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案例:根式与分数指数幂.doc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58297675 上传时间:2023-09-21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4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学案例:根式与分数指数幂.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教学案例:根式与分数指数幂.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教学案例:根式与分数指数幂.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教学案例:根式与分数指数幂.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教学案例:根式与分数指数幂.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学案例:根式与分数指数幂.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学案例:根式与分数指数幂.doc(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学案例:根式与分数指数幂厦门市集美区灌口中学 吴清平背景在基本初等函数()一章中,有两个符号是学生比较不熟悉的:和,教材中是通过实例引入并给出定义:如果,那么x叫做a的n次方根。如果,那么数x叫做以a为底N的对数,记作。当我们按照书上的安排,通过大量的实例来引出并说明根式与对数的含义时,仍有不少学生不能很好地理解,在教师的特别强调下,勉强记住了这两个“奇怪”的东西,时间久了,若没有经过“脑白金”式的反复记忆,遗忘是理所当然的事了。至于理解能力较差、基础不好的学生,则只能是象在看天书了。“老师,为什么要学习根式呢?”是啊,为什么要引入根式,又为什么要引入对数?当学生这样问我时,我便经常问自己:

2、有什么办法可以顺利地引入根式呢?解决策略当我们重新回忆“”的出现时,发现它是数系扩充的必然结果:古希腊毕达哥拉斯学派中一个叫希帕索斯的学生在研究1与2的比例中项时,发现没有一个能用整数比例写成的数可以表示它。如果设这个数为x,既然,推导的结果即。他画了一个边长为1的正方形,设对角线为x,根据勾股定理,可见边长为1的正方形的对角线的长度即是所要找的那个数,这个数肯定是存在的。可它是多少?又该怎样表示它呢?后来人们把它写成了,当然无理数的发现引发了第一次数学危机,人们发现并承认它的存在曾经付出巨大的曲折与艰辛。那么,“”是什么呢?相信每位高中学生都非常清楚:是一个数,它的平方等于2!由此,“”也是

3、一个数,它的n次方等于a!更进一步,是什么呢?由知,故也是一个数(对数),a的次方等于N。如此,则及便不难理解了。于是我们认为,在讲授根式时,应向学生介绍数系的扩充与发展,让学生明白数系扩充的必要性以及引入数学符号的意义,这样做起码有以下几点好处:(1)介绍数学发展的历程,让学生对实数系有一个清晰的认识,而且数学史的精彩内容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2)数学符号是学习数学的一大难点,若不能引起足够的重视,则学生便常常会把符号混用,导致知识的缺陷。重视数学符号的功能,更应讲清它的来龙去脉,帮助学生在有意义的学习中轻松记忆相关内容。(3)有利于学生的后继学习。是什么?i又是什么?许多符号在后面的学

4、习中都会陆续出现,当学生充分理解根式的意义时,接下来的学习便不会再有困难了。当然我们更要追问:为什么要引入正分数指数幂?负分数指数幂又是如何定义的?通过对以上问题的认真、深刻思考,我们设计了如下教学课例:教学设计:根式与分数指数幂一、教学任务分析知识与技能(1)了解根式的概念,方根的概念及二者的关系;(2)理解分数指数幂的概念,掌握有理数指数幂的运算性质,并能运用性质进行计算和化简。过程与方法通过对实际问题的探究过程,感知应用数学解决问题的方法,理解分类讨论思想、化归与转化思想在数学中的应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数学实例的探究,感受现实生活对数学的需求,体验数学知识与现实的密切联系。二、教

5、学重难点根式、分数指数幂的概念及其性质。三、教材分析教科书先给出了两个实际例子:国内生产总值(GDP)的增长问题,生物体内碳14的衰减问题。前一个问题,既让学生回顾了初中已学的整数指数幂,也让学生感受其中的函数模型,并且还有思想教育价值;后一个问题,让学生体会其中的函数模型的同时,激发学生探究分数指数幂、无理指数幂的兴趣与欲望,为新知识的学习作了铺垫。学生在初中学习了数的开平方、开立方以及二次根式的概念,又学习了正整数指数幂、零指数幂、负整数指数幂的概念,以及整数指数幂的运算法则。有了这些知识作准备,教科书通过实际问题引入分数指数幂,说明了扩张指数范围的必要性,为此先将平方根与立方根的概念扩充

6、到n次方根,将二次根式的概念扩充到一般根式的概念,然后进一步介绍了分数指数幂及其运算性质,最后结合一个实例,通过有理指数幂逼近无理系数幂的方法介绍了无理指数幂的意义,从而将指数的取值范围扩充到了实数。四、教学基本流程实例 根式 分数指数幂 无理指数幂五、教学情景设计第一课时 根式1、问题情境设疑问题1、根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2000年发表的未来20年我国发展前景分析判断,未来20年,我国GDP(国内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率可望达到7.3%,那么,在2001 2020年,各年的GDP可望为2000年的多少倍?分析:设x年后我国的GDP为2000年的y倍,那么。设疑:正整数指数幂的含义是什么?它具有

