驾驶员的心理过程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58292826 上传时间:2023-06-19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35.9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驾驶员的心理过程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驾驶员的心理过程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驾驶员的心理过程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驾驶员的心理过程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驾驶员的心理过程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驾驶员的心理过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驾驶员的心理过程(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师驾驶员的心理过 员主讲:朱明高级工程师、高级技师、国家经济高级国家职业技能鉴定考评高级技能专业教师心理状态与行车安全驾驶员的心理过程是以一定的心理状态为背景的。心理状态是指某一时 刻人的心理活动水平。如注意、分心、觉醒、疲劳等。不同的心理状态下, 驾驶员会表现出完全不同的工作质量,影响行车安全。这是由于人的心理活 动的过程是受到不同心理状态的影响,个性心理特征也是通过心理状态实现 对心理过程的影响的。第一节 驾驶员的注意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是心理状态的一种表现形式 是驾驶员顺利准确地获得交通信息,保障安全行车的必要前提,是汽车驾驶 员的一种重要的心理能力。所谓指向是驾驶员在

2、行车过程中,其心理活动朝 向与驾驶安全有关的对象,如交通标志、交通信号、行人和车辆等,而不去 注意与行车无关的其他事物。所谓集中,是指心理活动在选定的某个事物上 聚集起来,即全神贯注于最重要的事物,而对无关紧要甚至起干扰作用的其 他活动的抑制。注意的指向和集中,是注意密不可分的两个特性。没有指向 性,就不可能达到集中;没有集中性,指向性也失去了意义。指向愈广,集 中程度就越低;指向愈窄,集中程度就愈高。(一)注意的分类注意是一种伴随于心理过程的非独立状态,并通过外部行为或多或少表现出来。如人们在注视一个事物时,注目凝视:在注意听一种声音时, 把耳朵朝向声源;当沉浸于思考和回忆时,目光“呆视”前

3、方等。根据组织 注意时人的积极性,可把注意分为无意注意、有意注意、有意后注意三种。主讲:朱明1、无意注意。高级工程师、高级技师、国家经济 师高级国家职业技能鉴定考评 员高级技能专业教师又叫不随意注意,是事先没有预定的目的,也不需要做意志努力的注意。无意注意是由事物外部特点所引起,是人们自然而然地对那些强烈的、新颖的和感兴趣的事物所表现的心理活动的指向与集中。如强烈的光线、巨大的声响、浓郁的气味、新颖的外形等,都可以引起人的无意注意。2、有意注意。也叫随意注意,是具有预定的目的需要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人在活动中,必须经常把自己的注意主动地服从于既定目的任务,并有意识地调节保持 在作业上,“举目凝

4、视“”侧耳倾听”等,才能达到预期目的。驾驶员安全行车 的目的和为达到这一目的而付出的努力,有助于维持驾驶员的注意,使其在车辆行驶时不分心,不出差错。3、有意后注意。是注意的特殊形式。有意后注意是指事先有预定目的,不需要意志努力 的注意。它既不象无意注意那样无明确目的,又不象有意注意那样耗费大量 生理能量,是有意注意的一种高级的发展形式。如驾驶员刚开始单独行车时 由于技术不熟练,对行车中的操作动作需要保持高度紧张的有意注意。当经 过一段时间的实践,驾驶技术熟练后,操作起来就会得心应手,这时有意注 意就会逐渐转化为有意后注意。无意注意、有意注意和有意后注意在实践活动中紧密联系,协同作用, 也相互转

5、化,对人的心理活动起着积极的维护和组织作用,使人能及时的集 中自己的心理活动,清晰地反映客观事物,更好地适应环境、改造环境。一、注意特征与行车安全(二)注意的集中高级国家职业技能鉴定考评注意的集中是指驾驶员对行车对象的集中程度员。驾驶员根据高驾级技驶能任专务业教和师 安全行车的需要,把全部注意力集中到所从事的驾驶活动中,应当具有稳定 的注意集中能力。与驾驶员注意集中的有关因素有以下几种:1、注意的集中与驾驶员的责任感有关。如果驾驶员不但对其工作的意义有明确的认识,而且又认识造成车辆事 故的危害,那么,他在开车时,就会有高度的责任感,切实做到开车时思想 集中,保持有意注意,不受外界的干扰。2、注

