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初探_11-31.doc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58335127 上传时间:2023-01-18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初探_11-3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初探_11-3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初探_11-3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初探_11-31.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初探_11-31.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初探_11-3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初探_11-31.doc(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初探_11-31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初探福建漳州华安实验小学 李艺艳读与写2007年12期发表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应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跟上课改步伐,适应课改需要,从传统的教学模式中解脱出来,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习惯等。我觉得最主要的是课堂上应开放自主的学习时空。开放时空就是最大限度地给学生独立学习实践的机会,让学生自主参与训练,自己读书,自己思考,自由表达。下面是我的几点粗浅体会,提出来与老师们一起共同探讨。一、从习惯的改变

2、中让学生获得自由传统的授课方式是教师讲,学生听,老师提问题,学生举手发言。从老师看到谁举手,点名谁回答,到回答后说:请坐。我觉得这是一个浪费时间的过程。况且有的学生举手了老师也不一定能叫到每个同学,而有的同学觉得举手很麻烦而不愿意举手。这样就会造成课堂上发言冷淡、气氛沉闷的场面。何不改变这种教学习惯呢?现代教育理论强调个性解放。因此我们可允许学生自己站起来发言,对别人的回答提出意见。课堂上我们经常碰到这种情况:当老师提出一个问题后,个别学生坐着就能很快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这时我们可手势语请学生站起来发言并加上肯定的语气说:请说出理由?这样既避免了浪费时间,又使教学结构紧凑。长此以往,学生就能自

3、觉形成习惯。当然这样做,需要教师要有一定的课堂组织能力,需要学生学会倾听别人的发言,否则就会造成学生胡说八道的坏习惯。二、从时间的安排上让学生享受自由 我曾听过这样一节课,有一位老师在上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时,其中有这样一个教学片断:当老师让学生完成了3与非零自然数的乘积练习后,老师:你能看出能被3整除的数与积的个位有什么特征吗?那么能被3整除的数有什么特征?小组讨论这个问题。学生开始讨论,但讨论不了2分钟学生就停了下来,因为学生预习过了,早就知道能被3整除的数有什么特征,所以这样的讨论也没什么意义。标准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

4、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的重要形式。因此,教师要善于设计问题,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讨论,甚至可根据学生讨论的热烈与否来决定时间的长短,这样才能真正从实际中培养学生的小组合作精神,充分发展学生的学习能力。三、从质疑能力的培养中让学生感受自由学贵有疑。古人云:疑是思之始,学之端。于不疑处有疑,方是进矣。,由此可见,鼓励孩子敢问,教学生会问,是值得我们每一位教师关注研究的。在现代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对学生与众不同的疑问、观点、见解以及标新立异的设想,对学生挑战性的探索予以支持和赞许。这样,鼓励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追求真理,让学生大胆向教师质疑,向现成的东西挑战,让课堂充满问题,就可以激发学生的发散性、批判

5、性、创造性思维。在提出问题的过程中,首先要培养学生从数学角度(数量上、图形上、关系上)观察现实生活和周围世界的能力,这是学生学会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前提,这样就尽可能避免再出现一个大拇指大概1平方分米的笑话了。如教学圆的认识时,教师安排学生观察几种车辆的轮胎,发现它们都是圆形的,从而让学生产生疑问,为什么轮胎要做成圆形的而不做成其它形状的?这样教学就会激起学生探索知识的兴趣;其次要鼓励学生提出真实存在的问题,即他们确实感到迷惑的、不知道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的问题;再次要恰当地把握好问题的空间,也就是问题探究正好处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需要跳一跳才能摘得到果实;最后应重视培养学生质疑的能力。因为数

