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阳市实验中学九年级上第一次月考语文试1.doc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58315641 上传时间:2023-07-13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6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衡阳市实验中学九年级上第一次月考语文试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衡阳市实验中学九年级上第一次月考语文试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衡阳市实验中学九年级上第一次月考语文试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衡阳市实验中学九年级上第一次月考语文试1.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衡阳市实验中学九年级上第一次月考语文试1.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衡阳市实验中学九年级上第一次月考语文试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衡阳市实验中学九年级上第一次月考语文试1.doc(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衡阳市实验中学九年级上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一.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共27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 )(2分) A、虬枝 qi 秀颀q 婆挲su 恹恹欲睡yn B、涸辙h 漪郁y 蕈菌 xn 偃苗助长y C、禀赋 bng 淅沥 x 倔强qing 惴惴不安zu D、穷匮 ku 哽咽y 惩罚 chng 锲而不舍qi2依次填入下面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2分)生活中处处着美的细节,那些热爱生活的人,他们常用一种美好的眼光去看世界,用一颗 的心去感悟生活,即使有所怨、有所忧,也都能化解。怀着一颗感恩的心, 所经历的点点滴滴,你会发现生活一直很美。A.培育 细致 收藏

2、B.孕育 细腻 收藏C.孕育 细致 搜索 D.培育 细腻 搜索3.下列各句加点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2分)A、防止疫情流行,是“512”汶川特大地震后灾区刻不容缓的头等大事。B、用心观察,你就会发现平凡的生活能为我们提供巧夺天工的作文素材。C、在外漂泊十多年的他见到亲人时终于忍俊不禁,留下了辛酸的眼泪。D、为了备战空前绝后的北京奥运会,全国上下都在同心协力争创佳绩。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A通过这次灾后重建 ,使我们充分认识到团结一致、众志成城的重要性。B临近中考,同学们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成绩都有所提高。C重视课内外阅读,是学好语文的关键。D我们应该防止类似“三鹿奶粉事件”

3、的情况不再发生。5.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2分)A、秋水节选自庄子喻老,庄子,战国时哲学家,道家代表人物。B、愚公移山是古代寓言中的名篇,文中着重塑造了愚公的形象。愚公移山的成功,表现了我国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伟大气魄和坚强毅力。C、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的作者是唐代文学家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 士。D、陆蠡的囚绿记是一篇咏物抒情的散文,他借窗前的一株常春藤,抒发了对光明和自由的向往之情。6古诗文默写:(请规范书写)(10分)(1)但愿人长久, 。 (2) ,蜡炬成灰泪始干。(3) , ,此事古难全。(4)王维在使至塞上中以瑰丽奇特的笔墨描绘了塞外大漠壮观之景的诗句是: , (5)晏殊的浣溪

4、沙中被人们称为“天然奇偶”的两句诗是: , 7下列关于文学名著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中国第一部歌颂农民起义的长篇章回小说水浒通过写众多草莽英雄不同的人生经历和反抗道路,鲜明地表现了“官逼民反”的主题。 B善于说故事,善于塑造人物,充满天马行空的想象和大胆奇特的夸张,是西游记这部小说的三大成功之处。C冰心的骆驼祥子讲述的是一个普通的人力车夫的故事。它通过祥子这个人物的变化,无情地批判了祥子所处的那个社会它不让好人有出路。D繁星春水小诗中的母爱往往有双重内涵,一是母爱对诗人的浸润;二是诗人对母爱的深情赞颂。8在西方,有一部小说,卢梭曾建议每个青少年,尤其是男孩子都应该读读它。小说主

5、人公是一位孤独而顽强的冒险者,这部小说的名称是鲁滨逊漂流记,它的作者是 国作家 。 (2分)9、仿写(3分)青春是一朵娇艳的鲜花,在春天的花园里尽情地绽放着;青春是_,_青春是_,_二、阅读:(43分)(一)诗词鉴赏(4分) 泊秦淮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10.这首诗的作者是唐代诗人 。我们还学过他的七言绝句 。11.下面对这首诗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2分)A这是一首感时愤世之作,借前代亡国之音,讽刺晚唐时期社会风气的衰退淫靡。B首句连用两个“笼”字,把烟、水、月、沙四者交融在一起,勾画出秦淮河迷蒙、淡雅的夜色。C第三句,表面斥责无政治头脑的“

6、商女”,实际上暗讽唐代统治者不知亡国之恨。D尾句“犹唱”二字是以曲笔写深意,暗笑商女曲目不多,老是唱着那首玉树后庭花。(二)秋水(16分)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曰:“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今我睹子之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12.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含义(4分)秋水时至( ) 河伯始旋其面目( ) 不辩牛马( ) 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 ) 13.