6、意集中与注意的内容有关。一般来说,人们感兴趣的内容,最能引起注意,也最能集中注意。例如 有节奏的发动机声,陌生的行人,驾驶员一般没有兴趣。但是,如果发动机 的声音发生了变化、发动机运转失常或行人要横越道路等,这些信息有助于 安全行驶,驾驶员就可以产生兴趣。这种对事物的结果的兴趣,称为间接兴 趣。在驾驶工作中,要较长时间集中注意,就需要有间接兴趣支持。不过,靠间接兴趣的支持,强制自己的心理活动集中在单调事物中,容 易疲倦,难以持久。如果我们能把间接兴趣转化为直接兴趣,即把对事物结 果的兴趣转化为对事物发展过程本身的兴趣,注意事物时就不会感到枯燥无 味了。例如,驾驶员若把发动机声音变化与发动机工作

7、情况的关系作为一项 技巧来研究,对发动机声音的变化就有了直接兴趣;要是把行人动态与安全 行车的关系作为一项研究任务,那么,对行人观察的兴趣也就变为直接兴趣 了。3、注意的集中与驾驶环境有关。单调的环境使注意力分散。例如长时间在一条平坦宽阔的公路上行驶, 缺乏新异刺激,单调的环境易使驾驶员思想开小差,放松警觉、思想麻痹、高级国家职业技能鉴定考评 注意力不集中,产生疲乏,甚至有昏昏欲睡的感觉员。行车途中,高驾级技驶能员专要业教善师 于从熟悉、单调的环境中发现新的变化,寻找新颖刺激以保持自己的注意力。 另外,因其他原因引起的操心困扰、家庭纠纷、人际关系失调等都会导致注 意力减弱或注意分散,从而影响行

8、车安全。(三)注意的范围 注意的范围是指注意在有限的时间内能清楚地把握事物的数量。也叫注 意的广度。在行车中,驾驶员不但要注意近距离的交通信号、行人、障碍等, 还要注意远距离的来车、道路情况和两侧动态;不仅要注意前方,也要注意 后方和车子两侧。因此,驾驶员应该有较广阔的注意范围,做到远近一目了 然,前后了如指掌。如果驾驶员的注意范围太窄,在行车中就会出现注意了 近处的行人,就忽略了远处的来车;注意到车前,就顾不得车后。经常紧张 过度,措手不及,做出一些令人担惊受怕的危险动作来。驾驶员注意的范围 与经验和注意对象的特征有关。1、注意的范围依赖于驾驶员对任务的理解、知识和经验。驾驶员如果能 熟悉交

9、通规则和安全操作规程,掌握安全行车的要领和经验,了解车辆的各 部构造和功能,有较丰富的驾驶经验,就比刚刚学会操作的人注意范围大, 能够把驾驶有关的许多孤立的事物联结成一个整体来感知。2、驾驶员注意的范围取决于注意对象的特征。注意对象愈集中,排列愈 有规律,大小愈一致,愈能成为相互联系的整体,注意的范围就愈大。对于 不整齐、不集中的事物,驾驶员就要了解其特点,认识其规律性及意义,也 可以扩大注意范围。(四)注意的分配注意的分配是指同一时间内,把注意指向于不同的对象与活动上。如边高级国家职业技能鉴定考评 走路边思考,边听讲边记录等,就是把注意同时分员配在走和想、高听级技和能写专的业教活师 动上。行

10、车中要求驾驶员要有较好的分配注意能力。驾驶员作业系统是一个 相当宽容的系统,它允许驾驶员比较自由地改变注意量,而不是把全部注意 集中到一个目标或分散于所有目标。这样,便有一部分剩余注意。当需要时, 驾驶员就可将这些存储起来的注意分配到当前的驾驶作业上。例如,超车时 的驾驶员,比在无障碍道路上行驶需要更多的注意。研究表明,新驾驶员趋 向于把全部注意集中到驾驶任务上,而有经验的驾驶员则是把有意后注意分 配到驾驶任务上,留有充分的注意储备。一旦出现特殊情况,就能及时发现, 动员足够的心理能量,迅速、准确地处理险情。所以,驾驶员要善于分配注 意,要具备较强的注意分配能力。(五)注意的转移注意的转移是指

