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怎么用才有效果——小学语文教学中有效运用多媒体例谈.doc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58332137 上传时间:2023-11-25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4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多媒体怎么用才有效果——小学语文教学中有效运用多媒体例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多媒体怎么用才有效果——小学语文教学中有效运用多媒体例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多媒体怎么用才有效果——小学语文教学中有效运用多媒体例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多媒体怎么用才有效果——小学语文教学中有效运用多媒体例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多媒体怎么用才有效果——小学语文教学中有效运用多媒体例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多媒体怎么用才有效果——小学语文教学中有效运用多媒体例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多媒体怎么用才有效果——小学语文教学中有效运用多媒体例谈.doc(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多媒体怎么用才有效果小学语文教学中有效运用多媒体例谈泥城小学 汤 华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不断推进的大背景下,一线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越来越广泛,已经成为一个热点。它给课堂教学带来了全新的革命。多媒体以其图文并茂、声像俱佳、动静皆宜的优势在小学课堂教学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上海市中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应充分、有效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充分,就是要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特有功效,服务于教与学;有效,就是现代信息技术在教与学中要运用适切、合理。“利用信息技术”的目的就是为了“创新教与学的方式,改变训练手段,提高教学效益。”如何有效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不同的教师有不同的理解。有的认为多媒体的使

2、用目的性要强,要真正为学生的学服务;有的认为多媒体运用要符合教学“三维”目标,在教学中教师操作要方便灵活,要讲究实际效果,反对华而不实;还有的认为多媒体应遵循学生的年龄特点,既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又能引导学生积极学习,促进思维。针对大家的理解,我们对课堂教学中多媒体运用的有效性作了探索,并制订了有效性行为的指标。但是,多媒体在课堂运用中到底实效如何呢?带着这样的想法,开展了听课活动。执教教师选取的课文是一年级第一学期“读儿歌识字单元”的数小鸡一课。数小鸡讲了母鸡带小鸡在草地玩,发现少了一只小鸡,原来这只小鸡跳在母鸡背上。这位教师运用多媒体(PPT)进行了教学,教研组教师进行了听课。出示媒体1:

3、一幅图上有一母鸡,八只小鸡围在母鸡身旁,一只小黑鸡在母鸡背上。师:在青青的草地上,母鸡妈妈带着一群小鸡做游戏。母鸡妈妈发现少了一只小鸡,原来这只小鸡躲在鸡妈妈背上,真是一只小淘气。(刚出示图片时所有学生都看着屏幕,但是当老师讲时,较多学生的目光已经不再看屏幕了,有少部分学生做起了小动作。)出示媒体2:在小黑鸡上方出现“小淘气”三字,并在“气”上用红色标注了拼音。师:谁来做小老师学一学“气”?学习生字“气”,读音,组词,学习笔画“乙”,老师在田字格中示范了一遍。(黑板上的田字格较小,老师在板书时部分学生看不清而伸长了脖子,更有三、四个学生站到了走道中看。板书时,老师没有边写边讲解要领,学生脸上露

4、出了困惑的样子。)师:为什么叫小淘气?看课文听儿歌数小鸡。出示媒体3:刚才的图上隐去“小淘气”三个字,出现课题和儿歌全文。师(继续说):圈出生字宝宝。出示媒体4:儿歌录音。(较多学生没有按老师的要求看课文,而是仍然看着屏幕在听。)师在学生边听边圈过程中把课文中的生字用卡片贴在黑板上,并在出示的媒体的全文上以红色突出生字。师:(点点贴出的生字卡片)这些生字宝宝,你找到了吗?再听儿歌,听清这几个字的读音。 出示媒体10:“j”处出现“急“。师:急字下面是心,与心情有关。出示媒体11:练习读句子,出示句子:鸡妈妈别着急,你背上站着个小淘气。师:谁来劝劝鸡妈妈?指导学生朗读,读出安慰语气。(尽管教师采

5、用多种朗读形式加以指导与训练,但是学生还是没能投入到课文情境中,读出语气。) 师:今天,学了不少生字。接下来做个游戏,追气球。出示媒体13:第一组:四个生字以气球向上快速升起形式出现。 第二组:有四个生字的词语也同样出现。 第三组:出示一句长句,里面包含了全部生字、词语。师让生齐读(学生盯着屏幕读得很认真很响亮,但有些学生对这些生字、词句还没有掌握,看上去很明显在随声附和),最后点评后,媒体出现一次“好棒呀!”的声音。(学生听到声音后,脸上露出了感到很奇怪的样子。)出示媒体14:第一行为音节,第二行为图片。师:拼一拼音节,拼对了,会出现一条线把音节和图连起来,看谁有本领。抽学生拼读。出示媒体1

