强化练23 从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到汉代的思想大一统 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精品】历史岳麓版课时强化练23 从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到汉代的思想大一统 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精品】历史岳麓版课时强化练23 从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到汉代的思想大一统 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精品】历史岳麓版课时强化练23 从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到汉代的思想大一统 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品】历史岳麓版课时强化练23 从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到汉代的思想大一统 含答案(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品历史备考资料课时强化练(二十三)(限时:40分钟)A组跨越本科线1史记田齐世家云:“宣王喜文学游说之士,自如驺衍、淳于髡、田骈、接予、慎到、环渊之徒七十六人,皆赐列第,为上大夫。不治而议论,是以齐稷下之士复盛。”这说明当时“士阶层”的主要作用是()A宣传了本学派政治主张B扩大了本学派的社会影响C改变了社会的统治基础D提升了诸侯国实力和影响【解析】结合题意可知,“士阶层”被宣王重用,为齐宣王出谋划策,故其作用不仅仅在于宣传本学派主张,扩大本学派的影响,A、B两项不是主要作用,排除;统治基础的变化是随社会经济、政治体制的变化而变化,C项不是“士阶层”受重视带来的影响,错误;“士阶层”被统治阶级

2、重用,为统治阶级提供治国良策,故有利于诸侯国实力的提升,故D项正确。【答案】D2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这表明孔子重视()A法B信C礼D智【解析】孔子主张恢复西周时期的礼乐制度,提出“克己复礼”,主张等级分明,故C项正确;“法”不是孔子代表的儒家思想的内容,故A项错误;“信、智”是董仲舒的“五常”思想,故B、D两项错误。【答案】C3有学者将孔子视为平等主义者,这是因为孔子主张()A克己复礼B为政以德C民贵君轻D有教无类【解析】孔子强调“有教无类”,认为不分贫富贵贱,人人都有受教育的资格,打破了贵族垄断文化教育的局面,体现了“平等主义”,D项正确。【答案】D4(201

3、5怀化二模)有学者在研究古代思想史时发现,他的思想用于学术,可发展为思辨哲学;用于军事,可以发展为战略方针;用于政治,可以发展为斗争策略;用于生活,可以发展为生存智慧。就连同一种副产品,也可能有不同结果。比如“君子报仇,十年不晚”,就可能是斗争策略,也可能是自我安慰。材料中的“他”是()A孔子B韩非C老子D墨子【解析】题干信息可知,这是老子的辩证法思想,即任何事物都有矛盾对立的两个方面,矛盾双方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故C项符合题意。【答案】C5(2016宝鸡质检)“明君制民之产(保证农民拥有一定的耕地),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

4、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八口之家可以无饥矣。”材料体现了()A孔子“仁”的主张B孟子“仁政”思想C墨子“兼爱”思想D老子“无为”思想【解析】材料重点讲了君主要好好对待老百姓,从而让人民过得更好,国家安定太平,这体现了孟子的“仁政”思想,故B项正确。【答案】B6战国时期思想家荀子说:“礼义生而制法度。法者,治之端也。隆礼至法则国有常。君者,国之隆也。父者,家之隆也。隆一而治,二而乱。”以上言论表明荀子()A全面解释传统儒家礼治思想B继承发展传统儒家礼治思想C已经形成君主专制的思想D背离传统儒家礼治思想【解析】传统儒家注重“礼治”思想,材料中明显是对传统儒学思想

5、进行了改造,故A项错误;材料中“隆礼至法则国有常”的信息说明荀子强调“礼法并用”,继承了传统儒家中“礼”思想,故B项正确;君主专制的思想属于法家思想,材料中没有体现该信息,故C项错误;荀子思想是对传统儒家思想的继承和发展,不是背离,故D项错误。 【答案】B7某思想家认为:“亲以厚爱关子于安利而不听,君以无爱利求民之死力而令行。明主知之,故不养恩爱之心而增威严之势。故母厚爱处,子多败,推爱也;父薄爱教笞,子多善,用严也。”据此可知,这位思想家的治国理念是()A无为而治B礼法并用C礼乐仁政D严刑峻法【解析】材料关键信息:“明主知之,故不养恩爱之心而增威严之势”。明君懂得这些,所以不培养仁爱之心而加

