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红农耕博物馆解说词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58295940 上传时间:2023-11-09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19.7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东方红农耕博物馆解说词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东方红农耕博物馆解说词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东方红农耕博物馆解说词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东方红农耕博物馆解说词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东方红农耕博物馆解说词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东方红农耕博物馆解说词》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东方红农耕博物馆解说词(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国一拖展览馆主要陈列了一拖的一些产品以及和农耕有关的浮雕等。在一 拖展览馆内我看到了:和农耕有关的历史文物;蒸汽拖拉机;新中国初期的农业 机械及相关实物;中国一拖的一些老产品还有中国一拖的各类相关资料。通过讲解员的介绍是我对我国的农耕历史有了较大的了解,同时对一拖的历 史东及其产方品也有红了深入农地了解耕。 博物馆解说词各位来宾:大家好。欢迎来到东方红农耕博物馆。我是今天的讲解员*,很高兴由我来给大家进行讲解。东方红农耕博物馆主展区分两层,共 八个展区。您现在的位置是博物馆的序厅。这面造型墙的寓意,就是我们博物馆一楼的主题:“东方红”耕遍祖国大地。如今,随着中国农业机械化的逐步深入,许多地方

2、都开始使用100 马力以上的大型拖拉机。这台120马力 4 轮驱动的东方红轮式拖 拉机非常受欢迎。俗话说“民以食为天”,在人类文明的进程中,农耕是极其重要 的一环。中国历代都非常重视农业,华夏农耕也创造了许多令整个世 界惊叹的奇迹。所以我们的参观就从华夏农耕开始。下面请随我右转,进入第一个展区:华夏农耕。在农耕发展过程中,农具的发展最能体现人类的进步。华夏农耕的先进性也主要体现在各种农具上。这副河洛农耕图,刻画了唐宋时期河洛地区的农业耕作全貌。而 这四副浮雕柱,则描绘了中国农具制造、使用,以及抽象成符号、文 字的演变过程。在中国古代的各种农具中,犁是最有代表性的。早在汉代时中国犁就有了犁壁,领

3、先西方近两千年。这就是我们复原的唐代曲辕犁。唐代曲辕犁是中国传统农耕发展 成熟的重要标志之一,因犁辕呈弯曲状而得名。唐代曲辕犁有长犁和 短犁之分,唐代陆龟蒙所着耒耜经记载的曲辕犁辕长约2.7 米, 唐代以后,长曲辕犁逐渐被更加灵活的短曲辕犁所替代。在借鉴中国犁之前,欧洲主要有两种犁,一种俗称爬犁,另一种 俗称重犁。爬犁不能深耕,而重犁则非常笨重。由于没有犁壁装置, 重犁耕作常常需要6到8匹马牵引,许多农民因买马而倾家荡产。更 重要的是没有犁壁就无法实现垄作,欧洲农民不得不进行轮耕,在几 块土地上轮流耕作以恢复地力。这就意味着农业生产率非常低下。到 17 世纪,荷兰成为海上霸主,荷兰海员远航到达

4、中国后,把 中国犁带到了欧洲。许多史学家认为,中国犁直接推动了欧洲的农业 革命,而欧洲农业革命则为工业革命奠定了基础。工业革命以“蒸汽机”的推广应用为标志。蒸汽机出现后很快应 用到农业上,出现了蒸汽拖拉机,以后随着内燃机的出现,又有了汽 油拖拉机。汽油拖拉机出现后,拖拉机才成为一种独立的机械。我们都知道福特汽车,但福特的创始人亨利福特,却在拖拉机 上耗费了更大的精力,用大批量流水生产方式制造拖拉机,是亨利福 特的创举。拖拉机的诞生和不断发展,开启了人类耕作的新篇章。在欧洲众 多拖拉机制造商在市场上展开激烈竞争的时候,中国农耕却依然停滞 在手工劳动的阶段。拖拉机进入中国最早是在清代末年,当时称“

5、火犁”,这个名字 就像“火车”一样形象。但这些引进只是个别现象,新中国成立前, 中国一直没有建立自己的农机工业,进口的拖拉机也很少。新中国成立后,为尽快解决数亿人民的吃饭问题,国家开始大力 发展农业机械化。一方面开始建立国营机械化农场,进口了一批拖拉机,这两台拖 拉机就是当时从法国进口的。另一方面,国家从一五时期开始筹建我国第一个拖拉机制造厂。 同时,国家号召各地积极对传统农具进行改良。我们可以看到,当时 的党和国家的领导人都非常重视农业机械化,毛泽东和刘少奇都亲自 到田间地头视察。当时通过各种渠道进口的拖拉机大小不一、形式各异,中国也被 称为“万国拖拉机”。但进口拖拉机对中国80 多万个村庄