6、5:与媒体3内容相同师:(让学生看屏幕)让我们读一读儿歌。多种形式的读。课后,教师们对这堂课中多媒体的运用情况进行了研讨:执教教师:在这堂课中,我运用媒体创设学习情境,在故事中引入课文,自然而然地带领学生学习了本课的四个生字。巩固阶段,我抓住一年级学生爱做游戏的心理特点,将巩固生字融入游戏中。在整堂课中,多媒体的运用对我的本课教学和学生的学习都带了方便。我觉得,效果不错。A教师:我认为媒体一设计的目标不明确,造成无效。虽然学生被静态的图片吸引了一下子,但对学习生字、理解词语意思和课文内容没有帮助。导入课文时,应将静止的图片改成动画,也就是出现一只母鸡带着一群小鸡走向青青的草地,其中一只小黑鸡趁

7、鸡妈妈不注意跳到了鸡妈妈的背上,鸡妈妈数小鸡时把头转来转去,左数右数,缺一只小黑鸡,急得直跺脚,一副着急样子。这样的好处在于,老师以故事讲解再配上动画后,更容易吸引一年级小学生的注意力,并能从动画上观察到什么叫小淘气,什么叫着急,为接下去理解词语“淘气” 、“着急”先作一个直观上的铺垫。这样做,比单纯静态的图更有效。另外,语文注重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这首儿歌中面对鸡妈妈的着急,小淘气会怎么做呢?儿歌中没有写出来,是否可以让学生在劝劝着急的鸡妈妈读句子这一环节时,再设计这么一问,再配上动画,小淘气从背上跳下来。老师从中配上言语:瞧,你劝的多好,连小淘气都不调皮了。B教师:追气球的游戏运用是有效

8、的。它既抓住了学生年龄小的特点,又巩固了所学习的生字、词语。但是,我发现,游戏的设计欠合理。因为我在听课时察觉到有小部分学生,可能是班中的学困生吧,只能跟着其他学生随声附和。可能这一部分学生,底子薄,接受能力比较慢,他们对所学的生字、词语还没有掌握,面对快速上升的气球而无法真正读出,等他们想要看清或思想上记起这个生字的读音时气球早已不见踪影。这样,利用追气球来巩固生字词语,对于这部分学生是无效的。我在想,能否将媒体更改一下。有字的气球一开始都显现在屏幕下方,然后一个个快速上升,让学生读出,最后气球不消失,都停留在屏幕最上方。情景也改成:有几个小朋友拿着的气球不小心松手了,只要你能读出来,气球就

9、会停下来,气球不会飞走了。小朋友会很感谢你的。每读出一个,增加一个动作:出现一个小朋友伸出大拇指夸奖。这样设计后,我想可以照顾到那些学困生了。同时,又创设了情景与表扬动作,一年级的学生会更有兴趣,注意力更集中。C教师:在这堂课中,我认为两个地方的媒体使用是无效的。第一处是,老师让学生听儿歌圈划出生字宝宝时,媒体出现了整首儿歌。这时,屏幕上出现儿歌反而对学生看着课文圈生字带来负面影响,因为在课上有几个学生在看屏幕而没有看书本。再说,老师要求学生听儿歌在课本上圈生字,根本用不到屏幕。第二处是,在课尾朗读儿歌时,老师让学生看着屏幕上的儿歌进行多种形式的朗读。此时的媒体是不必要的,这忽视了一年级小学生

10、静心看书、读书动笔墨的培养,一定程度上滋长了小学生浮躁的学风。每个学生都有课本,完全可以让学生手捧着课本进行朗读。D教师:在学习“气”时,老师指导学生学习了一个笔画“乙”。在示范写字时,老师在黑板上的田字格里写了“气”字。由于黑板上的田字格较小,再加上老师示范时,没有讲笔顺“乙”书写的难点及笔画,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学生当堂在语文书上描写时,对“气”字写得较差。我认为,老师可以以课件演示“气”的写法,这样学生能通过屏幕很清晰地观察清“气”的写法及注意点。当学生写完后,老师选一本好的与一本差的学生书本,在实物投影仪上点评,并用颜色笔纠正写的差的“气”字。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应该能写好“气”字。后面学