11、把注意从一个对象转移到另一个对象上。例如驾驶员在 驾车直行时,注意观察车的前方,而在倒车时又把注意转移到车的后方。注 意转移的指标是:(1)注意转移时间。即从一种活动转到另一种活动所需要 的时间。与个体神经过程的灵活性有关。行车中,时间是一种重要变量。心 理学的纯音和光点实验表明,注意转移的时间约为 40-60 毫秒。不同的个体注 意转移所需要的时间是不相同的。注意转移时间太长,会影响驾驶车辆的行 为,以致发生事故。(2)注意转移的范围。一经转移,注意便移到中心以外, 注意的范围就会发生变化,这将使行车信息的数量和性质发生改变。如果注 意转移的范围过窄,会造成信息接受不足或错误,就会影响行车安

12、全。(3) 注意转移的程度。当注意转移不完全时,人已进入新的作业任务,但实际上 还没有脱离旧的作业模式,会造成操作失误。与驾驶员注意转移有关的因素 还有以下几种;高级国家职业技能鉴定考评1、注意的转移与驾驶员对前后活动意义的认识员水平有关。如高级果技驾能专驶业员教师能正确认识前后两种活动意义,注意就容易转移。例如,当驾驶员真正认识到 开车是自己的神圣职责,国家的财产和乘客的生命都掌握在自己手上;而下 棋、打牌仅仅是娱乐休息时。那么,放下娱乐活动立即休整或保养车辆便是 轻而易举的事了。2、注意的转移与驾驶员从事原来活动时注意的集中程度有关。如果进行 先前的活动时注意非常集中,要把注意迅速地转移到

13、后来的活动上就不大容 易。例如:有些棋迷停下正在鏖战的棋局去开车,到了车上还在想着“将军 抽车”,这对行车安全是十分不利的。所以,驾驶员出车前最好有一段时间轻 松地休息一下,不要做注意高度集中的事,以利注意力的保持。3、注意的转移与驾驶员对先前从事的活动感兴趣的程度有关。转移的快 慢和难易取决于原来注意的紧张程度和引起注意转移的新活动(对象)的性 质,当新活动符合自己的需要、兴趣时,就会影响注意的转移。对先前的活 动越是感兴趣,注意就越不容易转移到后来的活动上。如扑克迷丢下扑克去 开车,就要费很大的劲才能把注意转移过来。相反,如果先前的活动枯燥无 味,后来的活动却引人入胜,注意就很容易转移了。

14、刺激物的特点,诸如强度、大小、颜色对比、持续时间、活动、变化和新 异等,是引起驾驶员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的重要原因。有人曾做过这样一项 实验:让驾驶员开车在道路上行驶257 公里(约3小时),要求随时报出沿途 所见的各种交通标志。结果发现,驾驶员对禁令标志和警告标志报告很高。 在 1431 个这类标志中,漏报的只有 152 个,说明新奇的刺激物容易引起驾驶 员的注意。有人也进行过模拟实验和现场驾驶研究:让驾驶员开车在道路上行驶,要高级国家职业技能鉴定考评 其随时报出沿途所见的一切视觉对象。其结果如表员5-1 所示:表 5-1 模拟驾驶和现场驾驶环境对注意的影响操作广告树木总体道路行人交通控车辆其

15、它环境花草背景环境制装置对象模拟驾驶10.27.312.412.210.218.327.61.8现场驾驶13.76.616.212.112.416.019.04.0从表中可见,与驾驶无关的对象如广告、树木花草和总体背景这三项, 在模拟实验中占 29.9%,现场驾驶中占36.5%,与模拟驾驶相比,在现场驾驶 中,无关的对象占去的注意比例更大;在与安全驾驶有关的对象中,现场驾 驶对行人的选择注意更加明显。国内葛旭海等对卡车驾驶员视觉选择性注意 的一项研究发现,事故组与安全组驾驶员在完成时间、漏划数、错划数等方 面都有显著性差异;随着年龄的增大,这种差异更加突出。说明注意能力确 实影响行车安全。由此看到,注意具有对知觉对象的选择功能,对知觉信息的保持功能,对 心理活动的调节和监督功能。所以,注意能提高人的感受性,使知觉清晰、 思维敏捷,从而可使驾驶行为准确、及时、安全。第二节 驾驶疲劳与行车安全由于驾驶疲劳而导致的交通事故,在交通事故档案中屡见不鲜。研究驾驶疲劳产生的机制及其对驾驶员的生理,心理状态的影响,可以为安全行车提供科学的依据。高级国家职业技能鉴定考评 员高级技能专业教师、驾驶疲劳及表现疲劳是一种正常的生理心理现象。所谓驾驶疲劳是指驾驶员在行车过程 中由于连续作业而产生的生理上和心理上的失调、自觉不适感和驾驶作业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