6、来说,简直 是杯水车薪,建立中国自己的农机工业迫在眉睫。现在我们进入第二个展区:奠基中国农机工业。1953 年,代号 081 工程的洛阳拖拉机厂的筹备处,在洛阳老城 这间不起眼的小院里挂牌。中国农机工业就从这里开始起步。我们脚下这片地方是块风水宝地,俗话说:“生在苏杭、葬在北 邙”,所以这里地下古墓众多。建设第一拖拉机厂,首先要做的就是 探墓。这就是在全球考古界都有名的“洛阳铲”。第一拖拉机厂的破土动工典礼,有 7万人参加,当时洛阳的城市 人口还不足 10 万。随着一根根钢桩打下的,不仅仅是一座座厂房,更是广大人民对 使用拖拉机的企盼。一拖动工的消息传出去以后,很快一拖就收到全 国数千封来信,

7、同时,最多的时候,每天有上万人来建设工地参观。第一拖拉机厂由苏联援建,苏联专家们在一拖的建设中,倾注了 极大的热情。如今,一拖的正门以及厂内许多建筑,仍然保留了苏式 建筑风格的原貌。而对一拖的建设者们来说,要学习苏联技术,首先 要从俄语开始。这是拖拉机老专家关树文在留学苏联前购买的我国第 一版俄汉字典。为早日实现“耕地不用牛”的梦想,新中国的建设英才们,从四 面八方云集洛阳。在大城市学习、来一拖工作、立业、成家,这是许 多一拖创业者共同的人生轨迹。很快,我国第一台拖拉机就在一拖诞生了,一拖人给她起了一个 非常响亮的名字,就是“东方红”。这是 1959 年一拖投产典礼,谭震林副总理受周恩来总理委

8、托, 主持了投产典礼。在典礼上,谭震林宣布:“中国农民早已盼望耕 田不用牛、点灯不用油的伟大时代,开始到来了!”这些是投产典礼上的资料,我们可以看到签到簿上叶圣陶、许光 达的签名。这是一份当时的日程安排,可以看到许多中央部委的领导 参加了投产典礼,可谓盛况空前。很快,西北雪山下、东北黑土地上、中原大地、秦川沃土、海南 椰林,到处都能看到“东方红”的身影。在缺衣少吃的年代,东方红 拖拉机完成了中国大部分机耕地的作业,为中国人解决吃饭问题做出 了贡献。新中国的第一个拖拉机制造厂,得到了整个国家的关注。许多老 一辈革命家都先后到一拖视察。一拖选址在洛阳是毛泽东亲自敲定的。1958 年,毛主席还亲笔

9、对一拖批示,他说:“拖拉机样式和性能要适合我国的气候和地形, 并且一定要综合利用,成本要尽可能降低。”这就是毛主席当年的批 示。我们从这份批示上可以看到,毛主席的批示可谓字斟句酌,反复 修改。比如开始这里是“不要用洋字”,后来改成了“不可用洋字”。 这是周总理批示请谭震林副总理主持一拖投产典礼,这是周总理 亲自任命一拖的副厂长。这是当时中央的文件。一份是确定一拖生产苏联德特54 履带拖 拉机,一份是通知任命杨立功为一拖筹备处副主任。我们看到这个江 泽民的签章,其实不是我们熟悉的总书记江泽民,按照时间推算,后 来的江泽民总书记,当时才 27 岁。毛主席的老师谢觉哉亲笔为第一拖拉机制造厂题写厂名。

10、 这台东方红 54 型履带拖拉机,是中国农机工业的第一代产品。 她在黑龙江北安二龙山农场服役,创造了 31 年没有大修的记录,被 当地农垦局誉为“北大荒精神”的象征。可以说,正是东方红拖拉机 开垦了北大荒,如今在嫩江市的江畔广场上有一台这样的拖拉机,放 在高大的金属底座上,底座上也写着5 个大字“北大荒精神”。这台东方红 40 马力轮式拖拉机,是中国自主设计生产的第一代 水旱两用轮式拖拉机。这台车服役38 年没有大修,2010年 5 月从洛 宁收进本馆。从 1955 年到 1980 年,一拖人用四年时间完成了中国农机工业的 重要奠基。这一时期,一拖人克服了许多困难。当时供给不足,苏联专家也 要

