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动人口子女家庭教育现状的调查分析.doc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58323652 上传时间:2023-09-22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4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流动人口子女家庭教育现状的调查分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流动人口子女家庭教育现状的调查分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流动人口子女家庭教育现状的调查分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流动人口子女家庭教育现状的调查分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流动人口子女家庭教育现状的调查分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流动人口子女家庭教育现状的调查分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流动人口子女家庭教育现状的调查分析.doc(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流动人口子女家庭教育现状的调查分析雁园路小学 翟燕娟我国城市流动人口的特征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家庭化”程度越来越高,这就意味着,越来越多的打工者选择了举家迁徙的方式进入城市。家庭教育因其自身的特点和功能,会对孩子健康发展起着独特作用,从而使家庭教育在学校、家庭、社会一体化教育机制中占有重要地位。学校教育必须取得家庭教育的支持与配合,已是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共识。所以,要办好学校,要提高外来人口子女整体素质,必须注重其家庭教育情况的研究,必须注重外来人口家庭教育指导的实践与研究,必须注重家校结合形成合力的研究,以期切实提高家庭教育的实效性。为了了解流动人口子女家庭教育现状,有针对性的做好这些流动子女

2、家庭教育指导工作,我们开展了一个流动人口家庭教育现状调查。一、基本概况1调查对象:本次调查选择雁园路小学的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作为调查对象。我校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占80%。学校对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家校教育一向很重视。考虑到小学低年级学生的实际理解能力不足,仅随机抽取了部分4-6年级的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作为调查对象。 共发调查问卷100份,收回有效问卷92份。2调查内容:(1)家庭基本情况:职业、收入情况、文化水平、经济状况、住房条件、家庭人口等。(2)家庭基本条件:物质条件(如儿童读物、学习用品等)、时间安排(如与孩子一起活动、辅导孩子学习、让孩子自由活动等)。(3)家庭教育期望目标、态度与具体要求。

3、(4)家庭教育内容、方法、措施。二、调查结果与分析研究在调查中我们看到大多数流动人口同住子女的家长已充分认识到教育在孩子的成长中起着重要性的作用,意识到环境和教育的差异,会对孩子日后的智力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同时也能认识到教育孩子是家校共同协作的事情。但在调查中我们也看到流动人口同住子女在家庭教育中存在诸多问题。(一)、流动人口同住子女家庭教育观念的现状流动人口子女家长教育观念存在着严重的功利思想,受其工作的局限与生存压力的影响,导致他们在对孩子的教育中,更多关心的是孩子的学习成绩,关注更多的是孩子知识能力的发展,认为只要孩子学习好,身体好就是好学生。另外,在调查中发现流动人口家长家庭教育意识

4、与行为不一致,对孩子的行为约束一则比较专制,二则显现放任自流。(二)、流动人口同住子女家庭教育内容与方法的问题在调查中我们看到,流动人口子女的家长忽视孩子文明行为习惯的养成与教育,不重视孩子习惯的养成、轻视美德教育与艺术教育。比如:在了解家长忍受孩子缺点的情况时,只有24.4%的家长不能忍受孩子做事拖拉。这个内容中折射的是责任意识的缺失。而责任意识的培养对孩子成人成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却被家长忽视,说明家长在孩子的教育中,错位现象非常严重。又在流动人口同住子女家庭教育中,缺少人际交往内容的引导,表现忽视孩子自信心的培养,以及忽视孩子交往技能的指导。可见,流动人口子女家长的认知与闭塞的心理行

5、为及指导能力,影响了孩子交往能力的提升。另外,从调查显示,流动人口家庭在对子女的教育方法上,存在重言传,轻身教;训斥体罚多,说服教育少;调查中表明,当孩子犯错时,近三成的家长会采用说服教育,而多数的家长则采用指责、体罚的形式教育子女。其次家庭学习辅导严重缺失。而且家长面对孩子异想天开的想法时,会受到 12.2%的家长批评指责,甚至6.1%家长不予理睬,只有10.4%的家长进行鼓励赞赏,可见,在多数的家长中,对于孩子的思维火花不能很好地去保护,这对孩子的自信心的培养和孩子的创新思维的发展不利。(三)、流动人口家庭亲子关系调查中发现,流动人口家庭中家长与子女的情感交流比较少。比如:在与学生谈论上,