7、下面各句中加点的字古今意思一致的一项是( )(2分)A、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B、牺牲玉帛,弗敢加也C、东面而视,不见水端D、河伯欣然自喜14.翻译下列句子(4分)(1)“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 (2)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15. 从庄子“道”的观点看,事物无大小、是非之分,一切都是相对的,但作为寓言故事,我们可以从中受到怎样的启示?(4分) 16.写出与本段文字有关的两个成语_、_。(2分) (三)(14分)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

8、;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17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2分)A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且:将近)B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惩:苦于)C虽我之死,有子存焉(虽然) D河曲智叟亡以应(亡:通“无”)18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A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告之于帝(愚公移山)B而山不加增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翁亭记)C虽我之死,有子存焉而城居者未之知也(满井游记)D以残年余力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阳楼记)19.选段中智叟认为愚公不能移山的原因是(用原文语句回答)_ _ ;而愚公坚信能够移山的根据是(用原文语句回

9、答)_ (2分20.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4分)(1)甚矣,汝之不惠。_ (2)河曲智叟亡以应。 21.本段塑造愚公的形象采用 描写方法。(2分)22“愚公”不愚,“智叟”不智。作者这样命名的用意是什么?(2分)(四)泡桐花开(9分) 泡桐花开在农历四月。 每天傍晚归来,只要一转进那条长着泡桐树的小巷,我的脚步就会放慢放轻,仿佛去赴一个一年一度的约定。 我常常伫立树下凝望泡桐,它出奇地高大,仿佛与蓝云接壤,颇有伟岸的男子气。它枝繁叶茂、树冠如盖,在半空中流淌着旺盛的生命力。它的花朵紫中带白,密密地簇生着犹如一个个花塔,外层的花朵有点像塔上的铃铛,风吹过簌簌作响。也有不少花朵随风而落,在大

10、地上铺陈出一小块紫色地毯,既诗意又清丽。仔细端详泡桐花会发现它们状如喇叭,安详地躺在地上构筑着“此时无声胜有声”的境界。 泡桐花还散发着独特的芬芳。那气味不象玫瑰、百合的香气那样优雅,而是带点粗犷,会出其不意地窜入人的嗅觉,让人蓦地意识到它的存在。那气味并不浓烈,而是恬淡、辽远的,让入的心弥漫起一种温柔怅惘,陷入“什么都想、什么都不想”的空灵状态。那气味不属于精致的城市,而是带着乡间味儿,令人联想起森林、平原、山野,散发着幽深、潮湿的泥土气息。 也许正是泡桐花的形、色、味在不经意间交织成了它的风骨,我总觉得泡桐花是一种淡泊、隐逸同时又有些寂寥的花。由于树干高大,它不仅超然于群花之上而且还超出了

11、人的视线,显出一份“不与百花争春”的高古。很少听人提起“泡桐花开了”,它自生自长、花开花落,不用人操心也难以引入关注,有着“繁华飘零两不知”的清冷寂寞。 记忆中泡桐花演绎得如火如荼的一次,是多年前的华山之行。当火车欢快地奔驰在关中平原上时,窗外一片片泡桐花轻盈掠过,柔美得仿佛一个个紫色的梦。华山脚下也遍植着泡桐,紫色的花朵无声无息地飘在农田、山野间,很有与世无争的远古韵味。 我住的旅馆是一个典型的北方庭院,院中长着一棵高大的、开花的泡桐,站在树底下仰望蓝天,我感觉红尘仿佛片片落英于顷刻间坠落,我的心灵在一阕古老的田一园牧歌中穿梭,有着尘埃落定之后的清爽与澄明。 后来泡桐就见得少了,要么是孤独的一棵,最多也是齐齐的一排。而且它们继续在都市中隐身而去,远望仿佛一个身材优美的紫色背影。城市在扩大着、发展着,常可见泡桐与拆迁的老屋一起倒地的场面,而新城的建设中绝难再见泡桐的踪影了。泡桐的气质似乎不太适合以速度、效率为代表的现代繁华,它们渐渐走远了,同时永远地带走了一段超脱、悠闲、宁静的古老岁月,也带走了我那个紫色的梦幻。 23泡桐花的形、色、味的特点是什么?请分别概括回答。(3分) 形: 色: 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