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选考高考化学考前提升训练20物质的检验与定量分析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58310370 上传时间:2022-12-01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4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选考高考化学考前提升训练20物质的检验与定量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浙江选考高考化学考前提升训练20物质的检验与定量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浙江选考高考化学考前提升训练20物质的检验与定量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浙江选考高考化学考前提升训练20物质的检验与定量分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浙江选考高考化学考前提升训练20物质的检验与定量分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浙江选考高考化学考前提升训练20物质的检验与定量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选考高考化学考前提升训练20物质的检验与定量分析(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2018 浙江名校新联盟检测)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 苯不能用带橡胶塞的试剂瓶贮存B. 用红色石蕊试纸检测NH时,需先用蒸馏水润湿C. 除去Fe粉中混有的12:加热使|2升华D. 除去乙酸乙酯中的乙酸:加入饱和碳酸钠溶液洗涤,分液2. (2018 浙江十校联盟检测)下列除杂方法正确的是()A. 除去NaCI中的NaHCO加入盐酸反应后,再蒸发结晶B. 除去乙酸乙酯中的乙酸: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再分液C. 除去乙烷中少量乙烯:通入溴的CCI4溶液D. 除去CQ中少量的SQ:用饱和碳酸钠溶液洗气3. (2018 温州模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容量瓶和分液漏斗使用前必须要检漏并干燥B

2、. 蒸馏操作时,温度计水银球应插入混合液中C. 焰色反应时,铂丝需用稀硫酸洗净,并在火焰上灼烧至无色D. 配制溶液定容时,俯视容量瓶的刻度线,则所配制溶液的浓度偏大4. 下列物质的分离提纯方法选择不正确的是()A除去氯化钠溶液中的泥沙过滤B用四氯化碳提取溴水中的溴萃取C分离乙酸(沸点为118 C)与乙酸乙酯(沸点为77 C)分液D从含有少量氯化钠的硝酸钾溶液中提取硝酸钾结晶5. 下列除杂操作可行的是()A. 通过浓硫酸除去 HCI中的HOB. 通过灼热的CuO除去H2中的COC. 通过灼热的镁粉除去 N2中的OD. 通过水除去CO中的CO6. 下列实验装置不适用于物质分离的是()C7尸63+和

3、。+能够在滤纸上彼此分离开的原因是()A. 饱和FeCb和CuSQ溶液已经分层B. 阳光的照射使 卩以和CiT能彼此分开C. 滤纸对Fe3+和Cu2+的吸附力不同D. Fe3 Cu2+在流动相溶剂中的溶解能力、扩散速度不同&下列有关实验说法正确的是()A. 在“阿司匹林的合成”实验中,把从盐酸中析出的晶体进行抽滤,用乙醇洗涤晶体12次,然后抽滤,将晶体转移到表面皿上,干燥后称其质量,计算产率B. 制备摩尔盐时,最后在蒸发皿中蒸发浓缩溶液,加热至液体表面出现晶膜为止,不能将溶液全部蒸干C. 晶体颗粒的大小与结晶条件有关,溶质的溶解度越小,或溶液的浓度越大,或溶剂的蒸发速度越快析出的晶粒就越大D.

4、 从溴水中提取单质溴时,能用无水乙醇代替 CCI49. 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与“结论”对应关系正确的是()选 项实验操作及现象实验结论A向某溶液中加入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再加盐酸酸化, 沉淀不溶解该溶液中一定含有SB向某溶液中冋时加入几滴 KSCN溶液和少量新制的氯水,溶液 变为血红色该溶液中一定含有Fe2+C向某溶液中加入稀盐酸,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无色气 体该溶液中一定含有C蔦D向某溶液加入NaO併微热,产生能够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 变蓝的无色气体该溶液中一定含有N;10.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为了检验硫酸亚铁铵晶体中含有川斗、Fe2+、S 4和H2O,设计了如下实验步骤:取少

5、量晶体放在试管内,用酒精灯加热,试管口有液体产生说明晶体中含有水;将加热后剩余的晶体溶解于水,加入盐酸酸化的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说明晶体中含有s也;滤去 白色沉淀,向滤液中加入过量的浓氢氧化钠溶液,加热,有能使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产生,说明|_| I晶体中含有N 4 ;向步骤的剩余液体中加入KSCN溶液,无明显变化,再加入少量氯水,溶液变血红色,说明晶体中含有亚铁离子。其中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B.C.D.#11. 某消毒液的主要成分为NaCI和NaCIO,在空气中易吸收 CO而变质,且NaCI和NaCIO在酸性条件F可发生反应:CIO-+CI-+2HfCbf +H2Q某学习小