7、哪些运算性质?问题2、当生物死亡后,它机体内原有的碳14会按确定的规律衰减,大约每经过5730年衰减为原来的一半,这个时间称为“半衰期”,根据此规律,人们获得了生物体内碳14含量P与死亡年数t之间的关系,考古学家根据这个式子可以知道,生物死亡t年后,体内碳14含量P的值。例如:当生物死亡了5730,25730,35730,年后,它体内碳14的含量P分别为,当生物死亡了6000年,10000年,100000年后,根据上式,它体内碳14的含量P分别为,。设疑:以上三个数的含义到底是什么呢?2、数系的扩充你是否看过杂技团演出中“小狗做算术”这个节目?台下观众出一道10以内的加法题,比如“2 + 5”

8、,由演员写到黑板上,小狗看到就会“汪汪汪”叫7声。台下观众会报以热烈的掌声,对这只狗中的“数学尖子”表示由衷的赞许,并常常惊叹和怀疑狗怎么会这么聪明?因为在一般人看来狗是不会有数量概念的。我们开始接触数学时,便是从0、1、2、3、4、等认识起的,并把它们称作自然数,初步有了“加”的运算:两个自然数相加,仍为自然数。但是,两个自然数相减呢?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又发现了很多数量具有相反的意义,比如增加和减少、前进和后退、上升和下降、向东和向西,为了表示这样的量,又产生了负数。正整数、负整数和零,统称整数。一个数连加几次,如5 + 5 + 5 + 5 + 5 + 5,每次书写都挺麻烦的,于是便引入了

9、另一种运算“乘“,连加即为乘,“”也只是一种记号,其初始含义是连加的意思(na = a + a + + a)。类似地,连乘记为乘方,即。两个整数相乘后仍为整数,自然地我们考虑其逆运算“除”,如23,它却不是整数,于是又引入了分数,它仍是一个记号:把n分成m等分。进一步我们自然地会追问:如果,那么x是什么呢?如x 2 = 4,由于,那么x 2 = 2时,x等于多少?我们知道存在实数x,它的平方等于2,但我们没有办法用有理数表示它,从而便有了根式的概念:用表示,“”是什么呢?它是一个数,它的平方等于2!更一般的情况,“”是什么呢?也是一个实数,它的n次方等于a,即!3、根式(1)平方根:;立方根:

10、。(2)n次方根:如果,那么x叫做a的次方根。类似于平方根与立方根的结论,我们有:当n为奇数时,正数的n次方根是一个正数,负数的n次方根是一个负数,记为:。当n为偶数时,正数的n次方根有两个,它们互为相反数,记为;负数没有偶次方根,0的任何次方根都是0。(3)根式:,n 根指数,a 被开方数。第二课时 分数指数幂1、复习(1)根式的相关概念(2)整数指数幂:运算性质:。问题设疑:如何计算:?分析:,然而普通学生要找到该解法并不容易,如何把这种运算简单化呢?问题:能否类似于整数指数幂的运算来解决上题?2、分数指数幂实例引入:,问题:1、从以上两个例子你能发现什么结论?2、如何表示?结论:规定问题

11、3、分析:如:,。规定:0的正分数指数幂等于0,0的负分数指数幂没有意义。3、有理指数幂的运算性质:回到前面的问题,则有,相信学生在真正掌握了分数指数幂的意义及运算性质后,都能够顺利解决。案例分析与反思1、以上我们只展示了课堂教学的片断,对根式与分数指数幂的概念的教学提出自己的设想,目的是讲清知识发生、形成的过程及引入根式、分数指数幂的必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本课例是根式的拓展与延伸,处处注意与初中所学知识的类比,如根式与平方根、立方根的类比,分数指数幂与整数指数幂的类比,使知识的形成水到渠成,学生在原有认知的基础上进行有益的推广,其学习是主动的、积极的,知识形成是自然的,没有强加之嫌

12、,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始终处于“我要学”的状态,并自觉去探究新的教学任务。3、为什么要引入根式?又为什么要学习分数指数幂?教材中并没有详细说明,只是用“数学上的规定”来阐述。若我们不能及时引导学生追问“为什么”,则只能是用条条框框的割裂方式肢解知识的结果,把孩子活生生的思考也肢解了。几经如此,学生宝贵的思维火花便将熄灭,而走上这样一条路:不再思考,刻板记忆,不求甚解,渐渐地,思维的心灵变得麻木了。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对任何细节,都应鼓励学生追根溯源,凡事都去问为什么,寻找它与其他事物之间的联系,使它逐渐成为学生的一种根深蒂固的习惯。这些知识本身或许并不重要,但形成一种有如“水银泻地无孔不入”的思想方法,却是智力素质提高的一个方面。4、本节以两个具体事例:国内生产总值(GDP)的增长问题,生物体内碳14的衰减问题引入,但这两个例子与本节的教学联系不大,尤其是第一课时根式,更是没有什么关系,因此,要不要用这两个例子呢?或者,把它们移至指数函数的图象与性质一节引入更贴切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