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一文言文语段练习.doc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58288045 上传时间:2023-12-29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5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必修一文言文语段练习.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必修一文言文语段练习.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必修一文言文语段练习.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必修一文言文语段练习.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必修一文言文语段练习.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必修一文言文语段练习.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必修一文言文语段练习.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必修一文言文语段练习一、劝学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1、下列成语中“备”的意义与“圣心备焉”中的“备”同的一项是( )A求全责备 B有备无患C德才兼备 D攻其不备2、按照“之”字的意义的用法,选出全是代词的一项() 青,取之于蓝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不如须臾之所学也蚓无爪牙之利, 筋骨之强冰,水为之君将哀而生之乎非蛇鳝之穴无可

2、寄托者孤之有 孔明,犹鱼之有水也 A.B.C.D.3.从文言句式特点看,不同于其他三句的一句是() A.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B.何陋之有 C.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D.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4、以喻代议,寓议于喻是这段文字的特点,请找出本段文字的议论中心( )A学习全在积累,细水长流,才能得到逐步提高。B只有持之以恒,不断积累,才能取得学习上的成功。C慢工出细活,学习上应该提倡精雕细琢,精益求精的精神。D只有逆境才能成5.翻译下边文句。 (1)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译: (2)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译:(3)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译: 二、师说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

3、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也,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

4、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圣人无常师。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1下列加点词语含义相同的一组是( )A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B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六艺经传皆通习之 圣人无常师C吾从而师之 D其闻道也亦

5、先乎吾 乃大惊,问所从来 余嘉其能行古道2下列各句中的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欲人之无惑也难矣 B于其身也,则耻师焉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三人行,则必有我师C.耻学于师 D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不拘于时,学于余 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3下列两组加点词的含义分析正确的一组是( )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圣人之所以为圣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A与的“惑”相同,与的“所以”不同 B与的“惑”相同,与的“所以”亦相同 C与的“惑”不相同,与的“所以”也不同 D与的“惑”不相同,与的“所以”相同4下列各句中划横线的词语在文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A古

6、之学者必有师B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C吾从而师之D师不必贤于弟子5从句式特征看,与“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一句相同的一项( ) A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B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C不拘于时,学于余 D圣人无常师6下面对这两段文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一段所提出的无论贵贱长幼,有道者皆可为师的择师标准,打破了门第观念,很有积极意义。 B作者认为那些童子之师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老师,只是“小学”而已。 C第二段作者接连用了三个对比,层层深入,从不同侧面批判当时士大夫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 D作者对于士大夫看不起“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反而还比不上他们,经予了强烈的责备和讽刺。7用课文原文回答下列

7、问题。老师的职能是什么?择师的标准是什么?作者引述孔子的言行得出了什么结论?8、翻译。A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B 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C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三、赤壁赋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

8、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下列句中加粗的词语在文中的意思不正确的一项是() 、酾酒临江,横槊赋诗槊:长矛。 、方其破荆州,下江陵下:下面。 、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藏:宝藏。 、山川相缪,郁乎苍苍缪:通“缭”,缭绕

9、。 2下列各句“然”字的意义、法与众不同的一项是( )A苏子愀然 B凌万顷之茫然C何为其然也 D其声呜呜然3选出下列句中“乎”字用法不同类的一项是( )A浩浩乎如冯虚御风 B飘飘乎如遗世独立C知不可乎骤得 D郁乎苍苍4选出不含通假字的一句( )A使建中远具时羞之奠 B浩浩乎如冯虚御风C举匏樽以相属 D相与枕藉乎舟中5、下列句中加横线的词,是意动用法的一项是()C 、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 、哀吾生之须臾6、译句不正确的一项是()、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这不是曹操围困周瑜的地方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本来是一世的英雄啊,现在又在何处呢?、逝者如

10、斯,而未尝往也江水是这样不停地奔流,但其实没有流走。、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这是自然界的无穷无尽的宝藏。7、作者用曹操的典故,其用意是() 、赞颂曹操横槊赋诗的英雄气概。 、同情曹操不遇于时。 、慨叹人生无常。 、借曹操自比,表明自己被贬的心志。 8、苏子用月与水作比,阐明了什么道理?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 、阐明变与不变的道理。 、阐明物各有主的道理。 、阐明无欲即无私的道理。 、阐明物质不灭的道理。 9选出不属于宾语前置句的一项( )A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 B何为其然也?C惟兄嫂是依 D渺渺兮予怀四、始得西山宴游记今年九月二十八日,因坐法华西亭,望西山,始指异之。遂命仆人过

11、湘江,缘染溪,斫榛莽,焚茅茷,穷山之高而止。攀援而登,箕踞而遨,则凡数州之土壤,皆在衽席之下。其高下之势,呀然洼然,若垤若穴,尺寸千里,攒蹙累积,莫得遁隐。萦青缭百,外与天际,四望如一。然后知是山之特立,不与培塿为类。1、解释下列加点词。A始指异之 B 缘染溪 C 斫榛莽 D 然后知是山之特立 2、翻译 A穷山之高而止. B 凡数州之土壤,皆在衽席之下. C 萦青缭百,外与天际,四望如一。 3、简答: 作者于文末说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游于是乎始。为甚么作者说向之未始游,又说游于是乎始?试加说明。 试解释下列注有记号的字词在句中的意义: 今年九月二十八日,因坐法华寺西亭,望西山,始指异之。 必修

12、一文言文语段练习参考答案一、劝学训练一1、C 2、B 3、A 4、B 5、略训练二1、D 2、D 3、B 4、D二、师说训练一1、A 2、D 3、B、C训练二1、B 2、A 3、C 4、B 5、A 6、B 7、略训练三1、D 2、B 3、C 4、B 5、D三、赤壁赋1、B 2、C 3、C 4、D 5、C 6、A四、始得西山宴游记训练一1、C 2、B 3、4、D训练二1、C 2、A 3、B 4、B 5、略 6、D一、劝学1、A 2、B 3、C 4、B 5、略二、师说1、B 2、A 3、C 4、B 5、A 6、B 7、师者,所以传到授业解惑也 无长无少,无贵无贱,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