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调节高三学生心理.doc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58328950 上传时间:2023-11-19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如何调节高三学生心理.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如何调节高三学生心理.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如何调节高三学生心理.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如何调节高三学生心理.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如何调节高三学生心理.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如何调节高三学生心理 江苏省海门中学 张兰珍 面临着高考的激烈竞争,面临着出路的选择,面临着来自社会、学校、家庭、同学和自身等方面的压力,高三学生不堪重负,必定会产生各种心理障碍。这些心理障碍如果得不到及时的疏导和消除,轻则影响学生一段时间情绪,重则会影响学生整个高三的学习, 影响高考水平的发挥。那么产生心理疲劳因素有那些呢? 一.对提高学习成绩、升学的担忧是导致学生心理紧张、疲劳的主要原因。高三学生绝大多数都有升学的渴望,希望考上大学,特别是考上名牌大学。然而高考毕竟有很强的竞争性,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如愿以偿,这就必然引起考生对学习成绩进退的看重和对升学的担忧,从而导致他们内心不安、焦急与紧张

2、,这种状况长期得不到有效调节就会诱发心理疲劳。 二.教师、家长的过高期望与要求加剧了学生的心理压力与疲劳。学生的家长通常对子女的学业要求很严,期望过高。同时,他们对教师水平的评价也是以学生升学多少为标准,从而促使教师在有意或无意之中与家长一道对学生施加压力,这就加剧了学生的心理疲劳。 三.高考科目多、任务重,搞题海战术是导致学生心理疲劳的关键所在。一些教师为了抢时间,提高自己所任学科的成绩,大量订购复习资料与练习,搞题海战术,结果学生只能靠拼脑力、体力来应付,每天除吃、睡,几乎所有时间都用在做练习、背资料上。当学生长期辛劳而学习成绩得不到提高时,往往会因此失去学习兴趣与信心,陷入极度悲观、焦虑

3、之中,个别学生会做出逃学、出走甚至自杀的极端事情来。那么,作为学生该怎样调节自己的心理呢? 1. 明确奋斗目标,激发自信心 2. 正确对待社会舆论,提高自我心理调节能力。 3. 改善营养,保证睡眠,适当开展文体活动,做到劳逸结合。 4. 提请教师减少作业量,运用科学的复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 还要正确评估自己,确定适中目标,增强必胜信念。考生只要客观地估价自己,既不奢望出现考试“奇迹”,也不低估自己的实力。培养自我控制能力,这是提高心理素质的重要途径。随着高考日期的临近,来自四面八方的压力,容易使考生产生紧张、焦虑不安的情绪,导致注意力不能集中,这势必会影响考试成绩。前述压力,有的是客观存在,

4、有的是自我加压所致。不管外界压力有多大,考生关键是要提高自制意识,要逐步学会自我调节情绪,要把压力化为前进的动力,逐步做到善于在紧张的环境中放松自己的情绪,这样才能在考场上发挥出自己的实际水平。 作为班主任我认为应该特别注意以下几点: 1.注意和家长的配合:高三学生相当一部分压力是来源于家庭,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思想左右着许多家长和家庭,对学生施加的有形压力和无形压力特别大,有些学生坦言不愿进家,不愿面对父母,尤其是不能听父母的唠叨。父母有时的教育只能引起学生的反感,适得其反。作为高三班主任,我在高三刚开学时,就分批召开了家长、学生、教师的三方集会,请学生先向父母介绍自己的表现情况及自己对父母

5、的要求,然后,父母向学生检讨自己的做法及向学生说出对学生的期望和保证自己以后的做法,让父母跟自己的孩子一起进入高三,体味高三的苦,要求家长放下架子,继续做自己孩子的朋友,并且是知心朋友,这种做法是帮助学生有效的消除家庭的副面影响和压力。家庭外部环境宽松了,不必要的负担和压力没有了,学生充分感受到家庭的良苦用心,这对于高三学习是非常有利的,实践证明,这些家长会的后续效果非常好。 2.注重淡化结果:高三是一个在月考中反复挣扎的较量过程,谁都无法保证一直做常胜将军,谁也无法保证班级没有后几名学生,面对这种情况,一次月考就是对一些学生的惩罚期,或训斥,或写检查,或叫家长,结果让月考成为学生的桎梏。学生

6、怕月考,造成月考心理紧张,难以调节,最后形成考试恐惧症,不但月考考不好,就连平时的学习也保证不了,与月考的检测和促进目的完全背离了。我不能说月考过后没有训斥过学生,但是我更多地是对学生讲重视考前,重视考试过程,轻视考试结果。月考成绩并不反映你阶段性学习情况,试卷中阶段性所学内容如果成功了,那么你就是好样的。多安慰、多鼓励。记得第二次全市统考结束后的家长会,没有讲学生的成绩,反而对家长提出了这样那样的要求,让学生真正感觉到教师是在鼓励自己。我常对学生说,你不犯错误的时候,我绝不是你的老师,很明显我是愿意成为学生知心朋友的。 3.注重和学生谈心:学生来自于不同家庭,背景的不同对学生性格和心理的影响

7、是不同的,学生的心理要求也是不一样的,排解心理压力的方式也不一样,其中谈心法是比较好的。学生向你倾诉自己内心的苦恼,教师帮助学生疏导,最后师生形成共识,学生轻装上阵。一般在高三一线的老师都会发现其实学生是很需要老师的关注的,特别是当老师找一个同学谈心时,他的同桌就会看着老师,目光中流露出羡慕。但是谈心法过程中有许多待机而发的话题要把握住。一位同学,向我倾诉父亲去世后自己内心的忧虑和困惑,我多次帮助他出点子想办法,可是他总是饶在里面,我抓住他孝顺母亲的心理,一反温和,大声训斥,将了他一军,结果他果真发愤了,这种激将法只能用在内心潜藏某种渴望的学生身上。另一位同学,向我讲述自己由于迷恋网络而无心学

8、习的状况,对这个性格比较软弱的孩子,我只能安慰和鼓励,适当地加以督促。终于帮助他走出了困境。我对学生说当你遇到问题时,首先认为是正常的情况,100的人都有所谓心理问题,其次你可以找信任的老师,朋友倾诉,也可以自己独处一会,让自己平静下来。 4.利用周记和学生交流:有些学生内向,不善于结交同学,也不善于向老师倾吐。这时候,老师如果去找他(她)谈心或请同学找他(她)聊天,都不能有效地解决问题,最好的办法是秘密地给他(她)写信,以朋友的身份,告诉他(她)老师的想法和对他(她)的期望,效果会更好。一位同学,学习非常用功,但成绩不理想,她的性格特点又是上述情况,我给她写了一封信鼓励她。她感到非常意外。她

9、回信时这样说的:我一直以为自己是一只无人关注的小小鸟,没想到能收到老师的信而且是在周记中,请你相信我,我一定不会辜负你的期望的。果真她的成绩直线上升。所以我认为多观察学生,多了解学生,多认可学生是调节学生心理的方法基础。 5.适时鼓励学生建立良好的个性,营造积极的人际关系: 内向、缺乏自信心、疏远集体、忽视人际关系沟通的学生遇到困难容易情绪低落,心理疲劳。因此,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要努力做到“胜不骄”、“败不馁”、懂得“失败是成功之母”,培养坚强的意志和坚韧的毅力。形成开朗、自信、热情并乐于助人的良好个性,积极关心和参加班集体活动,建立融洽的师生、同学关系,这会增强自己克服困难的信心与勇气,并以高昂的斗志、旺盛的精力和健康的心理去迎接高考的挑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