6、学教学的核心是学生的再创造,在教学中往往会生出许多新问题,教师应鼓励学生多提问、多质疑,让他们明白著名教育家顾明远所说的不会提问题的学生不是学习好的学生。所以提问和质疑应贯穿教学的全过程。四、从作业的选择中让学生感觉自由新课改强调,教师要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健康发展。一个班级中,每个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快慢不同,智力也存在差异,传统的教学都是老师统一布置作业让学生完成。一些学困生对于做作业就感到头庝,而一些学习好的同学又觉得老师布置的作业太简单了。我觉得老师在设计作业时,不妨多设计几组,大致可分为基础题、提高题和创新题,让学生自由选择自己要完成的作业量。如教学完第九册解简易简易方程后,我设计了这样三

7、组题目:第一组题目是基本的解方程,这组题目是同学们必做题。第二组题目:(1)当X等于什么数时,3X-9的值等于12?(2)X等于什么数时,3X-9的值大于12?这组题目适合中等水平的学生。第三组题目是:已知a和b 都是非零自然数,并且a+b=100。a和b相乘的积,最大可以是多少?最小可以是多少?这道题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解决优生吃不饱的问题。这样布置作业,兼顾了优生与学困生的知识水平,学生愿做、乐做,能取得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五、从教师态度的转变中让学生感到自由苏霍姆林斯基说:没有欢欣鼓舞的心情,学习就会成为学生的负担。认知心理学也指出:积极的情感体验能够使学生对学习产生积极的影响。小

8、学生的学习,又与对老师的喜欢程度有关。如果教师的态度粗暴,动不动就责骂学生,试想这样的老师学生会喜欢吗?希望得到尊重和赞美,是人们内心深处的一种愿望,心理和生理还处在发展阶段的学生更是如此。教师不应把精力放在专挑学生的毛病上,因为毛病会越挑越多,绝不是越挑越少。而应把注意力放在发现和赞美学生的闪光点上,因为美的东西越赞美越多、越美。教师一个肯定的颔首、一个激励的眼神、一句鼓励的话语,可以驱散学生心头的阴影,帮助他们找回失落的自尊,唤起他们向上的信念。教师在教育中适时用一些激励性的语言,如你真行!你进步了,希望你继续努力!.这样的语言会使学生如沐春风,充满憧憬和理想。而当学生感悟到师爱的赞美后,

9、往往能激发出积极向上的热情,产生经典的皮格马利翁效应。赞美的力量是巨大的,教师的一句赞美,一番表扬,可能惠及学生的一生。课堂上应给学生自由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在自由的天地里生动活泼地发展。这种教学理念老师们早就耳闻目睹,但是在课堂中你真正做到给学生自由的空间和时间了吗?让我们在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不断课改的步伐中,为学生撑起一片自由的蓝天吧!浅谈如何培养学生有效提问福建省漳州市华安县实验小学 李艺艳2008年5月汇编于福建省第十三届小学数学问题解决课题实验研究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使学生学会学习,这是课堂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而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之一,则是让学生学会提出问题。教

10、育家顾明远说:不会提问的学生不是好学生。学生不仅要学答,更应要学问。但由于小学生对提问的意义认识不足,或缺乏适当的问题情境,或没有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导致学生在课堂上不愿开动脑筋主动提问,只想当观众或听众。那么,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该怎样去引导学生提出有效问题呢?一、教师要增强学生提问的信心教师要充分爱护和尊重学生的问题意识,创设一种平等、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课堂中要转变教师与学生的角色,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多用商量的口吻,多用激励性的语言,允许学生自由发言,激励学生发表自己的独立见解。1、老师要学会欣赏孩子的问题。 詹姆士说过:人类本质中最殷切的要求是渴望被

11、肯定。每个孩子都需要欣赏,欣赏会使孩子越来越好。对待孩子的提问也是如此。当学生提出问题时,教师要用信任的目光注视他,当学生提出的问题有偏差时,教师首先肯定学生敢提出问题的勇气,而后再启发、诱导学生提出问题。教师的一个眼神,一个动作,或者一句赞扬的话都能使学生倍受鼓舞,越来越敢于提问。2、老师要耐心倾听孩子的问题。 我们在课堂上经常看到这样的情景:当学生的提问是教师在备课中已经设计过思考过,有明确的答案,并紧扣教材重难点,说白了就是符合老师心思的问题时,老师会喜形于色,大加赞赏。如果学生的问题出乎老师的意料,甚至是涉及课本以外的知识,无论它多有价值,教师会有意或无意忽视或不屑一顾。显然,这样对学