6、组拟探究该消毒液的变质情况。(1)取适量消毒液放在试管中,加入足量一定浓度的稀硫酸,有气体放出。通过下列装置检验气体的 成分可以判断消毒液是否变质。学习小组研究后认为变质情况可能有三种:甲:部分变质;乙:未变质;丙:为了验证变质情况可能为甲,请完成下列实验方案。限选试剂:a. 98%的浓硫酸b.1%的品红溶液1c. 1.0 mol L 的淀粉KI溶液1d. 1 .0 mol L的NaOH溶液 e.澄清石灰水 f.饱和NaCI溶液所加试剂预期现象和结论试管A中加足量(填序号);试管B中加1%的品红溶液; 试管C中加(填序号)。若A中,B中,C中,则甲成立。用滴定法测定消毒液中 NaCIO的浓度。

7、 在使用滴定管之前首先进行的操作是 ;1 量取25.00 mL消毒液放入锥形瓶中,加入过量的a mol L NazSO溶液V mL(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CIO+NaSONaCI+NSO);将b mol L-1的用稀硫酸酸化的 KMnO溶液装入(填仪器名称)中;滴定剩余的NqSO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当溶液由 (填滴定终点现象)停止滴定,记录数据。 重复上述滴定操作 2次,平均消耗酸性 KMnO溶液V mL。则消毒液中NaCIO的浓度为mol L -1(用含a、b、V1、V2的代数式表示)。12. 过氧化钙微溶于水,溶于酸,可用作分析试剂、医用防腐剂、消毒剂。以下是一种制备过氧化钙 的实

8、验方法。回答下列问题 :(一)碳酸钙的制备 石灰石(含少量铁的氧化物饌酸戯溶液过滤CaCO(1)步骤加入氨水的目的是小火煮沸的作用是使沉淀颗粒长大,有利于(2)下图是某学生的过滤操作示意图O(填标号)。,其操作不规范的是a. 漏斗末端颈尖未紧靠烧杯壁b. 玻璃棒用作引流c. 将滤纸湿润,使其紧贴漏斗壁d. 滤纸边缘高出漏斗e. 用玻璃棒在漏斗中轻轻搅动以加快过滤速度(二)过氧化钙的制备 CaCO滤液 榊白色结晶(3) 步骤的具体操作为逐滴加入稀盐酸,至溶液中尚存有少量固体,此时溶液呈“酸”“碱”或“中”)。将溶液煮沸,趁热过滤。将溶液煮沸的作用,该反应需要在冰浴下进行(4) 步骤中反应的化学方

9、程式为原因是(5) 将过滤得到的白色结晶依次使用蒸馏水、乙醇洗涤,使用乙醇洗涤的目的是 _。(6) 制备过氧化钙的另一种方法是将石灰石煅烧后,直接加入双氧水反应,过滤后可得到过氧化钙产品。该工艺方法的优点是 ,产品的缺点参考答案提升训练20物质的分离、提纯与制备1. C 苯是良好的有机溶剂,能腐蚀橡胶塞,因此贮存苯时不能用橡胶塞,故A说法正确;检验 NH3时,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如果试纸变蓝,说明有NH存在,故B说法正确;加热时,Fe与丨2发生 反应生成Fel2,故C说法错误;乙酸的酸性强于碳酸的,因此加入饱和碳酸钠溶液,Na2CQ与乙酸发生 反应,同时饱和NqCQ溶液能降低乙酸乙酯的溶解度

10、 ,故D说法正确。2. A NaHCQ与盐酸反应可生成氯化钠,除去NaCl中的NaHCO可以加入盐酸反应后,再蒸发结晶,故A正确;除去乙酸乙酯中的乙酸,加入饱和碳酸钠溶液,再分液,故B错误;乙烷溶于CC14,不能 用溴的CC14溶液除去乙烷中少量乙烯,可以把混合气体通入溴水中除去乙烷中少量乙烯,故C错误;除去CQ中少量的SQ时,可用饱和碳酸氢钠溶液洗气 ,故D错误。3. D 具有塞子或活塞的仪器使用前需要检漏,容量瓶和分液漏斗使用前必须要检漏,容量瓶使用前不需要干燥,故A错误;蒸馏操作时,温度计水银球应插在蒸馏烧瓶的支管口处,故B错误;焰色反应时,铂丝需用稀盐酸洗净,并在火焰上灼烧至无色,故C

