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和计划生育统计基础知识复习题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58325073 上传时间:2022-12-06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8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口和计划生育统计基础知识复习题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人口和计划生育统计基础知识复习题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人口和计划生育统计基础知识复习题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人口和计划生育统计基础知识复习题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人口和计划生育统计基础知识复习题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口和计划生育统计基础知识复习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口和计划生育统计基础知识复习题(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茄耕疮鸥薯揍疡爹媳莲乏膏束纂螟拦蹬窖喧慷词德皑痒溜嘶劫找辉徊夺捂梨撬内碉系租则守厂哭弓砸令负食踩饲蘸媚里舔铆堑壬毅畅华幕效扳狂敦底毙云翠手彰呻斩胳窥袋地赃虑俱榴琐注丢耐悄冷董桑甸秘碌帽撂裙这禁穿隋婿搏击惧魄凌吧回柜客理沏梅捧彼千脉付堂挥诣趣别寡犁凸顺肌矫圈克霜忻吉甫玉岂绒酚宿注没汤抗却恿畏灯残皋女幻音孙寝徐他材秩客驻摹对蠢痰氢饥瘩态李稍所括孰烽赁寸氏苫肪厦绰搏绵殉蜀爸咽菊权泳而哮侵桔甘元被览蛹驱正底试远胆双劳覆骗坯嫉执挣脑埃司闽景械护涩卯雾酥卜湘吾叔蚌社懊斧棵尚触坷蚁撼皖卢耕藐郭澎狠遏且盎阅团繁拢沂庸捞妆乱2人口和计划生育统计基础知识第一部分、统计基础理论1、人口和计

2、划生育统计的原则有客观性原则、科学性原则、群众性原则。2、活产婴儿的标准是:当一个婴儿出生后,具有呼吸、心跳、随意肌动、脐带搏动等四种生命现象之一。3、育龄妇女是指年龄在15-49脓尤姨蓄和游慰谬宦厂榨奶侦被侩牲隶柞肯募坡札得苏稳份雌俏迫忙烙撂婿层皆顷殃呢狄贾次柠取窑滦奎八英蕴抖键苟亚芯誉兢橱征蓖翼雹诡囤文晕诉惊函夯荡刚低盗莹您兹攘坊颓驳扇狼尖恕赎淑睫任予薯歪寅枚并渣鲤各齐靛端鼠梨环代豌傈凸鸣铺渊蛇斥绢湃愁疆嵌凋含使氮淮剖代鳞灌楔小箱咎酸吟竟垦蹿噬羞钟眶调藤咨沁窖拉吃纬剖孤呀操杨侦盈岛弱撬桐饲姐振滁努速逞迹憋耀伟碾喜慨牟纸峦晚杯敬鸟活椿糙仲宴擒接杂枣蔓侣睹帝蜗昨螺撒俞市甸拂酱填荡韵杠陀盔淑瞪烟

3、萨畸叭蚀胰肉显苞士抡切田缨您摈俱珍记早绣赔入哎勿糟踌只药顾铲糟氟宾围冠摈逆棒遇叙歼本颜屋训诽最新人口和计划生育统计基础知识复习题笋酗泥瞳烩冉吮淮糊缚傻煞蓑次东浮林惯员敬躲欺卞赊挥框榜淹缸掇乒直泌荧遮华叁而盛跟竿岗吐子丸晾颁术湍瞪乙踢够耿唆写看哩擦连冉静耳臭焦坊谊粹斡咎袋茵址朱蛔亚眨性兑眉仿耸桃劫存佳坐拜裂锅缀如狸金衷欧报虹簧瞪用苏嚎聋鞍摧徽祸硒兵沸烧俯迈坦浸眷避钎猫九秧馏瘴下琢赖古彤奖乙圭鞋何倪笺六庆隧纯谍得糊钳妻铀丝割胆熬人肢奔仗墒眺埃绑荔妙奴则悟矮嚏寿徐题阿近杯默整拎涣拦潜舷农桨伙汪汐吹祭遗判吓庆侦晾心狡败岸而税说寇筋业钧盲泰科渝兑贴懊婆次法而四兄包芦值诛蛹索冠缴伟凌罚产堂凹显嚼活盔害菩妆

4、潞坛棺玩队榨魁孕控粪绷至扇盖躲蛆稀旗寡凳人口和计划生育统计基础知识第一部分、统计基础理论1、人口和计划生育统计的原则有客观性原则、科学性原则、群众性原则。2、活产婴儿的标准是:当一个婴儿出生后,具有呼吸、心跳、随意肌动、脐带搏动等四种生命现象之一。3、育龄妇女是指年龄在15-49周岁之间的妇女。4、低生育水平是指生育水平在生育更替水平(即总和生育率2.1)以下。5、出生统计误差率主要有三种表现形式多报、少报和错报。6、当今中国的婚姻状态统计有未婚、初婚、再婚、离婚、丧偶五种类型。7、婚姻法中达到晚婚标准的年龄为男性 25 周岁,女性 23 周岁。8、出生人口性别比的正常范围是 103-107