6、当问及是否知道父母生日时,绝大多数孩子不知道父母的生日。在问及父母是否为你过生日时,更多学生反映,父母基本上不为孩子过生日。另外,在调查中我们看到亲子沟通不容乐观。家长与孩子的沟通时间很少,每天能有2个小时以上的时间与孩子在一起学习、谈话、玩耍的家庭只有19.1%。而且在与孩子沟通的主动性上,不足50%的孩子愿意与家长倾诉,且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会越来越不会主动找家长交流。更为担忧的是:有20%左右的家庭处于零沟通状态。原因是由于亲子之间缺乏了解互不关心造成,平时无话可说。再是现代生活节奏紧张和生活现状对父母和孩子的压力大造成没有沟通的机会。三是孩子认为家长不理解自己,家长觉得孩子太不懂事听话

7、,存在代沟现象,由此造成了亲子关系的疏远与紧张。(四)、流动人口子女教育家校沟通情况调查显示32.5%的家长一学期主动与学校班主任联系一次,一星期与学校班主任联系一次的仅占9%,家校沟通的频率很低,家长与学校教师的联系缺乏积极主动。但在调查中我们也看到流动人口同住子女的家长对家校沟通的内容有了新的需求,他们更喜欢快捷、便利、高效的联系方式,需要最直接、最实用的家教指导方法,尤其是希望获得辅导孩子的有效方法。比如:从一项多选题中看出,67.9%的农民工家长希望家庭教育指导方面的内容更多的是涉及到辅导孩子学习的有效方法;由55%的家长希望家庭教育指导方面的内容为“与孩子有效沟通、相处的方式、形式”

8、。从中可以看到,新生代的流动人口家长他们对孩子的教育还是积极的、主动的,他们希望能有更丰富的家庭教育指导的内容来帮助他们更新自己的家庭教育观念,填补在家庭教育方面的缺失。综观调查,农民工家庭教育现状不容乐观:1、缺少家庭教育意识和正确的家庭教育观。由于外来务工人员的孩子大都是农民工子女,这些流动人口家庭大多来自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农村地区,文化背景的差异和教育信息滞后,导致家庭教育观念落后、片面,流动人口子女的家长对教育的投入更为功利性。分数第一,缺乏全面发展的教育观念,尤其是不注意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创新能力。2、家长整体文化水平低,没能力辅导孩子。由于进城的流动人口文化程度大多在初中水

9、平阶段,他们没有能力辅导孩子学习,出现了重养轻教,重身体、轻心理,忽视孩子身心健康,全面发展3、家庭教育方法简单、粗暴。由于流动人口子女的家长受教育少,年纪又轻,所以缺少教育孩子的方法。或是施行传统的棍棒教育。或是听之任之,“放羊式”管理,任期自由发展。4、家长为生计奔波,没有过多的时间和精力教育孩子。流动人口背井离乡出外打工,他们面临着很多的生存压力。而且这些外来务工人员孩子往往有2至3个,因此对于孩子的家庭教育、学习辅导以及思想教育都不够重视,也很少有时间和精力去过问孩子的学习情况,很少对孩子进行一些做人基本的礼仪规范教育。换言之,他们更依赖于学校与教师,认为读书与教育是学校与教师的事。5

10、、缺乏良好的教育环境,严重影响孩子健康成长。家长外出打工,生计艰难,多数流动人口家庭一般都住在出租的窝棚或小平房里,这样的房屋,居住环境简陋,面积狭小,光线很差,地面潮湿,周围厂房里的机器昼夜轰鸣,孩子在这样的环境里,不要说做回家作业,看课外书,就连晚上的休息时间也无法保证.同时,阴湿的地面对孩子的健康也非常不利。再者,农民工家长言谈举止随意性强,粗话、脏话脱口而出,较少考虑对孩子的影响,使其子女也在不知不觉中受其感染,效而仿之。三、拟定的对策了解问题的全貌与实质,获得正确的教育观念,这是搞好流动人口家庭教育的根本,鉴于流动人员家庭的复杂性,这里仅对以打工为主的家庭提出以下建议: 一、改善家庭