6、强威严之势。材料体现法家主张严刑峻法的治国理念,故D项正确。 【答案】D8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秦朝灭亡后“法家学说信誉扫地,而儒家学说被长期推崇为官方教义。不过,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也是法家的一个胜利”。这个“胜利”指的是()A法家思想是新儒学的核心B法家学说被董仲舒吸收C儒家思想已经失去了先秦的“民本”特色D“独尊儒术”体现了法家的思想专制原则【解析】A项表述错误,排除;法家学说经过董仲舒改造,故B项错误;西汉初年儒家思想并没有失去先秦的“民本”特色,材料中未体现“民本”思想,故C项错误;董仲舒的思想主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体现了法家的思想专制原则,故D项正确。【答案】D9在古代

7、史籍中也有许多对于“霾”的记载,认为“霾”是天降异象,是上天给世人的警示,意味着皇帝施政不善,此时就该三省其身。这最有可能是依据下列哪一选项做出的判断()A霾是灾难的象征B君权神授C天人感应D自然规律【解析】根据“霾是天降异象,是上天给世人的警示”可知他将“天”与“人事”结合,认为天能干预人事,预示灾祥,人的行为也能感应上天;根据“意味着皇帝施政不善,此时就该三省其身”可知,这些“灾”和“异”不是平白无故出现的,它们是天对人间的警告。提出这一理论的本意,是借助天对人间帝王起限制、威慑与警示的作用,这符合董仲舒的“天人感应”理论,故C项正确。【答案】C10董仲舒认为,“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

8、亦不变”。他所说的“道”应是指()A世界的本原B封建社会的根本法则C君主的权力D宇宙万物的运行规律【解析】西汉初董仲舒根据统治者的要求对儒家学说进行了改造,A项不符合董仲舒的主张,错误;董仲舒为了加强中央集权、稳定社会秩序提出“三纲五常”等一系列的封建社会根本法则,故B项正确;君主的权力只是“道”中的一部分,故C项错误;董仲舒所提出的“道”并不带有朴素唯物主义的观点,故D项错误。【答案】BB组名校必刷题11赵翼廿二史札记曾说,汉人“上书无忌讳”,“多狂悖无忌讳之语”,而“帝受之,不加谴怒,且叹赏之,可谓圣德矣!”同时,“汉诏多惧词”,诏书中经常有“朕甚自愧”“朕以无德”“是皆朕之不明”等语。出

9、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儒生群体进入政权B皇权接受儒家指导制约C士人官僚的“规谏”D皇权受到制度严格规范【解析】材料中没有提及儒生参政的信息,故A项错误;材料中“朕甚自愧”“朕以无德”“是皆朕之不明”体现董仲舒“天人合一”的思想,说明皇权受到儒家思想的指导,故B项正确;C项不是材料中反映的主旨信息,排除;D项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答案】B12(2016株洲质检)汉书董仲舒传说:“自武帝初立,魏其、武安侯为相而隆儒矣。及仲舒对策,推明孔氏,抑黜百家。立学校之官,州郡举茂材孝廉,皆自仲舒发之。”这表明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主要是()A董仲舒极力推动的结果B统治者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C儒生

10、孝廉有利政治清明D汉武帝与大臣们都推崇儒学【解析】题目问的是主要原因,董仲舒的推动只是主观原因,故A项错误;汉武帝之所以采取“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主要是基于国家统治的需要,故B项正确;儒生孝廉与设问关系不大,故C项错误;推崇儒学不能成为罢黜百家的理由,故D项错误。【答案】B13孔子是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后人用祭孔活动对其表达敬意。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据史记记载,公元前478年(孔子死后第二年),鲁哀公下令在曲阜阙里孔子旧宅立庙,即今天的孔庙。孔子生前所住的三间房屋改成寿堂,孔子生前所使用的衣、冠、车、琴、书册等保存起来,并且按岁时祭祀。这是诸侯祭孔的开始。材料二据汉书后汉书的记载,

