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理数的除法.doc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58293903 上传时间:2022-10-08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有理数的除法.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有理数的除法.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有理数的除法.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有理数的除法.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有理数的除法.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有理数的除法说课稿一、教材分析1、教材地位和作用学生进入七年级后学习的第一章内容就是有理数,它第一次将数扩充到有理数范围。这次扩充带来了一系列的改变当然也包括运算的改变,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有理数的除法,有理数的除法是七年级数学第一章有理数中第四节有理数的乘除法中的除法部分内容。有理数的加、减、乘、除运算是小学四则运算的延伸与发展。通过对有理数的运算的学习可更好地引导学生把有理数这一章的知识纳入到原有的知识结构中,使新旧知识成为一个有机整体。此外,有理数的运算的教学还担负着培养学生运算能力的任务,掌握好了有理数的运算就为后面的学习如整式、分式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同时也增强了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二、

2、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理解和掌握有理数的除法法则,会进行有理数的除法运算;(2).进一步理解分数的意义,会进行有理数的乘除混合运算。2过程与方法:让学生自主学习,学生相互交流、相互讨论、相互协助、相互点评,老师给予适当应有的补充说明的方式。3情感态度价值观:让学生知道自己在学习中的主体性,感受凭自己个人能力也能学到新知识的成功性,因此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三、教学重点:除法法则的归纳过程及简单的乘除混合运算四、教学难点:根据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归纳出除法法则需要较强的思维能力,学生不容易理解,是本节课教学的难点,即转化思想。五、学生情况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前对有理数数的加、减、乘法运算

3、以及相反数、绝对值相关概念较为熟悉且具有一定的观察、动手操作、合作交流能力,已初步具有一点分析归纳概括的能力。六、教法与手段采用“观察猜想验证归纳”的教学模式,营造可探索的环境,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掌握规律,主动地获取新知识。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体会转化的数学思想。七、学法指导本节主要指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主动总结自我提高。改变学生被动接受的学习方式,倡导学生自主参与,积极互动,主动地获取新知识,培养学生观察、归纳等数学能力和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八、教学过程 自主学习知识回顾:1. 在下列各数的相应横线上写出各数的倒数:-6 ; 16=)-(0=)-(27)-(=5)-

4、(5=18)-12 2. 计算下列乘法算式 (-1615 ; -9 ; -2 19 ; -5 ; 92110(设计意图:回顾前两节学过的有理数的倒数的应用概念,初步体验除法是乘法的逆运. 合作探究(交流)3. 根据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可知: 5511-25 ;=)-(5,得 5=25)-()- -3 ; 由(=618)-18,得 (-=63)-由( 0 。=2)-(0,得 0=02)- 3 ; 由(=9)-(27)-27, 得 (-=39)-由((设计意图:回顾小学里乘除法的概念,对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的运用得出结果)小组交流,由上面的除法算式的结果,可以得出法则:两个有理数相除,同号得 正 ,

5、异号得 负 ,并把绝对值 相除 ; 0除以任何非零的数都得 0 。由有理数的除法法则可知,两个有理数相除,先确定商的 符号 ,再确定商的绝对值。4. 根据上面题2和题3中的结果比较下列大小:118)-6 = (18)-(5) 5-()5-(6 51)-(2)0-() 0-(27)-9) = (-(27)-9121 (小组交流,归纳得出法则:除以一个不等于0的数,等于乘以这个数的 倒数 。a=b用算式表示成:a0)(设计意图:采用“观察猜想验证归纳”的教学模式,由学生自行归纳得出相应规律) 1b (b5. 根据有理数的除法法则计算下列各题:5-(5)-8 ; (2).(16)-(1).(1)36

6、 (设计意图:得出了除法法则,能应用两条法则自主进行简单的运算,小组再交流讨论,相-(32) ; (3).211互点拨总结得出自己小组的答案,并展示给同学们,共同探讨指出不足处并进行改进,掌握各种解决问题的方法。)6. 运用有理数的除法法则进行分数的化简:16-(1).56-8-3.5 ; (3).-4; (2).0(设计意图:在掌握除法法则的基础上,能灵活的对有理数的分数进行化简。)7. 有理数的乘除混合运算:12)-(8)-(72(设计意图:进一步升华,结合之前学过的有理数的乘法法则,掌握有理数的乘除法的混合运算。). 效果检测1. 计算下列各题2-6); (2).(-(42)-(1).(

7、2. 化简下列分数:11-(1).1.5-1.25; ; (2).2.412112)-3. 计算:-(3(设计意图:对本课所学内容进行相应检测,检验学生们的掌握情况,同时也使学生能更熟5)-(练的运用除法法则进行除法运算。) 314)九、课后反思 本堂课总体来说,课题实施情况基本符合自己的教学设计,但仍存在很多不足的地方:1.在合作探究第一点中,根据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将有理数的除法算式转换乘法算式时,可学生居然根据书上既有的法则来直接应用,这是我始为料及的,是我的思考不周全导致的。2.课堂时间的把握还不到位,导致这节课没有按时的完成。当然还有很多不足的地方,我就不一一细说,在往后的教学过程中,我会更努力地探索出更适合学生的教学方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