11、开荒种菜。缺少大型设备,大家就人拉肩扛搞建设。在这种艰难的 条件下,一拖人仍然创造了许多奇迹。大部分干部职工没有接受过专 业教育,就靠夜以继日学习,提高知识水平。一拖还制造过坦克。 704 坦克项目 1970 年 4 月启动,以一拖为 总装厂,全国各地许多工厂进行协作。坦克车身、行走系统都由一拖 完成。坦克项目充分体现了这一时期中国农机工业的制造实力。坦克最早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人受美国卡特彼勒拖拉机 的启发而制造的,而一拖从苏联引进的德特54拖拉机,其实最早是 苏联从美国卡特彼勒公司引进的。所以,一拖的704坦克项目还能体 现历史的戏剧性。下面我们进入第三个展区:走进市场。改革开放以后

12、, 1981 年,农村开始大规模实施联产承包责任制 土地变成了一块块“面条田”,大型履带拖拉机失去了用武之地。同 时,国家也不再对企业下达指令性计划,整个中国农机工业陷入了低 谷。当时有句打油诗:“拖拉机离职休养,老黄牛趾高气扬”。以一拖为例, 1980年东方红履带拖拉机产量已达到2.4万台,而 1981 年却跌到了 8000 多台。分田到户的农民真的不需要拖拉机了吗?带着这样的疑问, 1981 年,一拖组织调研人员分赴全国进行调查。调查的结果是,农民们说: “你们能不能生产小一些的拖拉机,最好是一头牛的价钱, 8 头牛的 力气。”按照这一思路, 1982 年,东方红 150 型小四轮拖拉机批

13、量进入 市场,立刻受到用户极大欢迎。这台 1984 年出厂的东方红小四轮, 在洛宁作业25年, 2010年5月收进本馆。农忙时耕地,农闲是跑运输,小四轮让无数农民实现了致富梦想。小四轮的成功,还拉开了中国农机工业产品变革的大幕。以履带 拖拉机为例,一拖对履带拖拉机进行了 24 个重大技术改造,先后研 发出80马力、100马力到160马力的全系列履带拖拉机,同时变形 出推土机、挖掘机和移动电站等十几个型号的工程机械产品。上世纪 80 年代初,国家从欧美引进了一批大功率轮式拖拉机生 产技术,分别放到国内几大拖拉机厂进行消化吸收,但由于当时农民 购买力较低,大型拖拉机没有市场,许多企业都放弃了对先进

14、技术的 吸收,只有一拖看准了未来发展方向,坚持对先进技术的吸收,最终 形成了拥有自主知识产权,覆盖 60 到 200 马力的全系列大功率轮式 拖拉机产品。这是一拖引进菲亚特技术生产的第一代大功率轮式拖拉机。和汽车不同,拖拉机是生产资料,我国拖拉机工业在引进技术之 初,就考虑如何完全国产化,也就是每一个零件都可以在国内完成, 这样就可以掌握核心技术,不再受制于人。一拖从意大利引进的菲亚 特拖拉机技术,国产化率最终达到100%,为此后20年的中国拖拉机 工业奠定了技术基础。市场经济让中国农机工业迅速壮大起来。1997 年一拖率先实现 在香港上市。 2006 年,一拖在农机行业率先实现销售收入突破

15、100 亿元,被经济学专家誉为工业发展史的奇迹。如今,中国一拖已形成以大轮拖整机产品技术为平台,以柴油机、 变速箱、车桥、曲轴、覆盖件等为关键要素的大轮拖“黄金供应链” 搭建了整个中国的轮式拖拉机技术平台。这台95马力的大轮拖,是 目前中国销量最大的大轮拖机型。这台拖拉机还是温家宝总理 2010 年 6 月 10 日在许昌视察麦收时亲自驾驶的那台。这台收割机,也是 温总理在许昌登上的那台。这里有视频介绍。现在是第四个展厅:全面建设新一拖。2008 年,中国一拖加入中国机械工业集团。这是中国农机行业 的一件大事,中国农机工业将迎来新一轮的发展。2010 年,我国第一台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动力换挡拖

16、拉机诞生, 这是目前中国最先进的拖拉机。它的下线,标志着我国新的拖拉机技 术平台初步形成。新中国成立前,我国农机工业落后世界近100 年,上世纪50 年 代一拖诞生后,中国农机工业与世界的差距缩短了一半,上世纪 80 年代开始,一拖引进意大利菲亚特轮式拖拉机技术,使中国农机工业 与世界的差距再次缩短一半,如今,东方红动力换档拖拉机诞生,标 志着我国农机工业的技术水平开始与世界同步。就在今年3 月初,一拖刚刚收购了生产拖拉机动力换挡传动系的 法国麦考米克(McCormick )公司,这是我国农机企业收购世界性企 业的第一例。相信不远的将来,中国农机行业中,也会出现像约翰迪 尔这样的世界巨头。这台 180 马力东方红轮式拖拉机,是国产重型拖拉机中非常有代 表性的一款产品。她进入市场后将国外同档次产品价格拉低了三分之 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