11、汉代的主要祭孔活动有:公元前195年,汉高祖亲自到曲阜以“太牢”祭祀孔子。汉元帝在位时,征召孔子第十三代孙孔霸为帝师,封关内侯,号褒成君,赐食邑八百户,以税收按时祭祀孔子。公元29年,光武帝派遣大司空宋宏作为特使到曲阜祭祀孔子。公元59年,汉明帝于太学及全国郡县学祭祀周公、孔子。材料三据新华网报道,2005年是孔子2556岁诞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儒学联合会、中华民族文化促进会、华夏文化纽带工程组委会、山东省人民政府等共同主办了“2005年全球联合祭孔”活动。曲阜是祭孔的主会场。9月28日8时10分,万仞宫墙城门徐徐打开,浩浩荡荡的祭孔队伍沿孔庙中轴线,徐徐前行,来到大成殿前参加公祭及传统

12、祭祀活动。世界各地的30余家孔庙、文庙和孔子纪念地一起参与祭孔活动,中央电视台以特别节目的形式,用3个小时的宏大篇幅向全球直播。(1)从材料一中可获得许多历史信息,按要求填写下表(每一领域填入一项即可)。领域信息政治现象经济现象文化现象(2)根据材料二,指出汉代历次祭孔活动的特点。根据所学知识,概括说明如此祭孔的原因。(3)与材料二相比,材料三的祭孔活动有哪些继承和创新?这对儒学发展有何益处? 【解析】第(1)问的第一小问结合材料一中的“鲁哀公下令”说明诸侯强大,孔子代表的士阶层兴起;第二小问结合材料一中的“三间房屋改成寿堂,孔子生前所使用的衣、冠、车、琴”;第三小问结合材料一中的“书册等保存

13、起来”“并且按岁时祭祀”来答。 第(2)问第一小问结合材料二中的四次祭孔可以得出特点;第二小问,结合秦汉政治、经济、思想和教育的举措来答。第(3)问的第一小问结合材料三中的信息可以得出沿袭传统祭孔仪式(或者重视仪式);以曲阜孔庙为主祭地点;以褒奖孔子发扬儒学为目的;第二小问结合材料三中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儒学联合会、中华民族文化促进会”“世界各地的30余家孔庙、文庙和孔子纪念地一起参与祭孔活动,中央电视台以特别节目的形式”作答;第三小问,可从儒家思想的传播和对世界的影响分析。【答案】(1)每个领域任答一点即可。领域信息政治现象诸侯强大(祭孔);孔子代表的士阶层崛起 经济现象衣、冠、车、琴

14、的生产;建造房屋文化现象儒学产生;祭祀文化流行;制作使用书册(2)特点:皇帝亲自祭孔;以孔子后代为奉祀官主持祭孔;皇帝派遣特使专程祭孔;在各级学校祭孔。原因:政治上,国家加强中央集权,巩固大一统局面需要精神支柱;思想上,儒学成为主流思想,孔子更受到尊崇;教育上,各级学校的建立,崇尚孔子的教育实践。(3)继承:沿袭传统祭孔仪式(或者重视仪式);以曲阜孔庙为主祭地点;以褒奖孔子发扬儒学为目的。创新:由中国地方政府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儒学联合会等重要国际组织的共同主办;世界各地的孔庙、文庙纪念地等的共同参与;中央电视台向全球直播活动实况。益处:有利于儒学紧跟时代的发展,与时俱进;有利于儒学走向世

15、界,开展全球性研究与普及。(言之有理亦可)1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凡以教化不立而万民不正也。古之王者明于此,是故南面而治天下,莫不以教化为大务。立大学以教于国,设庠序(学校)以化于邑,渐民以仁,摩民以谊,节民以礼,故其刑罚甚轻而禁不犯者,教化行而习俗美也。汉书董仲舒传材料二五年春置五经博士。八月征吏民有明当世之务、习先圣之术者。详延天下方闻之士,咸荐诸朝。其令礼官劝学,讲议洽闻,举遗兴礼,以为天下先。太常其议予博士弟子,崇乡党之化,以厉贤材焉。丞相弘请为博士置弟子员,学者益广。汉书武帝纪材料三董仲舒的教化思想适应了当时社会发展的要求,是当时客观形势的正确反映。虽然,从本质上说,这一主张是为巩固汉政权的封建统治服务的,但从客观效果来看,它不仅对当时,而且对以后中国封建社会的统一、巩固和发展起了积极的作用。高春菊董仲舒教化思想研究(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