11、错误;配制溶液定容时,俯视容量瓶的刻 度线,配得溶液的体积偏小,则所配制溶液的浓度偏大,故D正确。4. C 可以用过滤的方法除去氯化钠溶液中的泥沙,故A正确;用四氯化碳可萃取溴水中的溴 ,故B正确;乙酸与乙酸乙酯相互混溶,只能通过蒸馏的方法进行分离,故C错误;KNQ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比较大,利用结晶(降温结晶)的方法从含有少量氯化钠的硝酸钾溶液中提取硝酸钾,故D正确,答案为Co5. A 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可以干燥HCI,而又不与HCI发生反应,所以可通过浓硫酸除去 HCI中的H2O,A正确;H2和CO都具有还原性,都能与灼热的CuO发生反应,所以不能达到除去 H2中的CO杂 质的目的,B错误;

12、灼热的镁粉能与 Na、O发生反应,所以不能除去杂质,C错误;CQ能溶于水,CO不 能溶于水,但二氧化碳在水中的溶解度不大,因此不能通过水除去 CO中的CO,D错误。6. D A为萃取分液装置,用于分离互不相溶的液体混合物 ;B装置可用于分离易升华的物质 (如|2);C为过滤装置,用于分离液体与不溶性固体混合物 ;D装置中温度计测量的是反应混合液的温度,不是蒸馏装置。7. D 纸层析法分离Fe+和 Cu2+时,含有Cu2+和Fe3+的溶液点在滤纸一端,丙酮作流动相溶剂,在2+3+滤纸的毛细作用下,展开剂携带Cu和Fe沿滤纸纤维向上移动,因为速度不同(溶解能力的不同),2+3+一段时间后,Cu和F

13、e距起点的距离会不同,从而达到分离的目的。8. B A项,在“阿司匹林的合成”实验中 ,把从盐酸中析出的晶体进行抽滤,用冷水洗涤晶体12次,然后抽滤,将晶体转移到表面皿上,干燥后称其质量,计算产率,错误;B项,蒸发操作不能直 接蒸干,以防止温度过高而导致分解而变质,正确;C项,晶体颗粒的大小与结晶条件有关,溶质的溶解度越小,或溶液的浓度越大,或溶剂的蒸发速度越快,析出的晶粒就越细小,错误;D项,乙醇和水互 溶,所以不能作萃取剂,错误。9. D 向某溶液中先加入氯化钡溶液,再加盐酸,有白色沉淀生成,溶液中含有 S勺或Ag+中的至少一种,故A错误;向某溶液中同时加入几滴KSCN溶液和少量新制的氯水

14、,溶液变为血红色,则该溶液中含有Fe3+或Fe2+中的至少一种,故B错误;向某溶液中加入稀盐酸,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 灰水,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因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均可以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溶液中有碳酸盐、碳酸氢盐、亚硫酸盐或亚硫酸氢盐中的至少一种,故C错误;产生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即为氨气,则证明该溶液含有铵根离子,故D正确;故选Do10. D 因为在步骤中加入了过量浓NaOH溶液,Fe2+M OH反应生成Fe(OH)2沉淀且加热时会转化成红褐色Fe(OH)3沉淀,故步骤叙述不正确,也不能达到实验目的。11. 答案:(1)全部变质 c溶液变蓝色溶液不褪色e溶液变浑浊(2)检查滴定管是否漏液(或检漏)酸式滴定管2KMnO+5N82SO+3HSQ冷SQ+2MnSO+5NaSQ+3H2O无色变为浅紫色,且半分钟内不褪色2aVi - 5bV250解析:(1)根据题意,变质情况可能有三种:部分变质、未变质、全部变质。要说明部分变质,则需要检验产生的气体有氯气和二氧化碳,先检验氯气,并且除去氯气,所以试管A中加入足量的1.0 mol L -1的淀粉KI溶液,检验并除去氯气;试管B中加入品红溶液检验氯气是否除尽,试管C中加入澄清石灰水检验二氧化碳。(2)在使用滴定管之前要查漏;用稀硫酸酸化的 KMnO溶液具有氧化性,能够腐蚀乳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