11、习的“少”字也可运用这一方法加以教学。E教师:多媒体运用要讲究适时适当,应与传统媒体有机融合,相互补充。在运用多媒体时,依然要利用系统的板书,帮助学生,明确学习内容,把握学习重点。在这堂课中,除了用多媒体出示课题外,也应在黑板上板书出来,把学习的四个生字也应一一板书出来,并用不同的颜色突出书写难点等。F教师:对于学生朗读句子及整首儿歌时的多媒体的表扬声:“好棒呀!”运用过晚,而且存在不灵活的特点。应在学生朗读到位时就出现表扬声。这样,表扬才有即时效果,激励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学习。执教教师:听你们一说,我觉得课上的多媒体运用的确存在问题,有些是无效的,有些需要改进。过了三天,这位老师又一次上课。

12、出示媒体1:青青草地上,出现一只母鸡,八只小鸡紧随其后。其中一只小黑鸡趁母鸡不备,跳到母鸡背上。接着,母鸡数小鸡,发现少了一只小鸡,头左右盼,数了又数,一幅着急样。(动画深深地吸引了学生,看着屏幕听着老师的讲解,很投入。)出示媒体2:在小黑鸡上方出现“小淘气”三字,并在“气”上用红色注了拼音。师:谁来做小老师学一学“气”?学习生字“气”,读音,组词,学习笔画“乙”。出示媒体3:演示“气”字,“乙”用红色,同时配上了笔画行笔注意点及在田字格中位置的讲解。(学生边看着屏幕边会意地点头。)生在语文书上的田字格中描“气”字。(学生写得很专注也很快。)师巡视。选择一好一差的在实物投影仪上点评,并用红笔纠

13、正了写得差的“气”字。(学生会意地点点头。)师:为什么叫小淘气?看课文听儿歌数小鸡。出示媒体3:刚才的图上隐去“小淘气”三个字,出现课题和儿歌全文。师(继续说):圈出生字宝宝。出示媒体4:隐去儿歌全文及母鸡图,只留下课题,播放儿歌录音。(所有学生看着自己的课本。)师:你找到了哪些生字宝宝?师边抽生回答,边板书生字。师:(点点板书的生字)再听儿歌,听清这几个字的读音。 出示媒体10:“j”处出现“急“。师:急字下面是心,与心情有关。瞧!母鸡妈妈发现少了一只小鸡宝宝它心里是多么的着急。出示媒体11:出现母鸡着急的动画,并出示句子:鸡妈妈别着急,你背上站着个小淘气。师:谁来劝劝鸡妈妈?指导学生朗读,

14、读出安慰语气。抽生读句子。一生读得很好,其中有个学生还配上了安慰的动作。师:你安慰的多好!,瞧!母鸡妈妈不着急了,连小淘气听了你的话也觉得不好意思了。看,小淘气下来了。出示媒体12:动画显示小淘气从母鸡背上跳下来,跑到母鸡跟前,母鸡用嘴拨了拨小淘气,眨眨眼睛。(抽读的学生非常高兴,其他学生见状都纷纷举手要试一试。) 师:今天,学了不少生字。接下来做个游戏,追气球。出示媒体15:第一组:四个有生字的气球从屏幕底部向上快速升起,停在在屏幕上方。 第二组:有四个生字的词语也同样出现。 第三组:出示一句长句,里面包含了全部生字、词语。(当生字读错或不够整齐时,教师让气球重新从屏幕底部升起。那些对生字、

15、词句还比较生疏的学生读的时候眼睛紧紧地盯着屏幕。)师让生读,学生读对时,媒体马上出现出现一个小朋友伸出大拇指的图及“好棒呀!”的声音。听到表扬声,读对的学生很高兴、自豪。)出示媒体16:第一行为音节,第二行为图片。师:拼一拼音节,拼对了,会出现一条线把音节和图连起来,看谁有本领。抽学生拼读。师:(示意学生拿起语文书)让我们把生字宝宝送到课文中,读一读儿歌。多种形式的读。(学生一手拿书一手点着字看着读课文。)课后,老师们又一次进行了交流:执教教师:今天的课堂气氛比上次明显活跃多了。开头的情境导入让学生对学习本课充满兴趣,学生在多媒体的辅助下,不但掌握了本课的生字,而且理解了儿歌所包含的生活哲理。A教师:这堂课中,执教教师所使用的多媒体比较有效。教师教得顺手,学生学得兴致盎然,生字学得较到位。究其原因在于,教师在设计多媒体时,能充分考虑学生年龄小的实际情况,能巧妙地将生字教学融于句子及整首儿歌中,并以多媒体连结,呈现出来。看来,多媒体设计目标与思路很正确。B教师:本堂课,教学目标明确,重点放在识字上。通过灵活、形象的多媒体进行教学,突破了本课识字教学的难点,做到识字教学分步落实。依托多媒体,每字学习各有侧重,又将识字置身于多媒体创设的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可以讲,本堂课的多媒体运用总体是实效性。C教师:我觉得有一个地方的多媒体运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