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课学习行为习惯的培养.doc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58330312 上传时间:2024-01-14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音乐课学习行为习惯的培养.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小学音乐课学习行为习惯的培养.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小学音乐课学习行为习惯的培养.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小学音乐课学习行为习惯的培养.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音乐课学习行为习惯的培养.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学音乐课学习行为习惯的培养 叶圣陶先生曾指出:“教育是什么,往单方面讲,就是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习惯是在学习活动中通过练习和不断重复固定下来的学习方面的行为方式,也是一种定型化、自动化了的行为方式。习惯养成后,就会使人不必耗费多大精力而能自然而然地完成学习任务,并得到肯定的、愉快的情绪体验。因此,良好的学习习惯可使学生顺利地按要求完成学习任务,从而大大提高学习效率。小学生可塑性大,各种习惯容易养成,也易于改变。从小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他们当前的学习和今后的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怎样在新环境下成就新的课堂常规,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现结合我们音乐组老师的教学实践谈谈我们的一些做法。

2、 一、常规习惯的培养。 从学生第一天走进音乐教室起,就对他们进行严格的常规训练。用音乐的旋律与学生展开对话。如听音乐起立、坐下、问好、再见等;对歌唱的站姿、坐姿都有严格明确的规范要求;书该怎样放,书该怎样拿;强调所有的活动都在音乐中进行,充分体现出语言的音乐性,动作的音乐性,以及课堂活动的音乐性,使学生的音乐学习习惯在充满音乐氛围的常规训练中逐渐牢固的形成。 二、学习习惯的培养 1、聆听的习惯:首先是养成静听音乐的习惯。音乐是听觉的艺术,必须尽早让学生养成专心聆听的好习惯。每当新学一首歌曲或是欣赏乐曲,要求学生闭上眼睛用耳朵用心灵用大脑去聆听,在安静的氛围中感受乐曲的意境。当学生发言和表演时,

3、鼓励学生要做一位文明的听众和观众,学会倾听,倾听作品、倾听他人、倾听自己,学会接纳和欣赏他人。是学生懂得:倾听是一种优秀的品德。其次学会思考的聆听音乐的习惯,引导学生音乐就是一幅幅画面,让学生养成边听音乐边想象变思考的习惯。再次动听音乐的习惯即边听音乐边随音乐律动。 2、演唱的习惯 (1)演唱的姿势: 正确的歌唱姿势是:1、身体自然直立,保持自然放松,这里的放松绝不是松垮、瘫痪,它应呈现一种积极向上的状态,也就是精神饱满的状态。2、头部保持于眼睛向前平视稍高的位置,胸部自然挺起,两肩略下后一点,小腹收缩,两臂自然垂落,全身有一种积极运动的状态。3、两脚一前一后稍分开,前脚着力、身体的重量要平稳

4、,重量落在双脚上。4、面部,眼神要自然生动。5、嘴巴应当张得开,放得松,切记紧咬牙关。6、歌唱时下颌收回,正确的感觉应该是仿佛由小腹到两眉之间形成一条直线,脖子和后背、腰部连成一线,这样才使气息畅通无阻。7、演唱时可根据歌曲的内在情感赋予适当的动作,但动作要简练大方,切忌矫揉造作,画蛇添足。坐唱的姿势与站立时的要求一样,但要注意腰部挺直而不僵硬,也不要靠在椅背上 (2)演唱的声音:引导训练学生轻声唱歌,防止喊唱! 3、乐器使用习惯的培养 器乐教学是团结协作的教育。在器乐活动中不仅能够学会演奏技巧,还会体会到合作的美妙。音乐内在的节拍、节奏、声部配合等都有助于形成高度纪律性和高度艺术性。但是由于我们的班额过大,在器乐教学中有很大的难度,我们首先引导学生跟乐器交朋友,让乐器成为他们学习的好帮手。再次训练学生的常规使用,例如乐器的拿放,开始和停止器乐演奏等的训练等都要在老师的统一要求和指挥下,同时把这些训练也放在音乐中进行,让学生在浓浓的音乐氛围中轻松愉快地完成相关练习。 总之有了课堂常规以及良好的行为习惯,还必须培养学生自觉遵守的习惯,将课堂纪律完全建立在自然养成的基础上。学生课堂常规的培养,非一日之功,要常抓不懈,平时要勤说,一步步使学生走入正轨,从而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定好的基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