11、学习环境。 家庭是一家人修闲、生活的场所,也是家长对孩子进行家庭教育的主阵地。家长要尽可能为孩子创设一个畅心益智、悦情怡神的学习环境,要保证室内光线充足,空气流通,要想办法为孩子腾出读书写字的空间,尽可能保证孩子的学习时间和休息时间,力所能及地为孩子添置一些必须的学习工具,经常为孩子提供学习上的方便、解决学习上的困难。以激励孩子学习的兴趣。 二、强化孩子的安全教育。 流动人员家庭的家长因为上班时间长,所以孩子单独在家的机会很多,为了防患于未然,家长必须全面消除家里的不安全隐患。为了防止意外,流动人员的家长还应多教孩子一些安全知识,因为他们的孩子出外的机会多,所以家长应向孩子传授“自我保护”的意

12、识和安全知识,使孩子在遇到意外情况时不慌不忙,从容地避开伤害,寻求保护。比如,让孩子知道父母姓名、工作单位、家庭电话号码、会拔“110、120、119”等电话号码,懂得社会上有好人,也有坏人,必须有戒备之心等。 三、尊重孩子,宽严并济,做孩子的“良师益友”流动人员家庭中的父母应用发展的眼光,全局地审视子女的教育。家长在教育孩子时,应宽严并济,因为过于宽松就是溺爱,容易放纵子女的个性发展,逐步使其养成恶习;过于严厉就是管制,容易压抑其个性发展,耽误孩子。作为父母,对孩子的行为,应当给予鉴别,给予及时的批评和表扬。总之,家长要做孩子高明的“良师益友。” 四、更新“唯分论”的陈旧认识,树立全面发展的

13、教育观念。 在对几个流动人员家庭的孩子家访时,这些父母开口第一句话就是问:“我家孩子近段时间数学成绩有没有提高?”或者说:“我女儿在考语文时总是写不好作文,每次考试都考不到95分,我心理真急。”可见,流动人员家庭的家长对教育缺乏全面的认识,他们比其他类型的家长更关注孩子的分数,至于孩子是否沾染不良习惯,身体是否健康,是否有创新精神,他们持无所谓态度。其实,分数高并不一定意味智商高,会读书不等于会做人,会读书会做人并不意味着身体好。所以家长应更新思想意识,做关心孩子全面发展的“人师”。 首先,要提醒孩子参加体育锻炼。 第二,加强品德教育,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流动人员常流动的特点,决定了孩子所

14、处的社会环境复杂多样,一些不良的社会风气、旧思想、旧习惯更容易侵蚀识别能力差、知识经验缺乏的孩子,故对于这类特殊群体的孩子,更应加强品德教育,培养他们良好的行为习惯。那么,从何入手对他们进行品德教育呢?立下家规,严格要求;父德母仪;教给孩子的学习方法,培养孩子的创造力。 五、不要把对孩子的家庭教育也推给学校。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和子女的特殊关系决定了父母在孩子的身心发展中起着不同寻常的作用。根据研究显示,入学前有阅读习惯的孩子和入学前没有阅读习惯的孩子比较,受到启蒙较早的孩子入学后的阅读习惯和成绩都比较领先。可见,父母及早、正确地开展家庭教育,将会促进孩子的全面发展,反之,则会影响孩子的前程。当然,要开展好家庭教育,不能唱“独角戏”,家长要主动和学校配合,通过配合学校的一些教育手段、教育经验和教师一起教育孩子。如学校要求孩子不吃零食,家长也应配合学校要求孩子在家里不吃零食。只有这样,才能家校合力共同教育好孩子。四、问题探讨 1、小学阶段的基础教育需要相对稳定的教育环境,而外地学生父母为了生计东奔西走,居无定所,学习环境也随之改便,无法接受系统教育。有些孩子甚至已是15、6岁的少年了,还在念小学,给班级管理带来了一定的隐患。 2、有了良好的习惯,健康的心理,未来民工子女具备了未来公民的基本素质,如何让他们在学习中更好地发挥其学习主动性,还将进一步研究。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