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场馆对外开放切忌“一刀切”.doc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58327952 上传时间:2023-09-29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校场馆对外开放切忌“一刀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学校场馆对外开放切忌“一刀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学校场馆对外开放切忌“一刀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学校场馆对外开放切忌“一刀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校场馆对外开放切忌“一刀切”.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学校场馆对外开放切忌“一刀切” 连元街小学大门外,一块公告牌上,清晰标着该校体育场地设施向社会开放的日期、时段,开放场地、项目一目了然。 在寸土寸金的闹市区,这片场馆对外开放,满足了周边居民开展各类健身活动的需求。据该校负责人介绍,冬季是健身淡季,这里每天接待的健身者仍近80人次。 来自市体育局的数字表明:2013年,我市加大学校体育场馆对外开放的推进力度,政府每年投入500万为学校场馆对外开放提供了经费支持。全市340多所学校中,有213所学校向社会打开大门,开放率达70%,在全省处于领先水平。 打开大门之后,新问题接踵而至。记者近日随市人大调研学校体育设施对外开放情况时发现:居民的文明程度

2、、学校的安全防范、健身者的参与热情等,成为学校场馆面向社会打开大门的“隐形门槛”,“一校一策”、开放切忌“一刀切”呼声渐起。 呼声“塑胶操场开放一天就被香烟头烫了个洞。” 思考场馆开放考验居民文明程度 “全市近70%的优质场馆资源集中在学校,公共财政投入建设的公共资源要为百姓服务,我举双手赞成。但是,居民的文明程度,让学校在打开大门时顾虑重重。”惠山区文体局负责人告诉记者,洛社一所学校面向社会打开大门后,开放第一天,塑胶跑道上便被居民的香烟头烫了个洞。“当时我看了心疼啊。” 这位负责人的担心,正是校长们的共同顾虑。记者在多个学校场馆对外开放区域看到这样的公告牌:禁止遛狗者、穿高跟鞋进入活动区域

3、,但由于管理人员太少,一些居民的不文明行为仍对学校场地造成了损坏,缩短了使用寿命。在这种情况下,部分学校至今不愿对外打开大门。 呼声“免费场地开放,安全顾虑大于经济考量。” 思考场馆开放管理切忌“一刀切” 明亮的跳操房、乒羽馆,天一中学的体育场馆令每个参观者为这片健身场地点赞。自从锡山体育中心拆除后,面向社会打开大门的天一体育馆便成为周边居民健身的好去处。 但在调研中发现:天一体育馆交由天健公司托管,收费的乒羽馆、游泳馆等对外开放,但免费的操场却并不对外开放。对此,校长沈茂德也有苦衷:天一中学有住宿生,晚上对外开放免费场地会带来安全隐患。这位名校校长认为:对外开放要以确保学生安全为前提,切忌“

4、一刀切”。他甚至表示:在暑、寒假时,学校场馆才会考虑全部对外开放。 呼声“每周每校只有3.2人次来锻炼,没人来也没劲。” 思考场馆开放因地制宜才是上上策 学校场馆对外开放,是我市大力推进的一项体育民生工程。但各方“叫好”的好事,也会遭遇“冷场”的尴尬。“我们区的学校场馆对外开放率已达100%。但去年全年仅接待健身者630人次,相当于每周每校只接待了3.2人次,有些学校至今没人进去过,没人来也没劲啊。”崇安区文体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健身者参与热情不高,也影响着学校场馆对外开放的积极性。 “身边的健身房”没有对周边居民形成吸引,一方面,是学校场馆对外开放的知晓度低;另一方面,近年来,随着城市绿地与公共景观带的增加,“花园里的健身房”成为更好的选择。对此,一位校长表示:学校场馆对外开放也要因地制宜,如果周边有相同健身功能的公共健身场馆,那么,学校场馆就无需为了开放而开放。 “学校场馆对外开放,是好事也是难事。”市体育局负责人表示,在充分听取意见后,我市将继续推进学校场馆对外开放力度,通过综合考量,使“身边的健身房”为百姓提供更为便利、实在的服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