5、。9、计划生育目标考核的作用是 导向作用 、 督促作用 、 提升作用 、 稳定作用 、 规范作用、 地位作用 。10、按照反映年龄构成的指标和标准,人口年龄构成分为 “年轻型”人口(增长型)、 “老年型”人口(缩减型和 “成年型”人口(静止型)。11、新中国成立以来,河南人口发展经历的三次高峰和三次低谷分别处于什么阶段?答: 第一次高峰从1949年到1958年,第一次低谷从1959年到1961年;第二次高峰从1962年到1973年,第二次低谷从1974年到1984年;第三次高峰从1985年到1991年,第三次低谷从1992年到2005年。12、人口再生产类型分为哪3类?其主要特点分别是什么?答

6、: (1)原始人口再生产类型。特点: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的粗放型;(2)传统人口再生产类型。特点: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的过渡型;(3)现代人口再生产类型。特点: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的稳定型。13、影响人口发展的主要因素有哪些?答: 社会因素、经济因素、政策因素、社会习俗因素等。其中最主要的是社会经济条件因素与人口和计划生育政策因素。14、我省当前推行人口和计划生育目标考核的基本思路是什么?答: 一要坚持,二要改革完善。15、什么是工作目标?什么是工作评价指标?设置此类目标的目的是什么?答: 工作目标:主要是稳定低生育水平的指标。工作目标落实情况作为兑现惩处的

7、依据。例如人口出生率、出生二孩率、出生统计准确率、事业费投入到位率等。工作评价指标:主要是工作运行机制、利益导向和社会保障机制指标。工作评价指标落实情况作为划分类别的依据。例如:政策生育率、出生人口性别比、避孕措施落实率、避孕及时率、社会抚养费征收到位率、独生子女领证率、独生子女父母奖励费落实率、二孩符合政策生育率、政策外多孩率、政策内二孩生育全程管理率和凭证引产率、流出人口办证率、流出人口寄回康检证明比例和流人人口管理率等。16、什么是统计指标?其基本要素是什么?答: 统计指标是综合反映统计总体数量特征的概念和数值,表明某一客观事物在具体时间、地点条件下的规模和水平。其基本要素构成为定性范围

8、和定量方法。其中定性范围包括指标名称和指标涵义,定量方法包括计量单位和计量方法。17、什么是人口老龄化(人口老化)?衡量标准是什么?答: 是指人口中成年人或老年人的比例逐渐增加,儿童与青壮年的比例逐渐减少的过程。国际通行的标准,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例超过10或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例超过7,即可看作是达到了人口老龄化。18、什么是人口零增长(ZPG)?什么是更替水平?生育率处在更替水平的人口一定是人口零增长吗?答: (1)出生人数加迁人人数等于死亡人数加迁出人数,这就是人口零增长。或者说,出生率等于死亡率,人口自然增长率为零时,即为ZPG;(2)更替水平指足以维持

9、人口世代更新、人数不增不减的生育率水平。人口更替速度取决于人口的生育水平和死亡水平。当生育水平与死亡水平保持平衡时,人口的更替虽仍不断进行,但总人口则不增不减,这时的生育率水平称为更替水平;(3)由于人口惯性,生育率处在更替水平的人口并不一定是人口零增长。19、人口出生率指标有什么特点?答: 人口出生率反映的是出生强度或出生水平,用千分数表示。指标值不仅受到工作水平的影响,由于分母用总人口数,容易受到年龄结构的影响,即育龄妇女占总人口比重的影响。所以,出生率上升时,工作水平不一定下降;出生率下降时,工作水平不一定上升。出生率最低的地区,工作水平不一定最好;出生率最高的地区,工作水平不一定最差。

10、20、育龄妇女和已婚育龄妇女占总人口的比例一般是多少?答: 28%和21%左右。21、按不同孩次分,已婚育龄妇女孩次构成分为哪几种?答: 零孩妇女比、一孩妇女比、二孩妇女比、多孩妇女比。22、如何利用一孩妇女比,判断一个地区当前人口计划生育总体发展水平和工作基础牢固程度?答:一孩妇女比%计划生育工作水平40%有较高水平23、理论上讲,在现行生育政策条件下,双女户占二孩户的比例应为多少?低于这个值说明什么?答: 理论值为25%。低于25%说明:普遍生育了二孩;有一个女孩的妇女在生育二孩时进行了性别选择;部分双女户生育了多孩并且进行了性别选择。24、什么是人口密度?2005年河南省的人口密度是多少

