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实际教育教学过程中如何遵循小学生注意力的特点.doc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58298981 上传时间:2023-05-20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在实际教育教学过程中如何遵循小学生注意力的特点.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在实际教育教学过程中如何遵循小学生注意力的特点.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在实际教育教学过程中如何遵循小学生注意力的特点.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在实际教育教学过程中如何遵循小学生注意力的特点.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在实际教育教学过程中如何遵循小学生注意力的特点.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在实际教育教学过程中如何遵循小学生注意力的特点.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在实际教育教学过程中如何遵循小学生注意力的特点,提高教育教学效果小学生无意注意仍起着主要作用,有意注意正在发展。对小学生来说,在学习过程中,教学手段的直观性老师声情并茂的语言对课业本身的兴趣都能引起小学生的注意,这些都是无意注意的范畴。由于小学生主导活动不断的发生变化,从无目的的游戏到有目的有要求的学习,所以他们的无意注意已经无法适应新要求,这一矛盾必然是小学生的注意力从无意注意向有意注意过渡。 由于小学生神经系统发育的特点,他们的注意力不容易集中,很容易被感兴趣的事物所吸引而转移注意力,尤其是比较抽象的教学活动,注意集中就比较困难。而且小学生注意保持的时间也较短。 小学生在上课的同一时间内,

2、既要用眼用耳,还要动脑动手,这就需要注意的分配。但是,小学生不善于分配注意力。 那么我们如何来提高小学生的注意力呢?一、教师自身应改进教学方式,学习运用先进的教学理论来指导课堂教学;社会在不断进步,同样学生也是在不断进步和变化的。如果我们一味地沿用老的一套教学模式,那么作为教师就会跟不上形式,教学势必要落后。用传统的教学模式来上课,结果只能是“欲速则不达”因为学生只是在很被动地接受知识,就像完成某项任务一样,不是用心去理解、接受。这样,学生的注意力会集中吗?那课堂效率怎么能提高呢?所以作为教师只有认清形势,不断地改进教学方法,才能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立于不败之地,才能在上课中体现“学生是主体,老

3、师是主导”的地位。才能真正实施素质教育。只有这样,才能使你的课更吸引学生,才能使学生的注意力更集中。改进教学方法当然还要先进的、正确的教学理论来指导,这就要求我们平时要不断地学习、补充这方面的知识。先进的、正确的课堂教学方法也会直接影响到学生上课的注意力,作为教师,平时一定要注意这个方面二、教师应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水平。作为一名教师,要上好一堂课,离不开精深的专业知识水平。课堂上,教师处于“主导”的地位。不要小看这个“导”字,一旦有误导的话,“主体”学生就会犯一系列错误。有句熟话“火车跑的快。全靠车头带”,假如连“车头”都“脱轨”的话。那后面的“主体车身”会怎样呢?所以,这个“导好”或“导

4、坏”,就取决于上课教师,假如说你没有精深的专业知识,口才再好,也讲不出什么内容,这样你怎么把大纲要求的知识传授给你的学生呢?你怎能把前后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呢?那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参与起来就不可能很轻松,相反会很吃力。三、教师应注意上课时的音量;听多了课,大家都知道,有的老师上课声音很洪亮。坐在后面听课,感觉很舒服;有的老师上课声音很低,坐在后面听不清,大家就会感到一个:我们听不清,学生肯定也听不清,到时,学生会吗?从这里也可知道,上课时老师的音量也会决定学生的注意力。我们知道,说话声音响亮,给别人的感觉是这个人精力充沛;反之是有气无力。而学生上课需要的是一种生动的、充满激情的课堂氛围,在这种

5、气氛下,学生们才会积极地投入到课堂教学中来。而响亮的声音会刺激学生的感官,使学生们感到这个老师充满了激情。假如我们在上课时尽量做到声音响亮,并注意上课的方法,那我们的学生一定会很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这样,这堂课的气氛怎会不好呢?学生的注意力怎会不集中呢?那课堂效率也不会差。所以,我认为教师上课时的音量也会直接影响到学生注意力,影响到课堂效率。四、应加强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教师和学生的关系是相互的。假如说一个老师和学生只是简单的教和学的关系的话,那这个老师肯定是个不成功的老师。师生关系涉及好几个方面。最主要的是学习和生活。曾经听到过学生这样的言谈:“我不喜欢某某老师,他不关心我们的学习。上

6、完课就算了,我喜欢某某老师,他上课时耐心地指导我,下课有时间尽量帮我解答难题,他很关心我的学习和生活。实际上学生的这些话,就是指师生之间有了情感交流。我想,后者上课的课堂效率会高于前者。因为他注意了师生之间的交流。假如你在上课时能通过各种途径加强师生交流,比如你一个赞许的动作,一句表扬的话,一个微笑都会对学生产生影响,都是在和学生进行情感交流,这也无形中吸引了学生上课的注意力,课堂效率也就高了。还有课后和学生加强交流,也会间接影响课堂学生的注意力。因为我觉得一个老师在平时如果注意和学生加强交流,使学生感到这位老师很关心学生,那么这位老师在学生心目中就具有亲和力,师生关系融洽了,他上课时学生就会更容易接受这位老师,更容易积极参与这堂课的教学。正因为有了平时这些情感交流作为基础,此时课堂的氛围一定会很融洽,学生学习的兴趣就会很浓,热情会很高,注意力怎会不高度集中呢?以上这几点我认为都很重要,不必分主次,它们相辅相成,都是提高学生注意力、保证课堂效率的重要组成部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