12、生的情感和态度是一种伤害。长此下去,不仅抑制了孩子丰富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使学生失去独立思考的勇气,钝化大胆探索的锐气,湮灭崇尚创新的朝气,使学生以揣摩老师的意图为能事,这样不仅造成学生精神和人格的萎缩,还会损害孩子的自尊心,甚至会使孩子的一生都有自卑的心理。作为教师,应该耐心地倾听每个孩子的问题,千万不能表现出不耐烦,当然更不能恶语相伤了。只有真诚地面对孩子的每一个问题,才能保护孩子的求知欲。3、老师要及时评价学生提出的问题。 创造轻松、积极、活泼有效的教学心理环境,及时对学生的问题进行应答。有时学生的问题是幼稚的,过于简单的,或可能是钻牛角尖的,甚至错误的,即便如此,教师也应认真倾听,尊重学

13、生的想法,及时评价,帮助学生找出问题的闪光点,引导学生标新立异,让他们主动思考,跳起来去摘创造发现的果实。二、培养学生提问的方法1、课前设疑引问题。即布置预习内容,提供预习提纲,培养学生提问的习惯。由于课前有一定程度的思考,才能在课堂上提出更多更好的问题,也同时为回答问题、解决问题提供了思路。课题是教材重要资源,同时也是许多问题的隐藏之处。让学生从课题中提出一些简单的问题,不仅能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勇气和能力,还能养成爱提出问题的良好习惯。 例如:在教学能被2、5整除的数的特征时教师板书课题后,让学生报数,教师不用计算,立即说出能否被2整除,这其中的原因就是因为教师运用了能被2、5整除的数的特征

14、,那么如果教师引导学生针对课题提出问题,学生可能会提出:能被2、5整除的数的特征是什么?这就成了学生急于弄清的问题,学生的探究欲望被激发起来了。于是就有了后面的探究过程。这样就极大地激发了学生探究的欲望,培养了学生探究的情感。2、联系生活提问题。数学来源于生活,在我们的身边处处有数学问题,关键在于我们能否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所以积极引导学生观察身边的事和物,就能提出许多数学问题。教师应以学生质疑为突破口,捕捉一闪即逝的智慧火花,甚至是灵感,及时给予肯定,从而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如:在教学圆的认识时,教师设制了贴近生活,学生又喜欢的一段动画片引入课题,激起学生深厚的兴趣,学生提出了不少问题:

15、为什么生活中汽车车轮是圆的?车轮轴为什么在圆的中心呢?教师启发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带着这些问题去学习、去探究、去寻找答案,由于将学习与实际生活紧密结合,指导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使学生不仅加深了对圆的知识的认识,而且培养了学生善于观察,善于提问、勤学好思的好习惯。3、新旧比较提问题。数学知识前后联系紧密,许多数学知识往往是在旧知识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在新旧知识的联系中,只要认真思考就能产生许多问题。例如:教学万以内数的读法以后再教学亿以内数的读法要求学生提出问题,有的学生提出:万以内数的读法与亿以内数的读法有什么异同?教师再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思考、去比较,这样不仅巩固了旧知识,而且有利于新知的教学。 4、创设情境促提问。问题情境是促进学生建立良好认知的推动力,是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措施。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心理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儿童天性好问,教师要善于利用,善于创设情境,巧于用学科知识本身的魅力去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如教学直线和线段时,教师先任意出示一些线,问:你能按一定的标准把这些线分类吗?学生积极思考提出自己的想法。教师同时问其他同学,对他(她)的方法,你有疑问吗?学生会提出一些比较有价值的问题:(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