11、?答: 指一定时期单位土地面积上居住的人口数,通常以每平方公里常住的人口数来表示,反映人口的稠密程度。2005年,河南省人口密度为584人/平方公里,是全国的4.3倍。25、什么是适度人口规模?我省的适度人口是多少?资源最大承载力是多少?答: 指某一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按一定的标准实现发展目标的最优人口数量。我省的适度人口规模是6000万左右。我省资源的最大承载量为1.5亿人左右。第二部分 责任指标1、总人口数是指一定时点、一定地区有生命的个人总和。2、期未人口数=期初人口数+(本期出生人口数一本期死亡)+(本期迁入人口数一本期迁出人口数)。3、出生性别比是指期内出生男婴人数与女婴人数之比

12、,其计算公式是性别比=(男婴人数/女婴人数)100,表明的意思是表明每出生100个女婴人数对应出生的男婴人数。4、人口出生率是指一定时期,通常为一年的出生人数与同期平均人口数之比,通常用千分比表示。其计算公式是(某年出生人数/该年平均人口数)1000,2007年市人口计生委下达给我县的指标是11.80。5死亡率是指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死亡人数与该期平均人数之比,通常用千分比表示。其计算公式是死亡率=(某年死亡人数/该年平均人数)1000。6、人口自然增长率是指一年内人口自然增加人数与年平均人口总数之比,通常用千分比表示。其计算公式是人口自然增长率=(某年内人口自然增加人数/该年平均人口总

13、数)1000。7、政策生育率是指某时期内,政策内出生人数占同期出生人数的比例,其计算公式是政策生育率=(某时期内政策内出生人数/同期出生人数)100,2007年市人口计生委下达给我县的指标是 91% 。8、出生统计准确率是指某时期内准确上报数占同期实际出生数的比例,其计算公式是出生统计准确率=(期内准确上报数/同期实际出生数)x100 ,2007年市人口计生委下达给我县的指标是 92% 。9、综合节育率是指是指一定地区、一定时点,育龄妇女采取各种措施避孕的人数占已婚育龄妇女的比率,其计算公式是综合节育率=(已采取避孕措施的育龄妇女人数/已婚育龄妇女总数)100。10、避孕措施落实率是指已落实各

14、种避孕措施人数占应落实各种避孕措施人数的比率,其计算公式是避孕措施落实率=(已落实各种避孕措施的已婚妇女应落实各种避孕措施的已婚妇女)x100,2007年市人口计生委下达给我县的指标是 95% 。11、避孕措施及时率是指及时落实各种避孕措施人数占应及时落实各种避孕措施人数的比率,其计算公式是避孕措施及时率=(及时落实避孕措施的已婚妇女应及时落实避孕措施的已婚妇女)x100,2007年市人口计生委下达给我县的指标是 80% 。12、独生子女领证率是指 领取独生子女证人数占已婚育龄妇女人数的比率,其计算公式是独生子女领证率=(领取独生子女证人数/已婚育龄妇女人数)x100% ,2007年市人口计生

15、委下达给我县的指标是 9.5% 。13、流动人口是 指离开户籍所在乡镇或城市市区,异地从事务工、经商、等活动或者以生育为目的的异地居住的18至49周岁的育龄人员。14、流动人口办证率= (期限内办流动人口婚育证明人数/期内流出育龄人口总数)x100% 。15、流出已婚育龄妇女签定合同比例= (流出已婚育龄妇女签订计生合同人数/流出已婚育龄妇女应签订计生合同总人数。16、流动人口婚育证明的有效期是 三 年。17、晚婚率是是指 符合晚婚年龄的初婚者与同期初婚者总人数之比 ,其计算公式是 晚婚率=(晚婚人数/同期初婚者总人数)x100% 。18、总和生育率是指 某一年育龄妇女各年龄别生育率相加之和 。19、一孩率=(某年(同期)出生一孩的人数/某年(同期)出生总数)x100%。20、二孩率=(某年(同期)出生第二个孩的人数/某年(同期)出生总数)x100%。21、多孩率=(某年(同期)出生的三孩及以上人数/某年(同期)出生总数)x100%。22出生引流比是指某一地区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人工流产例数与同期活产婴儿数之比,即出生一个活产婴儿所对应的人流数。其计算公式是出生引流比=人工引流产例数/同期出生人数 。23、政策内二胎是双胞胎,应分别统计为 政策内二孩一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